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回轉刀架,涉及一種數控機床用的配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槽輪轉位,鎖止弧初定位,端面凸輪夾緊,三個端齒盤精定位,編碼器檢測工位和用脹緊套調整相位的結構,設計合理,轉動時不需抬起刀盤,密封性能好,加工精度穩定可靠,相位調整操作方便,刀盤轉動時不會越位。(*該技術在200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數控機床用的自動回轉刀架。現有的數控機床用自動換刀刀架存在下述缺點(1)采用兩個端齒盤結構,刀架轉動時需抬起刀盤,從而降低密封性能,使加工冷卻液進入刀架體內,影響加工精度;(2)由于刀盤偏重及自身轉動慣性,刀盤轉換工位時易造成越位;(3)調整端面凸輪與撥輪的相位關系時采用鍵與鍵槽配合,操作極不方便。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改進了的自動回轉刀架。本技術采用三個端齒盤結構解決刀架轉動時刀盤需抬起的問題;采用帶鎖止弧的槽輪機構進行初定位,解決刀盤轉動時的越位問題;采用脹緊套結構使相位調整操作方便可靠。本技術(即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固聯有齒輪Z1的電機1和固聯有齒輪Z2及Z3的齒輪軸2安裝在法蘭盤3上,齒輪Z1與Z2嚙合,法蘭盤3安裝在與箱體4相連的墻板5上,齒輪Z4和Z5固聯在傳動軸6上并通過軸承7與墻板5連接,齒輪Z3與Z4嚙合,齒輪Z7固聯在傳動軸6上,傳動軸6的另一端安裝在箱體4上,齒輪Z6與帶有碰塊8的撥輪9固聯,齒輪Z5與Z6嚙合,撥輪9通過與主軸10平行的軸11安裝在墻板5上,槽輪12固聯在主軸10上,主軸10的后端與絕對編碼器13連接、蝶形彈簧14安裝在槽輪12的滑動軸套15上,齒輪Z6與端面凸輪16固聯,齒輪Z7與Z8嚙合,可繞主軸10轉動的端面凸輪16與主軸10滑動聯接,開有端面齒17和鍵槽18的滑動端齒盤19通過銷鍵20定位在箱體4的孔內,兩個與端面凸輪16的凸輪面相接觸的滾柱21固聯在滑動端齒盤19的內圈上,復位彈簧22安裝在滑動端齒盤19上,空套在定心齒盤23上的外齒盤24固聯在箱體4上,定心齒盤23固聯在主軸10上,定心齒盤23和外齒盤24與端面齒17相對的端面開有可與端面齒17相嚙合的端面齒25,刀盤固聯在定心齒盤23上。上述撥輪9位于主軸10一側槽輪12的端面處,撥輪9上裝有銷子26和鎖止外園弧27,槽輪12的端面均布有數個可供銷子26進入的槽28和數個可與鎖止外園弧27相接觸的鎖止內園弧29,齒輪Z4和Z5是通過脹緊套30和壓蓋31與傳動軸6固聯。使用時,電機1啟動后依次帶動齒輪Z1、Z2、Z3、Z4和傳動軸6轉動,傳動軸6帶動齒輪Z5和Z7轉動,齒輪Z5和Z7分別帶動齒輪Z6和Z8轉動,齒輪Z6帶動撥輪9轉動,當撥輪9上的銷子26進入槽輪12的槽28時,槽輪12將轉動并帶動主軸10、定心齒盤23和刀盤轉動,即開始轉工位,與此同時齒輪Z8帶動端面凸輪16繞主軸10轉動,滾柱21沿端面凸輪16的凸輪面作上升曲線左移并帶動滑動端齒盤19沿軸向左移,當銷子26離開槽28時轉位完成,鎖止內園弧29進入鎖子外園27中進行初定位,當滾柱21繼續左移到凸輪面頂部時,滑動端齒盤19的端面齒17將與定心齒盤23和外齒盤24的端面齒25嚙合,同時蝶形彈簧14被壓縮頂緊端面凸輪16,即鎖定刀盤,當滾柱21沿端面凸輪16的凸輪面作下降曲線右移時將帶動滑動端齒盤19沿軸向右移,此時相互嚙合的端面齒17和25將脫開,同時放松蝶形彈簧14,解除鎖定狀態。復位彈簧22的作用是幫助滑動端齒盤19沿軸向右移并脫開相互嚙合的端面齒17和25,絕對編碼器13判斷轉動的工位,如完成的轉位是所選定的工位時,刀盤被鎖定后撥輪9上的碰塊8將碰及行程開關,發出訊號使電機1制動。刀盤轉位的順序是依靠端面凸輪16和撥輪9之間的相位關系及電氣元件完成的,即當撥轉9的銷子26進入槽輪12的槽28的瞬時,端面凸輪16應處在使相互嚙合的端面齒17和25脫開的位置,亦即在傳動關系上需令齒輪Z5與Z6的嚙合位置能相對于齒輪Z7與Z8的嚙合位置,當上述相位關系調整好后即擰緊壓蓋31,使脹緊套30鎖緊。附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1-電機、2-齒輪軸、3-法蘭盤、4-箱體、5-墻板、6-傳動軸、7-軸承、8-碰塊、9-撥輪、10-主軸、11-軸、12-槽輪、13-絕對編碼器、14-蝶形彈簧、15-滑動軸套、16-端面凸輪、18-鍵槽、19-滑動端齒盤、20-銷鍵、21-滾柱、22-復位彈簧、23-定心齒盤、24-外齒盤、26-銷子、27-鎖止外園弧、28-槽、29-鎖止內園弧、30-脹緊套、31-壓蓋、Z1、Z2、Z3、Z4、Z5、Z6、Z7、Z8一齒輪。附圖2是撥輪9與槽輪12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端面凸輪16與滾柱21的結構關系俯視圖,17-滑動端齒盤19的端面齒,25-定心齒盤23和外齒盤24的端面齒。本技術采用槽輪轉位,鎖止弧初定位,端面凸輪緊,三個端齒盤精定位,編碼器檢測工位和用脹緊套調整相位的結構,設計合理,轉動時不需抬起刀盤,密封性能好,加工精度穩定可靠,相位調整操作方便。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回轉刀架,固聯有齒輪Z1的電機1和固聯有齒輪Z2及Z3的齒輪軸2安裝在法蘭盤3上,齒輪Z1與Z2嚙合,法蘭盤3安裝在與箱體4相連的墻板5上,齒輪Z4和Z5固聯在傳動軸6上并通過軸承7與墻板5連接,齒輪Z3與Z4嚙合,齒輪Z7固聯在傳動軸6上,傳動軸6的另一端安裝在箱體4上,齒輪Z6與帶有碰塊8的撥輪9固聯,齒輪Z5與Z6嚙合,撥輪9通過與主軸10平行的軸11安裝在墻板5上,槽輪12固聯在主軸10上,主軸10的后端與絕對編碼器13連接,蝶形彈簧14安裝在槽輪12的滑動軸套15上,齒輪Z8與端面凸輪16固聯,齒輪Z7與Z6嚙合,其特征是可繞主軸10轉動的端面凸輪16與主軸10滑動聯接,開有端面齒17和鍵槽18的滑動端齒盤19通過銷鍵20定位在箱體4的孔內,兩個與端面凸輪16的凸輪面相接觸的滾柱21固聯在滑動端齒盤19的內圈上,復位彈簧22安裝在滑動端齒盤19上,空套在定心齒盤23上的外齒盤24固聯在箱體4上,定心齒盤23固聯在主軸10上,定心齒盤23上的外齒盤24與端面齒17相對的端面開有可與端面齒17相嚙合的端面齒25,刀盤固聯在定心齒盤23上,所說的撥輪9位于主軸10一側槽輪12的端面處,撥輪9上裝有銷子26和鎖止外園弧27,槽輪12的端面均布有數個可供銷子26進入的槽28和數個可與鎖止外園弧27相接觸的鎖止內園弧29。2.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回轉刀架,其特征是所說的齒輪Z4和Z5通過脹緊套30和壓蓋31與傳動軸6固聯。專利摘要一種自動回轉刀架,涉及一種數控機床用的配件。本技術采用槽輪轉位,鎖止弧初定位,端面凸輪夾緊,三個端齒盤精定位,編碼器檢測工位和用脹緊套調整相位的結構,設計合理,轉動時不需抬起刀盤,密封性能好,加工精度穩定可靠,相位調整操作方便,刀盤轉動時不會越位。文檔編號B23B21/00GK2146321SQ92234960公開日1993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1992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1992年9月30日專利技術者姚希尊, 金瑞祥, 金朝陽 申請人:武漢數控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回轉刀架,固聯有齒輪Z↓[1]的電機1和固聯有齒輪Z↓[2]及Z↓[3]的齒輪軸2安裝在法蘭盤3上,齒輪Z↓[1]與Z↓[2]嚙合,法蘭盤3安裝在與箱體4相連的墻板5上,齒輪Z↓[4]和Z↓[5]固聯在傳動軸6上并通過軸承7與墻板5連接,齒輪Z↓[3]與Z↓[4]嚙合,齒輪Z↓[7]固聯在傳動軸6上,傳動軸6的另一端安裝在箱體4上,齒輪Z↓[6]與帶有碰塊8的撥輪9固聯,齒輪Z↓[5]與Z↓[6]嚙合,撥輪9通過與主軸10平行的軸11安裝在墻板5上,槽輪12固聯在主軸10上,主軸10的后端與絕對編碼器13連接,蝶形彈簧14安裝在槽輪12的滑動軸套15上,齒輪Z↓[8]與端面凸輪16固聯,齒輪Z↓[7]與Z↓[8]嚙合,其特征是可繞主軸10轉動的端面凸輪16與主軸10滑動聯接,開有端面齒17和鍵槽18的滑動端齒盤19通過銷鍵20定位在箱體4的孔內,兩個與端面凸輪16的凸輪面相接觸的滾柱21固聯在滑動端齒盤19的內圈上,復位彈簧22安裝在滑動端齒盤19上,空套在定心齒盤23上的外齒盤24固聯在箱體4上,定心齒盤23固聯在主軸10上,定心齒盤23上的外齒盤24與端面齒17相對的端面開有可與端面齒17相嚙合的端面齒25,刀盤固聯在定心齒盤23上,所說的撥輪9位于主軸10一側槽輪12的端面處,撥輪9上裝有銷子26和鎖止外園弧27,槽輪12的端面均布有數個可供銷子26進入的槽28和數個可與鎖止外園弧27相接觸的鎖止內園弧29。...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姚希尊,金瑞祥,金朝陽,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數控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2[中國|湖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