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一種加工有色金屬用可轉位切削刀片,包括菱形刀體及設于兩端的帶大負前角的錐形刀尖,0°角的主、副后刀面,斷屑槽內設有包含主斷屑梁及位于其兩側的菱形斷屑臺組在內的魚脊背形斷屑臺,在主斷屑梁與刀尖之間還設有一魚尾狀斷屑臺,設于刀體中部的夾持孔及夾持臺。該刀片由于采用大負前角及0°角的主、副后刀面,其刃口既鋒利、又具有較高的強度,魚脊背形斷屑臺的設置又有效地降低了切削熱在刀尖上的聚集、避免了燒刀現象的發生,使用壽命可較背景技術提高80~120%。因而具有切削強度及切削性能、斷屑及散熱性好,與數控機床配套使用生產效率高,使用成本低、壽命長,被加工件表面質量好等特點。(*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一種有色金屬機械加工用切削刀片,特別是一種在汽車、 摩托車制造行業中與數控機床配套用于加工鋁合金輪轂等有色金屬零、部件 的可轉位切削刀片。
技術介紹
在汽車、摩托車生產領域中,對鋁合金輪轂等零部件一般采用數控機床進行高速切削加工,其轉速要求在3000m/min以上。而常規采用的切削刀片 為國家標準(GB2078-87、 GB2080-80)中的部分C型、V型用于有色金屬加 工的可轉位刀片,此類刀片的刀體為錐體形,兩端為刀尖及切削刃,且切削 刃平面為水平面、其后的斷屑槽又為簡單的弧形或V形斷屑槽。因而存在切 削工作時刃口摩擦力大、強度低、切削性能及散熱性差,使用壽命短,且只 適宜在300-400m/min切削速度下工作,高速切削時刃口則易燒蝕,既影響被 加工件的表面光潔度、又影響生產率的提高等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有色金屬加工用切削刀片,以改善斷屑槽 的斷屑、散熱性及刀片的切削性能;達到與數控機床配套使用時確保在高速 切削的條件下刃口不易燒蝕,有效提高刀片的使用壽命及被加工件的表面質 量和生產效率、降低使用成本等目的。本技術的解決方案是仍將刀體工作面設計成軸向對稱的錐體形單面 刀體,而將其切削刃平面設計成凹面,以降低工作時切屑對刃口的沖擊,同 時將斷屑槽內的斷屑臺設計成魚脊背形、即在刀體兩斷屑槽內均順軸向設置 一菱形主斷屑梁、在各主斷梁的兩側對稱設置3 4個菱形凸臺,而在兩主斷 屑梁的外端正對刀尖各設置一魚尾狀斷屑臺,以有效改善高速切削時的散熱 和斷屑性能,從而實現其目的。因而本技術包括工作面為軸向對稱的錐 體形刀體、位于刀體兩端的刀尖及錐形切削刃和斷屑槽,位于刀體中部的夾持孔及夾持臺,關鍵在于刀體兩端切削刃(所在)平面為凹形斜面,各主、副 后刀面均為0°角,在兩斷屑槽內均順軸向設置一菱形主斷屑梁,在各主斷屑梁的兩側對稱設置3 4個與之連成一體的菱形斷屑臺,各斷屑臺頂部內側 與對應的主斷屑梁等高、外側則向下傾斜形成一傾角,而在兩主斷屑梁與刀 尖之間各設置一魚尾狀斷屑臺;整個刀片通過粉末冶金工藝燒結成一體。上述錐體形刀體兩端刀尖的夾角為30。 40° ,前角(前刀面)為-18。-20° ;而所述切削刃平面為凹形斜面,其刃傾角(切削刃平面傾角)為-6° -10° 。所述兩斷屑槽深均為0.38 0.42mm,其內菱形主斷屑梁高0. 15 0.2腿,頂部菱角為150° 160° ;外端兩魚尾狀斷屑臺夾角均為55° 65 ° 、高0. 1 0. 15mm,而對稱設于主斷屑梁兩側的各菱形斷屑臺與主斷屑梁 之間的夾角為70。 80° ,各斷屑臺頂部向外側的傾角均為15° 20° ,而 各菱形斷屑臺的菱角則分別為140° 150° 。本技術由于前刀面采用大負前角、而主副后刀面均采用0°角,從 而使刃口既鋒利、又具有較高的強度;采用魚脊背形斷屑臺又有效地降低了 切削熱在刀尖上的聚集,避免了刃口燒蝕(燒刀)現象的發生,本技術刀 片在^3000m/min的切削速度下加工鋁合金輪轂、每片可加工500件以上, 較
技術介紹
提高80 120%。因而具有切削強度及切削性能、斷屑及其散熱性 好,與數控機床配套使用生產效率高,使用成本低、壽命長,被加工件表面 質量好等特點。附圖說明圖l為本技術刀體上刀面(工作面)結構示意圖(主視圖); 圖2為A—A視圖。圖中l.刀體,2.切削刃,2 1.刀尖,3.前刀面,4.斷屑槽,4 1. 主斷屑梁,4 2.菱形斷屑臺,5.魚尾狀斷屑臺,6.夾持臺,7.夾持孔。具體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以加工汽車等鋁合金輪轂外表面用可轉位切削刀片為例刀體 1長(兩刀尖距離)31.05mm,刀體厚5. 6mm,夾持臺6外徑小9. 42腿,夾持孔 7主體直徑4)4.4腿,兩刀尖2 1夾角均為35。,刃傾角為_8° ,前角(前刀面3)為-19° ;兩斷屑槽4的夾角亦為35。,深0.4mm,其內菱形主斷屑梁4 1高0. 17mm、頂部菱角為155° ,兩側菱形斷屑臺4 2與主斷屑梁4 1之 間的夾角均為75。、而頂部向外側的傾角均為18° 、菱角均為145。;魚尾 狀斷屑臺5夾角60。、高O. 12mm、軸向長0.8咖,前端與刀尖2 1的距離 為2.9mm、后端與相鄰的(即第1對)菱形斷屑臺4 2距離為1. 3mm。整個刀 片采用硬質合金生產工藝整體燒結而成。權利要求1.一種有色金屬加工用切削刀片,包括工作面為軸向對稱的錐體形刀體、位于刀體兩端的刀尖及錐形切削刃和斷屑槽,位于刀體中部的夾持孔及夾持臺,其特征在于刀體兩端切削刃平面為凹形斜面,各主、副后刀面均為0°角,在兩斷屑槽內均順軸向設置一菱形主斷屑梁,在各主斷屑梁的兩側對稱設置3~4個與之連成一體的菱形斷屑臺,各斷屑臺頂部內側與對應的主斷屑梁等高、外側則向下傾斜形成一傾角,而在兩主斷屑梁與刀尖之間各設置一魚尾狀斷屑臺;整個刀片通過粉末冶金工藝燒結成一體。2. 按權利要求1所述有色金屬加工用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錐體形刀體 兩端刀尖的夾角為30。 40° ,前角為-18。 -20° ;而所述切削刃平面為 凹形斜面,其刃傾角為-6° -10° 。3. 按權利要求1所述有色金屬加工用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兩斷屑槽深 均為0. 38 0. 42mm,其內菱形主斷屑梁高0. 15 0. 2mm,頂部菱角為150° 160° ;外端兩魚尾狀斷屑臺夾角均為55° 65° 、高O. 1 0. 15mm,而對稱 設于主斷屑梁兩側的各菱形斷屑臺與主斷屑梁之間的夾角為70。 80° ,各 斷屑臺頂部向外側的傾角均為15° 20° ,而各菱形斷屑臺的菱角則分別為 1400 150。。專利摘要該技術屬于一種加工有色金屬用可轉位切削刀片,包括菱形刀體及設于兩端的帶大負前角的錐形刀尖,0°角的主、副后刀面,斷屑槽內設有包含主斷屑梁及位于其兩側的菱形斷屑臺組在內的魚脊背形斷屑臺,在主斷屑梁與刀尖之間還設有一魚尾狀斷屑臺,設于刀體中部的夾持孔及夾持臺。該刀片由于采用大負前角及0°角的主、副后刀面,其刃口既鋒利、又具有較高的強度,魚脊背形斷屑臺的設置又有效地降低了切削熱在刀尖上的聚集、避免了燒刀現象的發生,使用壽命可較
技術介紹
提高80~120%。因而具有切削強度及切削性能、斷屑及散熱性好,與數控機床配套使用生產效率高,使用成本低、壽命長,被加工件表面質量好等特點。文檔編號B23B27/00GK201120469SQ20072008218公開日2008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30日專利技術者輝 何, 江 劉, 葉春平, 濤 張, 羅國云 申請人: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有色金屬加工用切削刀片,包括工作面為軸向對稱的錐體形刀體、位于刀體兩端的刀尖及錐形切削刃和斷屑槽,位于刀體中部的夾持孔及夾持臺,其特征在于刀體兩端切削刃平面為凹形斜面,各主、副后刀面均為0°角,在兩斷屑槽內均順軸向設置一菱形主斷屑梁,在各主斷屑梁的兩側對稱設置3~4個與之連成一體的菱形斷屑臺,各斷屑臺頂部內側與對應的主斷屑梁等高、外側則向下傾斜形成一傾角,而在兩主斷屑梁與刀尖之間各設置一魚尾狀斷屑臺;整個刀片通過粉末冶金工藝燒結成一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輝,葉春平,張濤,羅國云,劉江,
申請(專利權)人: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51[中國|四川]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