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液體減振裝置,包括減振裝置和導向柱;所述減振裝置包括盛有減振液體的減振筒、以及多個緩沖裝置;所述減振筒一端開口,所述導向柱的下端從所述減振筒的開口端伸入并將所述減振液體封存在所述減振筒內,所述緩沖裝置均勻分布在所述減振筒上,一端與所述減振筒固定,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導向柱的下端。本發(fā)明專利技術通過在減振筒內設置減振液體,并將導向柱的下端插入到減振液體中來實現發(fā)熱元件的減振,由于減振液體能夠將大部分的振動能量吸收,且導向柱與減振筒之間沒有剛性連接,因此能達到優(yōu)良的減振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減振裝置,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液體減振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照明燈具大都采用各種各樣的防振膠墊或者防振彈簧等減振裝置來達到減振的目的,但是這些產品在遇到激烈振源時,防振效果并不理想,且無法起到全方位 的防振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照明燈具采用防振膠墊或防振彈簧等減振裝置減振時,防振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提供一種液體減振裝置。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液體減振裝置,包括減振裝置和導向柱;所述減振裝置包括盛有減振液體的減振筒、以及多個緩沖裝置;所述減振筒一端開口,所述導向柱的下端從所述減振筒的開口端伸入并將所述減振液體封存在所述減振筒內,所述緩沖裝置均勻分布在所述減振筒上,一端與所述減振筒固定,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導向柱的下端。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液體減振裝置,其中,所述導向柱的下端呈半球形。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液體減振裝置,其中,所述導向柱半球形下端的直徑與所述減振筒的內徑相等。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液體減振裝置,其中,沿所述導向柱半球形下端的外壁開設有環(huán)形槽,所述環(huán)形槽內設有用于密封所述減振液體的密封圈。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液體減振裝置,其中,每一所述緩沖裝置包括固定部、從所述固定部表面垂直向下延伸的中空的圓柱部、設于所述圓柱部內的緩沖元件、以及設于所述緩沖元件一端的止動彈珠;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減振筒的開口端的邊緣,所述圓柱部的底部開口,所述止動彈珠部分外露于所述圓柱部的開口且與所述導向柱半球形下端的上表面接觸。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液體減振裝置,其中,所述緩沖元件包括彈簧。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液體減振裝置,其中,所述圓柱部底部開口的直徑小于所述止動彈珠的直徑。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液體減振裝置,其中,所述減振液體為耐高溫、耐高壓、防爆和防燃的液體。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液體減振裝置,其中,所述減振液體包括高壓油。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液體減振裝置具,其中,所述導向柱的上端為用于固定發(fā)熱元件的固定平面。實施本專利技術的液體減振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通過在減振筒內設置減振液體,并將導向柱的下端插入到減振液體中來實現發(fā)熱元件的減振,由于減振液體能夠將大部分的振動能量吸收,且導向柱與減振筒之間沒有剛性連接,因此能達到優(yōu)良的減振效果。附圖說明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I是本專利技術一種液體減振裝置優(yōu)選實施例的剖視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一種液體減振裝置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拆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在本專利技術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該液體減振裝置包括減振裝置和導向柱200。其中,減振裝置包括盛有減振液體的減振筒100、以及多個緩沖裝置300。從圖I中可以看出,減振筒100的一端開口,導向柱200的下端從減振筒100的開口端伸入并將減振液體封存在減振筒100內,緩沖裝置300均勻分布在減振筒100上,一端與減振筒100固定,另一端抵持于導向柱200的下端。值得注意的是,導向柱200與減振筒100之間并沒有直接的連接關系,因為如果導向柱200與減振筒100之間為剛性連接,那么會直接降低該裝置的減振效果。發(fā)熱電子元器件是固定在導向柱200的上端的,在使用時,需要將整個減振裝置固定在電器剛性物體中,由于減振筒100內裝有減振液體,當減振裝置受到激烈的振動時,大部分的振動能量都被減振筒100內的減振液體吸收了,且緩沖裝置300能進一步起到緩沖減振的作用,從而達到優(yōu)良的減振效果。進一步地,導向柱200的下端呈半球形。導向柱200半球形的下端能夠將來自四面八方的振源集中到一點然后通過減振液體充分地吸收,能夠顯著提高裝置的減振效果,且可以方便固定在導向柱200上端的發(fā)熱電子元器件實現360°的轉動。可以理解的,導向柱200半球形下端的直徑應當與減振筒100的內徑相等。如圖2所示,優(yōu)選地,沿導向柱200半球形下端的外壁開設有環(huán)形槽202,環(huán)形槽202內設有用于密封減振液體的密封圈203。通過該密封圈203,導向柱200能夠很好地將減振液體封存在減振筒100內,防止減振液體的滲出。在本專利技術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上述的緩沖裝置300包括固定部301、從固定部301表面垂直向下延伸的中空的圓柱部302、設于圓柱部302內的緩沖元件303、以及設于緩沖元件303 —端的止動彈珠304。該緩沖裝置300通過固定部301固定于減振筒100的開口端的邊緣,固定部301上開有通孔,減振筒100的開口側邊緣設有對應的螺紋孔,兩者通過螺釘固定。且圓柱部302的底部開口,緩沖元件303設于圓柱部302內,一端與圓柱部302內腔的上表面接觸,另一端設有止動彈珠304,且可以理解的,緩沖元件303應該是被壓縮的,止動彈珠304在緩沖元件303的回復力作用下部分外露于圓柱部302的開口且與導向柱200半球形下端的上表面接觸。這樣,剩余的振動將會通過止動彈珠304傳到緩沖元件303中進行緩沖,進一步加強減振效果。可以理解的,圓柱部302底部開口的直徑應當小于止動彈珠304的直徑。優(yōu)選地,緩沖元件303可以采用彈簧。在本專利技術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減振液體為耐高溫、耐高壓、防爆和防燃的液體,優(yōu)選可采用高壓油。進一步地,導向柱200的上端為用于固定發(fā)熱元件的固定平面201。在本專利技術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發(fā)熱元件為燈泡,燈泡是通過插座固定在固定平面201上的,燈泡的插腳插在插座的插腳孔內并與之電連接。插座上預留有通孔,在固定平面201上設有相應的螺紋孔,兩者通過螺釘固定連接。以上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內容并據此實施,并不能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凡跟本專利技術權利要求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 均應屬于本專利技術權利要求的涵蓋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液體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減振裝置和導向柱(200);所述減振裝置包括盛有減振液體的減振筒(100)、以及多個緩沖裝置(300);所述減振筒(100) —端開口,所述導向柱(200)的下端從所述減振筒(100)的開口端伸入并將所述減振液體封存在所述減振筒(100)內,所述緩沖裝置(300)均勻分布在所述減振筒(100)上,一端與所述減振筒(100)固定,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導向柱(200)的下端。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體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柱(200)的下端呈半球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體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柱( 200)半球形下端的直徑與所述減振筒(100)的內徑相等。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體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導向柱(200)半球形下端的外壁開設有環(huán)形槽(202),所述環(huán)形槽(202)內設有用于密封所述減振液體的密封圈(203)。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體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緩沖裝置(300)包括固定部(301)、從所述固定部(301)表面垂直向下延伸的中空的圓柱部(302)、設于所述圓柱部(302)內的緩沖元件(303)、以及設于所述緩沖元件(303) —端的止動彈珠(304);所述固定部(301)固定于所述減振筒(100)的開口端的邊緣,所述圓柱部(302)的底部開口,所述止動彈珠(304)部分外露于所述圓柱部(302)的開口且與所述導向柱(200)半球形下端的上表面接觸。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體減振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體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減振裝置和導向柱(200);所述減振裝置包括盛有減振液體的減振筒(100)、以及多個緩沖裝置(300);所述減振筒(100)一端開口,所述導向柱(200)的下端從所述減振筒(100)的開口端伸入并將所述減振液體封存在所述減振筒(100)內,所述緩沖裝置(300)均勻分布在所述減振筒(100)上,一端與所述減振筒(100)固定,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導向柱(200)的下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周明杰,王月亮,
申請(專利權)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