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應用于消弧線圈接地系統的串聯阻尼電阻控制方法,包括阻尼電阻R、直流真空接觸器JCQ1、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自適應控制模塊LJ和散熱風扇,直流真空接觸器JCQ1由消弧線圈控制器遠方控制、進行阻尼電阻R的投切控制,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由自適應控制模塊LJ控制、進行阻尼電阻R的后備保護投切控制,自適應控制模塊LJ對阻尼電阻R的通流、阻尼箱的工作溫度進行實時跟蹤;阻尼電阻R接在消弧線圈的X端與地之間,直流真空接觸器JCQ1、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和自適應控制模塊LJ的輔助觸點并聯后控制散熱風扇。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串聯阻尼電阻控制方法,采用雙重控制及保護方式,能夠保障阻尼電阻的可靠投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配電網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的串聯阻尼電阻控制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配電網規模日益增大,配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時的故障電流也越來越大,直接威脅著配電網運行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而消弧線圈接地方式能夠有效減小故障電流,限制接地過電壓,可靠熄滅接地電弧,有利于配電網的安全運行,得到了廣泛應用。 在配電網正常運行時,為限制中性點過電壓,需要在在回路中串聯阻尼電阻;在配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時,阻尼電阻需要快速退出,一方面可以減小補償回路的阻抗,增大消弧線圈輸出的補償電流;另一方面防止阻尼電阻因過熱而危及安全運行。目前阻尼電阻的控制方法在功能完善性、運行可靠性等方面仍需改進,具體表現在需要進一步完善控制及保護措施,優化散熱的控制方法。中國專利號ZL200510028204. 7、專利技術名稱消弧線圈阻尼電阻可控硅保護裝置,披露了一種在消弧線圈接地系統中串聯阻尼電阻的控制方法,該方法通過在阻尼電阻兩端并聯兩個雙向可控硅,分為兩級保護,對于每一級保護,選擇可控硅門極觸發電流控制電阻的大小,實現不同阻尼電阻的保護控制。由于目前可控硅的耐壓水平不高,在發生單相接地或遭受雷擊的情況下,阻尼電阻兩端電壓很有可能超過可控硅的絕緣水平,造成可控硅損壞,而且消弧線圈在不同檔位時啟動補償的門檻電壓不一致,會造成對部分高阻接地故障尤其是小電容電流時無法進行正常補償;可控硅導通后不能實現自動控制可能造成“虛幻接地”等現象,嚴重干擾配電網的正常運行;此外,在發生單相接地的情況下消弧線圈輸出的電流大,需要考慮相關設備的散熱,從而保障運行設備的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為配電網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提供一種準確性高且運行可靠的串聯阻尼電阻控制方法,該方法能夠實現阻尼電阻可靠投切的同時,集成了了阻尼電阻散熱風扇自適應控制、模擬狀態量監測等功能,增強了阻尼電阻控制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實用性。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阻尼電阻R、直流真空接觸器JCQ1、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自適應控制模塊LJ和散熱風扇,所述直流真空接觸器JCQl由消弧線圈控制器遠方控制、進行阻尼電阻R的投切控制,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由自適應控制模塊LJ控制、進行阻尼電阻R的后備保護投切控制,自適應控制模塊LJ對阻尼電阻R的通流、阻尼箱的工作溫度進行實時跟蹤;所述阻尼電阻R接在消弧線圈的X端與地之間,直流真空接觸器JCQl、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和自適應控制模塊LJ的輔助觸點并聯后控制散熱風扇,工作方式如下當正常工作時阻尼電阻R投入運行;當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消弧線圈控制器控制阻尼電阻R退出運行,同時散熱風扇投入工作;當阻尼電阻R的通流超過設定值時自適應控制模塊LJ控制阻尼電阻R退出運行,同時散熱風扇投入工作; 當阻尼箱內工作溫度超過設定溫度時自適應控制模塊LJ控制散熱風扇投入工作。其中,自適應控制模塊LJ根據阻尼電阻R的參數和現場運行條件進行整定。優選的,所述阻尼電阻R為不銹鋼板電阻,其具有阻值可調、運行可靠、通流大、散熱好、體積小等特點。優選的,所述散熱風扇為兩個,分別記為散熱風扇FANl和散熱風扇FAN2,直流真空接觸器JCQ1、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和自適應控制模塊LJ的輔助觸點并聯后控制相串聯的散熱風扇FANl和散熱風扇FAN2。優選的,還包括電流互感器,所述電流互感器串聯在阻尼電阻R和地之間;更優選的,所述電流互感器為兩個,分別記為電流互感器TAl和電流互感器TA2,且電流互感器TAl和電流互感器TA2相互串聯。電流互感器能夠為監視阻尼箱的工作狀態和系統中性點電流提供信號接口。該方法中,采用雙重保護及控制方式投切阻尼電子R,即消弧線圈控制器的外部觸發控制(實現阻尼電阻R的遙控投切)及阻尼箱內部自適應控制。正常運行時,阻尼電阻R的投切由消弧線圈控制器進行控制,同時自適應控制模塊LJ作為后備方式對阻尼電阻R進行投切控制,通過兩套不同回路和方法實現了阻尼電阻R的可靠投切;同時能夠根據阻尼箱的工作狀態,自適應控制散熱風扇,降低設備工作溫度并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采用雙重控制及保護方式,保障阻尼電阻的可靠投切;(2)集成散熱風扇自適應控制功能,改善工作環境并延長風扇使用壽命;(3)集成測量用電流互感器,為監視阻尼箱的工作狀態和系統中性點電流提供信號接口。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一次接線原理圖;圖2(a)、圖2(b)為本專利技術的二次接線原理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更進一步的說明。如圖I、圖2(a)、圖2(b)所示為一種的原理圖,包括阻尼電阻R、電流互感器TAl、電流互感器TA2、直流真空接觸器JCQl、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自適應控制模塊U、散熱風扇FANl和散熱風扇FAN2。阻尼電阻R連接在消弧線圈的X端與地之間。直流真空接觸器JCQl與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和阻尼電阻R并聯,經電流互感器TAl與電流互感器TA2串聯接至大地。直流真空接觸器JCQl由消弧線圈控制器遠方控制,進行阻尼電阻R的投切控制;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由阻尼箱內部的自適應控制模塊LJ控制,實現阻尼電阻R的后備保護投切。直流真空接觸器JCQ1、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和自適應控制模塊LJ的輔助觸點并聯后控制相串聯的散熱風扇FANl和散熱風扇FAN2。直流真空接觸器JCQl和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電流互感器TAl和電流互感器TA2按照消弧線圈的額定電流進行選擇,例如對于630kVA/1OkV的消弧線圈,直流真空接觸器JCQl和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分別選擇CKJ1-160A/1. 14kV (DC220)、CKJ1-160A/1. 14kV(AC220),電流互感器TAl和電流互感器TA2都選LFZ-0. 66 150/1A,自適應控制模塊LJ按照阻尼電阻R長時間通流進行選擇及阻尼電阻R的額定工作溫度進行設計。配電網正常運行時,中性點位移電壓很小,流過阻尼電阻R的電流很小,直流真空 接觸器JCQl和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都處于打開狀態,阻尼電阻R投入運行。當配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中性點電壓升高,消弧線圈控制器控制直流真空接觸器JCQl處于閉合狀態,阻尼電阻R退出運行并啟動散熱風扇FANl和散熱風扇FAN2工作;此外,阻尼箱內的自適應控制模塊LJ將實時跟蹤阻尼箱的工作狀態,當阻尼電阻R的通流過大時,自適應控制模塊U將自動控制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閉合,使阻尼電阻R退出運行并啟動散熱風扇FANl和散熱風扇FAN2工作,當阻尼箱內工作溫度高于額定工作溫度時,將通過自適應控制模塊LJ啟動散熱風扇FANl和散熱風扇FAN2進行強迫風冷散熱,降低阻尼箱內的工作溫度。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電阻R、直流真空接觸器JCQl、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自適應控制模塊LJ和散熱風扇,所述直流真空接觸器JCQl由消弧線圈控制器遠方控制、進行阻尼電阻R的投切控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應用于消弧線圈接地系統的串聯阻尼電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電阻R、直流真空接觸器JCQ1、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自適應控制模塊LJ和散熱風扇,所述直流真空接觸器JCQ1由消弧線圈控制器遠方控制、進行阻尼電阻R的投切控制,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由自適應控制模塊LJ控制、進行阻尼電阻R的后備保護投切控制,自適應控制模塊LJ對阻尼電阻R的通流、阻尼箱的工作溫度進行實時跟蹤;所述阻尼電阻R接在消弧線圈的X端與地之間,直流真空接觸器JCQ1、交流真空接觸器JCQ2和自適應控制模塊LJ的輔助觸點并聯后控制散熱風扇,工作方式如下:當正常工作時:阻尼電阻R投入運行;當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消弧線圈控制器控制阻尼電阻R退出運行,同時散熱風扇投入工作;當阻尼電阻R的通流超過設定值時:自適應控制模塊LJ控制阻尼電阻R退出運行,同時散熱風扇投入工作;當阻尼箱內工作溫度超過設定溫度時:自適應控制模塊LJ控制散熱風扇投入工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銳,姜鐵衛,夏磊,李維虎,楊青峰,王飛行,藺金強,肖克芳,
申請(專利權)人: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肅省電力公司白銀供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