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加工外筒對合搭接口處的折彎機專用模具結構,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下模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體的下端部為V形刀口,所述V形刀口的底前端與兩側之間采用弧形過渡,所述下模體的上端面設有與V形刀口配合的V形定位槽,且V形定位槽內側的下模體上設有用于定位外筒板材邊緣的臺階,所述的V形定位槽和V形刀口兩側面之間的夾角角度均為15-45°。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可將外筒對合搭接口處的邊緣折彎成V形卡槽,其結構方便扣合,方便壓制,穩定性好,不會形成凸起,保證了外觀的美觀,而且方便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滿足了批量加工成產的需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太陽能外筒加工輔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種加工外筒對合搭接口處的折彎機專用模具結構。
技術介紹
在太陽能外筒批量生產過程中,其外筒對合搭接口處的卡合邊大都通過折彎機直接折彎而成,而已有的折彎機其上模和下模的刀口和定位槽對合處均為90度直角結構,結構簡單,其折彎后的外筒進行對合搭接、壓制后的搭接處會有凸出,影響美觀,而且在折彎 過程中不方便,搭接處的受力不容易控制,工作效率低,不能滿足批量生產的加工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加工外筒對合搭接口處的折彎機專用模具結構,解決了已有的折彎機其上、下模的刀口和定位槽,其折彎后的外筒進行對合搭接、壓制后的搭接處會有凸出,影響美觀,在折彎過程中不方便,搭接處的受力不容易控制,工作效率低等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加工外筒對合搭接口處的折彎機專用模具結構,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下模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體的下端部為V形刀口,所述V形刀口的底前端與兩側之間采用弧形過渡,所述下模體的上端面設有與V形刀口配合的V形定位槽,且V形定位槽內側的下模體上設有用于定位外筒板材邊緣的臺階,所述的V形定位槽和V形刀口兩側面之間的夾角角度均為 15-45。。所述上模體的上端部設有數個間隔分布的安裝孔,所述的安裝孔為螺紋孔。所述的下模體的底端面設有用于固定的定位凹槽。所述的臺階的高度與待加工外筒板材的厚度相配合。其原理是通過上模體的V形刀口和下模體的V形定位槽配合的結構設計,在動力的作用下可將外筒對合處的板材分別進行折彎,折彎成小于90°的V形卡槽,兩V形卡槽相互扣合搭接,方便壓制,穩定性好,而且壓制后的搭接處為平整結構,不會出現凸起,影響外筒的美觀。過程中通過V形定位槽內側的臺階的結構設計,其臺階位置是根據折彎位置和尺寸的要求,預先設定的,可方便外筒板材折彎時的定位,使用時只需要將板材的內側邊頂住臺階,折彎后的V形卡槽即可滿足搭接要求,方便折彎時的外筒板材放置,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省時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通過V形刀口的底前端與兩側之間采用弧形過渡的結構設計,方便折彎,保證搭接處的受力均勻,保證了折彎后的V形卡槽的質量,滿足了批量加工成產的需要。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 本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可將外筒對合搭接口處的邊緣折彎成V形卡槽,其結構方便扣合,方便壓制,穩定性好,不會形成凸起,保證了外觀的美觀,而且方便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滿足了批量加工成產的需要。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附圖,一種加工外筒對合搭接口處的折彎機專用模具結構,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下模體1、2,上模體I的下端部為V形刀口 3,V形刀口 3的底前端與兩側之間采用弧形過渡,下模體2的上端面設有與V形刀口 I配合的V形定位槽4,且V形定位槽4內側的下模體2上設有用于定位外筒板材邊緣的臺階5,V形定位槽4和V形刀口 3兩側面之間的夾角角度均為15-45° ;上模體I的上端部設有數個間隔分布的安裝孔6,安裝孔6為螺紋孔;下模體I的底端面設有用于固定的定位凹槽7 ;臺階5的高度與待加工外筒板材的厚 度相配合。權利要求1.一種加工外筒對合搭接口處的折彎機專用模具結構,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下模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體的下端部為V形刀口,所述V形刀口的底前端與兩側之間采用弧形過渡,所述下模體的上端面設有與V形刀口配合的V形定位槽,且V形定位槽內側的下模體上設有用于定位外筒板材邊緣的臺階,所述的V形定位槽和V形刀口兩側面之間的夾角角度均為15-45°。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工外筒對合搭接口處的折彎機專用模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體的上端部設有數個間隔分布的安裝孔,所述的安裝孔為螺紋孔。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工外筒對合搭接口處的折彎機專用模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體的底端面設有用于固定的定位凹槽。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工外筒對合搭接口處的折彎機專用模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臺階的高度與待加工外筒板材的厚度相配合。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加工外筒對合搭接口處的折彎機專用模具結構,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下模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體的下端部為V形刀口,所述V形刀口的底前端與兩側之間采用弧形過渡,所述下模體的上端面設有與V形刀口配合的V形定位槽,且V形定位槽內側的下模體上設有用于定位外筒板材邊緣的臺階,所述的V形定位槽和V形刀口兩側面之間的夾角角度均為15-45°。本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可將外筒對合搭接口處的邊緣折彎成V形卡槽,其結構方便扣合,方便壓制,穩定性好,不會形成凸起,保證了外觀的美觀,而且方便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滿足了批量加工成產的需要。文檔編號B21D39/02GK102950203SQ20121041850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7日專利技術者舒梁軍, 徐蘇虎, 曹建堂, 王文國, 王思通, 王坤 申請人:安徽多達皖晶新能源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加工外筒對合搭接口處的折彎機專用模具結構,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下模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體的下端部為V形刀口,所述V形刀口的底前端與兩側之間采用弧形過渡,所述下模體的上端面設有與V形刀口配合的V形定位槽,且V形定位槽內側的下模體上設有用于定位外筒板材邊緣的臺階,所述的V形定位槽和V形刀口兩側面之間的夾角角度均為15?4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舒梁軍,徐蘇虎,曹建堂,王文國,王思通,王坤,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多達皖晶新能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