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補給跨接線的組合焊接機,包括滑架、上下對應設置的第一焊極支持架和第二焊極支持架,所述第一焊極支持架和第二焊極支持架上對應設置有對焊極,所述第一焊極支持架或/和第二焊極支持架滑動設置在所述滑架上,在與所述對焊極之間的對接點所對應的方位上還設置有跨接線輸送器,所述跨接線輸送器包括有順次設置的切線器、第一跨接線夾緊器和第二跨接線夾緊器,所述第一跨接線夾緊器滑動地設置在滑動導軌上并在驅動氣缸的帶動下能夠左右移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焊接泡中泡的燈腳引線的焊接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需要補給焊接用跨接線的組合焊接機,為此可以應用到泡中泡等需要補給焊接用跨接線的類似產品的生產設備中。(*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焊接泡中泡的燈腳引線的焊接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需要補給焊接用跨接線的組合焊接機。
技術介紹
所述泡中泡是一種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型節能型燈泡的內泡,它主要包括鹵素燈頭和玻璃芯柱,將鹵素燈頭和玻璃芯柱的燈腳引線對應焊接后封裝在外泡殼內并與外接螺紋接頭電連接從而形成一個可以使用的燈泡,如中國專利ZL201110210697. I所披露的一種產品。如圖I所示,該泡中泡產品包括有前后連接的燈頭a和芯柱b,燈頭a的兩個燈 腳引線(al、a2)分別位于燈頭a的兩端,俗稱雙端燈頭;芯柱b —端的一個燈腳引線bl與燈頭a的一個燈腳引線al配對焊接,而芯柱b —端的另一個燈腳引線b2與燈頭a的另一個燈腳引線a2之間通跨接線el和金屬連接片e2配對焊接。這樣,燈腳引線bl與燈腳引線al之間重合的部分都可以形成它們之間焊點Cl,同理,燈腳引線b2與金屬連接片e2之間、金屬連接片e2與通跨接線el之間、通跨接線el與燈腳引線a2之間也可以形成它們的焊點(c3、c4、c5)。芯柱b另一端呈喇叭狀連接外接螺紋頭d2,其中的兩個燈腳引線(b3、b4)與在燈泡dl封口時通過燒結與外接螺紋頭d2連接?,F有生產所述泡中泡的技術比較落后,基本是采用人工手持燈頭和芯柱焊接,不僅焊接需要的人工多而且焊接質量不穩定,也容易出現工傷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能夠補給跨接線的組合焊接機,包括滑架、上下對應設置的第一焊極支持架和第二焊極支持架,所述第一焊極支持架和第二焊極支持架上對應設置有對焊極,所述第一焊極支持架或/和第二焊極支持架滑動設置在所述滑架上,其特征在于,在與所述對焊極之間的對接點所對應的方位上還設置有跨接線輸送器,所述跨接線輸送器包括有順次設置的切線器、第一跨接線夾緊器和第二跨接線夾緊器,所述第一跨接線夾緊器滑動地設置在滑動導軌上并在驅動氣缸的帶動下能夠左右移動。其中,與所述對接點所對應的方位,是指所述跨接線輸送器所處的方向和位置,在該方向和位置,所述跨接線輸送器能夠將跨接線輸送到所述對接點(焊點)位置。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滑動導軌、所述第二跨接線夾緊器和切線器固連在所述滑架上。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滑架的旁邊還設置有能夠向所述跨接線輸送器輸送跨接線的儲線盤。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跨接線輸送器還包括有導線架,所述導線架設置在所述第二跨接線夾緊器與所述儲線盤之間。上述結構的產品,能夠自動送線并焊接,實現連續化批量生產,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由于本專利技術具有上述特點和優點,為此可以應用到泡中泡等需要補給焊接用跨接線的類似產品的生產設備中。附圖說明圖I是應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焊接機所焊接燈泡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應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焊接機中的焊接機第一種結構示意圖;圖3是應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焊接機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4是應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配合有所述跨接線輸送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實施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產品作進一步的具體說明。如圖2所示,所述組合焊接機包括有焊接機1,所述焊接機I包括有底座12、設置在所述底座12上的滑架13、上下對應設置的第一焊極支持架Ila和第二焊極支持架11b,所述第一焊極支持架I Ia和第二焊極支持架I Ib上對應設置一對焊極(10a、IOb ),所述對焊極(10a、IOb)分別與焊接電源連接。所述第一焊極支持架Ila滑動設置在所述滑架13上并在第一焊極驅動氣缸14的驅動下沿著所述滑架13向下滑動,所述第二焊極支持架Ilb滑動設置在所述滑架13上并在第二焊極驅動氣缸15的驅動下沿著所述滑架13向上滑動。如圖3所示,還可以是,將所述第二焊極支持架I Ib直接設置在所述第二焊極驅動氣缸15的氣缸桿上,而所述第二焊極驅動氣缸15直接固連在所述底座12上或支撐所述底座12的底架上,即將所述第二焊極支持架Ilb不用設置在所述滑架13上。如圖4所示,還可以是,所述第一焊極支持架IIa和第二焊極支持架Ilb上對應設置兩對焊極(10&、1013),每一對焊極(50&、5013)焊接一個焊點,這樣可以利用兩對所述焊極(IOaUOb)同時對腳引線的兩個焊點予以焊接,減少生產所需的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如圖4和圖5所示,為了進一步降低設備的制造成本,所述組合焊接機還包括有跨接線輸送器2,所述跨接線輸送器2設置在與所述對焊極(10a、10b)之間的對接點所對應的方位上,在該方向和位置,所述跨接線輸送器2能夠將跨接線el輸送到所述對接點(焊點)位置。所述跨接線輸送器2包括有左右順次設置的切線器22、第一跨接線夾緊器23a、第二跨接線夾緊器23b和導線架24,其中所述切線器22通過連接器固連到所述滑架13上。所述第一跨接線夾緊器23a、第二跨接線夾緊器23b本身還帶有能夠實現夾緊功能的夾緊氣缸。在所述滑架13的旁邊還設置有儲線盤21,繞在所述儲線盤21上的跨接線el依次穿過所述導線架24、第二跨接線夾緊器23b、第一跨接線夾緊器23a、導線器25的中心孔后延伸到泡中泡所需點焊位置上。所述導線架24設置有數個相對錯位的小圓柱體24a,所述小圓柱體24a外圓周留有讓跨接線el通過的環形凹陷槽,從而為所述跨接線el組建一條小通道,具有固定并剔除附在所述跨接線el雜物作用。所述第一跨接線夾緊器23a連接在滑動導軌上并通過所述滑動導軌連接到所述滑架53上,這樣所述第一跨接線夾緊器23a在驅動氣缸26的帶動下可以左右移動。所述滑動導軌、所述第二跨接線夾緊器23b和所述導線架24通過連接器直接固連在所述滑架13上。當然它們也可以不用固連在所述滑架13上而是設置在另一個獨立的支架上,也是一種等同的方案,但該方案的成本顯然加大。所述導線器25的側邊還固連有切刀27,所述切刀27連接在驅動氣缸27a的氣缸桿上,所述驅動氣缸27a驅動所述切刀27進出到所述導線器25的側邊位置。所述驅動氣缸27a直接固連在所述滑架13上或其它另外設置的支架上。當所述第一焊極驅動氣缸14驅動所述第一焊極支持架Ila向下移動時,兩對焊極(10a、IOb)將位于其對接點位置的所述跨接線el與燈腳引線予以焊接。當焊接完成,驅動 氣缸27a驅動所述切刀27移動到所述導線器25的側邊位置切斷所述跨接線el,隨后,所述第二跨接線夾緊器23b夾緊所述跨接線el而所述第一跨接線夾緊器23a在張開狀態下由驅動氣缸26拖動向右復位移動,再隨后,當下一個新的燈頭和芯柱到位后,所述第二跨接線夾緊器23b張開釋放所述跨接線el而所述第一跨接線夾緊器23a在夾緊所述跨接線el的狀態下由所述驅動氣缸26拖動向左移動,從而將所述跨接線el送到指定的焊接位置。由于所述切刀27是貼在所述導線器25的側邊位置而切斷所述跨接線el,為此所述導線器25的中心孔的孔徑不要太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能夠補給跨接線的組合焊接機,包括滑架、上下對應設置的第一焊極支持架和第二焊極支持架,所述第一焊極支持架和第二焊極支持架上對應設置有對焊極,所述第一焊極支持架或/和第二焊極支持架滑動設置在所述滑架上,其特征在于,在與所述對焊極之間的對接點所對應的方位上還設置有跨接線輸送器,所述跨接線輸送器包括有順次設置的切線器、第一跨接線夾緊器和第二跨接線夾緊器,所述第一跨接線夾緊器滑動地設置在滑動導軌上并在驅動氣缸的帶動下能夠左右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1.能夠補給跨接線的組合焊接機,包括滑架、上下對應設置的第一焊極支持架和第二焊極支持架,所述第一焊極支持架和第二焊極支持架上對應設置有對焊極,所述第一焊極支持架或/和第二焊極支持架滑動設置在所述滑架上,其特征在于,在與所述對焊極之間的對接點所對應的方位上還設置有跨接線輸送器,所述跨接線輸送器包括有順次設置的切線器、第一跨接線夾緊器和第二跨接線夾緊器,所述第一跨接線夾緊器滑動地設置在滑動導軌上并在驅動氣缸的帶動下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洪普,
申請(專利權)人:李洪普,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