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的破碎和雜質分離系統,包括破碎機、螺旋輸送機和分離機,所述破碎機設有動刀、定刀和摩擦型篩網,所述分離機設有旋轉葉輪和過濾篩網,所述過濾篩網為圓筒形,環繞整個旋轉葉輪,所述螺旋輸送機的兩端分別連接破碎機的出料口和分離機的入料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的其中一個處理系統,其應用的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相比現有的生產線,采用純物理機械方法處理,無需化學藥品,能夠完全去除廢舊塑料膜上的電化鋁和油墨等涂層,實現廢舊塑料膜的再生利用,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有效解決廢舊塑料膜的環境污染問題,變廢為寶。(*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廢舊料處理
,特別涉及一種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的破碎和雜質分離系統。
技術介紹
現實生活中,隨著塑料材料的廣泛應用,必然伴隨塑料廢棄物大量產生,特別是廢舊塑料膜,絕大部分采用填埋和焚燒的方法進行處理,嚴重污染環境。小部分不間斷的廢轉移薄膜卷料可以用作織繩,但依然不能解決日益增長的塑料薄膜工業廢料污染問題。部分廠商對廢舊塑料膜進行回收再生處理,保護環境,同時節約成本。然而目前的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只能簡單對塑料膜進行破碎清洗,去除表面泥沙和污潰,僅適用于 廢舊農用地膜和沒有涂層的塑料膜的回收處理。對于涂有電化鋁、油墨、膠水等殘留層的廢舊塑料膜,現行廢薄膜回收生產線不能對廢轉移膜上雜質進行有效去除。由于廢舊轉移薄膜須將殘留層清除后才能再生使用,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出現可以有效處理廢舊轉移薄膜機械流水生產線。在現有技術中,對于這種具有殘留層的廢舊塑料膜,其處理方式多數是首先采用化學藥品對塑料膜進行浸泡,使塑料膜上的涂層與化學藥品充分反應后再用機械進行簡單的清洗,從而達到再生使用的目的。這種處理方式生產效率低下,僅適用于小規模生產,生產成本較高,并且容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采用純物理機械方法處理,無需化學藥品,能夠完全去除廢舊塑料膜上的涂層,更加環保的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的破碎和雜質分離系統。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的破碎和雜質分離系統,包括破碎機、螺旋輸送機和分離機,所述破碎機設有動刀、定刀和摩擦型篩網,所述分離機設有旋轉葉輪和過濾篩網,所述過濾篩網為圓筒形,環繞整個旋轉葉輪,所述螺旋輸送機的兩端分別連接破碎機的出料口和分離機的入料口。本技術的破碎機利用動刀和定刀對廢舊塑料膜進行破碎,同時通過動刀的不斷轉動使塑料膜與塑料膜之間以及塑料膜與摩擦型篩網之間相互摩擦,在加水進行破碎的過程中破壞電化鋁和油墨等涂層。廢舊塑料膜經破碎、摩擦后由螺旋輸送機輸進分離機中,旋轉葉輪對塑料膜進行高速拍打,進一步破壞涂層。塑料膜在旋轉葉輪高速撞擊帶動下,塑料薄膜沿著360°過濾篩網內壁旋轉,同時在旋轉葉輪高速拍打和離心力的作用下,大部分涂層雜質和水分透過篩網孔甩出,從而將雜質分離。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動刀的刀口和所述定刀的刀口之間角度為1° ^lO0,動刀與定刀之間間隔為0.1cm 0.5cm。將廢舊塑料膜經破碎后的規格控制在5cmX 5cnTl2cmX 12cm范圍內,便于整個生產線后面系統的進一步處理。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動刀和所述摩擦型篩網之間距離為10mnT50mm,使得廢舊塑料膜在破碎機中停留時間更長,確保破碎、摩擦的有效性。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螺旋輸送機的底部設有排水孔。在輸送過程中,將破碎摩擦后脫落的涂層雜質由排水孔隨水流排出,減少雜質的殘留量。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旋轉葉輪的葉面為傾斜形,能夠定向將塑料膜由分離機入料口帶動到分離機出料口。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旋轉葉輪分為主葉輪和副葉輪,所述主葉輪比所述副葉輪的旋轉半徑大。主葉輪和副葉輪能夠分別對位于分離機內不同半徑區域內的塑料膜進行高速拍打,確保高速拍打的有效性。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主葉輪和所述副葉輪各設為四組,進一步確保高速拍打的有效性,破壞涂層。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過濾篩網為線篩,由金屬或纖維等材料的絲線編織而成,相比在金屬面上打孔的篩網,能夠避免塑料膜貼附在篩網上,影響雜質分離。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分離機的出料口設有風葉轉輪。風葉轉輪高速旋轉產生的強大風力將破碎和雜質分離后的塑料膜輸送至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的收集和輸送系統,進行下一步處理。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為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的其中一個處理系統,其應用的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相比現有的生產線,采用純物理機械方法處理,無需化學藥品,能夠完全去除廢舊塑料膜上的電化鋁和油墨等涂層,實現廢舊塑料膜的再生利用,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有效解決廢舊塑料膜的環境污染問題,變廢為寶。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省略了與本技術設計要點無關的其他部件。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本技術的一種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的破碎和雜質分離系統100,包括破碎機101、螺旋輸送機102和分離機103,所述破碎機101設有動刀、定刀和摩擦型篩網,所述分離機103設有旋轉葉輪和過濾篩網,所述過濾篩網為圓筒形,環繞整個旋轉葉輪,所述螺旋輸送機102的兩端分別連接破碎機101的出料口和分離機103的入料口。本技術的破碎機101利用動刀和定刀對廢舊塑料膜進行破碎,同時通過動刀的不斷轉動使塑料膜與塑料膜之間以及塑料膜與摩擦型篩網之間相互摩擦,在加水進行破碎的過程中破壞電化鋁和油墨等涂層。廢舊塑料膜經破碎、摩擦后由螺旋輸送機102輸進分離機103中,旋轉葉輪對塑料膜進行高速拍打,進一步破壞涂層。塑料膜在旋轉葉輪高速撞擊帶動下,薄膜沿著360°過濾篩網內壁旋轉,同時在旋轉葉輪高速拍打和離心力的作用下,大部分涂層雜質和水分透過篩網孔甩出,從而將雜質分離。本實施例中,所述動刀的刀口和所述定刀的刀口之間角度為1° ^lO0,動刀與定刀之間間隔為O. Icm O. 5cm。將廢舊塑料膜經破碎后的規格控制在5cmX5cnTl2cmX 12cm范圍內,便于整個生產線后面系統的進一步處理。本實施例中,所述動刀和所述摩擦型篩網之間距離為10mnT50mm,使得廢舊塑料膜在破碎機101中停留時間更長,確保破碎、摩擦的有效性。本實施例中,所述螺旋輸送機102的底部設有排水孔。在輸送過程中,將破碎摩擦后脫落的涂層雜質由排水孔隨水流排出,減少雜質的殘留量。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葉輪的葉面為傾斜形,能夠定向將塑料膜由分離機103入料口帶動到分離機103出料口。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葉輪分為主葉輪和副葉輪,所述主葉輪比所述副葉輪的旋轉半徑大。主葉輪和副葉輪能夠分別對位于分離機103內不同半徑區域內的塑料膜進行高速拍打,確保高速拍打的有效性。本實施例中,所述主葉輪和所述副葉輪各設為四組,進一步確保高速拍打的有效性,破壞涂層。所述旋轉葉輪的轉速為1420r/mirTl520r/min。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葉輪的轉速優選1470r/min,每秒線速度為60m/s 70m/s。本實施例中,所述過濾篩網為線篩,由金屬或纖維等材料的絲線編織而成,相比在金屬面上打孔的篩網,能夠避免塑料膜貼附在篩網上,影響雜質分離。本實施例中,所述分離機103的出料口設有風葉轉輪。風葉轉輪高速旋轉產生的強大風力將破碎和雜質分離后的塑料膜輸送至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的收集和輸送系統,進行下一步處理。如圖2所示,本技術應用的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依次包括破碎和雜質分離系統100、收集和輸送系統200、殘留雜質分離系統300、高速雜質分離和水分干燥系統400。破碎和雜質分離系統100對廢舊塑料膜進行破碎和初步破壞涂層并將雜質分離;收集和輸送系統200將上一系統處理所得的塑料膜收集并輸送至殘留雜質分離系統300 ;殘留雜質分離系統300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的破碎和雜質分離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機、螺旋輸送機和分離機,所述破碎機設有動刀、定刀和摩擦型篩網,所述分離機設有旋轉葉輪和過濾篩網,所述過濾篩網為圓筒形,環繞整個旋轉葉輪,所述螺旋輸送機的兩端分別連接破碎機的出料口和分離機的入料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的破碎和雜質分離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機、螺旋輸送機和分離機,所述破碎機設有動刀、定刀和摩擦型篩網,所述分離機設有旋轉葉輪和過濾篩網,所述過濾篩網為圓筒形,環繞整個旋轉葉輪,所述螺旋輸送機的兩端分別連接破碎機的出料口和分離機的入料口。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的破碎和雜質分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刀的刀口和所述定刀的刀口之間角度為1° 10°,動刀與定刀之間間隔為0.Icm 0. 5cm。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的破碎和雜質分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刀和所述摩擦型篩網之間距離為10mnT50mm。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廢舊塑料膜再生生產線的破碎和雜質...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胤,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聚源天成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