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包括基板、電池片和蓋板,所述基板、所述電池片以及所述蓋板間通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相粘接,所述基板的中部具有可容納水流通過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兩端分別連接有供水裝置和排水裝置,所述空腔的頂部內表面上設置有若干與電池片相配合的散熱片。工作過程中,冷卻水通過所述供水裝置通入所述空腔內,以便通過水流與所述空腔腔壁間的熱交換將電池組件相關結構的熱量帶走,加快電池組件的散熱,從而使得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整體散熱效率及其散熱效果得以顯著提高,并使其相關組件能夠適應更高的聚光倍數,進而使得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整體工作效率得以相應提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光伏組件制造
,特別涉及一種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
技術介紹
在目前的光伏
,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是一種被普遍應用的太陽能吸收轉換裝置,而隨著使用需求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使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現有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其工作過程中通常是通過散熱片進行散熱,以避免長時間高溫工作導致電池組件相關結構受熱老化,保證其安全使用。然而,雖然該種散熱方式能夠滿足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基本使用需要,但由于其散熱效率低下,散熱效果較差,使得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工作過程中所能承受的光照強度非常有限,一般只·能維持在6倍聚光條件以下,聚光倍數稍高便會導致電池組件相關結構產生老化變形等非工作性損傷,嚴重制約了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應用環境和工作效率。因此,如何提高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散熱效率和散熱效果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重要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該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散熱效率較高,散熱效果較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包括基板、電池片和蓋板,所述基板、所述電池片以及所述蓋板間通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相粘接,所述基板的中部具有可容納水流通過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兩端分別連接有供水裝置和排水裝置,所述空腔的頂部內表面上設置有若干與電池片相配合的散熱片。優選地,所述基板的內部集成有若干與所述電池片相配合的二極管。優選地,所述基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所述二極管相連的正極接線盒和負極接線盒。優選地,各所述二極管具體分布于所述空腔的后部。優選地,所述基板上設置有分別與所述供水裝置和所述排水裝置相配合的水流控制裝置。優選地,所述蓋板具體為低鐵超白鋼化玻璃。相對上述
技術介紹
,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包括基板、電池片和蓋板,所述基板、所述電池片以及所述蓋板間通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相粘接,所述基板的中部具有可容納水流通過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兩端分別連接有供水裝置和排水裝置,所述空腔的頂部內表面上設置有若干與電池片相配合的散熱片。工作過程中,冷卻水通過所述供水裝置通入所述空腔內,以便通過水流與所述空腔腔壁間的熱交換將電池組件相關結構的熱量帶走,加快電池組件的散熱,從而使得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整體散熱效率及其散熱效果得以顯著提高,并使其相關組件能夠適應更高的聚光倍數,進而使得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整體工作效率得以相應提高;同時,由所述空腔內經由所述排水裝置排出的熱水能夠用于日常生活生產用水,尤其為冬季等寒冷環境下的生產生活用水帶來了便利。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優選方案中,所述基板的內部集成有若干與所述電池片相配合的二極管。將所述二極管集成于所述基板內使得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裝配使用過程中無需在其主體結構外部加裝二極管及相關工作結構,從而有效提高了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整體裝配效率,使其裝配過程簡便易行。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 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電池組件端部的局部結構剖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的核心是提供一種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該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散熱效率較高,散熱效果較好。為了使本
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I和圖2,圖I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電池組件端部的局部結構剖視圖。在具體實施方式中,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包括基板11、電池片12和蓋板13,基板11、電池片12以及蓋板13間通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相粘接,基板11的中部具有可容納水流通過的空腔14,空腔14的兩端分別連接有供水裝置(圖中未示出)和排水裝置(圖中未示出),空腔14的頂部內表面上設置有若干與電池片12相配合的散熱片15。工作過程中,冷卻水通過所述供水裝置通入空腔14內,以便通過水流與空腔14腔壁間的熱交換將電池組件相關結構的熱量帶走,加快電池組件的散熱,從而使得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整體散熱效率及其散熱效果得以顯著提高,并使其相關組件能夠適應更高的聚光倍數,進而使得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整體工作效率得以相應提高;同時,由空腔14內經由所述排水裝置排出的熱水能夠用于日常生活生產用水,尤其為冬季等寒冷環境下的生產生活用水帶來了便利。進一步地,基板11的內部集成有若干與電池片12相配合的二極管16。將二極管16集成于基板11內使得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裝配使用過程中無需在其主體結構外部加裝二極管及相關工作結構,從而有效提高了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整體裝配效率,使其裝配過程簡便易行。另一方面,基板11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二極管16相連的正極接線盒(圖中未示出)和負極接線盒(圖中未示出)。該種利用接線盒直接將正負極引出以便外部設備連通的連接結構能夠有效減少相關設備間的導線長度,簡化其裝配連通過程,并使其裝配結構相應簡化。應當指出,具體到實際生產操作過程中,通常直接在基板11的兩端以穿孔方式引出導線至所述正極接線盒和所述負極接線盒處,當然,該種穿孔接線方式僅為優選方案,其接線方式并不局限于上文所述的穿孔,只要是能夠滿足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實際使用需要均可。另外,各二極管16具體分布于空腔14的后部。將二極管16設置于空腔14的后部能夠保證各二極管16在工作狀態下發出的熱量被空腔14內的水流帶走,以有效降低二極管16的工作溫度,從而使得二極管16的工作效率顯著提高,并使其使用壽命相應延長。當然,上述二極管16的設置位置并不局限于圖中所示的空腔14的后部,只要是能夠滿足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實際使用需要均可?!じ唧w地,基板11上設置有分別與所述供水裝置和所述排水裝置相配合的水流控制裝置(圖中未示出)。工作過程中,通過所述水流控制裝置調整供水系統內的水流速度,以適應不同工況環境下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散熱需要,從而保證其能夠在適宜的溫度環境下平穩工作,以使其工作效率得以進一步提高。此外,蓋板11具體為低鐵超白鋼化玻璃。該種低鐵超白鋼化玻璃的光照透射率高,能夠進一步提高所述蓋板的光照利用率,且其市場供應量較大,采購方便,從而使得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制造成本得以相應降低。綜上可知,本專利技術中提供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包括基板、電池片和蓋板,所述基板、所述電池片以及所述蓋板間通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相粘接,所述基板的中部具有可容納水流通過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兩端分別連接有供水裝置和排水裝置,所述空腔的頂部內表面上設置有若干與電池片相配合的散熱片。工作過程中,冷卻水通過所述供水裝置通入所述空腔內,以便通過水流與所述空腔腔壁間的熱交換將電池組件相關結構的熱量帶走,加快電池組件的散熱,從而使得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整體散熱效率及其散熱效果得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包括基板、電池片和蓋板,所述基板、所述電池片以及所述蓋板間通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相粘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中部具有可容納水流通過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兩端分別連接有供水裝置和排水裝置,所述空腔的頂部內表面上設置有若干與電池片相配合的散熱片。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增勝,劉亞鋒,
申請(專利權)人: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