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銀白屑可轉位車刀,主要是帶圓孔的銀白屑可轉位刀片和與之相配合的刀體,通過斜楔上壓式壓板及螺栓連接構成。它不但在常規條件下可用于各種材料的切削加工,而且還可實現對鋼的銀白屑切削加工,有效地降低切削溫度,提高切削效率,提高工藝控制水平。又由于采用斜楔上壓式結構定位,故夾緊牢靠,能適應強力沖擊切削,它不僅適用于鑄、鍛件的粗、精加工,還可用于外圓、端面雙向切削。(*該技術在200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切削加工的刀具,特別是銀白屑可轉位車刀。它是一種人為地利用積屑瘤進行切削的雙重前角刀具,尤其是在鋼的切削加工中能實現銀白屑切削加工。銀白屑切削法是一種可以節省電能消耗,提高切削效率的新方法。它采用一種銀白屑車刀進行切削加工。這種車刀,在由中國農業出版社1983年1月出版的《金屬切削技術》一書,及由機械工業出版社1974年12月出版的《先進刀具》一書,和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7月出版的《車工刀具》一書中,均有論述,但所述的都是“焊接式銀白屑車刀”與“機夾式銀白屑車刀”。因該種車刀在使用中需要操作者磨刀,難度較大,致使銀白屑切削法難以普及應用。可轉位車刀的推廣,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操作者磨刀難的問題,但是市場上供應的可轉位車刀多為杠桿式結構,難以承受較大的沖擊切削,所采用的刀片是帶圓孔的0°后角可轉位刀片,其前角為20°。而與該刀片相配合的刀體,其前角為-6°至-8°,刃傾角為-4°至-6°,這樣構成的車刀,其前角減小為14°或12°,刃傾角亦為負值,在這種狀態下,即使把刀片的前刀面制成雙重前角,也不具備產生穩定的積屑瘤進行切削并連續排出切削區外的條件。因此,仍不能實現銀白屑切削加工。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拿可用的銀白屑可轉位車刀,它能在鋼的高速重切削中實現銀白屑切削加工,有效地節省電能消耗,提高切削效率,提高工藝控制水平。其解決方案是帶圓孔的銀白屑可轉位刀片底面,在正交平面Po和主切削平面Ps中均和與之相配合的刀體底面呈平行布置,并通過壓板、刀墊、定位銷及螺栓采用斜楔上壓式結構將它們二者連為一體,構成車刀的幾何角度和刀片的幾何角度相一致的銀白屑可轉位車刀。所述的幾何角度主要是指前角,后角和刃傾角。帶圓孔的銀白屑可轉位刀片的第一前角為-5°至-30°,第二前角為15°至30°,后角為5°至8°,刃傾角為0°。壓板下部的斜楔角度為20°至30°,壓板扁孔上端面傾斜角度為1°至5°,可使刀片夾緊牢靠。另則,與銀白屑可轉位刀片相配合的刀體,還可以是其刃傾角為1°至5°,而在主切削平面Ps中,刀片底面與刀體底面呈傾斜狀布置,在正交平面Po中刀片底面與刀體底面呈平行布置,形成的車刀刃傾角為1°至5°。在這種狀態下,前角、后角略有加大,副后角減小。這樣有利于積屑瘤的排出,適合于細長軸的切削加工。采用上述方案可構成45°至95°各種主偏角、各種規格的銀白屑可轉位車刀,它不但在常規切削條件下,可用于各種材料的車削加工,而且,還可以實現銀白屑切削加工,能使一部分切削熱及時隨積屑瘤排出切削區外,達到節省電能消耗,提高切削效率,提高工藝控制水平的目的。同時,刀片夾緊牢靠,能適應強力沖擊切削,而且刀片的復磨減小值是在內切圓半徑的范圍內,刀片復磨次數多,結構簡單,制造方便。該種車刀不僅適用于鑄、鍛鋼件的粗加工,也可外圓、端面雙向切削及內、外圓倒角,而且還可用于大切深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本技術的實施例結合附圖加以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1,75°銀白屑可轉位車刀的主視圖。圖2為圖1中的A-A剖視圖。圖3為圖1中的K向視圖。圖4為圖1中所示銀白屑可轉位刀片的主視圖。圖5為圖4所示刀片的側視圖。圖6為圖4所示刀片的主截面圖。圖7為圖4所示刀片的副截面圖。圖8為實施例2,45°銀白屑可轉位車刀的主視圖。圖9為圖8中的M向視圖。圖10為圖8中的B-B剖視圖。圖11為圖8中所示銀白屑可轉位刀片的主視圖。圖12為圖11中所示刀片的側視圖。圖13為圖11中所示刀片的主截面圖。圖14為圖11中所示刀片的副截面圖。圖15為實施側3,90°銀白屑可轉位車刀的主視圖。圖16為圖15的俯視圖。圖17為圖16中的C-C剖視圖。圖18為圖15中所示銀白屑可轉位刀片的主視圖。圖19為圖18中所示刀片的側視圖。圖20為圖18中所示刀片的主截面圖。圖21為圖18中所示刀片的副截面圖。實施例1圖1至圖7中,帶圓孔的4D3型銀白屑可轉位刀片(10),其第一前角(19)為-30°,第二前角(22)為20°,刃傾角(18)為0°,后角(23)為8°副后角(24)為8°,刀尖圓弧半徑(5)為1mm,內切圓直徑(17)為16mm,第一前刀面寬度(20)為0.4mm,斷屑槽寬度(21)為6mm。這種刀片與主偏角(4)為75°的刀體(1)相配合,刀片底面(7)經刀墊(11)與刀體底面(16)相平行布置,并由定位銷(12)通過壓板(3)及壓板扁孔上端面傾斜角度為3°,而壓板下部呈25°的斜楔角度(2)定位,采用螺栓(13)將刀片(10)與刀體(1)固定連接為一體,刀片底面(7)不論在正交平面Po或主切削平面Ps中均和刀體底面(16)相平行,使刀片的幾何角度等于車刀的幾何角度,從而構成75°銀白屑可轉位車刀。該種車刀的第一前角(8),第二前角(9),后角(6)、刃傾角(15)等幾何角度與刀片(10)的第一前角(19),第二前角(22)、后角(23)及刃傾角(18)等幾何角度相一致。若用4D3型銀白屑可轉位刀片(10)和主偏角為45°的刀體相配合,可構成45°銀白屑可轉位車刀。適用于鑄、鍛件的粗加工。實施例2圖8至圖14中,采用帶圓孔的4H3型銀白屑可轉位刀片(10)與主偏角(4)為45°的刀體(1)相配合,構成4-5°銀白屑可轉位車刀。刀片第一前刀面寬度(20)為0.3mm,斷屑槽寬度(21)為4.4mm,刀尖圓弧半徑(5)為0.8mm,其它均同實施例1。這種車刀可進行外圓、端面雙向切削及內、外圓倒角。若用該刀片與主偏角為75°的刀體相配合,可構成75°銀白屑可轉位車刀,適用于大切深加工。實施例3圖15至圖21中,帶圓孔的3C2型銀白屑可轉位刀片(10),它的內切圓直徑(17)為13mm,第一前角(19)為-30°,第一前刀面寬度(20)為0.2mm,第二前角(22)為20°斷屑槽寬度(21)為3.4mm,后角(23)、副后角(24)均為8°,刀尖圓弧半徑(5)為0.5mm。該刀片與之配合的刀體(1),其主偏角(4)為90°,刃傾角(25)為3°,前角(26)為0°并且,在主切削平面Ps中,刀片底面(7)與刀體底面(16)呈傾斜狀布置,而在正交平面Po中,刀片底面(7)與刀體底面(16)相平行布置,采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結構連接方式,構成90°銀白屑可轉位車刀,其刃傾角(15)為3°,前、后角略有加大,而副后角減小。該種車刀適用于細長軸的切削加工。權利要求1.一種銀白屑可轉位車刀,包括刀片和刀體,其特征在于,帶圓孔的銀白屑可轉位刀片(10),其底面(7)在正交平面Po和主切削平面Ps中均和與之相配合的刀體(1)的底面(16)呈平行布置,并通過壓板(3)、刀墊(11)、定位銷(12)經螺栓將刀片(10)和刀體(1)采用斜楔上壓式連接為一體,構成車刀的幾何角度與刀片的幾何角度相一致的銀白屑可轉位車刀。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銀白屑可轉位車刀,其特征在于,銀白屑可轉位刀片(10)的第一前角(19)為-5°至-30°,第二前角(22)為15°至30°,后角(23)為5°至8°,刃傾角(18)為0°。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銀白屑可轉位車刀,其特征在于,壓板(3)下部斜楔角度(2)為20°至30°,而壓板(3)扁孔上端面的傾斜角度(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銀白屑可轉位車刀,包括刀片和刀體,其特征在于,帶圓孔的銀白屑可轉位刀片(10),其底面(7)在正交平面Po和主切削平面Ps中均和與之相配合的刀體(1)的底面(16)呈平行布置,并通過壓板(3)、刀墊(11)、定位銷(12)經螺栓將刀片(10)和刀體(1)采用斜楔上壓式連接為一體,構成車刀的幾何角度與刀片的幾何角度相一致的銀白屑可轉位車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裕同,
申請(專利權)人:王裕同,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1[中國|河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