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適用于觸控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用于觸摸檢測的抗干擾方法、系統及觸摸終端。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在非驅動狀態下,分別以不同的檢測頻率檢測與當前的檢測頻率對應的觸摸檢測系統的干擾強度值;將最小的干擾強度值所對應的檢測頻率作為跳頻的目標頻率,以所述目標頻率驅動所述觸摸檢測系統進行正常工作。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在初始驅動頻率下各個檢測頻率所對應的干擾強度值,并以最小的干擾強度值隨所對應的驅動頻率作為正常的工作頻率,使得觸摸檢測系統的信號干擾最小化,整個過程只需切換一次驅動頻率,對整體工作效率基本無影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觸控
,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觸摸檢測的抗干擾方法、系統及觸摸終端。
技術介紹
觸控終端的信號干擾有液晶顯示模塊(LCM,IXD Module)干擾和共模干擾兩種。如何有效地克服LCM干擾和共模干擾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問題。目前有一種做法是依次以觸摸檢測系統所支持的所有驅動頻率來驅動觸摸檢測系統,并檢測每個驅動頻率進行驅動時觸摸檢測系統的干擾強度值,然后跳頻至最小的干擾強度值所對應的驅動頻率,以該最小的干擾強度值所對應的驅動頻率來驅動觸摸檢測系 統進行正常工作。上述作法雖然可以克服LCM干擾和共模干擾,但是需要多次切換不同的驅動頻率才能找到干擾最小的驅動頻率,大大影響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觸摸檢測的抗干擾方法,避免由于多次切換工作頻率而降低工作效率。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觸摸檢測的抗干擾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在非驅動狀態下,分別以不同的檢測頻率檢測與當前的檢測頻率對應的觸摸檢測系統的干擾強度值;將最小的干擾強度值所對應的檢測頻率作為跳頻的目標頻率,跳頻至所述目標頻率以驅動所述觸摸檢測系統進行正常工作。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觸摸檢測的抗干擾系統,具有若干個觸摸檢測通道,包括驅動單元,用于驅動觸摸檢測系統;干擾檢測單元,用于在非驅動狀態下,分別以不同的檢測頻率檢測與當前的檢測頻率對應的觸摸檢測系統的干擾強度值;跳頻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干擾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將其中最小的干擾強度值所對應的檢測頻率作為目標頻率,控制所述驅動單元跳頻至所述目標頻率以驅動所述觸摸檢測系統進行正常工作。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第三個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觸摸終端,其包括一觸摸檢測裝置,所述觸摸檢測裝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觸摸檢測的抗干擾系統。本專利技術通過在初始驅動頻率下各個檢測頻率所對應的干擾強度值,并以最小的干擾強度值隨所對應的驅動頻率作為正常的工作頻率,使得觸摸檢測系統的信號干擾最小化,整個過程只需切換一次驅動頻率,對整體工作效率基本無影響。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用于觸摸檢測的抗干擾方法的實現流程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用于觸摸檢測的抗干擾系統的結構原理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干擾檢測單元的結構原理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干擾檢測單元的結構原理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中,首先以一初始頻率驅動觸摸檢測系統,然后分別在不同的檢測頻率下去檢測干擾強度值,然后將最小的干擾強度值隨所對應的檢測頻率作為正常的工作時的驅動頻率,以使得觸摸終端的信號干擾最小化。圖I示出了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觸摸檢測的抗干擾方法的實現流程,詳述如下。步驟A,在非驅動狀態下,分別以不同的檢測頻率檢測與當前的檢測頻率對應的觸摸檢測系統的干擾強度值。本專利技術中,觸摸屏正常的觸摸檢測過程與干擾的檢測交替進行,以便能實現最準確的抗干擾。具體地,首先以一初始驅動頻率驅動觸摸檢測系統,并進行正常的觸摸檢測,然后關閉驅動,再進行干擾強度的檢測,以便更新下一次正常觸摸檢測的驅動頻率。干擾檢測要預先設定幾個不同的檢測頻率,例如先后以100KHZ、200KHZ、300KHZ三種不同的頻率作為檢測頻率并得到對應的干擾強度值。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在某一具體的檢測頻率下,可以兩次采樣檢測數據,然后將兩次的數據相減即得到干擾強度值。由于檢測干擾時已經關閉了驅動,所有檢測到的數據完全是外部的干擾信號所致。采樣時,可以先將各觸摸檢測通道的檢測數據疊加后采樣,再從中解調出干擾強度值,也可以先采樣各觸摸檢測通道的檢測數據然后疊加,再從中解調出干擾強度值.解調出干擾強度值的方法可以是傅里葉分析,也可以是正交解調.本專利技術采用正弦波以正交解調的方式解調出干擾強度值。步驟B,將最小的干擾強度值所對應的檢測頻率作為跳頻的目標頻率,跳頻至所述目標頻率以驅動所述觸摸檢測系統進行正常工作。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抗干擾方法能夠同時降低LCM干擾和共模干擾,只需切換一次驅動頻率即可,更重要的是這種抗干擾技術與具體的產品部件型號無關,通用性很強。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各實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以通過程序來指令相關的硬件來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儲于一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該存儲介質可以為R0M/RAM、磁盤、光盤等。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觸摸檢測的抗干擾系統的系統結構原理,為了便于描述,僅示出了與本實施例相關的部分。本系統可內置于各種觸摸終端中。參照圖2,本專利技術的用于觸摸檢測的抗干擾系統包括驅動單元I、干擾檢測單元2、跳頻控制單元3,其中,驅動單元I用于以某一頻率驅動觸摸檢測系統,本專利技術中,驅動單元I最初以預設的初始驅動頻率進行驅動,待干擾檢測結果確定以后,再根據干擾檢測結果來確定下一次正常觸摸檢測時所需的目標驅動頻率,在該目標頻率下,觸摸檢測系統受到的干擾強度值最小。干擾檢測單元2用于在非驅動狀態下,分別以不同的檢測頻率檢測與當前的檢測頻率對應的觸摸檢測系統的干擾強度值,最后,跳頻控制單元3根據干擾檢測單元2的檢測結果,將其中最小的干擾強度值所對應的檢測頻率作為目標頻率,控制驅動單元I跳頻至該目標頻率以驅動觸摸檢測系統進行正常工作。如上文所述,可以先將觸摸檢測系統的各觸摸檢測通道的檢測數據疊加后采樣,再從中解調出干擾強度值,采用此種方式時干擾檢測單元2的結構如圖3所示,包括第一模數轉換器211和第一解調模塊212,第一模數轉換器211的一個輸入端同時連接觸摸檢測系統的各個觸摸檢測通道,此時第一模數轉換器211的輸入端接收到的實際是各個觸摸檢測通道的檢測數據疊加后的數據,相當于將各個觸摸檢測通道短接在一起。第一解調模塊212與第一模數轉換器211的輸出端連接,用于從第一模數轉換器211的采樣數據中解調出當前檢測頻率下各個觸摸檢測通道整體的干擾強度值,并輸出至跳頻單元3。 若采用“先采樣各觸摸檢測通道的檢測數據然后疊加,再從中解調出干擾強度值”的方式,干擾檢測單元2的結構如圖4所示,包括第二模數轉換器221和第二解調模塊222,第二模數轉換器221具備多個輸入端口,與觸摸檢測系統的各個觸摸檢測通道一一對應連接,此時第二模數轉換器221的輸入端接收到的實際是各個觸摸檢測通道自身的檢測數據。第二解調模塊222與第二模數轉換器221的輸出端連接,用于第二模數轉換器221的疊加,并解調出當前檢測頻率下各個觸摸檢測通道整體的干擾強度值,然后輸出至跳頻單元3。上述第一解調模塊212和第二解調模塊222的工作原理如上文方法部分所述,此處不再一一贅述。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觸摸檢測的抗干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在非驅動狀態下,分別以不同的檢測頻率檢測與當前的檢測頻率對應的觸摸檢測系統的干擾強度值; 將最小的干擾強度值所對應的檢測頻率作為跳頻的目標頻率,跳頻至所述目標頻率以驅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觸摸檢測的抗干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在非驅動狀態下,分別以不同的檢測頻率檢測與當前的檢測頻率對應的觸摸檢測系統的干擾強度值;將最小的干擾強度值所對應的檢測頻率作為跳頻的目標頻率,跳頻至所述目標頻率以驅動所述觸摸檢測系統進行正常工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華飛,石錢松,鄧耿淳,冉銳,葉金春,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