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鄧衍夫專利>正文

    振動式旋耕、深松一體機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369630 閱讀:4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23:11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振動式旋耕、深松一體機,旋耕機機架上設有變速箱,深松機橫梁上連有鏟臂,變速箱的輸出軸連接一個偏心輪,偏心輪的偏心軸周向上連接一根隨偏心輪轉動而往復擺動的連桿,旋耕機機架尾部通過連接臂與深松機橫梁固定連接,深松機橫梁上方設有轉動軸,轉動軸的周向上固定設置長傳動臂和短傳動臂,長傳動臂與連桿鉸接,短傳動臂與豎向設置的傳動桿上端鉸接,傳動桿下端與翼型鏟尾部鉸接,鏟臂下端與翼型鏟中段鉸接;經粘土地和黑土地作業實驗,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70~90馬力四輪機帶動下,旋耕深度15-20厘米、深松深度35~40厘米,與現有深松機配備100馬力以上四輪機深松相同深度比,節省動力30%。(*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農業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旋耕、深松功能的一體機。
    技術介紹
    深松機是廣泛用于對耕地土壤進行深層疏松,以提高降水入滲速 率,增加土壤蓄水量的作業機械。旋根機是具有很強的碎土能力的機械,它能使土壤細碎,土肥摻和均勻,地面平整。現有深松機的翼型鏟是直接固定在鏟臂的下端,在外部動力的帶動下隨鏟臂下行深入土地,由于翼型鏟不具有調節與振動功能,完全靠外力插入土地,這就對外部動力機械的功率要求很高,在黑土地和粘土地作業時,要想達到35厘米的深松要求,外部動力的功率至少要100馬力以上,能源消耗大,目前農民購買的大中型拖拉機功率基本上都是90馬力以內,很少有配備100馬力以上四輪機用于深松,普遍使用的90馬力以下四輪機帶動現有深松機的深松深度最高只能達到25厘米,深松的深度明顯不能滿足使用需要;另外,現有深松機和旋根機都是獨立作業,不僅能耗大,而且耗時耗力。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90馬力以內動力即可深松深度35 40厘米,旋耕深度15-20厘米的振動式旋耕、深松一體機,很好地解決了現有深松機使用90馬力以內動力深松深度不足的問題,同時還解決了現有旋耕與深松單獨作業造成耗油、耗時和耗力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振動式旋耕、深松一體機,包括一臺旋耕機和一臺深松機,旋耕機機架上設有變速箱,深松機橫梁上固定連接鏟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箱的輸出軸上連接一個偏心輪,偏心輪的偏心軸周向上連接一根隨偏心輪轉動而往復擺動的連桿,所述旋耕機機架尾部通過連接臂與深松機橫梁固定連接,所述深松機橫梁上方設有通過軸承座支撐的轉動軸,轉動軸的周向上固定連接長傳動臂和短傳動臂,長傳動臂的開放端與連桿的開放端鉸接,短傳動臂的開放端與豎向設置的傳動桿上端連接,傳動桿下端與翼型鏟尾部鉸接,所述鏟臂下端與翼型鏟中段鉸接。本技術的進一步技術方案還具有以下特征所述長傳動臂和短傳動臂通過帶緊固螺栓的軸套套裝并固定在轉動軸上。所述連桿的開放端通過一個U型接頭與長傳動臂的開放端鉸接。所述傳動桿的上端通過一個U型接頭與短傳動臂的開放端鉸接。所述傳動桿是由上下兩根絲桿與中間的內螺紋絲扣管件連接配合組成。所述傳動桿的下端通過一個U型接頭與翼型鏟尾部鉸接。為了達到省力目的,所述長傳動臂與短傳動臂的臂長比為3 :1。為使鏟尖達到理想的振動效果及節省傳動力,所述翼型鏟與鏟臂鉸接點到翼型鏟尾端和翼型鏟鏟尖的距離比為(4 5) :3。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利用偏心輪的轉動帶動連桿往復擺動進而通過長傳動臂帶動轉動軸在一定圓周區間內往復轉動,轉動軸的轉動通過短傳動臂傳遞給傳動桿進而帶動翼型鏟振動,使得翼型鏟邊振動邊伸入,對耕地里形成較大阻力的硬質土塊產生較好地沖擊破壞作用,翼型鏟入土更深,在動力功率不變的情況下,深松深度和深松質量有較大提高,經粘土地和黑土地作業實驗,本技術在70 90馬力四輪機驅動下,旋耕深度15-20厘米、深松深度35 40厘米,與現有深松機配備100馬力以上四輪機深松相同深度比,節省動力30%;在動力傳動方面,根據杠桿作用原理,采取長傳動臂帶動短傳動臂、翼型鏟較長的后段帶動較短的前段,利用較小的動力就可以帶動翼型鏟強有力地振動;在鏟尖入土方面,通過調節振動連桿中內螺紋絲扣管件與絲桿之間的連接配合對翼型鏟鏟尖的入土角度進行微調,以達到鏟尖的最佳入土角度;由于深松和旋耕同時進行,生產效率得到提高,同時能耗也有所降低。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振動式旋耕、深松一體機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振動式旋耕、深松一體機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連桿與長傳動臂的傳動示意圖;圖4是短傳動臂、傳動桿及翼型纟產的傳動示意圖;圖中1.旋耕機機架,2.牽引架,3.變速箱,4.限深輪,5.圓盤梨刀,6.深松機橫梁,7.輸出軸,8.偏心輪,8a.偏心軸,9.連桿,10.長傳動臂,IOa.軸套,IOb.緊固螺栓,11.轉動軸,12.短傳動臂,12a.軸套,12b.緊固螺栓,13.軸承座,14.傳動桿,14a.絲桿,14b.內螺紋絲扣管件,14c.絲桿,15.翼型鏟,16.鏟臂,17. U形螺桿,18.連接臂,19. U型接頭,20.U型接頭,21.U型接頭。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圖2所示,在旋耕機機架I的上方設有牽引架2和變速箱3,在旋耕機機架I的下方裝有圓盤梨刀5和限深輪4,深松機橫梁6上通過U型螺桿17固定連接鏟臂16,旋耕機機架I尾部通過連接臂18與深松機橫梁6固定連接,變速箱3的輸出軸7上連接一個偏心輪8,偏心輪8的偏心軸8a周向上連接一根隨偏心輪8轉動而往復擺動的連桿9,連桿9的開放端焊接一個U型接頭19,深松機橫梁6上方設有轉動軸11,轉動軸11的兩端通過軸承座13支撐,轉動軸11的周向上固定設置長傳動臂10和短傳動臂12,長傳動臂10和短傳動臂12分別通過帶緊固螺栓10b、12b的軸套10a、12a套裝并固定在轉動軸11上,長傳動臂10與短傳動臂12的臂長比為3 1 ;結合圖3所示,長傳動臂10的開放端與連桿9開放端的U型接頭19通過銷軸鉸接,結合圖4所示,短傳動臂12的開放端與一個豎向設置的傳動桿14連接,傳動桿14的上端焊接一個U型接頭20,U型接頭20與短傳動臂12的開放端通過銷軸鉸接,傳動桿14是由上下兩根絲桿14a、14c與中間的內螺紋絲扣管件14b連接配合組成,通過調節內螺紋絲扣管件14b與絲桿14a、14c之間的連接配合可以微調翼型鏟的入土角度,傳動桿14的下端焊接一 U型接頭21 ;U型接頭21與翼型鏟15的尾部通過銷軸鉸接,鏟臂16的下端與翼型鏟15的中段鉸接,為使鏟尖達到理想的振動效果及節省傳動力,翼型鏟15與鏟臂16鉸接點到翼型鏟15尾端和翼型鏟15鏟尖的距離比為(4 5) :3。工作原理偏心輪隨輸出軸轉動帶動偏心軸上連桿往復擺動,進而通過長傳動臂帶動轉動軸在一定圓周區間內往復轉動,轉動軸的轉動通過短傳動臂傳遞給傳動桿,由于傳動桿的下端通過一個U型接頭與翼型鏟的尾部鉸接,同時翼型鏟的中段鉸接在鏟臂上,進而帶動翼型鏟的鏟尖產生振動,翼型鏟邊振動邊伸入,鏟尖對耕地里形成較大阻力的硬質土塊產生較好地沖擊破壞作用,使得翼型鏟入土更深、更輕松;在動力傳動方面,根據杠桿作用原理,采取長傳動臂帶動短傳動臂、翼型鏟較長的后段帶動較短的前段,利用較小的動力就可以帶動翼型鏟強有力地振動;在鏟尖入土方面,通過調節振動連桿中內螺紋絲扣管件與絲桿的連接配合對翼型鏟鏟尖的入土角度進行微調,以達到鏟尖的最佳入土角度。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術實現思路
    對本技術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 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替換、等效變化及修飾,均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振動式旋耕、深松一體機,包括一臺旋耕機和一臺深松機,旋耕機機架上設有變速箱,深松機橫梁上固定連接鏟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箱的輸出軸上連接一個偏心輪,偏心輪的偏心軸周向上連接一根隨偏心輪轉動而往復擺動的連桿,所述旋耕機機架尾部通過連接臂與深松機橫梁固定連接,所述深松機橫梁上方設有通過軸承座支撐的轉動軸,轉動軸的周向上固定連接長傳動臂和短傳動臂,長傳動臂的開放端與連桿的開放端鉸接,短傳動臂的開放端與豎向設置的傳動桿上端連接,傳動桿下端與翼型鏟尾部鉸接,所述鏟臂下端與翼型鏟中段鉸接。

    【技術特征摘要】
    1.振動式旋耕、深松一體機,包括一臺旋耕機和一臺深松機,旋耕機機架上設有變速箱,深松機橫梁上固定連接鏟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箱的輸出軸上連接一個偏心輪,偏心輪的偏心軸周向上連接一根隨偏心輪轉動而往復擺動的連桿,所述旋耕機機架尾部通過連接臂與深松機橫梁固定連接,所述深松機橫梁上方設有通過軸承座支撐的轉動軸,轉動軸的周向上固定連接長傳動臂和短傳動臂,長傳動臂的開放端與連桿的開放端鉸接,短傳動臂的開放端與豎向設置的傳動 桿上端連接,傳動桿下端與翼型鏟尾部鉸接,所述鏟臂下端與翼型鏟中段鉸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振動式旋耕、深松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長傳動臂和短傳動臂通過帶緊固螺栓的軸套套裝并固定在轉動軸上。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振動式旋耕、深松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衍夫鄧傳虎鄧傳林
    申請(專利權)人:鄧衍夫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潮喷失禁大喷水无码|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va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一本久道中文无码字幕av| 日韩AV无码不卡网站| 国产免费黄色无码视频|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 八戒理论片午影院无码爱恋|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午夜无码国产理论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