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電池適配器以及采用該種電池適配器的電源設備。電池適配器包括能夠將電壓波形從DC轉換為AC的逆變器設備。可以選擇性地將形狀不同的第一可再充電電池和第二可再充電電池連接到逆變器設備。第一可再充電電池例如可以是用在電動工具中的電池組,第二可再充電電池例如可以是高容量鉛酸電池。通過該種電池適配器,能夠使用兩種類型的可再充電電池作為驅動AC驅動的電動工具的電源。電池適配器將實現充電/放大控制的微型計算機容納于其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池適配器以及采用該種電池適配器的電源設備。
技術介紹
例如,如在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 2009-278832中所公開的,已知一種用于將DC電壓變換為AC電壓的逆變器設備。專用DC電源有時被用于提供要進行DC-AC變換的DC電壓。該種DC電源可以是包括例如鋰離子電池的電池組的形式。這種電池組例如用于如電源等電動工具中。通常,由于形狀和電特性的不同,不能以其它類型的DC電源替代該種專用DC電源。
技術實現思路
考慮到以上所述,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將各種類型的DC電源連接到逆變器設備的電池適配器,并且還提供一種采用該種電池適配器的電源設備。例如,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電池適配器能夠選擇性地將鋰離子電池和鉛酸電池連接到逆變器設備。這兩種類型的電池的形狀和電特性不相同,并且這兩種類型的電池用于不同的電池驅動設備中。為了獲得以上和其它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池適配器,該電池適配器包括電源設備,第一可再充電電池和第二可再充電電池之一能夠可選擇地連接到所述電源設備。第一可再充電電池具有第一外部形狀和第一電特性。第二可再充電電池具有與第一外部形狀不同的第二外部形狀。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包括上述電池適配器、上述第二可再充電電池以及容器的電源設備,所述容器用于容納所述電池適配器及所述第二可再充電電池。所述容器具有手柄和輪子。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種包括上述電池適配器、波形轉換部以及正弦波適配器的正弦波供給系統,所述波形轉換部用于將所述第一可再充電電池或所述第二可再充電電池的第一電壓波形的第一電壓轉換為第二電壓波形的第二電壓,所述正弦波適配器被連接到所述波形轉換設備并用于將輸入電壓轉換為正弦波AC電壓,所述正弦波適配器還用于當輸入電壓是正弦波AC電壓時照原樣輸出輸入電壓。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種包括上述電源設備和上述電池適配器的電壓供給系統。所述第一可再充電電池具有要被識別的第一部分,所述電池適配器具有要被識別的第二部分,要被識別的第二部分與要被識別的第一部分不同。所述電源設備通過對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識別,來確定將所述第一可再充電電池和所述電池適配器中的哪一個被連接到所述電源設備。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種電池適配器,包括電源設備,所述電源設備具有輸入側和輸出側,尺寸不相同的第一可再充電電池和第二可再充電電池能夠被選擇性地連接到所述輸入側;及點煙器插座端子,所述點煙器插座端子被設置在所述波形轉換部的輸出側。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種可以由波形轉換部和上述電池適配器構成的電源設備,所述波形轉換部用于對第一可再充電電池或第二可再充電電池提供的電壓進行轉換。附圖說明考慮附圖,從下面的描述中本專利技術的具體特征和優點以及其它目的將變得清楚,在附圖中圖I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源設備的立體圖;圖2A是示出在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源設備中設置的逆變器設備和電池適配器·的截面圖;圖2B是示出在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源設備中設置的正弦波適配器的截面圖;圖3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源設備的平面圖,其中移去了上蓋和中蓋;圖4A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池適配器、逆變器及正弦波適配器的組裝件的立體圖;圖4B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池適配器、逆變器及正弦波適配器的組裝件的平面圖;圖4C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池適配器、逆變器及正弦波適配器的組裝件的側視圖;圖5是獨立并分離地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池適配器、逆變器及正弦波適配器的側視圖;圖6是獨立并分離地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池適配器、逆變器及正弦波適配器的正視圖;圖7是獨立并分離地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池適配器、逆變器及正弦波適配器的立體圖;圖8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逆變器設備的立體圖;圖9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逆變器設備的后視圖;圖10是獨立并分離地示出電池適配器和逆變器設備的后視圖;圖11是電池適配器和逆變器設備的電路圖;圖12是用于說明在圖11中所示的電路中的電壓波形的變化的說明圖;圖13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正弦波適配器的電路圖;圖14是說明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池充電控制的圖形表示;圖15A是示出電池溫度和充電電壓之間的關系的表;圖15B是示出與電池溫度相關的充電時間和充電完成時間之間的關系的表;圖16是說明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池充電/放電控制的一部分流程圖;圖17是說明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池充電/放電控制的剩余部分流程圖;圖18是說明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逆變器設備的輸出控制的流程圖;以及圖19是說明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正弦波適配器的輸出控制的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將在參考附圖的同時描述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源設備I。如圖I所示,電源設備I包括容器2、電池適配器3以及逆變器設備4。雖然未在圖I中呈現,但是電源設備I還包括在容器2中容納的正弦波適配器5。在如圖I所示的容器2的上部中或在如圖2A所示的上蓋24上布置逆變器設備4。電池適配器3被插入到逆變器設備4中。如圖4A所示,當使用電源設備I時,逆變器設備4被放置在正弦波適配器5上。逆變器設備4將DC電壓變換為具有矩形波形的AC電壓。通過電池適配器3將DC電壓從例如鉛酸電壓等電池提供到逆變 器設備4。逆變器設備4用于例如其中包括AC電動機的電驅動電動工具中。正弦波適配器5不僅在AC驅動電動工具中而且在其它類型的AC驅動電氣裝置中都可以用作電源的一部分。如圖I和2A所示,容器2包括手柄21、輪子22、內蓋23、上蓋24及鉸鏈25。上蓋24可關于鉸鏈25做軸向運動以被打開和關閉。在關閉情況下,上蓋24的自由端(圖2A的右側)被鎖住從而不允許上蓋24自由打開。內蓋23被設置在上蓋24下面的空間中。內蓋23通常為U形截面,從而提供容納空間。鉛酸電池7被布置在內蓋23下面的空間中,并使用蝶形螺栓84將鉛酸電池7固定在容器2的底盤。如圖2A所示,電池適配器3可以被容納在內蓋23的容置空間中。逆變器設備4可以被容納在內蓋23上面的空間中。代替逆變器設備4,正弦波適配器5可以被容納在內蓋23上面的空間中。如果是這種情況,則正弦波適配器5被固定地緊固到內蓋23上,則如圖2A的虛線所示。正弦波適配器5使得裝置由正弦波形的AC電壓來驅動。在本實施例中,將如在不間斷電源(UPS)中使用的12V鉛酸蓄電池用作逆變器設備4的DC電源。可替代地使用在車輛上安裝的汽車電池。如圖3所示,鉛酸電池7具有正端子71A和負端子71B。使用螺栓將熱敏電阻307連接到正端子71A。使用螺栓將銅支架309固定地連接到負端子71B。通過硅將一對熱保護器308A和308B綁定到銅支架309。如將更詳細描述的那樣,熱敏電阻307用于檢測鉛酸電池7的溫度。熱保護器308A用于中斷點煙器插座(cigarette socket) 33的輸出路徑,而熱保護器308B用于中斷充電路徑。圖4A到4C示出電池適配器3、逆變器設備4及正弦波適配器5組裝后的單元。圖5到7示出電池適配器3、逆變器設備4及正弦波適配器5的未組裝的狀態。電池適配器3包括外殼30以及連接電纜31 (見圖9)。在外殼30的外表面設置LED 34 (圖4A)、點煙器插座插頭33 (圖4C)以及端子32A到32G (圖6)。如圖3所示,端子31A和31B被設置在連接電纜31的一端并且被分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池適配器(3),包括:電源設備,第一可再充電電池(49)和第二可再充電電池能夠可選擇地連接到所述電源設備,所述第一可再充電電池具有第一外部形狀和第一電特性,所述第二可再充電電池(7)具有與第一外部形狀不同的第二外部形狀。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中野恭嗣,島敏洋,船橋一彥,高野信宏,河野祥和,小倉政幸,渡部伸二,藤澤治久,
申請(專利權)人:日立工機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