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適用于單手操作的電動工具,包括:用于夾釘的快夾裝置,上述快夾裝置設有:用于通過自身位置在第一方向的改變而實現夾釘或放松狀態切換的快夾套筒、用于在第二方向的滑動鎖定或放松上述快夾套筒并在第三方向移動退出鎖定或復位的鎖定鍵,用于實現單手操作上述鎖定鍵及快夾套筒轉動的樞轉離合機構、用于連接離合器與上述快夾套筒構的柔性件;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之處在于:通過巧妙的結構讓用戶用單手同時實現完成快夾的多個過程的控制,并與原有設置于主體的控制結構配合,提供良好的操作體驗,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動工具,具體涉及適用于單手操作的電動工具。
技術介紹
用于打釘的電動榔頭由于其大大節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參照圖I所示,現在一般的電動榔頭,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用于容納電機、傳動系統等的主體A,主體A的外殼一般構成便于手握持的形狀,另一個是用來實現打釘的用于設置沖擊件和夾釘裝置的頭部B ;為了使電動榔頭能夠適應更多的工況,頭部B與主體A是能夠相對轉動的,轉動的頭部B通過轉動以適應更狹小的空間或者獲取更長的工作長度。 為了方便使用者操作,在頭部B往往設有用于夾持釘子的快夾裝置,通過手的簡單操作實現夾釘或放松。我們知道,在夾釘時,我們希望一只手拾取釘子,另一只手在握住主體A的同時控制快夾裝置,這在頭部B和主體A不發生轉動的電動榔頭中是容易實現的,只要適當設置控制快夾裝置的控制結構的位置即可,但是在頭部B和主體A發生轉動的電動榔頭中,實現單手操控變得非常困難。同樣的情況也存在于一些類似的電動工具上。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單手操作的頭部可轉動的和在實現頭部轉動同時能方便單手操作快夾的電動工具。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適用于單手操作的電動工具,包括用于夾釘的快夾裝置,上述快夾裝置設有用于通過自身位置在第一方向的改變而實現夾釘或放松狀態切換的快夾套筒、用于在第二方向的滑動鎖定或放松上述快夾套筒并在第三方向移動退出鎖定或復位的鎖定鍵,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實現單手操作上述鎖定鍵及快夾套筒轉動的樞轉離合機構、用于連接樞轉離合機構與上述快夾套筒構的柔性件。具體而言,上述樞轉離合機構包括 主體殼體,相對上述主體殼體以第一軸線為軸樞轉的頭部殼體,以上述第一軸線為軸進行獨立樞轉的拔叉,用于在通過其包含的部件的位置改變從而實現與上述撥叉配合或脫開配合的離合組件;上述撥叉安裝在上述頭部殼體和主體殼體之間。在上述基礎上,本專利技術還包括相對于上述主體殼體不發生轉動的齒輪箱; 并且具體來說,上述離合組件包括用于在上述第一軸線方向上的第一位置時與上述頭部殼體或在上述第一軸線方向上的第二位置時與上述拔叉以上述第一軸線為軸同步樞轉的離合器,用于改變上述離合器在第一軸線方向上位置的按鈕;上述齒輪箱與主體殼體構成固定連接;上述離合器、拔叉、頭部殼體依次轉動安裝在上述齒輪箱的一側;上述離合器設置在上述齒輪箱和拔叉之間,上述離合器和齒輪箱之間設有用于驅動離合器遠離上述齒輪箱而靠近上述拔叉的離合驅動組件;上述撥叉和離合器形成有在上述第一軸線方向插入構成配合退出、解開配合的周向驅動結構;上述按鈕與上述齒輪箱之間設有驅動上述按鈕遠離齒輪箱的按鈕驅動組件,上述按鈕包括構成用于手按壓的鈕帽、設置在上述鈕帽邊緣的在上述按鈕靠近上述齒輪箱時接觸上述離合器的接觸結構。進一步地來說,上述離合驅動組件為分別固定在上述齒輪箱和離合器上的相互排斥的磁性件或者設置在上述齒輪箱和離合器之間的彈性件。進一步地來說,上述按鈕驅動組件包括一端與上述齒輪箱構成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上述按鈕構成固定連接的螺旋彈簧。進一步地來說,上主體殼體設有用于在一側露出上述按鈕的操作孔。進一步地來說,上述頭部殼體形成有供上述按鈕及其接觸結構穿過的異形通過孔。 進一步地來說,上述頭部殼體內側形成有用于帶動處于第一位置時的上述離合器的帶動結構;上述離合器外圍形成有用于與上述帶動塊配合的缺口結構。進一步地來說,上述齒輪箱設置在上述離合器的一側形成有具有一大一小兩層圓柱臺的安裝凸起,上述圓柱臺均以上述第一軸線為回轉軸線,其中較大的一個圓柱臺靠近內側,上述離合件套接在上述安裝凸起中較大的一個圓柱臺的外側。進一步地來說,上述安裝凸起的外側端部設有用于限制上述按鈕驅動組件位置的限位件,上述離合器形成中心鏤空的輪齒結構,上述撥叉包括用于嵌入在上述限位件和安裝凸起之間的主體環片以及由上述主體環片外緣圓周方向在上述離合器處于第二位置時用于嵌入上述輪齒結構構成接觸配合的叉爪。進一步地來說,上述叉爪分為沿著上述安裝凸起較小圓柱臺端面延伸的伸出部和由上述伸出部彎折沿著平行于上述第一軸線的方向向上述離合器方向繼續延伸而形成的爪部;上述主體環片還形成有伸出上述頭部殼體的操作桿。進一步地來說,上述按鈕還包括設置在上述鈕帽邊緣的用于驅動上述鎖定鍵在第三方向移動的解鎖結構。進一步地來說,上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上述第三方向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所組成的平面。進一步地來說,上述第三方向平行于上述第一軸線。進一步地來說,上述柔性件的一端與離合器固定連接,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嵌入塊,上述快夾套筒形成有用于固定上述嵌入塊的固定凹槽,上述固定凹槽設有供上述柔性件穿過的穿過間隙。進一步地來說,上述柔性件為一條柔性鋼帶。本專利技術的有益之處在于通過巧妙的結構讓用戶用單手同時實現完成快夾的多個過程的控制,并與原有設置于主體的控制結構配合,提供良好的操作體驗,提高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I是現有的可轉動頭部的電動工具的結構示意圖2是本專利技術中樞轉離合機構一個優選實施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3是圖2所示實施例離合器在第一位置時的剖視結構示意圖4是圖2所示實施例離合器在第二位置時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2所示實施例里撥叉的立體結構示意圖6是本專利技術一個優選實施例部分結構爆炸示意圖7是圖5所示實施例中快夾套管的結構示意圖8是圖5所示實施例側視的內部結構示意圖9是圖5所示實施例部分立體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 1-頭部殼體,101-異形通孔,102-檔位缺口; 2-撥叉,201-主體環片,202-叉爪,203-操作桿; 3-離合器,301-缺口結構,302-輪齒結構; 4-齒輪箱,401-安裝凸起; 5-主體殼體,501-操作孔, 6-按鈕,601-鈕帽,602-接觸結構,603-解鎖結構; 7-螺旋彈簧; 8-快夾套管,801-固定凹槽,802-穿過間隙,803-鎖塊;9-鎖定鍵;10-柔性件;11-輔助環;12_手動搬柄;13_嵌入塊;16_限位件; A-主體;B-頭部;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S-第一軸線。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具體的介紹。參照圖2至圖4所示,首先對本專利技術的樞轉離合機構加以說明,其主要包括頭部殼體I、撥叉2、離合器3、齒輪箱4、主體殼體5、按鈕6等。本專利技術的樞轉離合機構所要實現目標在于,希望在頭部殼體I和主體殼體5不發生相對樞轉的一般使用情況下,通過控制撥叉2的轉動能夠帶動離合器3的轉動,并且離合器3不帶動頭部殼體I,而在需要調整頭部殼體I和主體殼體5的相對角度,對頭部殼體I進行樞轉時,通過按下按鈕6即能使離合器3脫開撥叉2,與頭部殼體5進行同步樞轉,而在松開按鈕6后恢復之前的一般使用時的狀態。這樣一來,離合器3即可作為控制與頭部殼體I同時轉動的快夾裝置的控制裝置,因為在按下按鈕6后其能與頭部殼體I 一起轉動,在需要夾釘時,松開按鈕6,再去操作撥叉2即能控制離合器3轉動,同樣離合器3被快夾裝置帶動復位后也能帶動撥叉2復位,而撥叉2相對主體殼體5的位置一直是相對固定,可以使其設計有便于手操作的部分。總的來講,我們希望將與頭部殼體I同步進行樞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適用于單手操作的電動工具,包括:用于夾釘的快夾裝置,上述快夾裝置設有:用于通過自身位置在第一方向的改變而實現夾釘或放松狀態切換的快夾套筒、?用于在第二方向的滑動鎖定或放松上述快夾套筒并在第三方向移動退出鎖定或復位的鎖定鍵,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實現單手操作上述鎖定鍵及快夾套筒轉動的樞轉離合機構、用于連接樞轉離合機構與上述快夾套筒構的柔性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魏淦,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德朔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