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汽車ECU的測控方法及其系統,該汽車ECU的測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建立ECU數據處理平臺;2)利用建立的數據處理平臺對ECU數據進行數據處理分析。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數據可以實時存儲、操作便捷、可靠性強的汽車ECU的測控方法及其系統。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嵌入式計算機測量控制領域,涉及一種汽車ECU的測控方法及其系統。
技術介紹
汽車發動機的電控單元ECU屬于發動機的核心控制部件,它通過各種傳感器把發動機的信號或信息收集起來,利用這些信號來確定發動機在不同負荷、不同工況和不同環境下所需要的噴油量和噴射時刻、精確控制噴油器的噴油量,從而達到提高發動機動力,減少排放,提高經濟性。因為ECU的狀態參數繁多,在ECU開發過程中,需要實時獲取ECU中的參數或者更新ECU的程序數據,通常給ECU更新程序都是通過仿真器用JTAG 口下載程序,此時必須把機器打開,非常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數據可以實時存儲、操作便捷、可靠性強的汽車ECU的測控方法及其系統。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汽車ECU的測控方法,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汽車ECU的測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建立E⑶數據處理平臺;2)利用建立的數據處理平臺對E⑶數據進行數據處理分析。上述步驟I)的具體實現方式是I. I)初始化CAN總線并啟動CAN總線;I. 2)根據初始化后的CAN總線生成本地JNI庫;I. 3)基于步驟I. 2)所生成的本地JNI庫建立發送線程以及接收線程兩個通訊線程;所述E⑶數據處理平臺包括發送線程以及接收線程;所述發送線程用于對用戶的命令請求進行統一的管理并轉化為CAN卡可讀的命令格式,按照統一的類型發送給下機位;所述接收線程用于負責管理和處理來自上機位的不同數據。上述基于步驟I. 2)所生成的本地JNI庫還建立用戶界面線程的通訊線程;所述用戶界面線程用于獲取用戶通訊命令,維護用戶的數據顯示,圖形化顯示的ECU的參數,對ECU數據進行解析,并進行格式化顯示。上述步驟I. I)的具體實現方式是I. I. I)將E⑶板通過CAN總線連接到PC機的CAN卡上;I. I. 2)初始化 CAN 總線;I. I. 3)上機位與下機位建立邏輯通訊關系,上下機位之間的所有E⑶數據的傳遞均通過上機位進行控制;所述上機位與下機位建立邏輯通訊關系后自動啟動CAN總線。上述步驟I. 2)的具體實現方式是根據初始化后的CAN總線并利用CAN卡的通訊接口生成本地JNI庫。上述步驟2)的具體實現方式是2. I)通訊線程中的用戶界面線程將獲取的通訊命令轉發給發送線程;2. 2)通訊線程中的發送線程接收通訊命令,通過調用JNI庫進行數據處理;2. 3)通訊線程中的接收線程對發送線程所發送的通訊命令進行數據處理。上述步驟2. 2)的具體實現方式是2. 2. I)發送線程對通訊命令進行解析,根據CAN2. OB擴展幀傳輸協議,下機位每發送一幀的有效數據僅為8字節,它將上機位的操作請求數據幀封裝為下機位CAN協議規定的數據格式,向下機位發送; 2. 2. 2)當下機位按請求發送了所需數據時,設置一個長度為64字節的緩沖區,提取CAN數據幀中8字節的有效數據,填入該緩沖區中;當下機位發送完8幀數據,緩存填滿后,再供上機位讀取;2. 2. 3)上機位則按幀接收數據,負責數據格式轉換和數據傳輸、數據辨別以及圖形顯示。上述步驟2. 2. 3)之后還包括2. 2. 4)對上機位所發送的E⑶數據進行異或校驗,得到64位校驗碼;所述校驗碼包含64位二進制數,在發送線程中進行計算,并置于待發送數據幀的尾部。上述步驟2. 3)的具體實現方式是若下機位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收到來自上機位的命令請求,自動配置寄存器,跳轉到flash地址0X22d74執行發動機程序;若下機位在規定的時間內收到上機位的命令請求,將步驟2. 2)中發送線程發送的命令數據幀進行解析,提取數據幀的包頭,并進行判斷分析;若下機位在規定時間內收到來自上機位的命令請求,開始維護整板編程命令協議;根據命令頭的含義不同,執行相應的命令處理程序,讀取某段地址數據、寫ECU數據或者修改ECU數據;所述命令協議如下 命令字0x0403 讀取E⑶某段數據內容;命令字0x0402 寫ECU數據;命令字0x0401 :修改E⑶某段數據;命令字OxEE :收到標志數據幀,表示寫E⑶數據完畢;命令字OxDD :收到標志數據幀,表示修改E⑶數據完畢;命令字校驗碼收到8字節校驗碼,表示接收某段ECU數據完畢;即上機位的發送線程轉換用戶的命令操作通過CAN卡發送下來的命令是16字節的,下機位程序解析命令包的含義,若命令字為0x0403就表示需要讀取某段的數據內容,下一幀數據包就是要讀取的數據段的起始地址,下機位程序就去執行相應的處理程序,把上機位要求的數據傳送回到上機位,并且在該過程中,始終和用戶有個交互的過程;若解析命令格式為0x0402,表示寫ECU數據。上述步驟2. 3)之后還包括2. 4)對步驟2. 3)中的所接收數據幀進行校驗和校驗,接收端根據所接收的數據幀重新計算校驗碼,并與發送端計算所得的校驗碼進行比較,如果相符,則校驗通過;如果不相符,則認為發送數據出錯,并丟棄該數據。一種汽車E⑶的測控系統,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汽車E⑶的測控系統包括上機位、下機位以及數據校驗模塊;所述上機位通過數據校驗模塊與下機位相連;所述上機位包括數據發送模塊以及CAN卡通訊模塊;所述數據發送模塊包括用戶界面線程、發送線程以及接收線程,所述用戶界面線程通過發送線程接入接收線程,所述接收線程分別與發送線程和用戶界面線程相連;所述發送線程和接收線程分別和上機位的CAN卡通訊模塊相連;所述下機位包括數據接收模塊以及數據處理模塊;所述CAN卡通訊模塊包括JNI驅動模塊以及與其相連的CAN卡驅動單元。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I、數據可以實時存儲。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汽車ECU的測控方法及系統所 采用的上機位采用Eclipse3. 5. 2+windowbuild完成測控軟件上機位界面的設計以及與下機位的通信。測控得到的數據以數據或者表格兩種方式顯示出來,數據可以實時存儲。歷史數據可以從保存文件獲得,并進行離線分析,界面友好。ECU中數據的解析是可擴展配置的,用戶可以通過手動編輯添加Excel文件。2、操作便捷。本專利技術中上層的應用主要是調用CAN卡驅動接口實現與底層E⑶程序的通訊,在中間利用JAVA的JNI技術實現了 CAN卡接口的封裝,為上層應用提供更為簡單直觀的接口函數,做到風格統一,利用JAVA實現界面更為便捷迅速。3、可靠性強。本專利技術針對CAN通信和嵌入式系統的實時性要求,使用CAN卡驅動程序收發數據代碼可靠、延遲短、占用系統時間短、中斷執行時間短、關閉中斷時間短、并在錯誤和發生異常情況下影響應用程序匯報。另外,該驅動程序可以監控CAN控制器的工作狀態,在出現致命錯誤和脫離總線時,為CAN模塊復位,并向系統報告。4、交互性好。本專利技術一改傳統的給E⑶更新程序通過仿真器用JTAG 口下載程序,此時必須要把機器打開的方式,而通過該測控軟件可以在機器封閉狀況下對E⑶進行整板編程,讀取ECU內部程序和修改內部參數。給ECU軟件開發和維護提供技術支持。CAN總線的最大速度為IMbit/s,也大大提高了讀寫程序的速度。CAN總線在汽車應用廣泛同時被用來和其它一些控制器進行通訊,相互交互信息。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系統結構示意圖;圖2是上機位部分的主要線程間關系圖;圖3是下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ECU的測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ECU的測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建立ECU數據處理平臺;2)利用建立的數據處理平臺對ECU數據進行數據處理分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齊曉斌,于正同,戴小氐,王青,麥先根,周宇辰,張楠,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