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架(10),其具有基座部分(12)、設置在打開位置或者閉合位置的一對第一框架(13)、設置在使用位置或者折疊位置的一對第二框架(15)和一對第三框架(16)。用于將第一框架(13)保持在所述閉合位置并將第二框架(15)保持在所述折疊位置的滑動件(14)安裝在第一框架(13)的上端。第一框架(13)、第二框架(15)和第三框架(16)通過使滑動件(14)開鎖而被同時打開,使處在折疊狀態的吉他架10進入使用狀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將吉 他或者低音吉他之類樂器豎著擱置的樂器架。
技術介紹
用吉他架作為樂器架。如圖8所示,通常吉他架100具有一個有三腳架101的管狀構件102,以及一個固定在管狀構件102下端的安放部分103。吉他主體放在安放部分103上。吉他頸部豎著擱置在管狀構件102的上端102a。演奏者有時不僅用吉他在比如音樂廳和俱樂部之類的戶內現場演奏,還會在比如街道和公園之類的戶外演奏。但是,由于圖8所示的吉他架與吉他的大小差不多,不能折疊,這樣的吉他架通常不方便攜帶和收納。因為這個原因,日本特開平公開專利No. 9-62256揭示了一些可折疊的吉他架,更便于攜帶和收納。但是,在這些現有的可折疊吉他架中,從折疊狀態到使用狀態(用于使用的狀態)的操作麻煩,因此這些吉他架不方便于用戶。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標是提供一種更便于攜帶和收納并且方便于用戶(user-friendly)的樂器架。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用于在上面豎著擱置樂器的樂器架包括基座部分;連接到所述基座部分并被設置在打開位置和閉合位置的一對第一腿部,在所述打開位置,所述一對第一腿部繞著所述基座部分打開,在所述閉合位置,所述一對第一腿部繞著所述基座部分閉合;連接到所述一對第一腿部的下端并被設置在使用位置和折疊位置的一對第二腿部,在所述使用位置,所述一對第二腿部相對于所述第一腿部打開,在所述折疊位置,所述一對第二腿部相對于所述第一腿部折疊;以及保持構件,其安裝在所述第一腿部上,將所述一對第一腿部保持在閉合位置,并將所述一對第二腿部保持在所述折疊位置。當操作所述保持構件時,在所述閉合位置的所述一對第一腿部是被重新設置在(定位在)所述打開位置,在所述折疊位置的所述一對第二腿部是被重新設置在(定位在)所述使用位置。附圖說明圖I是圖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整個吉他架使用時的立體圖;圖2是圖示所述吉他架在使用時其滑動件附近的放大立體圖;圖3是圖示所述折疊的吉他架的滑動件附近的放大立體圖;圖4是圖示所述吉他架在使用時其限制裝置附近的放大正視圖;圖5是圖示所述折疊的吉他架的限制裝置附近的放大正視圖;圖6是圖示整個折疊的吉他架的立體圖;圖7是圖示一個修改例的吉他架的立體圖;圖8是圖示現有的吉他架的立體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文將參考圖I至圖6描述以吉他架10來實施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樂器架的優選實施例。如圖I所示,吉他架10具有基座部分12、作為一對第一腿部的第一框架13、作為一對第二腿部的第二框架15、作為一對第三腿部的第三框架16和作為保持構件的滑動件14。第一框架13連接到基座部分12上,以便能夠繞著基座部分12打開或者閉合。在基座部分12內安裝有作為第一偏置裝置的片簧21。片簧21的一端固定在圖I所示的左側第一框架13上,另一端固定在圖I中的右側第一框架13上。片簧21以基座部分12為中心以繞其折疊成大約U型的狀態固定在基座部分12和第一框架13上。因為這個原因,在一個方向上偏置片簧21,以繞著基座部分12打開第一框架13。因此,在使用吉他架10時,使第一框架13保持在打開位置,在這個位置通過片簧21的偏壓力使第一框架13繞著基座·部分12打開。第一框架13是朝向豎著擱置在吉他架10上的吉他主體的后表面的部分。第一框架13是由鋼材制成,具有大約成U形的截面,并且設置成使得開口 13a朝前。第一框架13的開口 13a用作收納第二框架15的收納空間。第一框架13以傾斜的姿勢從基座部分12向上面擱置吉他的放置表面S延伸。如圖I和圖2所示,滑動件14安裝在左側第一框架13的上端附近,以可在鎖定位置和開鎖位置之間滑動。如圖2的長虛線和兩個短虛線交替形成的線所示,所述開鎖位置是在比圖2的實線所示的滑動件14的鎖定位置稍靠近基座部分12的一側。彈簧20以及滑動件14安裝在左側第一框架13上。因為這個原因,如圖2中的箭頭Xl所示,滑動件14以被彈簧2偏壓的狀態保持在所述鎖定位置。槽41形成于滑動件14上,以沿著左側第一框架13的軸線延伸。錐形表面42形成于滑動件14上,以從滑動件14的一端延伸到它的側壁。另一方面,右側第一框架13在與滑動件14厚的壁部43對應的位置有一個釋放凹部13b。一對突出部44安裝在滑動件14上,以能夠伸縮。突出部44朝每個第二框架15突出。一對彈簧45安裝在滑動件14上。每個彈簧45對應于一個突出部44。因為這個原因,如圖2中的箭頭Yl所示,突出部44被保持在一個突出位置,被彈簧45偏壓。在各個第一框架13的下端附有橡膠帽17。如圖1、4、5所示,第二框架15分別經由連接軸18連接在第一框架13的下端。第二框架15可折疊地連接在第一框架13上。作為第二偏置裝置的扭力螺旋彈簧19分別安裝在第一框架13的下端。每個扭力螺旋彈簧19的一端固定在每個第一框架13的下端,另一端連接在每個第二框架15的近端。扭力螺旋彈簧19使第一框架13朝著使第二框架15繞連接桿18打開的方向上偏置。因此,在使用吉他架10時,第二框架15被保持在一個使用位置,在這個位置,第二框架15因扭力螺旋彈簧19的偏壓力相對于第一框架13而打開。穿過第一框架13的側壁13c的銷23被支撐在第一框架13的下端。圓盤狀的止動件25經由彈簧24被銷23支撐著。與止動件25 —體形成有圓柱形按鈕26。如圖4中的箭頭Pl所示,彈簧24使止動件25朝向第一框架13的側壁13c的內表面偏置。止動件25作為限制裝置,緊靠在第一框架13的側壁13c上,限制第二框架15繞著連接軸18轉動。在另一方面,如圖5所示,當止動件25與第一框架13的側壁13c分開時,取消對第二框架15繞著連接軸18轉動的限制。當吉他被豎著擱置在吉他架10上時,第二框架15是朝向吉他底部表面的部分。第二框架15被設置成彼此平行,并從第一框架13的下端沿著放置表面S延伸。第二框架15是由鋼材制成,具有U形截面,并被設置有朝下的開口 15a。如圖6所示,第二框架15的開口 15a用作收納第三框架16的空間。第三框架16分別經由連接軸30連接在第二框架15的末梢端。第三框架16是可折疊地連接在第二框架15上。第三框架16的近端分別經由金屬線31連接到第一框架13的下端。在使用吉他架10時,第三框架16從第二框架15的末梢端朝下延伸。此時,第三 框架16被金屬線31保持在使用位置,在該位置它們相對于第二框架15打開。與第一框架13類似,在第三框架16的下端分別附有橡膠帽33。下文參考圖2至圖6描述吉他架10的功能。現描述從吉他架10的使用狀態(供使用的狀態)到折疊狀態的操作順序。在根據本實施例的吉他架10中,在閉合第一框架13的操作之后,同時進行折疊第二框架15和折疊第三框架16的操作。如圖2和圖3所示,在閉合第一框架13的操作中,兩個第一框架13繞著基座部分12轉動,以靠近彼此。在這時,靠近右側第一框架13上的釋放凹部13b的側壁13c朝槽41的入口移動,同時在滑動件14的錐形表面42上滑動。此外,如圖2中的箭頭X2所示,滑動件14克服彈簧20的偏壓力,被在錐形表面42上滑動的側壁13c向上推至基座部分12的一側。當側壁13c被鎖到滑動件14的槽41時,彈簧20的偏壓力使滑動件14返回到初始的鎖定位置。當滑動件14被設置在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豎著擱置樂器的樂器架,所述樂器架包括基座部分;連接到所述基座部分并被設置在打開位置和閉合位置的一對第一腿部,在所述打開位置,所述第一腿部繞著所述基座部分打開,在所述閉合位置,所述第一腿部繞著所述基座部分閉合;連接到所述一對第一腿部的下端并被設置在使用位置和折疊位置的一對第二腿部,在所述使用位置,所述第二腿部相對于所述第一腿部打開,在所述折疊位置,所述第二腿部相對于所述第一腿部折疊;以及保持構件,其安裝在所述第一腿部上,將所述一對第一腿部保持在所述閉合位置,并將所述一對第二腿部保持在所述折疊位置,所述樂器架的特征在于,操作所述保持構件,使得在所述閉合位置的所述一對第一腿部被定位在所述打開位置,在所述折疊位置的所述一對第二腿部被定位在所述使用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古田肇,長繩祐子,
申請(專利權)人:星野樂器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