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shù)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由下列組分組成,各組分的重量份為:白粳米80-90、大蒜頭5-7、茯苓2-4、甘蔗葉8-10、鴨腳艾2-4、神曲1-3、梔子仁5-7、甘草4-6、砂仁3-5、萊菔子1-3、吳萸8-10、肉豆蔻6-8、赤石脂2-4、附子1-3、干姜5-7和紫蘇葉3-5。本中藥組合物治療慢性腹瀉效果明顯,同時具有調(diào)養(yǎng)肝、脾、腎的功效,成本低、療效好,無任何毒副作用。
【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shù)涉及中藥配方領(lǐng)域,具體涉及ー種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介紹
慢性腹瀉屬于功能性腹瀉,指的是腸功能紊亂引起的腹瀉、包括結(jié)腸過敏、情緒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癥狀表現(xiàn)有腹痛脹氣,排氣排便后疼痛或消失,稀便與硬便交替出現(xiàn);中醫(yī)將伴有腹部覺冷,四肢不熱,不耐寒冷刺激以及天亮?xí)r即腹痛而瀉的稱作脾腎虛寒腹瀉;將伴有胃ロ不好,消化不良,腹脹并有下垂感,四肢沉重?zé)o力的稱作脾胃氣虛腹瀉;將精神郁怒即痛瀉,瀉后疼痛減輕的稱作肝旺克脾腹瀉,通常采用西藥方法治療,但是效果多不是很好,且西藥多有一定的副作用。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shù)公開了ー種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shù)中藥組合物治療慢性腹瀉效果明顯,同時具有調(diào)養(yǎng)肝、脾、腎的功效,無任何毒副作用。本專利技術(shù)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 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組分組成,各組分的重量份為白粳米80-90、大蒜頭5-7、茯苓2-4、甘蔗葉8-10、鴨腳艾2-4、神曲1_3、梔子仁5_7、甘草4_6、砂仁3_5、萊菔子1-3、吳萸8-10、肉豆蘧6-8、赤石脂2-4、附子1-3、干姜5_7和紫蘇葉3_5。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組分組成,各組分的重量份為白粳米80-90、大蒜頭5-7、茯苓2-4、甘蔗葉8_10、鴨腳艾2_4、神曲1_3、梔子仁5_7、甘草4_6、砂仁3-5、萊菔子1-3、吳萸8-10、肉豆蘧6-8、赤石脂2-4、附子1_3、干姜5_7和紫蘇葉3_5。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然后研磨粉碎,過120目篩,黃酒打為丸如綠豆大,曬干,毎次8-10克,毎日2-3次,開水送服, 本專利技術(shù)治療I周為ー個療程,可服1-3個療程。本專利技術(shù)的優(yōu)點 本中藥組合物治療慢性腹瀉效果明顯,同時具有調(diào)養(yǎng)肝、脾、腎的功效,成本低、療效好,無任何毒副作用。具體實施例方式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組分組成,各組分的重量份為白粳米80-90、大蒜頭5-7、茯苓2-4、甘蔗葉8_10、鴨腳艾2_4、神曲1_3、梔子仁5_7、甘草4_6、砂仁3-5、萊菔子1-3、吳萸8-10、肉豆蘧6-8、赤石脂2-4、附子1_3、干姜5_7和紫蘇葉3_5。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然后研磨粉碎,過120目篩,黃酒打為丸如緑豆大,曬干,毎次8-10克,毎日2-3次,開水送服,以2個月為ー個療程,可服I 一 3個療程。典型病例 病例I:魯某,男,77歲,2009年9月18日首診,腹瀉20天,西醫(yī)診斷慢性腹瀉,脾腎兩虛,肝脾失調(diào),固澀失常,服本專利技術(shù)的中藥組合物毎次8克,毎日2次,開水送服,共一個療程后腹丨與治愈。病例2 :王某,女,64歲,腹瀉10天,一日10多次,便前腸鳴,偶爾腹痛,服西藥無效,服本專利技術(shù)的中藥組合物共3個療程,毎次8克,毎日3次,開水送服,逐漸好轉(zhuǎn),最后腹瀉治愈。病例3 :羅某,男,47歲,腹瀉ー個月之久,一日10多次,便前腸鳴,偶爾腹痛,服西 藥無效,服本專利技術(shù)的中藥組合物共2個療程,毎次9克,毎日3次,開水送服,逐漸好轉(zhuǎn),最后腹^與治愈。病例4:李某,男,58歲,腹瀉一周,西醫(yī)診斷慢性腹瀉,脾腎兩虛,肝脾失調(diào),固澀失常,便前腸鳴,偶爾腹痛,服西藥無效,服本專利技術(shù)的中藥組合物3天,毎次10克,毎日3次,開水送服,逐漸好轉(zhuǎn),繼續(xù)服用2個療程后腹瀉治愈。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組分組成,各組分的重量份為白粳米80-90、大蒜頭5-7、茯苓2-4、甘蔗葉8-10、鴨腳艾2-4、神曲1-3、桅子仁5-7、甘草4-6、砂仁3-5、萊菔子1-3、吳萸8-10、肉豆蘧6_8、赤石脂2_4、附子1_3、干姜5_7和紫蘇葉 3-5。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組分組成,各組分的重量份為白粳米80-90、大蒜頭5-7、茯苓2-4、甘蔗葉8_10、鴨腳艾2_4、神曲1-3、桅子仁5-7、甘草4-6、砂仁3-5、萊菔子1_3、吳萸8_10、肉豆蘧6_8、赤石脂2_4、附子1-3、干姜5-7和紫蘇葉3-5。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然后研磨粉碎,過120目篩,黃酒打為丸如綠豆大,曬干,每次8-10克,每日2-3次,開水送服。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shù)公開了,由下列組分組成,各組分的重量份為白粳米80-90、大蒜頭5-7、茯苓2-4、甘蔗葉8-10、鴨腳艾2-4、神曲1-3、梔子仁5-7、甘草4-6、砂仁3-5、萊菔子1-3、吳萸8-10、肉豆蔻6-8、赤石脂2-4、附子1-3、干姜5-7和紫蘇葉3-5。本中藥組合物治療慢性腹瀉效果明顯,同時具有調(diào)養(yǎng)肝、脾、腎的功效,成本低、療效好,無任何毒副作用。文檔編號A61P1/12GK102949688SQ201210412260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0月25日專利技術(shù)者寧中偉, 徐三能, 強(qiáng)澤明, 石華峰 申請人:安徽金太陽生化藥業(yè)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shù)保護(hù)點】
一種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組分組成,各組分的重量份為:白粳米80?90、大蒜頭5?7、茯苓2?4、甘蔗葉8?10、鴨腳艾2?4、神曲1?3、梔子仁5?7、甘草4?6、砂仁3?5、萊菔子1?3、吳萸8?10、肉豆蔻6?8、赤石脂2?4、附子1?3、干姜5?7和紫蘇葉3?5。
【技術(shù)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寧中偉,徐三能,強(qiáng)澤明,石華峰,
申請(專利權(quán))人:安徽金太陽生化藥業(yè)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