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冷軋帶鋼開卷機自動對中邏輯數控裝置,即本裝置采用三個紅外光電傳感器檢測帶鋼跑偏和帶鋼開卷穿帶、兩個電磁感應開關檢測開卷機位移信號、限位開關檢測絲桿上定寬塊的移動極限、測速發電機檢測開卷機的驅動電機速度信號反饋至比例放大器,檢測信號提供至有按鈕和繼電器構成的邏輯控制回路,控制回路控制開卷機底座定中糾偏和定寬的執行機構,換向比例閥按需動作,由比例放大器提供信號并驅動液壓缸動作實現開卷機的橫向位移定中和糾偏,定寬電機通過連桿驅動絲桿動作實現寬度定位;本裝置實現開卷機底座自動尋中、帶鋼開卷穿帶探測、帶鋼自動尋邊定寬、帶鋼跑偏糾正功能,有效降低設備及維修成本,保證冷軋機組的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冷軋帶鋼開卷機自動對中邏輯數控裝置。
技術介紹
冷軋機組開卷機常規工藝傳動側、操作側之間可以橫向移動,在對中裝置控制下,保持帶鋼在軋機生產線中心位置。驅動電機通過變速箱驅動開卷機張縮軸實現鋼卷開卷,鋼卷開卷后帶鋼在C型架中前行,C型架上安裝一根相向螺紋的絲桿,絲桿兩端分別設有定寬塊,絲桿通過定寬電機驅動,根據帶鋼寬度通過定寬塊以實現帶鋼在C型架的寬度,開卷機的橫向移動通過液壓 缸驅動,液壓缸由比例放大器和換向比例閥控制,并推動驅動電機、變速箱及開卷機整體橫向移動。原冷軋機組開卷機的對中裝置采用德國EMG的板帶糾偏控制系統,其探測頭是模擬量信號隨偏移量變化而變,在-IOV至+IOV變化。在探測頭損壞后,由于價格貴,且一般無庫存(一對探頭約6萬元,一套模控裝置約7萬元),備件訂購周期需4個月,探頭損壞且無備件導致整個控制系統無法工作,由此嚴重影響了冷軋機組的正常運行,降低了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高一種冷軋帶鋼開卷機自動對中邏輯數控裝置,本裝置可實現開卷機底座自動尋中、帶鋼開卷穿帶探測、帶鋼自動尋邊定寬、帶鋼跑偏糾正功能,有效降低了備品備件和檢修成本,保證了冷軋機組的正常運行,提高了生產效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冷軋帶鋼開卷機自動對中邏輯數控裝置包括控制電源、由驅動電機和變速箱驅動的開卷機、設于開卷機前方的C型架、設于C型架一側的相向螺紋絲桿、分別設于絲桿兩端的定寬塊、驅動絲桿的定寬電機、控制開卷機橫移的液壓缸以及控制液壓缸的比例放大器和換向比例閥,本裝置還包括連接所述驅動電機轉軸的測速發電機、第一紅外光電傳感器、第二紅外光電傳感器、第三紅外光電傳感器、第一電磁感應開關、第二電磁感應開關、帶常閉觸點的限位開關、常開按鈕、帶一個常開觸點和二個常閉觸點的第一繼電器、帶一個常開觸點和二個常閉觸點的第二繼電器、帶二個常開觸點和二個常閉觸點的第三繼電器、帶一個常開觸點的第四繼電器、帶二個常開觸點的第五繼電器、帶一個常開觸點和一個常閉觸點的第六繼電器、帶一個常閉觸點的第七繼電器和帶三個常開觸點和三個常閉觸點的第八繼電器,所述第一紅外光電傳感器和第二紅外光電傳感器的發射管和接收管分別設于所述C型架上下兩點并位于所述絲桿兩端定寬塊直線位置,所述第三紅外光電傳感器的接收管設于所述絲桿上方、發射管設于所述C型架中點下方,所述限位開關位于所述絲桿一端,所述第一電磁感應開關和第二電磁感應開關分別間隔設于所述變速箱的固定底座上并所述第一電磁感應開關位于變速箱居中位置、第二電磁感應開關位于變速箱一側外端,所述第一紅外光電傳感器、第二紅外光電傳感器和第三紅外光電傳感器的發射管分別連接所述控制電源的正負端,所述第一紅外光電傳感器接收管的觸點串接所述第一繼電器線圈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負端,所述第二紅外光電傳感器接收管的觸點串接所述第二繼電器線圈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負端,所述第三紅外光電傳感器接收管的觸點串接所述第三繼電器線圈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負端,所述第四繼電器線圈分別串接所述第一繼電器的第三常閉觸點和第二繼電器的第三常閉觸點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負端,所述常開按鈕與第五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點并聯后依次串接第五繼電器線圈、第七繼電器的常閉觸點、第八繼電器的第六常閉觸點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負端,所述第六繼電器線圈與所述第五繼電器線圈并聯連接,所述第七繼電器線圈串接所述第一電磁感應開關觸點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負端,所述第八繼電器線圈串接所述第二電磁感應開關觸點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負端,所述第八繼電器的第三常開觸點與第六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點串接后并聯于所述第二電磁感應開關觸點兩端,所述第三繼電器的第三常閉觸點與第四繼電器的常開觸點串接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端和定寬電機正端,所述第三繼電器的第四常閉觸點與限位開關常閉觸點串接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負端和定寬電機負端,所述第三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點連接所述控制電源負端和第三繼電器的第三常閉觸點與第四繼電器的常開觸點之間,所述第三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點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端和定寬電機負端,所述比例放大器的電源端連接所述控制電源的正負端,所述測速發電機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比例放大器的信號輸入端,所述第五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點、第八繼電器的第四常閉 觸點、第一繼電器的第二常閉觸點、第六繼電器的第一常閉觸點依次串接后連接所述比例放大器的信號輸出正負端,所述第八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點與第六繼電器的第一常閉觸點并聯連接,所述第一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點、換向比例閥、第二繼電器的第二常閉觸點、第八繼電器的第五常閉觸點依次串接后連接所述比例放大器的信號輸出正負端,所述第一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點并聯于所述第五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點和第八繼電器的第四常閉觸點兩端,所述第二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點與第八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點并聯后連接所述比例放大器的信號輸出正端和換向比例閥與第二繼電器的第二常閉觸點之間。進一步,本裝置還包括二極管,所述二極管的陽極連接所述第六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點一端、陰極連接所述第八繼電器線圈一端。 由于本專利技術冷軋帶鋼開卷機自動對中邏輯數控裝置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即本裝置采用兩個紅外光電傳感器檢測帶鋼跑偏、一個紅外光電傳感器檢測帶鋼開卷穿帶、兩個電磁感應開關檢測開卷機位移信號、限位開關檢測絲桿上定寬塊的位移極限、測速發電機檢測開卷機的驅動電機速度信號反饋至比例放大器,并將檢測信號提供至有一個按鈕和八個繼電器構成的邏輯控制回路,控制回路分別控制定寬電機、換向比例閥按需動作,換向比例閥由比例放大器提供信號并驅動液壓缸動作實現開卷機的橫向位移,定寬電機通過連桿驅動絲桿動作實現紅外光電傳感器定寬;本裝置可實現開卷機底座自動尋中、帶鋼開卷穿帶探測、帶鋼自動尋邊定寬、帶鋼跑偏糾正功能,有效降低了備品備件和檢修成本,保證了冷軋機組的正常運行,提高了生產效率。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I為本冷軋帶鋼開卷機自動對中邏輯數控裝置元件布置示意圖, 圖2為本冷軋帶鋼開卷機自動對中邏輯數控裝置的原理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和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冷軋帶鋼開卷機自動對中邏輯數控裝置包括控制電源V、由驅動電機12和變速箱11驅動的開卷機15、設于開卷機15前方的C型架17、設于C型架17 —側的相向螺紋絲桿13、分別設于絲桿13兩端的定寬塊14、驅動絲桿13的定寬電機19、控制開卷機15橫移的液壓缸18以及控制液壓缸18的比例放大器21和換向比例閥20,本裝置還包括連接所述驅動電機12轉軸的測速發電機23、第一紅外光電傳感器Cl、第二紅外光電傳感器C2、第三紅外光電傳 感器C3、第一電磁感應開關K1、第二電磁感應開關K2、帶常閉觸點K31的限位開關K3、常開按鈕K4、帶一個常開觸點和二個常閉觸點的第一繼電器J1、帶一個常開觸點和二個常閉觸點的第二繼電器J2、帶二個常開觸點和二個常閉觸點的第三繼電器J3、帶一個常開觸點的第四繼電器J4、帶二個常開觸點的第五繼電器J5、帶一個常開觸點和一個常閉觸點的第六繼電器J6、帶一個常閉觸點的第七繼電器J7和帶三個常開觸點和三個常閉觸點的第八繼電器J8,所述第一紅外光電傳感器Cl和第二紅外光電傳感器C2的發射管和接收管分別設于所述C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冷軋帶鋼開卷機自動對中邏輯數控裝置,包括控制電源、由驅動電機和變速箱驅動的開卷機、設于開卷機前方的C型架、設于C型架一側的相向螺紋絲桿、分別設于絲桿兩端的定寬塊、驅動絲桿的定寬電機、控制開卷機橫移的液壓缸以及控制液壓缸的比例放大器和換向比例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所述驅動電機轉軸的測速發電機、第一紅外光電傳感器、第二紅外光電傳感器、第三紅外光電傳感器、第一電磁感應開關、第二電磁感應開關、帶常閉觸點的限位開關、常開按鈕、帶一個常開觸點和二個常閉觸點的第一繼電器、帶一個常開觸點和二個常閉觸點的第二繼電器、帶二個常開觸點和二個常閉觸點的第三繼電器、帶一個常開觸點的第四繼電器、帶二個常開觸點的第五繼電器、帶一個常開觸點和一個常閉觸點的第六繼電器、帶一個常閉觸點的第七繼電器和帶三個常開觸點和三個常閉觸點的第八繼電器,所述第一紅外光電傳感器和第二紅外光電傳感器的發射管和接收管分別設于所述C型架上下兩點并位于所述絲桿兩端定寬塊直線位置,所述第三紅外光電傳感器的接收管設于所述絲桿上方、發射管設于所述C型架中點下方,所述限位開關位于所述絲桿一端,所述第一電磁感應開關和第二電磁感應開關分別間隔設于所述變速箱的固定底座上并所述第一電磁感應開關位于變速箱居中位置、第二電磁感應開關位于變速箱一側外端,所述第一紅外光電傳感器、第二紅外光電傳感器和第三紅外光電傳感器的發射管分別連接所述控制電源的正負端,所述第一紅外光電傳感器接收管的觸點串接所述第一繼電器線圈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負端,所述第二紅外光電傳感器接收管的觸點串接所述第二繼電器線圈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負端,所述第三紅外光電傳感器接收管的觸點串接所述第三繼電器線圈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負端,所述第四繼電器線圈分別串接所述第一繼電器的第三常閉觸點和第二繼電器的第三常閉觸點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負端,所述常開按鈕與第五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點并聯后依次串接第五繼電器線圈、第七繼電器的常閉觸點、第八繼電器的第六常閉觸點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負端,所述第六繼電器線圈與所述第五繼電器線圈并聯連接,所述第七繼電器線圈串接所述第一電磁感應開關觸點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負端,所述第八繼電器線圈串接所述第二電磁感應開關觸點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負端,所述第八繼電器的第三常開觸點與第六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點串接后并聯于所述第二電磁感應開關觸點兩端,所述第三繼電器的第三常閉觸點與第四繼電器的常開觸點串接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端和定寬電機正端,所述第三繼電器的第四常閉觸點與限位開關常閉觸點串接后連接所述控制電源負端和定寬電機負端,所述第三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點連接所述控制電源負端和第三繼電器的第三常閉觸點與第四繼電器的常開觸點之間,所述第三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點連接所述控制電源正端和定寬電機負端,所述比例放大器的電源端連接所述控制電源的正負端,所述測速發電機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比例放大器的信號輸入端,所述第五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點、第八繼電器的第四常閉觸點、第一繼電器的第二常閉觸點、第六繼電器的第一常閉觸點依次串接后連接所述比例放大器的信號輸出正負端,所述第八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點與第六繼電器的第一常閉觸點并聯連接,所述第一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點、換向比例閥、第二繼電器的第二常閉觸點、第八繼電器的第五常閉觸點依次串接后連接所述比例放大器的信號輸出正負端,所述第一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點并聯于所述第五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點和第八繼電器的第四常閉觸點兩端,所述第二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點與第八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點并聯后連接所述比例放大器的信號輸出正端和換向比例閥與第二繼電器的第二常閉觸點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施和永,俞敏敏,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寶鋼設備檢修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