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餐廚垃圾協同處理方法,主要包括預處理、調節制漿、厭氧發酵、沼氣利用和沼渣處理步驟;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餐廚垃圾協同處理方法充分利用了垃圾焚燒發電廠中的有利條件;利用垃圾焚燒發電廠中的廢熱蒸汽作為高溫發酵的熱源,降低了能耗和處理成本;將預處理步驟產生的雜物和沼渣處理步驟得到的沼渣送入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焚燒處理,使廢物得到有效利用,同時也降低了投資成本;另外,通過提純凈化將沼氣制成CNG車用燃料,提供給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收運車輛使用,不僅提高了沼氣資源化利用效率、減少了流通環節,還節約了化石能源的使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餐廚垃圾協同處理方法更加節能環保,不僅資源化利用效率高而且能源消耗小;且處理成本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餐廚垃圾的處理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餐廚垃圾在垃圾焚燒發電廠中的協同處理方法。
技術介紹
餐廚垃圾成分復雜,極易腐爛變質,而且含有多種致病菌、重金屬成分以及有機化合物,若未經處理排放或流入不法商販手中,將造成極大危害。目前,餐廚垃圾處理方案有填埋、焚燒、堆肥、飼料化和厭氧發酵等。由于厭氧發酵技術能夠有效利用餐廚垃圾中的易降解的有機物,使其轉化為生物質能加以利用,實現餐廚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因此,厭氧發酵逐漸成為餐廚垃圾處理的主流技術。現代化厭氧發酵技術一般采用中溫或高溫發酵,沼渣一般直接外運填埋或單獨建 立處置設施,產生的沼氣一般用來發電。例如專利號為200810017436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中公開了一種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油脂分離、初步分選、機械破碎、水力碎漿、調配漿料、厭氧發酵、控氧堆肥等工序,使得餐廚垃圾完全降解,最終經厭氧消化分解出沼氣,沼氣經脫硫處理后作為能源利用;沼渣經過控氧堆肥生產出優質有機肥;分離出的油脂可作為再生工業原料油回收利用;雖然這種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的方法或者其類似的方式解決了垃圾再生利用的問題,也并不污染環境;但還存在一些缺陷;由于所需電、熱能大、發酵不徹底,導致垃圾利用率不高且耗能較大;并且存在沼氣資源化利用效率不高,沼渣處理方式復雜、不夠環保或處理成本較高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餐廚垃圾在垃圾焚燒發電廠中的協同處理方法;使餐廚垃圾的處理更加節能環保,熱能消耗小、并使沼渣處理簡單且處理成本較低、沼氣資源化利用效率高。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I、預處理將餐廚垃圾卸入接收斗中,并通過接收斗底部的輸送裝置將餐廚垃圾輸送至篩選裝置,分離出大塊雜物;然后將所述大塊雜物送至垃圾焚燒發電廠用于焚燒發電,將篩選后的餐廚垃圾輸送至固液分離機,得到固體垃圾和液相混合物;步驟S2、調節制漿將所述固體垃圾放入調節池內,制成漿液;步驟S3、厭氧發酵將所述調節池中的漿液調節流量后送入厭氧發酵罐,采用垃圾焚燒發電廠中的廢熱蒸汽對所述厭氧發酵罐內的漿液進行加熱,發酵溫度設定為55±2°C,水力停留時間22-26天,并采用頂入式機械攪拌機對漿液進行攪拌;步驟S4、沼氣利用將所述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送入凈化提純系統,然后將經過凈化的沼氣加壓制成CNG車用燃料,并將所述CNG車用燃料應用于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收運車;步驟S5、沼渣處理將經過所述厭氧發酵后的漿液經過離心脫水和改性壓榨工序后得到含水率在50%以下的沼渣;并將所述沼渣提供給垃圾焚燒發電廠,用于焚燒。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進一步完善所述步驟S2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S2_a、沉淀除雜將步驟SI中的所述固體垃圾經機械破碎后送入沉淀池,分離出輕質雜物和砂石;將輕質雜物與所述大塊雜物一起送至垃圾焚燒發電廠,所述的砂石收集后外運填埋處置;S2_b、制漿將經過沉淀除雜后剩余的所述固體垃圾放入調節池內進行理化性質調節,并在水力攪拌的作用下制成漿液;S2-C、調節漿液在所述的調節池中,通過加入堿液和水,使所述的漿液pH調節至·6. 8-7. 5、含固率調節至9% -11%左右。在所述步驟SI之后,還包括步驟S1-2、油水分離對所述步驟SI中的液相混合物進行油水分離,得到粗油脂和剩余液體;將所述的粗油脂收集后直接出售;將所述的剩余液體回流至所述步驟S2中的所述的調節池中,作為補水。在所述步驟S5之后進一步包括步驟S6、污水處理將所述步驟S5中脫出的廢水送入污水處理系統,經過預沉調節、A/0工藝凈化和膜處理工序;然后將凈化后的廢水作為稀釋水送入所述步驟S2中的調節池。在所述步驟S6之后還包括步驟S7、臭氣處理將所述步驟SI、步驟S5和步驟S6中產生的臭氣進行負壓引風收集,并送入生物濾池處理達標后排放。所述步驟S4中的凈化提純系統分別包括預處理、脫硫、脫水和脫碳工序;所述預處理工序是過濾去除所述沼氣中含有的液滴、塵埃顆粒和微生物;所述脫硫工序是將所述沼氣通入含有脫硫劑的脫硫罐中,去除硫化氫;所述脫水工序是采用冷凝脫水裝置去除所述沼氣中的水分;所述脫碳工序是將所述沼氣通入含有PSA材料的裝置中,去除沼氣中的二氧化碳。所述步驟S4中的CNG車用燃料是通過天然氣壓縮機將所述凈化提純后的沼氣壓縮而制成。所述步驟S5中的所述離心脫水和改性壓榨工序是將經過所述厭氧發酵后的漿液經過離心脫水機離心脫水后,得到含水率為80%的脫水污泥;將所述脫水污泥與污泥改性劑混合后送入板框壓濾機內壓榨。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的餐廚垃圾的協同處理方法,充分利用了垃圾焚燒發電廠中的有利條件,實現了對餐廚垃圾的最大化利用和最小化排放;利用垃圾焚燒發電廠中的廢熱蒸汽作為高溫發酵的熱源,降低了成本,實現了資源的再生利用;將處理過程中產生的雜物和沼渣送入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焚燒處理,減少了廢物排放,同時也降低了投資成本;另外,將沼氣制成CNG車用燃料,提供給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收運車輛使用,不僅提高了沼氣資源化利用效率,還節約了化石能源的使用(化石能源是指由生物體經過千百萬年形成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氣)。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餐廚垃圾的協同處理方法的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餐廚垃圾協同處理方法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的餐廚垃圾的協同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I、預處理將餐廚垃圾卸入接收斗中,并通過接收斗底部的輸送裝置將餐 廚垃圾輸送至篩選裝置,分離出大塊雜物;然后將所述大塊雜物送至垃圾焚燒發電廠用于焚燒發電;將篩選后的餐廚垃圾輸送入固液分離機,得到固體垃圾和液相混合物;進一步地,本實施例的所述步驟SI之后,還包括步驟S1-2、油水分離對所述步驟SI中的所述液相混合物進行油水分離,得到粗油脂和剩余液體;將所述的粗油脂收集后直接出售;將所述的剩余液體回流至所述步驟S2中的調節池中,用于補充制漿時所用的水,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步驟S2、調節制漿將所述步驟SI中的固體垃圾放入調節池內,制成漿液;優選的,本實施例的所述步驟S2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S2_a、沉淀除雜將步驟SI中的所述固體垃圾經機械破碎后送入沉淀池,采用重力分離的方式將浮在表面的輕質雜物和沉在底部的砂石分離;然后將輕質雜物與所述大塊雜物一起送至垃圾焚燒發電廠,所述砂石收集后外運填埋處置;S2_b、制漿將經過沉淀除雜后剩余的所述固體垃圾放入調節池內進行理化性質調節,并在水力攪拌的作用下制成漿液;其中,調節池為圓柱形罐體;S2-C、調節漿液在所述的調節池中,通過加入堿液和水,將所述的漿液pH調節至6.8-7. 5,將含固率調節至9%-11%左右;使所述漿液的有機負荷率(有機負荷是指單位體積的池子在單位時間內所能去除的有機物量。)處于最佳狀態,利于攪拌均勻。步驟S3、厭氧發酵將所述調節池中的漿液調節流量后送入厭氧發酵罐,采用垃圾焚燒發電廠中的廢熱蒸汽對所述厭氧發酵罐內的漿液進行加熱,發酵溫度設定為55±2°C,水力停留時間為22-26天;并采用頂入式機械攪拌機對漿液進行攪拌;所述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餐廚垃圾的協同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預處理:將餐廚垃圾卸入接收斗中,并通過接收斗底部的輸送裝置將餐廚垃圾輸送至篩選裝置,分離出大塊雜物;然后將所述大塊雜物送至垃圾焚燒發電廠用于焚燒發電,將篩選后的餐廚垃圾輸送至固液分離機,得到固體垃圾和液相混合物;步驟S2、調節制漿:將所述固體垃圾放入調節池內,制成漿液;步驟S3、厭氧發酵:將所述調節池中的漿液調節流量后送入厭氧發酵罐,采用垃圾焚燒發電廠中的廢熱蒸汽對所述厭氧發酵罐內的漿液進行加熱,發酵溫度設定為55±2℃,水力停留時間22?26天,并采用頂入式機械攪拌機對漿液進行攪拌;步驟S4、沼氣利用:將所述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送入凈化提純系統,然后將經過凈化的沼氣加壓制成CNG車用燃料,并將所述CNG車用燃料應用于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收運車;步驟S5、沼渣處理:將經過所述厭氧發酵后的漿液經過離心脫水和改性壓榨工序后得到含水率在50%以下的沼渣;并將所述沼渣提供給垃圾焚燒發電廠,用于焚燒。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松林,溫俊明,余建朋,肖誠斌,高用貴,任艷雙,徐麗圓,
申請(專利權)人:光大環保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光大環保能源蘇州有限公司,光大環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