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低壓無功補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通過數據采集器采集低壓側的電壓和電流:2)ARM根據低壓側的電壓和電流以及變壓器損耗參數,計算出高壓側的無功補償控制量:3)ARM根據變壓器高壓側無功補償控制量,通過控制并聯低壓側的低壓智能無功補償設備進行投運,從而實現無功補償,使得高壓側的無功補償控制量在設定值的范圍內。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使變壓器無功損耗能夠得到就近補償,減少無功遠距離傳輸造成的線路損耗和變電站無功補償容量,無功補償時設備成本低,維護方便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應用于電力系統檢測與控制的方法,更具體地是涉及一種無功補償控制量控制低壓側無功補償設備的方法。
技術介紹
無功補償是電力系統節能的一項重要措施,無功補償越靠近負荷節能效果越好。目前,有兩種補償方法,一種·是按配電變壓器低壓側無功補償控制量來控制配電變壓器低壓側無功補償設備;另一種是按配電變壓器高壓側無功補償控制量來控制配電變壓器高壓側無功補償設備。采用第一種補償方法,由于計算無功補償控制量時,沒有將配電變壓器損耗計算在內,這樣會存在如下問題 1.變壓器的無功損耗往往要從變電站遠距離輸送,增加了變壓器高壓側輸電線路損耗和變電站無功補償容量; 2.電力用戶專用變壓器大都在變壓器高壓側考核功率因數。按照變壓器低壓側無功補償控制量補償時,往往達不到功率因數考核要求,會增加電力用戶的功率因數調整電費。采用第二種補償方法,計算無功補償控制量時,將配電變壓器損耗計算在內,這樣克服了第一種方法的缺點,但是,由于是在配電變壓器高壓側補償,存在無功補償設備成本高、維護困難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克服了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了,本方法使變壓器無功損耗能夠得到就近補償,減少無功遠距離傳輸造成的線路損耗和變電站無功補償容量,同時克服了變壓器高壓側補償時設備成本高、維護困難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一種按變壓器高壓側無功補償控制量控制低壓側無功補償設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通過數據采集器采集低壓側的電壓和電流; b、ARM根據低壓側的電壓和電流以及變壓器損耗參數,計算出高壓側的無功補償控制量,其中無功補償控制量為功率因數或無功功率; c、ARM根據高壓側無功補償控制量,通過控制并聯低壓側的低壓智能無功補償設備進行投運,從而實現無功補償,使得高壓側的無功補償控制量在設定值的范圍內。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按變壓器高壓側無功補償控制量控制低壓側無功補償設備的方法,本方法使變壓器無功損耗能夠得到就近補償,減少無功遠距離傳輸造成線路損耗和變電站無功補償容量,還可以提高電力用戶高壓側考核功率因數,減少電費支出。在變壓器低壓側補償時設備成本低、維護方便。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數據采集及控制原理圖。圖2為圖I的具體電路原理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圖I、圖2與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本專利技術為一種應用于電力系統檢測與控制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a、通過數據采集器采集變壓器低壓側的交流電壓和交流電流; b、CPU根據變壓器低壓側的交流電壓和交流電流以及變壓器損耗參數,計算出變壓器高壓側的無功補償控制量,其中無功補償控制量為功率因數或無功功率或無功電流或功率 因數角; C、CPU根據變壓器高壓側無功補償控制量,通過控制開關來控制連接在變壓器低壓側的低壓無功補償設備進行投或切,從而實現無功補償,使得變壓器高壓側的無功補償控制量在設定值的范圍內。參見圖2,所述控制開關采用的是接觸器,當然也可以是電子開關或機械電子復合開關。所述低壓無功補償設備采用智能低壓無功補償電容器組8,同樣,其他類型的低壓無功補償設備如靜止無功補償器SVC、或晶閘管控制電抗器TCR、或晶閘管投切電容器TSC、或晶閘管投切電抗器TSR、晶閘管控制高阻抗變壓器TCT、或晶閘管控制飽和電抗器SR等,也可以根據變壓器高壓側無功補償控制量實現控制,使得變壓器高壓側的無功補償控制量在設定值的范圍內。所述數據采集器包括有外部強電采樣電路I、內部隔離轉換電路2、采樣保持電路3以及A/D電路4 ; 所述變壓器低壓側的交流電壓由外部交流變換電路I中的電壓引線引入,所述變壓器低壓側的交流電流由外部交流變換電路I中的電流互感器引入; 所述內部交流變換電路2將交流電壓、交流電流分別變換成代表變壓器低壓側交流電壓的模擬電壓信號Uab及代表變壓器低壓側交流電流的模擬電流信號ic ; 所述采樣保持電路3、A/D轉換電路4組成多路模數轉換電路,并將模擬電壓信號uab、模擬電流信號ic分別模數轉換成數字電壓信號Uabk、數字電流信號i。,,其中k=l,2…N,N為交流電一周期采樣次數; 所述CPU(6)計算出變壓器低壓側的電壓有效值(V)¢/,= I-Tir,.和電流有效值(A) Jc= —Ti2 ,根據三相電路對稱 IN 7^ ‘ "I/ N '、性計算出變壓器低壓側輸出的無功功率(kvar) O, =Xh)、變壓 -A,=— ' I ,器低壓側輸出的有功功率G ) P、=S-TOg4ff x“)、變壓器無功功率損耗 Ar S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通過數據采集器采集低壓側的電壓和電流; 2)ARM根據低壓側的電壓和電流以及變壓器損耗參數,計算出高壓側的無功補償控制量,其中無功補償控制量為功率因數或無功功率; 3)ARM根據高壓側無功補償控制量,通過控制并聯低壓側的低壓智能無功補償設備進行投運,從而實現無功補償,使得高壓側的無功補償控制量在設定值的范圍內。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采集器包括有外部強電采樣電路(I)、內部隔離轉換電路(2)、采樣保持電路(3)以及A/D電路(4); 所述外部強電采樣電路(I)中的電壓引線引入,所述變壓器低壓側的電流由外部交流變換電路(I)中的電流互感器弓I入; 所述內部隔離轉換電路(2)將電壓、電流分別變換成代表變壓器低壓側交流電壓的模擬信號及代表變壓器低壓側交流電流的模擬電流信號; 所述采用、樣保持電路(3 )、A/D轉換電路(4 )組成多路模數轉換電路,并將模擬電壓信號Uab、模擬電流信號i。分別模數轉換成數字電壓信號Uabk、數字電流信號i。,,其中k=l,2···N, N為交流電一周期采樣次數; 所述CPU(6)計算出變壓器低壓側的電壓有效值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按變壓器高壓側無功補償控制量控制低壓側無功補償設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U(6)直接根據變壓器高壓側無功功率Q1控制低壓無功補償設備的投或切, 使變壓器高壓側無功功率Q1在設定值的范圍內。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按變壓器高壓側無功補償控制量控制低壓側無功補償設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U(6)根據變壓器高壓側無功電流1:0 = r; 7; T7-V3 xK XUilt控制低壓無功補償設備的投或切,使變壓器高壓側無功功率Iiq在設定值的范圍內,其中K’為變壓器變比。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按變壓器高壓側無功補償控制量控制低壓側無功補償 設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U(6)根據變壓器高壓側功率因數角供控制低壓無功補償設備的投或切,使變壓器高壓側功率因數角在設定值的范圍內。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包括如下步驟1)通過數據采集器采集低壓側的電壓和電流2)ARM根據低壓側的電壓和電流以及變壓器損耗參數,計算出高壓側的無功補償控制量3)ARM根據變壓器高壓側無功補償控制量,通過控制并聯低壓側的低壓智能無功補償設備進行投運,從而實現無功補償,使得高壓側的無功補償控制量在設定值的范圍內。本專利技術具有使變壓器無功損耗能夠得到就近補償,減少無功遠距離傳輸造成的線路損耗和變電站無功補償容量,無功補償時設備成本低,維護方便等優點。文檔編號H02J3/18GK1029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低壓無功補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通過數據采集器采集低壓側的電壓和電流;2)ARM根據低壓側的電壓和電流以及變壓器損耗參數,計算出高壓側的無功補償控制量,其中無功補償控制量為功率因數或無功功率;3)ARM根據高壓側無功補償控制量,通過控制并聯低壓側的低壓智能無功補償設備進行投運,從而實現無功補償,使得高壓側的無功補償控制量在設定值的范圍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殷曉華,奚昊,趙余仁,
申請(專利權)人:如皋市圖騰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