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氨水桶。
技術介紹
目前廣泛使用的液氨儲存設施原使用50m3液氨儲罐,屬特種設備,是重大危險源。2010年安全監瞀部門和質量技術監瞀部門建議用氨水桶替代液氨儲罐,但是依舊存在安全和原液的泄漏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耐高壓、耐腐蝕的氨水桶。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是在一不銹鋼板的筒體的外壁固定多圈圍箍,筒體頂部連接有ー排氣管,在排氣管的上部安裝ー排氣開關。筒體的上部有ー進液ロ,筒體的下部一側有ー出液ロ,筒體的下部有ー圍堰;筒體內固定一無縫鋼管,無縫鋼管和筒體內部之間用多根拉筋固定。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結構簡單,可有效的提高氨水桶的耐高壓和耐腐蝕強度,由于修建了圍堰和消防救援通道,安全系數較高。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氨水桶做進ー步說明。圖I是本技術氨水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氨水桶的半剖視圖;圖3是本技術氨水桶A-A面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如圖I所示,本技術氨水桶是在ー不銹鋼板的筒體3的外壁固定多圈圍箍4。筒體3頂部連接有一排氣管1,在排氣管I的上部安裝ー排氣開關9。筒體3的上部有一進液ロ 2,筒體3的下部一側有ー出液ロ 5,在筒體3的下部有ー圍堰6。如圖2所示,筒體3內固定一無縫鋼管8。如圖3所示,無縫鋼管8與筒體3內部之間用多根拉筋7固定。
【技術保護點】
氨水桶,其特征在于:在一不銹鋼板的筒體(3)的外壁固定多圈圍箍(4),筒體(3)頂部連接有一排氣管(1),在排氣管(1)的上部安裝一排氣開關(9);筒體(3)的上部有一進液口(2),筒體(3)的下部一側有一出液口(5),在筒體(3)的下部有一圍堰(6);筒體(3)內固定一無縫鋼管(8),無縫鋼管(8)與筒體(3)內部之間用多根拉筋(7)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1.氨水桶,其特征在于在一不銹鋼板的筒體(3)的外壁固定多圈圍箍(4),筒體(3)頂部連接有一排氣管(I),在排氣管(I)的上部安裝ー排氣開關(9);筒體(3)的上部有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生華,
申請(專利權)人:瀘溪縣金瑞冶化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