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殼聚糖-脂肪族聚酯-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其結構式如下式(1)所示。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殼聚糖-脂肪族聚酯-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同時具有親水和疏水兩部分組成。由于殼聚糖具有生物降解性和親水性,脂肪族聚酯、磷脂酰乙醇胺具有疏水性,所以用兩親性殼聚糖-脂肪族聚酯-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納米膠束作為藥物載體,能夠有效地延長藥效,降低毒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接枝聚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特別涉及一種殼聚糖-脂肪族聚酯-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作為藥物載體的用途。
技術介紹
殼聚糖,其學名為β-(1,4)_2_氨基_2_脫氧-D-匍萄糖,是甲殼素的脫乙酸化產物,為自然界來源第二大豐富的親水性多糖。殼聚糖的溶解性能較甲殼素大為改善,化學性質較活潑。殼聚糖溶于大多數稀酸(如鹽酸、醋酸、苯甲酸)生成鹽,常被稱為可溶性甲殼素。殼聚糖具有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生物粘附性和促滲透作用,且幾乎無毒副作用(Agnihotri, S. J. , Controlled Release, 2004,100, 5.)。殼聚糖具有抗腫瘤、抑癌作用。殼聚糖可以過濾白細胞;殼聚糖與對一硝基苯酚合成,產生發色基團,可作為臨床診斷試劑;殼聚糖的2-氨基與3-羥基可與Fe2+絡合成螯合物,可用治療缺鐵癥等;殼聚糖是一種 較好的免疫促進劑,具有促進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功能,可用于癌癥和腫瘤的預防和治療上;殼聚糖由于具有止血作用,良好的生物相溶性,無過敏性,透氣性好,機械性能好而被用于制作醫用縫合線、人造腎膜、隱形眼鏡、人造皮膚;殼聚糖與磷酸鈣的復合物可作為骨的修補及牙的填料;殼聚糖作為藥物制劑輔料價格便宜,還可以提高藥物的各種性能,如分散性、成膜性、潤滑性、緩釋性等,并且殼聚糖本身又具有抗酸和抗潰瘍活性,這些性質可用來防止藥物對胃的刺激作用。因此,用它作為藥物控制釋放材料較許多非生物腐蝕型或能生成無毒天然代謝物的腐蝕型材料具有更大的優越性(Yoo HS, Journal of Co ntrolledRelease, 2005,103 :235_243 ;Liu KH,J. Phys. Chem. B,2009,113 :11800)。其理化特性和生物學性質使它非常適合作為藥物控制釋放系統的載體材料。聚乳酸(PLA)是最早獲美國FDA批準認可能進入人體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PLA生物相容性好,在體內降解的最終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中間產物乳酸也是體內正常糖代謝的產物,因此很適宜于用作藥物載體材料,在人工皮膚及組織工程、藥物的控制釋放等方面已被廣泛應用(A. L ucke, Biomaterials, 2000, 21, 2361. ;J. Hermann, R. Bodmeier,Int. J. Phar m.,1995,126,129.)。然而它的親水性差并且具有高結晶性,因而降低了它們的降解速率,導致與軟器官的相容性降低,克服這些問題的有效方法就是在脂肪族聚酯鏈段中引入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好鏈段,可以使脂肪族聚酯的性能有很大的改善。這種接枝或嵌段聚合物因為具有兩親性,所以作為藥物釋放、創傷敷料的載體具有更大的優越性。磷脂酰乙醇胺是磷脂質的一種,亦曾稱腦磷脂(Ifepha-Iin)。在生物界中所存在的磷脂中,磷脂酰乙醇胺的含量僅次于卵磷脂,研究表明在微生物中,磷脂酰乙醇胺是通過磷脂酰絲氨酸的脫羧作用形成的。在動物中,它是通過⑶P乙醇胺和1,2_甘油二酯的反應生成的。通過磷脂酶A的作用生成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眾所周知,如果共聚物中同時具有親水和疏水兩部分組成,那么這種兩親性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就可以組裝形成聚合物納米粒,是由兩親性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自發形成的一種自組裝結構,親水性片段形成外殼,疏水性片段形成內核,形成獨特的核-殼結構(AdamsML, Lavasanifar A, Kwo n GS. J. Pharm. Sci. , 2003,92 (7) 1343) 具有載藥量高、載藥范圍廣、穩定性好、體內滯留時間長、獨特的體內分布以及增加藥物的穩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和降低毒副作用等特點(Kakizawa Y, Kataoka K. Adv. Drug. Deli v. Rev. , 2002, 54 (2)203-22.)。兩親性共聚物納米膠束因具有核-殼結構、臨界膠束濃度低、熱穩定性好等特點在藥物釋放體系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大量研究表明,兩親性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膠束化形成的膠束在納米尺寸范圍內,這些納米粒子大小分布很窄,具有核殼結構,因此在水中膠束化是制備聚合物納米粒子的有效途徑。聚合物納米粒子內核由疏水鏈段組成,可以包裹疏水性藥物,也可以通過形成W/ο/ff復乳的辦法包載親水性藥物;粒子的外殼是親水鏈段并伸展在水中,不僅為聚合物納米粒子分散在水中起立穩定作用還可以引入具有靶向功能的組分。而且,通過調整兩親性共聚物的結構,可以很容易地控制聚合物膠束的尺寸和形態。另外,聚合物膠束也比表面活性劑穩定的多。因此,這些核-殼型的膠束可以用于藥物載體包載水溶性差的藥物,特別是當這些膠束是用適合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備時。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脂肪族聚酯疏水性強等缺點,提供一種新型的具有兩親性的殼聚糖-聚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以及該聚合物的制備方法,該制備過程重復性好,具有廣泛的應用性。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將殼聚糖-聚乳酸-磷脂酰乙醇胺共聚物形成的納米粒用作藥物載體的用途,包載各種親疏水藥物。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殼聚糖-脂肪族聚酯-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其結構式如下式⑴所示權利要求1.一種殼聚糖-脂肪族聚酯-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其結構式如下式(I)所示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接枝聚合物,其中,該接枝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10000-100000Da,優選為 26000_87000Da。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接枝聚合物,其中,該接枝聚合物為粒徑80-170nm的納米粒子,優選為優選為100-140nm。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述接枝聚合物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在第一有機溶劑中,在有機胺的存在下,使殼聚糖與酯接觸,得到由式(6)所示的殼聚糖-脂肪族聚酯接枝聚合物,所述的酯為丙交酯、乙交酯和己內酯中的一種或兩種,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有機胺為三乙胺,所述第一有機溶劑為二甲基亞砜,所述含氮雜原子的六元雜環化合物為4- 二甲氨基吡啶和吡啶,所述第二有機溶劑為氯仿或二氯甲烷,所述第三有機溶劑為氯仿或二氯甲烷。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在步驟(a)中,所述接觸在惰性氣氛下進行,接觸的條件包括酯與殼聚糖的重量比為1-30 I,相對于Ig殼聚糖,所述有機胺的用量為O. 01-5ml,所述第一有機溶劑的用量為4-100ml,接觸的溫度為70_85°C,接觸的時間為10-15小時。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在步驟(b)中,所述含氮雜原子的六元雜環化合物為4- 二甲氨基吡啶和吡啶;所述接觸的條件包括殼聚糖-脂肪族聚酯接枝聚合物與4-硝基苯氯甲酸酯的重量比為2-10 I ;殼聚糖-脂肪族聚酯接枝聚合物與4-二甲氨基吡啶的重量比為10-40 I;相對于Ig所述殼聚糖-脂肪族聚酯接枝聚合物,吡啶的用量為O. 2-2ml,所述第二有機溶劑的用量為3-12ml ;接觸的溫度為_10°C至0°C,接觸的時間為6-10小時。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在步驟(c)中,所述接觸在惰性氣氛下避光進行,接觸的條件包括殼聚糖-脂肪族聚酯-4-硝基苯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與磷脂酰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殼聚糖?脂肪族聚酯?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其結構式如下式(1)所示:式(1)中T為30?80的整數,M為由下述式(2)表示的結構,式(2)中L為由式(3)、式(4)或式(5)表示的脂肪族聚酯結構,R和R’均表示碳原子數為5?21的烴基,R和R’可以相同或不同,式(3)中n為12?240的整數,式(4)中z為6?120的整數,式(5)中x為12?240的整數,y為12?240的整數。FDA0000085333440000011.tif,FDA0000085333440000012.tif,FDA0000085333440000013.tif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雁,陳春英,李敏,蘇世帥,孫云,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