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侵惡性雜草治理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利用雜交象草替代控制惡性入侵雜草豚草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象草替代豚草種植的步驟。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簡易,可達到持續控制豚草種群蔓延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侵惡性雜草治理領域,具體地涉及ー種利用雜交象草替代控制惡性入侵雜草豚草的方法。
技術介紹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是一種惡性入侵雜草,其危害主要體現在危及人類健康、破壞農牧業生產、破壞當地植物多祥性和自然生態平衡以及可作為某些病蟲害的中間寄主等四個方面。豚草產生的花粉是人類花粉過敏癥(枯草熱、也稱花粉癥)的主要致病原,引發過敏性皮炎和支氣管哮喘等反應癥,從而導致人類健康受到危害。據資料記載,美國每年約有1470萬人患花粉癥,人群發病率達2 15%,其醫療費用高達6億美元。在歐美ー些國家,豚草嚴重影響城市和城郊(如加拿大的魁北克市)居民的生活環境,部分國家(如瑞士)將豚草防除上升至法律的高度,發動群眾每年對豚草進行清除。豚草可混雜并入侵農作物田地(如玉米、大豆等田地)和管理不善的蔬菜地、果園、桑園、苗圃、牧場等,由于具有強大的根系和巨大的地上營養體,對栽培作物及野生植物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在豚草的強烈競爭下,作物減產非常嚴重,研究發現,生產期的玉米地每平方米有10 15株豚草時,玉米減產30 45% ;每平方米有50 100株時,幾乎可導致顆粒無收,IOm行長的大豆有4株豚草吋,每公頃大豆減產132kg ;菜豆開花前30d發生豚草時,豆莢產量減少30%,整個生育期(50d)發生豚草,則減產75%。豚草后期生長極為迅速,足以壓倒其它一年生植物,獨霸一方土地,破壞植物多祥性,使植物群落結構簡單和單一化,從而導致土壤動物和昆蟲群落發生變化。豚草大約在20世紀30年代初傳入我國東南沿海,最早的豚草標本見于南京植物園植物標本室,1935年采于杭州。據1993年報道,已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河北、北京、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廣西、廣東、上海、四川、貴州和西藏等省(自治區)市的局部地區發現豚草,并形成南京、武漢、南昌-九江三個發生和擴散中心。1997年,我國就將豚草列為三類潛在危險性的雜草之一。植物替代是一種生態防除入侵雜草的方法,也是ー種生態修復措施,主要通過人エ培育某種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有益或有經濟價值的植物與入侵雜草進行種間競爭,掠奪入侵雜草賴以生存的空間和資源,從而抑制入侵雜草的擴散和蔓延。植物替代是雜草持續治理中的ー項非常有效的技術措施。鑒于此,我們在選擇出具有經濟價值的替代植物(雜交象草)的基礎上,進ー步專利技術了利用雜交象草替代控制惡性入侵雜草豚草的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ー種利用雜交象草替代控制惡性入侵雜草豚草的方法。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利用雜交象草替代控制惡性入侵雜草豚草的方法包括以象草替代豚草種植的步驟。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方法,優選所述象草為雜交象草。所選擇的雜交象草是ー種具有經濟價值的牧草,在河壩、丟荒地、荒灘等豚草重發生區種植,可根治豚草這種惡性入侵雜草滋生,達到持續控制豚草種群蔓延的目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方法,優選雜交象草按照象草豚草=I 3:1種植(植株密度比)。本專利技術提供利用一種有經濟價值的牧草雜交象草替代惡性入侵雜草豚草的技木,該技術不僅可以優化、美化環境、修復本地植物多祥性和重建自然生態平衡,且可持續有效地控制豚草種子和花粉源,降低人群感染豚草花粉過敏癥的比率,達到ー勞永逸的效果。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I、替代植物選擇雜交象草選擇均勻健壯的地上部分莖桿,分成均勻切成20 30cm的片段,每段莖桿保留ー節點(即芽從節點上長出)。2、雜交象草的替代種植方式根據牧草播種時期分別為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種的特點,我們選擇的播種為春夏兩季。春季在4月20 30日進行,夏季在6月10 25日進行。4月20 30日,豚草多處在初芽期,經將表層土稍做翻土,主要是將附于土表的禾本科雜草等清除一下。然后將上述雜交象草按照象草豚草=I 3:1種植(植株密度比)。6月10 25日,豚草處在盛發期,可預先將豚草植株進行平地刈割,同樣清除附于土表的禾本科雜草,然后將上述雜交象草按照象草豚草=I 3:1種植。雜交象草比較容易存活,不用進行特別的護理。一般種植第一年,雜交象草對豚草替代作用不明顯,因此,到冬季,需要將雜交象草地上莖桿割除,待翌年春季地下宿根自行發芽形成新的植株。3、雜交象草對豚草的替代效果2009年春夏兩季植株雜交象草,2009年冬天將雜交象草地上莖桿割除,保留宿根。2010年9月25日,調查結果表明經歷一年后,不論是春季種植還是夏季種植,雜交象草均對豚草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在替代區,春季種植替代植物雜交象草,翌年可導致81. 3% 86. 8%的豚草植株死亡;夏季種植替代植物雜交象草,翌年豚草植株死亡率為80. 4% 85. 9% (表 I)。表I豚草與雜交象草混種區豚草的死亡率(2010-9-25)權利要求1.一種利用象草替代控制惡性入侵雜草豚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象草替代豚草種植的步驟。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象草替代控制惡性入侵雜草豚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象草為雜交象草。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象草替代控制惡性入侵雜草豚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雜交象草按照植株密度比為象草豚草=1 3:1種植。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侵惡性雜草治理領域,具體地涉及。所述方法包括以象草替代豚草種植的步驟。本專利技術方法簡易,可達到持續控制豚草種群蔓延的目的。文檔編號A01G1/00GK102948319SQ20121042239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專利技術者周忠實, 黃水金, 萬方浩, 郭建英, 陳紅松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象草替代控制惡性入侵雜草豚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象草替代豚草種植的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忠實,黃水金,萬方浩,郭建英,陳紅松,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