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涉及薄殼曲面零件周邊成型加工時的卡具。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在對已形成復雜曲面的薄殼金屬構件去掉周邊多余部分過程中,構件的定位多采用構件內部(凹面側)的支撐柱和構件外的壓固機構組成的固定裝置。此種固定裝置,使用過程中有壓固機構相對支撐柱支撐位置的移入、移出、加壓、卸壓過程。使部件的固定成為制約縮短切邊過程所用時間的主要因素。同時還存在部件定位精度低,穩定性差,導致質量不穩定的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磁化曲面薄殼零件周邊成型磁力固定架,用于曲面薄殼可磁性零件去除周邊余量的工藝過程。克服現有的由支撐柱和壓固機構組成的固定裝置存在的制約零件加工時間的縮短和影響產品質量的不足。本專利技術包括永磁磁源固定架和勵磁磁源固定架其中的永磁磁源固定架由永磁塊、磁塊承載柱、磁塊承載柱升降導向套、連接在導向套下端或與導向套成一體的油缸或氣缸、連接油缸或氣缸與加壓油源或氣源的管路、油流或氣流控制電路、固定導向套的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至少一個待加工部件的仿形定位塊、基座支架組成。其中的勵磁磁源固定架由軟磁材料的待加工部件頂持柱、安裝非磁性材料的頂持柱導的向套、纏繞在導向套上的勵磁線圈、連接在導向套下端或與導向套成一體的油缸或氣缸、連接油缸或氣缸與加壓油源或氣源的管路、油流或氣流控制電路及勵磁線圈控制電路、固定導向套的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至少一個待加工部件的仿形定位塊、基座支架組成。其中的仿形定位塊形狀及與部件接觸面、根據所加工的批量部件形狀及擬定的接觸位置設定。本專利技術的積極效果是能夠對進入切邊工位的可磁化曲面薄殼部件進行 ...
【技術保護點】
可磁化曲面薄殼零件周邊成型磁力固定架,其特征是:由永磁塊、磁塊承載柱、磁塊承載柱升降導向套、連接在導向套下端或與導向套成一體的油缸或氣缸、連接油缸或氣缸與加壓油源或氣源的管路、油流或氣流控制電路、固定導向套的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至少一個待加工部件的仿形定位塊、基座支架組成;其中的仿形定位塊形狀及與部件接觸面,根據所加工的批量部件形狀及擬定的接觸位置設定。
【技術特征摘要】
1.可磁化曲面薄殼零件周邊成型磁力固定架,其特征是由永磁塊、磁塊承載柱、磁塊承載柱升降導向套、連接在導向套下端或與導向套成一體的油缸或氣缸、連接油缸或氣缸與加壓油源或氣源的管路、油流或氣流控制電路、固定導向套的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至少一個待加工部件的仿形定位塊、基座支架組成;其中的仿形定位塊形狀及與部件接觸面,根據所加工的批量部件形狀及擬定的接觸位置設定。2.可磁化曲面薄殼零件周邊成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森林,龐傳軍,李高宏,劉洪生,穆宇明,楊磊,付皓,
申請(專利權)人:王玉亮,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