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頭倒角機中的自動傳料機構,包括:設置在雙頭倒角機中的一對夾模座,每個夾模座上均勻地間隔設置有數個凹槽,在兩個夾模座的中間設置有一塊送料板,送料板上均勻地間隔設置有數個傳送凹槽;送料板滑動設置在線性滑軌上,線性滑軌固定安裝在支撐板上;支撐板的一端與送料氣缸固定連接,送料氣缸的活塞桿與送料板相連接;支撐板的下側與垂直氣缸的活塞桿相連接,垂直氣缸固定安裝在底座上,支撐板的下側還設置有導柱,底座上設置有同導柱相配合的導孔,導孔中設置有導柱上下滑動的導套。上述的自動傳料機構占用空間小,能使最小加工工件長度縮小至60~80mm,從而能拓寬雙頭倒角機的應用范圍。(*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到雙頭倒角機,尤其涉及到雙頭倒角機中的自動傳料機構。
技術介紹
雙頭倒角機是ー種常見的機械加工設備,主要用來對エ件的兩端或一端進行外倒角、內倒角或修端面等加工。在整個加工過程中,從進料、加工、到出料結束,都需要相應的機構對エ件——即物料進行傳遞,以便エ件能夠及時得到加工和運送。目前常用的雙頭倒角機中的自動傳料機構,包括設置在雙頭倒角機中的ー對夾模座,每個夾模座上均勻地間隔設置有數個凹槽,每個夾模座的內側設置有ー塊送料板,每塊送料板上均勻地間隔設置有數個傳送凹槽,送料板上的傳送凹槽與夾模座上的凹槽相配合工作。送料板分別與曲柄相連接,所述曲柄分別與鏈輪相連接,所述鏈輪分別由雙頭倒角機中的驅動裝置驅動。·工作時,驅動兩側鏈輪,鏈輪分別帶動與其連接的曲柄繞圓心軸作圓周運動,曲柄再驅動與其連接的送料板在平面內進行上下左右運動,達到傳料的作用。其具體傳送過程為物料——待加工エ件由導料裝置導入到夾模座進料端的凹槽中,送料板在曲柄的驅動下向上浮起,將エ件接入傳送凹槽內,接著送料板帶動エ件一起向前運動、然后再向下運動,將エ件送至夾模座上的下一個凹槽中;然后送料板會向后運動復位、接著再向上浮起,將エ件接入下ー傳送凹槽中,如此不斷循環,將エ件由進料端送至加工エ位、直至最后送出加工エ位。在此傳送過程中,雙頭倒角機中的管端成型裝置會對位于加工エ位的エ件的兩端或一端進行倒角、或修端面等加工工作。上述結構的雙頭倒角機中的自動傳料機構存在的缺點是(1)由于鏈傳動屬于中間撓性件的嚙合傳動,自身存在噪聲,磨損后易發生跳齒的缺點,運作行程得不到準確控制;⑵這種結構的傳料機構所占空間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雙頭倒角機加工エ件的最小長度,最小加工エ件長度只能達240mm ;⑶兩側対稱的鏈輪傳動機構之間本身存在同心問題,需要大大提高設計及安裝的精度。上述不足之處,導致雙頭倒角機加工效率低、適用性差,并且檢修繁瑣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傳動結構簡単、占用空間小、能縮短加工エ件最小長度的雙頭倒角機中的自動傳料機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雙頭倒角機中的自動傳料機構,包括設置在雙頭倒角機中的一對夾模座,每個夾模座上均勻地間隔設置有數個凹槽,在兩個夾模座的中間設置有ー塊送料板,送料板上均勻地間隔設置有數個傳送凹槽,送料板上的傳送凹槽與夾模座上的凹槽相配合工作;其特點是所述送料板設置在線性滑軌上、井能在線性滑軌上滑動,線性滑軌固定安裝在支撐板上;支撐板的一端與送料氣缸固定連接,送料氣缸的活塞桿與送料板相連接;支撐板的下側與垂直氣缸的活塞桿相連接,垂直氣缸固定安裝在底座上,支撐板的下側還設置有導柱,底座上設置有同導柱相配合的導孔,導孔中設置有導套,所述導柱在導套中上下滑動。進ー步地,前述的雙頭倒角機中的自動傳料機構,其中在所述線性滑軌上設置有滑塊,所述送料板固定安裝在滑塊上。進ー步地,前述的雙頭倒角機中的自動傳料機構,其中所述送料氣缸的活塞桿上設置有連接座,連接座上安裝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與送料板固定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所述的自動傳料機構傳動結構簡単,占用空間小,能縮小一對夾模座之間的距離,使最小加工エ件長度可縮小至60 80mm,從而能拓寬雙頭倒角機的應用范圍,并且全新的直線導軌運動的結構模式,能大大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以及工作效率,保證了產品的合格率。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所述的雙頭倒角機中的自動傳料機構的結構原理示意圖。·圖2是圖I的俯視結構原理示意圖。圖3是圖2中的A向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優選實施例對本技術所述的雙頭倒角機中的自動傳料機構作進ー步的說明。參見圖I、圖2、圖3所示,本技術所述的雙頭倒角機中的自動傳料機構,包括設置在雙頭倒角機中的一對夾模座即夾模座2、夾模座21,夾模座2上均勻地間隔設置有數個凹槽22,夾模座21上均勻地間隔設置有數個凹槽212,在夾模座2、夾模座21的中間設置有ー塊送料板1,送料板I上均勻地間隔設置有數個傳送凹槽11,送料板I上的傳送凹槽11與夾模座2上的凹槽22、夾模座21上的凹槽212相配合工作;所述送料板I設置在線性滑軌4上、井能在線性滑軌4上滑動——本實施例中線性滑軌4上設置有滑塊5、滑塊51,所述送料板I固定安裝在滑塊5、滑塊51上,滑塊5和51能在線性滑軌4上滑動;線性滑軌4固定安裝在支撐板6上;支撐板6的一端與送料氣缸7固定連接,送料氣缸7的活塞桿71與送料板I相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送料氣缸7的活塞桿71上設置有連接座72,連接座72上安裝有連接板73,所述連接板73與送料板I固定連接。支撐板6的下側與垂直氣缸8的活塞桿81相連接,垂直氣缸8固定安裝在底座10上——本實施例中支撐板6的下側安裝有垂直氣缸連接塊82,垂直氣缸8安裝在垂直氣缸座83上,垂直氣缸座83通過螺栓緊固連接在底座10上,垂直氣缸8的活塞桿81穿過底座10上的孔聯接到垂直氣缸連接塊82上;支撐板6的下側還設置有導柱——本實施例中支撐板6的下側設置有導柱9以及導柱91,底座10上設置有同導柱9相配合的導孔12,導孔12中設置有導套13,所述導柱9在導套13中上下滑動;底座10上設置有同導柱91相配合的導孔121,導孔121中設置有導套131,所述導柱91在導套131中上下滑動。本技術所述的雙頭倒角機中的自動傳料機構的工作過程為物料——待加工エ件14由導料裝置導入到夾模座2和21進料端——為敘述方便設為圖I中左側的ー對凹槽22以及212中,啟動垂直氣缸8,垂直氣缸8的活塞桿81上升,推動支撐板6往上運動,導柱9在導套13中向上滑動,同時導柱91在導套131中向上滑動,從而帶動送料板I向上運動,直至エ件14被送料板I托起、將エ件14接入到送料板I左側的傳送凹槽11內;啟動送料氣缸7,送料氣缸7的活塞桿71驅動送料板I沿著線性滑軌4向前——圖I中即為向右作直線運動,送料板I會同時帶著工件14 一起向前運動;然后反向啟動垂直氣缸8,使垂直氣缸8的活塞桿81下降,推動支撐板6往下運動,導柱9在導套13中向下滑動,同時導柱91在導套131中向下滑動,從而帶動送料板I向下運動,這樣被托持在傳送凹槽11中的エ件14就會被傳送到夾模座2和21上的下一對凹槽中;然后反向啟動送料氣缸7,送料氣缸7驅動送料板I向后運動復位,接著再啟動垂直氣缸8,由垂直氣缸8驅動送料板I向上運動而浮起,由送料板I上的下一傳送凹槽將エ件14托起,如此不斷循環,將エ件14由進料端送至加工エ位、直至最后送出加工エ位,最后エ件14 被夾模座2和21尾部的出料斜片3和31導出,至此單個エ件的傳送過程結束。在此傳送過程中,雙頭倒角機中的管端成型裝置會對被傳送至加工エ位的エ件的兩端或一端進行倒角、或修端面等加工工作。本技術所述的自動傳料機構傳動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能縮小一對夾模座之間的距離,使最小加工エ件長度可縮小至60 80mm,從而能拓寬雙頭倒角機的應用范圍,并且全新的直線導軌運動的結構模式,能大大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以及工作效率,保證了產品的合格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雙頭倒角機中的自動傳料機構,包括:設置在雙頭倒角機中的一對夾模座,每個夾模座上均勻地間隔設置有數個凹槽,在兩個夾模座的中間設置有一塊送料板,送料板上均勻地間隔設置有數個傳送凹槽,送料板上的傳送凹槽與夾模座上的凹槽相配合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板設置在線性滑軌上、并能在線性滑軌上滑動,線性滑軌固定安裝在支撐板上;支撐板的一端與送料氣缸固定連接,送料氣缸的活塞桿與送料板相連接;支撐板的下側與垂直氣缸的活塞桿相連接,垂直氣缸固定安裝在底座上,支撐板的下側還設置有導柱,底座上設置有同導柱相配合的導孔,導孔中設置有導套,所述導柱在導套中上下滑動。
【技術特征摘要】
1.雙頭倒角機中的自動傳料機構,包括設置在雙頭倒角機中的一對夾模座,每個夾模座上均勻地間隔設置有數個凹槽,在兩個夾模座的中間設置有一塊送料板,送料板上均勻地間隔設置有數個傳送凹槽,送料板上的傳送凹槽與夾模座上的凹槽相配合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板設置在線性滑軌上、并能在線性滑軌上滑動,線性滑軌固定安裝在支撐板上;支撐板的一端與送料氣缸固定連接,送料氣缸的活塞桿與送料板相連接;支撐板的下側與垂直氣缸的活塞...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乾保,
申請(專利權)人:和和機械張家港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