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安裝盒,尤指一種用于安裝智能家居無線控制模塊的安裝盒;其整體結構包括一端開口且各表面均設置有通孔的方形盒體、控制模塊、內部組件和開關面板;有其特征在于:盒體內設置有內部組件,內部組件包括墊板和電性組件,墊板設置有與盒體導柱相適配的凹槽,墊片上設置有繼電器和電性組件;墊片通過導凹槽與盒體內導柱卡接,繼電器分布于接收模塊在墊塊投影周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體現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將控制模塊設計為分體式結構的理念,消除了安裝盒大小的局限性,其分體式設計可以使繼電器靈活布置在接收模塊在墊塊投影周圍,使安裝盒更加靈活使用和降低了因零件大小而影響安裝的阻礙,且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實用性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安裝盒,尤指一種用于安裝智能家居無線控制模塊的安裝盒。
技術介紹
一般來說,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對電器的自動化性能要求也逐步提高,從而使智能家居也迅速發展起來,如今的大多數智能家居無線控制模塊和繼電器相互連接在設置于開關安裝盒內,這種設計使安裝盒的大小受到了限制,安裝盒稍小則不能容納相應的繼電器和接收模塊組件,使安裝過程受到了阻礙,使用不方便,實用性不強,且其結構復雜,成本高。 ·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安裝盒,尤指一種用于安裝智能家居無線控制模塊的安裝盒。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家居無線控制模塊安裝盒,其整體結構包括一端開口且各表面均設置有通孔的方形盒體、控制模塊、內部組件和開關面板;所述控制模塊包括接收模塊和繼電器,所述開關面板設置有開關按鈕,所述開關按鈕電性連接地設置有接收模塊;所述盒體內沿高度方向對稱地設置有導柱;有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內設置有內部組件,所述內部組件包括墊板和電性組件,所述墊板設置有與盒體導柱相適配的凹槽,所述墊片上設置有繼電器和電性組件;所述墊片通過導凹槽與盒體內導柱卡接,所述繼電器分布于接收模塊在墊塊投影周圍。其次,所述開關面板設置有能與導柱連接的接口,所述開關面板通過接口與盒體的導柱螺紋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體現為本技術采用將控制模塊設計為分體式結構的理念,消除了安裝盒大小的局限性,其分體式設計可以使繼電器靈活布置在接收模塊在墊塊投影周圍,使安裝盒更加靈活使用和降低了因零件大小而影響安裝的阻礙,且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實用性強。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整體爆炸圖。圖3為本技術兩個繼電器分布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三個繼電器分布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四個繼電器分布結構示意圖。附圖說明I-盒體;2_控制模塊;3_內部組件;4_開關面板;5_接收模塊;6_繼電器;7_開關按鈕;8-導柱;9-墊板;10-電性組件;11-凹槽;12-接口 ; 13-通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本技術的繼電器為兩個如圖1-6所示,本技術關于一種智 能家居無線控制模塊(2)安裝盒,其整體結構包括一端開口且各表面均設置有通孔(13)的方形盒體(I)、控制模塊(2)、內部組件(3)和開關面板(4);所述控制模塊(2)包括接收模塊(5)和繼電器(6),所述開關面板(4)設置有開關按鈕(7),所述開關按鈕(7)電性連接地設置有接收模塊(5);所述盒體(I)內沿高度方向對稱地設置有導柱(8);有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I)內設置有內部組件(3),所述內部組件(3)包括墊板(9)和電性組件(10),所述墊板(9)設置有與盒體(I)導柱(8)相適配的凹槽(11),所述墊片上設置有繼電器(6)和電性組件(10);所述墊片通過導凹槽(11)與盒體(I)內導柱(8 )卡接,所述繼電器(6 )分布于接收模塊(5 )在墊塊投影周圍。其次,所述開關面板(4)設置有能與導柱(8)連接的接口(12),所述開關面板(4)通過接口(12)與盒體(I)的導柱(8)螺紋連接。首先通過墊板(9)上與盒體(I)導柱(8)相適配的凹槽(11)和盒體(I)的導柱(8)卡接,再把相應的兩個開關按鈕(7)安裝在開關面板(4)上,于兩個開關按鈕(7)后方均安裝上接收模塊(5),把安裝上接收模塊(5)和開關按鈕(7)的開關面板(4)蓋在盒體(I)上,然后確定接收模塊(5)在墊板(9)上的投影位置,打開開關面板(4),在接收模塊(5)于墊板(9)上投影周圍將兩個繼電器(6)和電性組件(10)電性連接于墊板(9)上,再通過開關面板(4)上的連接接口(12)與盒體(I)的導柱(8)用螺絲擰緊,最后,把整個安裝完成的智能家居無線控制模塊(2)安裝盒安裝在適當位置,即可實現開關性能。實施例二本技術的繼電器為三個如圖1-6所示,本技術關于一種智能家居無線控制模塊(2)安裝盒,其整體結構包括一端開口且各表面均設置有通孔(13)的方形盒體(I)、控制模塊(2)、內部組件(3)和開關面板(4);所述控制模塊(2)包括接收模塊(5)和繼電器(6),所述開關面板(4)設置有開關按鈕(7),所述開關按鈕(7)電性連接地設置有接收模塊(5);所述盒體(I)內沿高度方向對稱地設置有導柱(8);有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I)內設置有內部組件(3),所述內部組件(3)包括墊板(9)和電性組件(10),所述墊板(9)設置有與盒體(I)導柱(8)相適配的凹槽(11),所述墊片上設置有繼電器(6)和電性組件(10);所述墊片通過導凹槽(11)與盒體(I)內導柱(8 )卡接,所述繼電器(6 )分布于接收模塊(5 )在墊塊投影周圍。其次,所述開關面板(4)設置有能與導柱(8)連接的接口(12),所述開關面板(4)通過接口(12)與盒體(I)的導柱(8)螺紋連接。首先通過墊板(9)上與盒體(I)導柱(8)相適配的凹槽(11)和盒體(I)的導柱(8)卡接,再把相應的三個開關按鈕(7)安裝在開關面板(4)上,于三個開關按鈕(7)后方均安裝上接收模塊(5),把安裝上接收模塊(5)和開關按鈕(7)的開關面板(4)蓋在盒體(I)上,然后確定接收模塊(5)在墊板(9)上的投影位置,打開開關面板(4),在接收模塊(5)于墊板(9)上投影周圍將三個繼電器(6)和電性組件(10)電性連接于墊板(9)上,再通過開關面板(4)上的連接接口(12)與盒體(I)的導柱(8)用螺絲擰緊,最后,把整個安裝完成的智能家居無線控制模塊(2)安裝盒安裝在適當位置,即可實現開關性能。實施例三本技術的繼電器為四個如圖1-6所示,本技術關于一種智能家居無線控制模塊(2)安裝盒,其整體結構包括一端開口且各表面均設置有通孔(13)的方形盒體(I)、控制模塊(2)、內部組件(3)和開關面板(4);所述控制模塊(2)包括接收模塊(5)和繼電器(6),所述開關面板(4)設置有開關按鈕(7),所述開關按鈕(7)電性連接地設置有接收模塊(5);所述盒體(I)內沿高度方向對稱地設置有導柱(8);有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I)內設置有內部組件(3),所述內部組件(3)包括墊板(9)和電性組件(10),所述墊板(9)設置有與盒體(I)導柱(8)相適配的凹槽(11),所述墊片上設置有繼電器(6)和電性組件(10);所述墊片通過導凹槽(11)與盒體(I)內導柱(8 )卡接,所述繼電器(6 )分布于接收模塊(5 )在墊塊投影周圍。其次,所述開關面板(4)設置有能與導柱(8)連接的接口(12),所述開關面板(4)通過接口(12)與盒體(I)的導柱(8)螺紋連接。首先通過墊板(9)上與盒體(I)導柱(8)相適配的凹槽(11)和盒體(I)的導柱(8)卡接,再把相應的四個開關按鈕(7)安裝在開關面板(4)上,于四個開關按鈕(7)后方均安裝上接收模塊(5),把安裝上接收模塊(5)和開關按鈕(7)的開關面板(4)蓋在盒體(I)上,然后確定接收模塊(5)在墊板(9)上的投影位置,打開開關面板(4),在接收模塊(5)于墊板(9)上投影周圍將四個繼電器(6)和電性組件(10)電性連接于墊板(9)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家居無線控制模塊安裝盒,其整體結構包括一端開口且各表面均設置有通孔的方形盒體、控制模塊、內部組件和開關面板;所述控制模塊包括接收模塊和繼電器,所述開關面板設置有開關按鈕,所述開關按鈕電性連接地設置有接收模塊;所述盒體內沿高度方向對稱地設置有導柱;有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內設置有內部組件,所述內部組件包括墊板和電性組件,所述墊板設置有與盒體導柱相適配的凹槽,所述墊片上設置有繼電器和電性組件;所述墊片通過導凹槽與盒體內導柱卡接,所述繼電器分布于接收模塊在墊塊投影周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德欽,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巨晟智能家居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