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磁頭,其包括:襯底,所述襯底具有尾邊、與所述尾邊相對的前邊,以及與所述尾邊和所述前邊相連接的空氣承載面;形成在所述尾邊的讀寫傳感器;以及貼附于所述尾邊并覆蓋所述讀寫傳感器的覆蓋層。其中,還包括一保護層,用以遮蔽所述讀寫傳感器從而防止所述讀寫傳感器在激光焊接過程中受到損壞。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磁頭讀寫性能良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信息記錄磁盤驅動單元,尤其涉及一種具有保護層的磁頭、磁頭折片組合以及磁盤驅動單元。
技術介紹
包含多個旋轉磁盤的磁盤驅動單元被普遍用來將數據存儲在其磁盤表面的磁性媒介上,而可移動讀/寫傳感器用作從磁盤表面的磁軌上讀取數據或將數據寫進磁軌。隨著消費者不斷追求該種磁盤驅動器有更大的存儲容量,同時要求更快更準確的讀寫操作,各種方法被用來改進磁盤驅動器的記錄密度。然而,隨著磁軌密度的增加,在磁盤信息磁軌上對讀/寫傳感器進行快速精確定位變得越來越難。因此,磁盤驅動設備生產商不斷尋求提高對讀/寫傳感器位置控制的方式,以便利用不斷增加的磁軌密度。·圖Ia為一典型磁盤驅動器100的示意圖。其包括安裝于一主軸馬達102上的一系列可旋轉磁盤101,磁頭懸臂組合(head stack assembly,HSA) 130。HSA130包括至少一馬達臂 104 和一 HGA 150。典型地,設置一音圈馬達(spindling voice-coil motor, VCM)(圖未示)以控制馬達臂104的動作。參考圖lb,HGA 150包括嵌有讀寫傳感器(圖未示)的磁頭103以及支撐該磁頭103的懸臂件190。當硬盤驅動器運作時,主軸馬達102使得磁盤101高速旋轉,而磁頭103因磁盤101旋轉而產生的氣壓而在磁盤101上方飛行。該磁頭103在音圈馬達的控制下,在磁盤101的表面以半徑方向移動。對于不同的磁軌,磁頭103能夠從磁盤表面上讀取數據或將數據寫進磁盤101。如圖Ic所示,該磁頭103具有相對的前邊121及尾邊123、以及與前邊121和尾邊123相連接的空氣承載面(air bearing surface, ABS) 125。在尾邊123上形成一讀寫傳感器18以及覆蓋層122,該覆蓋層122覆蓋于讀寫傳感器18之上,而該覆蓋層122具有一尾部表面127。具體地,該覆蓋層122呈透明狀,其由Al2O3材料制成,從而可防止讀寫傳感器18漏磁。如圖所示,在尾部表面127設有多個連接觸點124以與懸臂件190連接。如圖Id所示的傳統懸臂件190,其包括負載桿106、基板108、樞接件107以及撓性件105,以上元件均裝配在一起。具體地,在撓性件105的遠端處形成懸臂舌片116用以支撐磁頭103。該懸臂舌片上具有多個連接觸點117用以連接磁頭103。在連接工藝中,在磁頭103的連接觸點124和懸臂舌片116的連接觸點117之間提供多個焊錫球(圖未示),繼而向該焊錫球發射激光束,使其熔化,使得磁頭103和懸臂舌片116能焊接在一起。然而,由于覆蓋層122為透明,因此具有高能量和穿透力的激光束可能會損壞敏感的讀寫傳感器18,如圖Ie所示。再且,由激光束的直射而產生的熱沖擊會導致讀寫傳感器18從覆蓋層122上脫離。因此,讀寫傳感器18會有損壞和形變的潛在可能,從而降低磁頭的讀寫性能。因此,亟待一種改進的磁頭、磁頭折片組合以及磁盤驅動單元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磁頭,其能防止讀寫傳感器在激光焊接過程中受到損壞,從而提高磁頭的讀寫性能。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磁頭的磁頭折片組合,其能防止讀寫傳感器在激光焊接過程中受到損壞,從而提高磁頭的讀寫性能。本專利技術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磁頭的磁盤驅動單元,其能防止讀寫傳感器在激光焊接過程中受到損壞,從而提高磁頭的讀寫性能,進而提高磁盤驅動單元的性能。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磁頭,其包括襯底,所述襯底具有尾邊、與所述尾邊相對的前邊,以及與所述尾邊和所述前邊相連接的空氣承載面;形成在所述尾邊的讀寫傳感器;以及貼附于所述尾邊并覆蓋所述讀寫傳感器的覆蓋層。其中,還包括一保護層,用以遮蔽所述讀寫傳感器從而防止所述讀寫傳感器在激光焊接過程中受到損壞。較佳地,所述覆蓋層具有與所述前邊相對的一尾部表面,所述保護層形成在所述·尾部表面上。較佳地,所述保護層嵌在所述覆蓋層之中。較佳地,所述讀寫傳感器具有與所述前邊相對的一表面,所述保護層直接形成在所述表面上。較佳地,所述保護層具有能反射激光的反射性。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磁頭折片組合,包括磁頭以及與支撐所述磁頭的懸臂件。所述磁頭包括襯底,所述襯底具有尾邊、與所述尾邊相對的前邊,以及與所述尾邊和所述前邊相連接的空氣承載面;形成在所述尾邊的讀寫傳感器;以及貼附于所述尾邊并覆蓋所述讀寫傳感器的覆蓋層。其中,還包括一保護層,用以遮蔽所述讀寫傳感器從而防止所述讀寫傳感器在激光焊接過程中受到損壞。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磁盤驅動單元,具有磁頭及支撐所述磁頭的懸臂件的磁頭折片組合;與所述磁頭折片組合連接的驅動臂;一系列的磁盤;及用于旋轉所述磁盤的主軸馬達。所述磁頭包括襯底,所述襯底具有尾邊、與所述尾邊相對的前邊,以及與所述尾邊和所述前邊相連接的空氣承載面;形成在所述尾邊的讀寫傳感器;以及貼附于所述尾邊并覆蓋所述讀寫傳感器的覆蓋層。其中,還包括一保護層,用以遮蔽所述讀寫傳感器從而防止所述讀寫傳感器在激光焊接過程中受到損壞。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本專利技術的磁頭具有遮蔽讀寫傳感器的保護層,因此,在磁頭和懸臂件的激光焊接過程中,讀寫傳感器得到保護而免受損壞。尤其地,激光束被保護層反射,從而防止讀寫傳感器受到激光束的損壞。因此,提高了讀寫傳感器的讀寫性能,從而提高磁頭的性能,最終提高磁盤驅動單元的整體性能。通過以下的描述并結合附圖,本專利技術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附圖說明圖Ia為傳統磁盤驅動單元的立體圖。圖Ib為傳統HGA的立體圖。圖Ic為傳統磁頭的立體圖。圖Id為傳統懸臂件的立體圖。圖Ie展示了圖Ic所示的磁頭的讀寫傳感器在激光焊接工藝之后的形變。圖2a為本專利技術的磁頭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b為圖2a所示的磁頭的正視圖。圖3a為本專利技術的磁頭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圖3b為圖3a所示的磁頭的正視圖。 圖4a為本專利技術的磁頭的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圖。圖4b為圖4a所示的磁頭的正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HGA的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磁盤驅動單元的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參考附圖闡述本專利技術幾個不同的最佳實施例,其中不同圖中相同的標號代表相同的部件。如上所述,本專利技術的實質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保護層的磁頭,其可遮蔽并保護讀寫傳感器,從而防止讀寫傳感器在激光焊接過程中受到損壞,進而提供磁頭的讀寫性能。圖2a_2b展示了本專利技術的磁頭的第一個實施例。如圖所示,該磁頭200包括襯底201,即磁頭體、形成于該襯底201內的讀寫傳感器202、以及形成在讀寫傳感器202上的覆蓋層203。具體地,該襯底201具有尾邊204、與該尾邊相對的前邊205、以及分別與尾邊204及前邊205連接的ABS (未標示)。更詳細地,該讀寫傳感器202形成在尾邊204,覆蓋層203貼附于該尾邊204并覆蓋讀寫傳感器202。一般地,該覆蓋層203呈透明狀并由Al2O3等材料制成,以防止讀寫傳感器202發生磁漏。該覆蓋層203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具有一個與襯底201的前邊205相對的尾部表面241。此外,在該尾部表面241上形成多個連接觸點244,用以將磁頭200連接到磁頭折片組合的懸臂件上。在本專利技術的構思下,磁頭200還包括一保護層,用以遮蔽并保護讀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磁頭,包括:襯底,所述襯底具有尾邊、與所述尾邊相對的前邊,以及與所述尾邊和所述前邊相連接的空氣承載面;形成在所述尾邊的讀寫傳感器;以及貼附于所述尾邊并覆蓋所述讀寫傳感器的覆蓋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保護層,用以遮蔽所述讀寫傳感器從而防止所述讀寫傳感器在激光焊接過程中受到損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顯光,阮志雄,王衍濱,彭利平,肖鷺,
申請(專利權)人:新科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