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供暖、制冷系統,包括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37)、熱風循環換熱系統(17)、熱水循環換熱系統(18)、電控柜(9)、配電站(39)、熱風循環系統(40)、溴化鋰制冷機組(41)、冷卻水循環系統(26)、冷水循環系統(29)九部分。電鍋爐(37)通過運輸車送往配電站(39)利用谷電蓄熱,然后送回用戶機房。其優點是:移動蓄熱,突破了用戶配電容量小、增容成本高的限制;單位體積蓄熱量是常壓水的10倍,減少了蓄熱場地和成本;熱風短程閉式循環,提高了系統熱效率;把熱空氣作為換熱介質,提高了系統安全性,簡化了設備,降低了成本;一機兩用,減少了供熱、制冷整體設施成本和場地;谷電運行成本低于燃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技術方案屬于貯熱加熱器領域,具體說是屬于釋放的熱量被傳輸給傳熱流體的,例如空氣、水的貯熱加熱器,依據國際專利分類法,屬于F24H 7/02。
技術介紹
目前我國出現多種形式的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如我國專利號02118524.7《自儲能電鍋爐》,其構造部件包括由高密度儲熱介質組成的儲熱體,設置在儲熱體內的吸熱器和電加熱器,與吸熱器相連接的集熱器,與集熱器相連接的具有外罩套管或管板、板式的兩個換熱器,與換熱器相連接的循環泵、控制器及集液器。散熱器的回水通過換熱器加溫后由循環泵輸回至散熱器。但由于現有建筑配電功率有限,增容成本很高,嚴重限制了蓄熱電鍋爐 的推廣應用。另外,夏季是電荒最嚴重的時候,空調制冷用電占城市用電近三分之一,移峰填谷尤為迫切,若谷電蓄熱能用于制冷,那更是一舉兩得的理想之舉。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電力增容成本過高對蓄熱電鍋爐推廣應用的嚴重障礙,并且使谷電蓄熱也用于夏季制冷,為夏季移峰填谷、緩解電荒發揮作用,提出了一種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供暖、制冷系統。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本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供暖、制冷系統包括配電站、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溴化理制冷機組、電控柜、末端供暖、制冷系統五大部分。配電站在原有變電站內擴建配電裝置和場地而成;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由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和平板拖掛車組合而成,由專用的運送車把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每天晚上送到配電站通電蓄熱,每天早晨再送回用戶供熱或制冷,在谷電蓄熱時段,用戶還留有供暖或制冷的部份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此溴化鋰制冷機組由普通的溴機改制而成,原由燃燒機燒燃氣加熱,現在去掉燃燒機,直接與蓄熱電鍋爐的高溫空氣管出口相連加熱,原有的排煙口通過回風管與熱風機進口相連,熱風機出口與蓄熱電鍋爐的回風口相連;末端供暖、制冷系統一般為建筑物原有的供熱制冷系統。冬季,用戶系統直接與蓄熱電鍋爐的換熱器水箱進出口相連;夏季,用戶系統直接與溴機冷水進出口相連。電控柜通過電纜與蓄熱電鍋爐的電控箱、熱風機、供熱、制冷循環泵系統、冷卻水循環泵系統、冷塔風扇電機、溴機電控系統相連。本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用作供暖時包括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熱風循環和換熱系統、熱水循環和換熱系統、電控柜四大部分。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放置在平板拖掛車上,通過螺栓、壓板與平板車連成一體,組成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熱風管出口和回風管進口與熱風循環換熱系統相連,熱水循環和換熱系統與熱風循環和換熱系統中熱風換熱箱的進水口和出水口相連,電控柜通過電纜與電鍋爐電控箱、熱風機、熱水循環泵系統相連。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由外箱體、保溫層、內箱體、耐火磚砌體、電加熱電阻帶、高溫蓄熱體、電控箱、配電箱組成。內箱體是內部承力件,由厚鋼板、力口強筋焊接而成,上面焊有法蘭邊,通過螺栓與上箱蓋法蘭邊相連,成為內箱體的一部份。外箱體由吊掛框架、薄鋼板焊接而成,內面包有保溫層。內箱體內側,有一層耐火磚砌體。高溫蓄熱體由同一種蓄熱體小塊有序堆積而成,此小塊垂直方向中央有一個通風圓孔,上下對齊后成為熱空氣的循環通道。此小塊橫向中間有一個半圓通槽,兩塊拼在一起成為一個圓形通槽,此通槽一直連通并穿過爐體前后兩側內箱體,槽內放置電加熱電阻帶。電阻帶一端與電鍋爐配電箱匯流排相連,另一端與電纜相連,電纜通過電鍋爐底部通道與電鍋爐配電箱回路匯流排相連。高溫蓄熱體下部,由立放的蓄熱磚支撐,并形成電鍋爐回風口均布到全爐底部的風道,使各塊蓄熱體能均勻放熱。熱風循環和換熱系統由電鍋爐出風管、熱風換熱箱、熱風換熱箱出風管、熱風機、熱風循環風管組成,電鍋爐出風管下端插入電鍋爐內,上端與熱風換熱箱進風口相連,熱風換熱箱出風口與熱風換熱箱出風管相連,熱風換熱箱出風管又與熱風機進口相連,熱風機出口與熱風循環管相連,熱風循環管下端與電鍋爐底部回風口相連。熱水循環換熱系統由熱水循環泵系統、熱水換熱器、供暖系統定壓補水箱組成。熱水循環泵系統水泵出水管與熱風換熱箱進水口相連,水泵進水管與熱水換熱器出水口相連,熱水換熱器進水口與熱風換熱箱出水口相連,供暖系統定壓補水箱通過水管與熱水循環泵系統回水管相連。電控柜通過電纜與電鍋爐電控箱、熱風機、熱水循環泵系統相連,同時它又擔負著整個系統的智能化控制、管理職能。 本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用作制冷時包括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熱風循環系統、溴化鋰制冷機、冷卻水循環系統、冷水循環系統、電控柜六大部分。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熱風管出口通過熱風管與溴化鋰機組進風口相連,溴化鋰機組出風口通過熱風管與熱風機進風口相連,熱風機出風口通過熱風管與高溫蓄熱電鍋爐回風口相連。冷卻水循環系統由冷卻循環泵系統、冷卻塔、冷塔風機組成。冷水循環系統由冷水循環泵系統、空調機、定壓補水箱組成。電控柜通過電纜與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電控箱、熱風機、溴化鋰機組電控制箱、冷卻循環泵系統、冷塔風機、冷水循環泵系統相連,同時它又擔負著整個系統的智能化控制、管理職能。對于大容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爐體長度3米到5米時,一個風口從下面送風,容易出現豎排蓄熱體通風不均的現象,影響整體蓄熱量和效率。此時應采用橫向送風,電加熱電阻帶穿插方向還是與送風方向垂直,電鍋爐配電箱、電控箱位置作了相應改變,去掉了底部蓄熱磚,其他結構與原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相同。附圖說明圖I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立面結構剖視圖。圖2A-A剖視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供暖系統示意圖。圖3B-B剖視圖。圖4C向視圖。圖5爐體吊掛框架結構示意圖。圖6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制冷系統示意圖。圖7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結構示意圖。圖8配電站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谷電蓄熱布置示意圖。圖9大型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立面剖視結構示意圖。圖10大型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俯視結構示意圖。零部件編號外箱體I、保溫層2、內箱體3、耐火磚砌體4、高溫蓄熱體5、循環熱風管6、電加熱電阻帶7、熱風機8、電控柜9、電鍋爐出風管10、熱風換熱箱11、熱水循環泵系統12、供暖系統定壓補水箱13、熱水換熱器14、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15、熱風換熱箱出風管16、熱風循環換熱系統17、熱水循環換熱系統18、溴化鋰機組電控箱19、蓄熱磚20、吊掛框架21、電鍋爐電控箱22、電鍋爐配電箱23、前熱風管24、后熱風管25、冷卻水循環系統26、中熱風管27、溴化鋰機組加熱器28、冷水循環系統29、冷塔風機30、冷卻塔31、冷卻循環泵系統32、冷水循環泵系統33、定壓補水箱34、空調機35、平板拖掛車36、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37、匯流排38、配電站39、熱風循環系統40、溴化鋰機組41。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從圖I、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中可以看出,本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供熱系統由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37、熱風循環換熱系統17、熱水循環換熱系統18、電控柜9四大部分組成。移動式高溫蓄熱電鍋爐37由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15和平板拖掛車36通過螺栓、壓板聯成一體;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15通過電鍋爐出風管10出口和熱風循環管16進口與熱風循環換熱系統17相連,熱風循環管16出口與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回風口相連;熱水循環換熱系統18與熱風換熱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供暖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37)、熱風閉式循環換熱系統(17)、熱水循環換熱系統(18)、電控柜(9)、配電站(39)五部分;移動式高溫固體蓄熱電鍋爐(37)通過運輸車送往配電站(39)利用谷電蓄熱,然后送回用戶機房,與熱風閉式循環換熱系統(17)、熱水循環換熱系統(18)、電控柜(9)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杰,朱寶泉,
申請(專利權)人:朱杰,朱寶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