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硬材料鋸條刃磨機,包括機床床身、機床工作臺平面,機床床身立柱組成部分設置有磨輪軸,工作臺平面上設有用于夾固鋸條的定位夾緊機構,定位夾緊機構上夾固的鋸條與磨輪軸上的磨輪對應。定位夾緊機構包括圓柱形定位夾緊機構、長條形定位夾緊機構兩種形式。本發明專利技術根據已知的電火花加工技術和陶瓷結合劑金剛石砂輪對超硬材料磨削加工技術,提出對超硬材料框鋸條超硬鋸齒進行粗、精加工的裝夾定位法,并可以在機床工作臺平面的橫向、縱向及垂直方向賦予現代數控技術達到對超硬鋸條鋸齒加工的全程自動化,不但可以應用在電火花加工技術的機床,也可以應用到采用金剛石砂輪或陶瓷結合劑金剛石砂輪磨削加工的機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對于超硬材料加工領域的機床,涉及一種對超硬材料框鋸條進行電火花加工的機床,或采用陶瓷超硬砂輪對超硬材料框鋸條進行磨削加工的機床。
技術介紹
專利號為ZL200920229042. 7的超硬材料鋸條未專利技術前,國內外鋸業機械加工設備中,對超硬材料框鋸條超硬鋸齒加工的機床尚屬空白,為了使已經授權專利的超硬材料框鋸條走上批量生產的正常軌道,必須要解決對超硬材料鋸條超硬鋸齒的磨削加工設備問題。超硬材料是指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等,但是金剛石是無法用焊接的方法焊接到刀體上去的,為了使超硬材料刀片具有焊接性能,所以現在用的金剛石刀片都是采用金剛石復合片,即將一層約O. 5^0. 8mm厚的人造聚晶金剛石與厚度較厚的碳化鎢片(一種硬質合金片)在高溫高壓下燒結成一體的金剛石復合刀片,也稱為PCD刀片。·超硬金剛石已經在刀具、工具、制造業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利用已知的電火花加工技術和采用陶瓷超硬砂輪對超硬材料工件進行加工的多種機床已有供應,但至今尚無對超硬材料鋸條的超硬鋸齒進行粗、精加工的機械設備。電火花加工又稱為放電加工或電蝕加工,英文簡稱EDM,它利用電熱能對零件進行加工,即利用工具電極和工件電極間瞬時火花放電所產生的高溫來熔蝕被加工材料。陶瓷超硬砂輪(陶瓷結合劑金剛石砂輪和陶瓷結合劑立方氮化硼砂輪)具有磨削效率高、磨削溫度低、加工精度高、工件形狀保持性能好等諸多優點,因此陶瓷結合劑金剛石砂輪在鉆石、金剛石復合刀片、立方氮化硼等高硬脆材料等一些超硬材料磨削加工中具有明顯優勢。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加工設備功能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新的加工設備——超硬材料鋸條刃磨機,填補在粗、精加工超硬材料鋸條的超硬鋸齒中尚無加工設備的空白。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超硬鋸條刃磨機包括機床床身、機床工作臺平面,機床工作臺平面上設有用于夾固鋸條的定位夾緊機構,定位夾緊機構一側機床床身上有磨輪軸,定位夾緊機構上夾固的鋸條與磨輪軸上的磨輪對應。磨輪軸設置在機床床身的立柱組成部分,磨輪軸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在一定的行程內進行上、下運動,也可以在與工作臺平面的水平面方向和垂直方向一定范圍內進行正、反向旋轉運動,用以達到與定位夾緊機構上對被夾固鋸條之鋸齒各部刃磨時磨輪的空間位置與刃磨部位的協調配合作用。本專利技術所說的磨輪軸、磨輪及其傳動系統均為已有技術。本專利技術用于夾固鋸條的定位夾緊機構包括(A)、(B)兩種形式。本專利技術的第一種定位夾緊機構(A)是圓柱形定位夾緊機構------包括工作臺平面上設置的C軸控制箱座,C軸控制箱座中有C軸,圓柱形定位母體連接在C軸上;還包括用于將貼合在圓柱形定位母體外表面的框鋸條箍緊的開口式緊箍圈,緊箍圈開口兩端有一對對緊箍圈起到松開和夾緊的作用的螺栓、螺母。本專利技術所述圓柱形定位母體,圓柱外表面有一臺階面,臺階面至圓柱端面的寬度為E,E ^ 3 D /4,其中D為鋸條的寬度。所述的C軸為莫氏錐體,所述控制箱軸前端是莫氏錐孔,可與圓柱形定位母體尾部的莫氏錐體連成一體,并可以作正、反向360°旋轉運動。本專利技術的第二種定位夾緊機構(B)是長條形定位夾緊機構——包括固定于工作臺平面的長條形定位體,還包括將鋸條壓緊于長條形定位體的上壓板、壓板螺釘。本專利技術所述長條形定位體的橫截面為階梯形,其中部有頂面,頂面的一側有用于放置鋸條的斜臺階面,另一側有用于放置鋸條的平行臺階面。 在機床工作臺平面上用螺栓裝夾一個長條形定位體,根據對框鋸條鋸齒的刃磨先后加工步驟,和每一次裝夾鋸條的數量,可以將框鋸條分別平放安裝在定位體有精度要求的斜臺階面和平行臺階面的頂面上,然后在框鋸條的基體上,用上壓板及壓板螺釘分段將鋸條壓緊,此時即可與機床的磨輪配合,并按有關技術要求分步驟分別完成對鋸齒需要加工部位的加工工序。所述斜臺階面的傾斜角度為鋸齒左副后角aOL'或鋸齒右副后角a OR'。所述斜臺階面和平行臺階面的寬度均為E, E 鋸條寬度的3/4。用螺栓夾固在機床床身工作臺平面上用于夾固鋸條的(A)、(B)兩種形式的定位夾緊機構,不但可以應用在電火花加工機床上,也可以應用在采用金剛石砂輪或陶瓷結合劑超硬砂輪的機床上。至今對超硬材料框鋸條之超硬鋸齒的加工設備尚屬空白。本專利技術根據已知的電火花加工技術和陶瓷結合劑金剛石砂輪對超硬材料磨削加工技術,首先提出對超硬材料框鋸條超硬鋸齒進行粗、精加工的裝夾定位法并設計組成超硬材料鋸條刃磨機,與現有技術相t匕,本專利技術克服了現有設備功能不足,填補了在粗、精加工超硬材料框鋸條鋸齒中尚無加工設備的空白,具有定位夾緊機構體積小,機構緊湊,機床的身長可以倍減,成本低,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容易操作等優點。利用本專利技術組成的超硬材料鋸條刃磨機,可采用已知的現代科技手段,在機床工作臺平面的橫向、縱向、及垂直方向賦予現代數控技術,達到對超硬材料鋸條鋸齒加工的全程自動化,從而達到確保超硬材料鋸條高品質要求。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提供的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詳述。圖I為超硬材料或硬質合金材料框鋸條的結構圖;圖2為圖I的俯視圖;圖3為圖I的左側視圖。圖4為框鋸條圓柱形定位母體結構圖;圖5為緊箍圈圖;圖6為圖5的側視圖;圖7為框銀條裝進緊植圈后的結構圖;圖8為圖7的左側視圖;圖9為圖8裝進圓柱形定位母體圓柱面后的結構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I的結構圖外形;圖11為實施例I中,磨輪對工裝上框鋸條銀齒的左副后角面加工時的不意圖;圖12為圖11的俯視圖;圖13為框銀條銀齒右副后角面加工時的示意圖。圖14為實施例I中,磨輪在對框鋸條鋸齒主后角面進行加工時的示意圖;圖15為圖14的左側視圖。圖16為框鋸條長條形定位體正視圖;圖17為圖16的俯視圖;圖18為圖17的A-A剖面圖;圖19為框鋸條上壓板圖;圖20為圖19的B-B剖面圖。圖2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的結構圖外形;圖22為實施例2中,工裝、工件、磨輪三者之間磨輪加工左副后角面時的工作示意圖;圖23為圖22的俯視圖;圖24為圖23的ABCD剖面圖;圖25為實施例2在對框鋸條鋸齒主后角面進行加工時的示意圖;圖26為圖25的A-A剖視圖;圖27為圖25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案 圖I至圖3所示是超硬材料框鋸條的結構圖。圖I中,鋸條基體31、鋸背32、鋸齒33、焊接在鋸齒33的刀片槽內的金剛石復合片(P⑶)34,鋸齒主后角面39、主后角面39與鋸背32的夾角為主后角α0,鋸齒的前角面為40,前角面與鋸背垂直線41的夾角為前角Y O,C為鋸齒高,D為鋸條基體寬度。圖2中,31是鋸條基體,34是P⑶復合刀片,35是鋸齒的左副偏角、左副后角的復合角面;36是鋸齒的右副偏角、右副后角復合角面,37和38是鋸條的左、右基面。圖3中,34是P⑶復合刀片,35和36是鋸齒的左、右復合角后刀面,37和38是鋸條的左、右基面。B是鋸齒寬,b是鋸條基體厚,b應比B小些,以防鋸切時與鋸槽工件兩面發生摩擦。圖4至圖9所示是框鋸條在圓柱形定位母體上的結構圖。圖4中,5為圓柱形定位母體,14是圓柱外表面,15是圓柱端面,16是圓柱14后臺階面,15至16的寬度為E, E 3 D /4 ; 12是定位母體的莫氏錐體,13是母體安裝到連接體上后固定母體的螺桿內螺孔。圓柱形定位母體5的材料為45號鋼或其他鋼材。圖5中,17是開口型彈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超硬材料鋸條刃磨機,包括機床床身(1)、機床工作臺平面(2),?機床床身立柱組成部分設置有磨輪軸(6),其特征在于:工作臺平面(2)上設有用于夾固鋸條的定位夾緊機構,?定位夾緊機構上夾固的鋸條與磨輪軸(6)上的磨輪(7)對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大晟,
申請(專利權)人:張大晟,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