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低壓電氣領域中的塑殼斷路器的新型觸頭滅弧系統,滅弧室的前壁上部處開有前出氣口、后壁上未設開口;滅弧室內腔中后下部分設有轉軸,轉軸與柵片之間是動觸頭,動觸頭下端連接轉軸且動觸頭可繞轉軸在滅弧室前壁和后壁之間作旋轉運動;動觸頭引弧片自滅弧室前壁下部由外向內伸入滅弧室內腔中并沿著滅弧室的前壁向上延伸至靠近前出氣口處;動觸頭在斥開極限位置時,動觸頭上端靠近但不接觸動觸頭引弧片上端;使動觸頭在斥開時電弧弧根能夠轉移到動觸頭引弧片上,進而快速地進入滅弧室;滅弧室只設置有前出氣口,可以充分利用氣吹滅弧以及解決等離子氣體向后噴射問題,提高斷路器開斷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塑殼斷路器,具體涉及塑殼斷路器的觸頭滅弧系統,屬于低壓電氣
技術介紹
塑殼斷路器由動靜觸頭組成,在斷路器通斷后動靜觸頭間會產生電弧,如果對觸點沒有保護,電弧弧根將停留在觸點上,觸點會在電弧的侵蝕下變小變薄,最終導致斷路器斷相,所以在設計斷路器時,都采取各種措施盡可能保護觸點。其中增加引弧片使它能夠快速吸引電弧,是減少電弧對觸點侵蝕的方法之一?,F有的塑殼斷路器在其靜觸頭周圍增加靜觸頭引弧片使電弧弧根可以輕松轉移,這樣在動靜觸頭斥開后,電弧弧根可以從靜觸點轉移到靜觸頭引弧片上,形成進線端、靜觸頭引弧片、滅弧柵片、動觸頭的依次電流回路,從而保護靜觸頭觸點不被電弧侵蝕。但是動 觸頭引弧片由于結構等多種原因而沒能有效地吸引電弧,導致動觸頭引弧片相當于一個滅弧柵片,只起到分割電弧的作用,電弧還是會燒蝕動觸頭觸點或者動觸頭弧角,影響斷路器分斷后的溫升以及斷路器的使用?,F有的塑殼斷路器的滅弧室一般都由滅弧柵片及產氣材料組成,產氣材料在斷路器開斷時,在電弧的侵蝕下會產生氣體,冷卻電弧。在氣體朝著滅弧室前出氣口運動的過程中,將電弧吹向柵片方向,但由于滅弧室后部有一個提供動觸頭進入滅弧室運動的開口,在氣吹滅弧的過程中,有一部分的氣體會朝這一后部開口方向噴射,造成整個滅弧室氣吹壓力的下降,減弱了氣吹效果,不利于提高斷路器的滅弧性能。而且當氣體朝后部開口噴射時,會連帶著電弧燒損觸頭、柵片產生的含金屬粒子的等離子氣體一起向滅弧室后方擴散,使這些粒子粘附在整個斷路器的脫扣器區域,造成相間絕緣絕緣性能下降,進而使斷路器容易被過電壓擊穿。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塑殼斷路器的新型觸頭滅弧系統,在保留靜觸頭引弧片的同時,能有效地吸引動觸頭上的電??;并且能充分利用氣吹滅弧的效果提高分斷性能,解決等離子氣體向后噴射而導致脫扣器區域絕緣下降的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滅弧室及其內腔中的動觸頭、靜觸頭、若干柵片,柵片位于滅弧室內腔上部,滅弧室的前壁上部處開有前出氣口、后壁上未設開口 ;滅弧室內腔中后下部分設有轉軸,轉軸與柵片之間是動觸頭,動觸頭下端連接轉軸且動觸頭可繞轉軸在滅弧室前壁和后壁之間作旋轉運動;動觸頭引弧片自滅弧室前壁下部由外向內伸入滅弧室內腔中并沿著滅弧室的前壁向上延伸至靠近前出氣口處;動觸頭在斥開極限位置時,動觸頭上端靠近但不接觸動觸頭引弧片上端。進一步地,本專利技術靜觸頭在滅弧室內腔中沿著滅弧室的后壁向上延伸至與柵片后部一致的高度處,靜觸頭的上端部分是靜觸頭引弧片,靜觸頭的中間部分固定連接靜觸點,柵片位于動觸頭引弧片上端和靜觸頭引弧片之間。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I、動觸頭在斥開時電弧弧根能夠輕松地轉移到動觸頭引弧片上進而快速地進入滅弧室,靜觸點上的電弧會轉移到靜觸頭引弧片上,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觸頭觸點不被電弧嚴重侵蝕,保證了斷路器的性能。2、整體滅弧室只設置有前出氣口,不需要設置后部提供動觸頭運動的開口,這樣可以充分利用氣吹滅弧以及解決等離子氣體向后噴射而導致脫扣器區域絕緣下降的問題,提高斷路器的開斷性能。3、動觸頭引弧片所采用的結構簡單,便于加工與安裝。4、本專利技術中觸頭與滅弧室安裝好后是一個整體結構,這樣可以便于工人最后組裝 整臺斷路器。5、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易實現,安裝方便。附圖說明以下由結合附圖以非限定的例子示出的對優選但非唯一的實施例的說明,可以清楚了解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特性和優點。為更清晰簡潔地顯示本專利技術結構,附圖中省略了常規塑殼斷路器的傳動機構以及脫扣器。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半剖視 圖2為圖I中動觸頭引弧片12的結構 圖3為圖I中靜觸頭3的結構 圖4為圖I中滅弧室2的左、右一側壁的王視 圖5是圖I中動觸頭14斥開到極限位置時的工作原理 圖中1.轉軸;2.滅弧室;3.靜觸頭;4.棚片;12.動觸頭引弧片;13.軟連接;14.動觸頭;21.前出氣口 ;32.靜觸點;122.折彎凸臺;231.環形凸臺;233.凹槽;2311.環形凸臺的后壁;312.靜引弧片。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圖I中所示,本專利技術觸頭滅弧系統包括滅弧室2、動觸頭14、靜觸頭3以及若干柵片4,其中,滅弧室2是左右對稱的兩邊拼接的結構,在滅弧室2內腔內的上部分安裝若干柵片4,滅弧室2內腔中的后下部分安裝轉軸1,在轉軸I與柵片4之間是動觸頭14。轉軸I的兩端固定連接在滅弧室2左右側壁上,轉軸I的中間可旋轉連接于動觸頭14的下端,動觸頭14的上端是活動端,活動端靠近柵片4。這樣,動觸頭14可在滅弧室2內腔中繞著轉軸I在柵片4的下方且在滅弧室2前壁和后壁之間作旋轉運動,斥開的動觸頭14位于滅弧室2內腔的前方。進線端與外部的通電電纜連接,是整個斷路器的進線端,進線端自滅弧室2前壁下部由外向內伸入滅弧室2內腔中,而出線端自滅弧室2后壁中間由外向內伸入滅弧室2內腔中。在滅弧室2的前壁上部處,開有一個連通了滅弧室2內腔與外部的前出氣口 21,可供電弧以及電弧燒損柵片4產生的金屬離子排出。在滅弧室2的后壁上沒有開口,這樣只有一個出氣口 21的滅弧室2可以保證其內部的氣壓。參見圖2,本專利技術的進線端就是位于滅弧室2之外的一部分動觸頭引弧片12,或者將位于滅弧室2之外的這部分動觸頭引弧片12與進線端做成一體式的結構。動觸頭引弧片12自滅弧室2前壁下部由外向內伸入滅弧室2內腔中,并且在滅弧室2內腔中沿著滅弧室2的前壁向上延伸至靠近前出氣口 21處,動觸頭14在斥開極限位置時,動觸頭14上端靠近但不接觸動觸頭引弧片12上端。在滅弧室2內腔中,將動觸頭引弧片12與動觸頭14以軟連接13相連。參見圖3,本專利技術的出線端與靜觸頭3連接,或者將靜觸頭3與出線端做成一體式的結構。靜觸頭3在滅弧室2內腔中沿著滅弧室2的后壁向上延伸至與柵片4后部一致的高度處。靜觸頭3的上端部分是靜觸頭引弧片312。在靜觸頭3的中間部分固定連接靜觸點32。柵片4位于動觸頭引弧片12上端和靜觸頭引弧片312之間。 參見圖4,在滅弧室2內,位于滅弧室2左、右側壁的內表面上,固定環形凸臺231。本專利技術可在左側壁或者右側壁上固定一個環形凸臺231,也可同時在左右兩側壁上均固定一個環形凸臺231。當動觸頭14斥開到位時,動觸頭14正好與環形凸臺231的后壁2311相貼合,這樣,用來對動觸頭14的斥開位置進行限位。環形凸臺231的前壁233與滅弧室2的前壁相平行且之間形成一個凹槽233。動觸頭引弧片12沿著滅弧室2的前壁向上延伸即被卡在凹槽233中,凹槽233用來固定動觸頭引弧片12。如圖5所示,當動觸頭14在斥開極限位置時,滅弧柵片4位于處于動觸頭14和靜觸頭3之間,動觸頭14的上端活動端與動觸頭引弧片12之間保留有間隙。如圖1-5中所示,當斷路器剛開始通電時,電流流向是依次沿進線端、軟連接13、動觸頭14、靜觸頭3、出線端的方向,但是當斷路器的動觸頭14與靜觸頭3兩者斥開時,動觸頭14由環形凸臺231的后壁2311的限位到達圖5所示的位置,此時,靜觸點32產生的電弧的弧根從靜觸點32上轉移到靜觸頭引弧片312上,動觸點上的弧根從動觸點上轉移到動觸頭引弧片12上,此時,電流的流向是依次沿進線端、動觸頭引弧片12、滅弧柵片4、靜觸頭引弧片312、出線端的方向。當動靜觸頭斥開電弧轉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塑殼斷路器的觸頭滅弧系統,包括滅弧室(2)及其內腔中的動觸頭(14)、靜觸頭(3)、若干柵片(4),柵片(4)位于滅弧室(2)內腔上部,其特征是:滅弧室(2)的前壁上部處開有前出氣口(21)、后壁上未設開口;滅弧室(2)內腔中后下部分設有轉軸(1),轉軸(1)與柵片(4)之間是動觸頭(14),動觸頭(14)下端連接轉軸(1)且動觸頭(14)可繞轉軸(1)在滅弧室(2)前壁和后壁之間作旋轉運動;動觸頭引弧片(12)自滅弧室(2)前壁下部由外向內伸入滅弧室(2)內腔中并沿著滅弧室(2)的前壁向上延伸至靠近前出氣口(21)處;動觸頭(14)在斥開極限位置時,動觸頭(14)上端靠近但不接觸動觸頭引弧片(12)上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咸,任飛,李冰燕,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輝能電氣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