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能解決金屬板件因彈性回彈而再次彎曲的金屬板件平面度校正方法及其裝置,克服了現有技術的金屬板件校平方法及裝置在對金屬板件校平時不能有效解決因彈性回彈而使金屬板件再次發生彎曲的不足。所述的一種金屬板件平面度校正裝置,包括基準平臺,所述的基準平臺上設有若干固定螺桿、板材頂桿,所述的固定螺桿上設有帶條形孔的壓緊塊,所述的壓緊塊上方設有與固定螺桿螺紋連接的壓緊螺母。本發明專利技術適用于以往金屬板件校平裝置所適用的場合,具有能夠有效解決金屬板件在被校平后因彈性回復而再次彎曲的問題、能保護金屬板件上的孔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機械加工工藝
,尤其涉及一種金屬板件平面度校正方法及其>J-U裝直。
技術介紹
在機械行業中,金屬板件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以及各種外界因素影響,容易產生彎曲,致使其表面的平面度達不到標準要求,因此常會需要對金屬板件進行平面度的校正。傳統方法對于金屬板件的平面度校正,基本采用將板件上的凹陷、凸起頂平或是壓平的方法,例如利用校平機壓平金屬板件或是利用其他裝置頂平金屬板件上的凹陷、凸起的方法來實現校正。然而金屬本身是存在一定彈性的,金屬板件上的凹陷、凸起在被校平之后有一定的反彈恢復量,因此在利用校平機等裝置校平之后,金屬板件容易產生彈性回復,再次發生彎曲;又由于在實際生產中,很多金屬板件上帶有各種形狀的孔,此類金屬板件在校平時,若校平部分靠近孔,則很容易使板件上的孔隨著凹陷、凸起的校平變形而發生變形,導致校平后板件上的孔內緣發生較大變形,從而影響成品金屬板件的質量。參見中國專利文獻上公開的“校平機”,其公告號為CN101856680B,該校平機,適合于高強度鋼板的校平,校平機,包括機架部分、工作輥部分、壓下部分和主傳動部分,機架部分內部設置有工作輥部分,工作輥部分的上部設置有壓下部分,主傳動部分位于機架部分的一側;底座的四個角上設置有4根立柱,立柱上方設置有機架蓋,兩側的立柱之間通過連接梁固定,底座上設置有下排工作輥,壓下部分位于連接梁的下方;上排工作輥的兩側均設置有導向輥,上排工作輥和導向輥固定在壓下部分的下方,下排工作輥位于上排工作輥的下方,上排工作輥的上方和下排工作輥的下方均設置有支撐輥裝置。參見中國專利文獻上公開的“鋼板彎曲校正裝置”,其公告號CN202316664U,該鋼板彎曲校正裝置,包括倒立的左凹形卡和倒立右凹形卡,倒立的左、右凹形卡的凹槽內固設有橫桿,橫桿距左、右凹形卡頂部大于等于50mm,橫桿和設置在橫桿下部的被校正鋼板之間設有楔形塊。采用上述類型的裝置及其校平方法來進行金屬板件校平,不能有效解決金屬板件被校平后容易產生彈性回復的問題,校平后的金屬板件仍然容易彈性回彈,且當金屬板件上帶孔時,若凹陷、凸起部分靠近孔,在校平時容易因凹陷、凸起的校平變形而導致附近孔范圍內的板件被擠壓而發生較大變形,最終導致孔內緣發生較大變形。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金屬板件校平方法及裝置在對金屬板件校平時不能有效解決因彈性回彈而使金屬板件再次發生彎曲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能解決金屬板件因彈性回彈而再次彎曲的金屬板件平面度校正方法及其裝置。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金屬板件校平方法及裝置在校平帶有孔的金屬板件時,若需校平的彎曲位置離孔很近,則金屬板件的彎曲部分變形時會擠壓孔所在范圍周邊的板件也發生變形,最終導致的孔內緣發生較大變形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在校正金屬板件上孔附近的彎曲時不易造成孔發生較大變形的金屬板件平面度校正方法及其裝置。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金屬板件平面度校正方法,適用于對帶有彎曲的金屬板件的平面度校正,其包括下列步驟 a.將金屬板件下端懸空,沿金屬板件外邊緣選擇若干固定點 將其固定在工作臺上,所有固定點的固定高度相同。b.利用度量工具測量金屬板件上各個點的高度,并記錄下檢測點的高度值,與固定點高度比對,標記出凹陷點并計算出凹陷深度。c.將千斤頂置于金屬板件凹陷處下方,先利用千斤頂將凹陷頂起至與固定點的固定高度相同,然后繼續升起千斤頂,將凹陷向上繼續頂起一段距離。d.將一或若干根可調高度的支撐桿置于千斤頂近側,調節至與千斤頂等高用以撐住被校正凹陷,并至少保持2分鐘。e.將一面的凹陷全部校平后,翻轉金屬板件,重復上述步驟,完成另一面的校平。f.測量金屬板件的平面度,若達到要求,完成校平操作,若未達到要求,繼續重復上述步驟。現有技術的金屬板件校平方法雖然不盡相同,但其原理都是利用校平裝置對金屬板件的彎曲部位提供壓力,將金屬板件表面壓至水平,此方法雖然能實現對金屬板件平面度的校正,但卻不能解決彎曲回彈的問題,也不能對金屬板件上的孔在校平時進行保護。而本專利技術中,通過千斤頂頂起金屬板件上的凹陷,頂起的高度超出金屬板件凹陷的深度,這樣多余的頂起高度就對金屬板件的反彈恢復量起到了抵消的作用。同時,在彎曲校正后,還利用支撐桿定型2分鐘以上,充分起到了維持校正效果的作用。作為優選,在步驟c中,將凹陷向上繼續頂起的距離為原始凹陷深度的10%至25%。為了有效避免彎曲回彈對金屬板件校正后平面度的影響,將凹陷繼續向上頂起的距離取值應在原始凹陷深度的10%至25%,否則若二次頂起距離過大,也會造成反向彎曲過度的不利影響。作為優選,在步驟b與步驟c之間增加孔形保護步驟,具體如下 將定型板放在金屬板件需要校平處附近的需被保護的孔上、下,定型完全覆蓋住被保護的孔,再將定型板之間互相固定并使其緊貼在金屬板件上。若需校平的彎曲位置離孔很近,則金屬板件的彎曲部分變形時會擠壓孔所在范圍周邊的板件也發生變形,最終導致的孔內緣發生較大變形,而定型板可將被校正處附近的孔的上、下表面完全罩住,然后固定緊,這樣一來,當孔附近的金屬板件發生變形時,對孔的影響就很小,孔內緣也不會發生上、下方向的變形,保證了金屬板件上的孔不會因彎曲校正而產生變形。一種金屬板件平面度校正裝置,包括基準平臺,所述的基準平臺上設有若干固定螺桿、板材頂桿,所述的固定螺桿上設有帶條形孔的壓緊塊,所述的壓緊塊上方設有與固定螺桿螺紋連接的壓緊螺母。壓緊塊上有條形孔,可以沿著固定螺桿前后滑動,將需校正的金屬板件下端用板材頂桿頂住,上端用壓緊塊壓住,然后將壓緊螺母擰緊,固定點的選擇可根據板材大小、形狀的不同來變化,只需能將金屬板件較好的固定即可。固定完成后就可以測量金屬板件的凹陷位置,并用千斤頂來進行校平。作為優選,所述的基準平臺上設有若干豎直截面為T字形的T型槽,所述的固定螺桿下端設有與T型槽對應的底座頭,所述的固定螺桿與其自身所在的T型槽滑動連接,所述的T型槽平行分布于基準平臺上且貫穿基準平臺兩側,相鄰T型槽的間距相等。固定螺桿可以在T型槽內任意滑動調節位置,來適應不同形狀的金屬板件,而固定螺桿的使用數量也可以根據金屬板件的大小、形狀自由選擇。作為優選,所述的固定螺桿上設有長校形壓板,所述的長校形壓板上設有條形孔,所述的長校形壓板上方設有與固定螺桿螺紋連接的壓緊螺母,所述的長校形壓板至少被兩 根固定螺桿穿過。金屬板件上有可能會出現凹陷連著凸起的彎曲狀況,此時若對凹陷進行頂起校正且校正距離超出凹陷深度,與之連著的凸起會發生更大的變形,此時可先將長校形壓板壓在凸起上,并將其兩端分別套在兩個固定螺桿上,并用壓緊螺母下壓長校形壓板,使其下表面高度與金屬板件上被固定點的上表面高度相同,然后再用千斤頂去修復凹陷,可避免與凹陷連著的凸起發生更大變形。作為優選,還包括若干定型雙夾板,所述的定型雙夾板包括兩塊定型板,所述的定型板是平板,所述的定型板上設有螺栓孔,所述的螺栓孔上設有與螺栓孔對應的螺栓及螺母。定型板可將被校正處附近的孔的上、下表面完全罩住,然后用螺栓、螺母固定緊,這樣一來,當孔附近的金屬板件發生變形時,對孔的影響就很小,孔內緣也不會發生上、下方向的變形,保證了金屬板件上的孔不會因彎曲校正而產生變形。作為優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金屬板件平面度校正方法,適用于對帶有彎曲的金屬板件的平面度校正,其包括下列步驟:a.將金屬板件下端懸空,沿金屬板件外邊緣選擇若干固定點將其固定在基準平臺(1)上,所有固定點的固定高度相同;b.利用度量工具測量金屬板件上各個點的高度,并記錄下檢測點的高度值,與固定點高度比對,標記出凹陷點并計算出凹陷深度;c.將千斤頂置于金屬板件凹陷處下方,先利用千斤頂將凹陷頂起至與固定點的固定高度相同,然后繼續升起千斤頂,將凹陷向上繼續頂起一段距離;d.將一或若干根可調高度的支撐桿置于千斤頂近側,調節至與千斤頂等高用以撐住被校正凹陷,并至少保持2分鐘;e.將一面的凹陷全部校平后,翻轉金屬板件,重復上述步驟,完成另一面的校平;f.測量金屬板件的平面度,若達到要求,完成校平操作,若未達到要求,繼續重復上述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建禮,李小存,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弘道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