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管道用通信電纜,包括纜芯、位于纜芯外的第一繞包層和位于第一繞包層外的護套層,纜芯包括復數個由一對導體構成的數據線對,每個數據線對外依次繞包有第二、第三繞包層,所述的纜芯還包括中心加強件,中心加強件的數量與數據線對的數量相等,并且分別伴隨每個數據線對一起被第二、第三繞包層繞包。優點:能滿足對管道的大角度安裝敷設要求;良好地體現對使用環境的適應性;能防止外部水汽侵入數據線對,確保通信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線電纜
,尤其是涉及一種管道用通信電纜。
技術介紹
管道用通信電纜通常被人們稱之為特種電纜,而之所以被稱為特種電纜,是因為由于地下勘探作業環境特殊,因而對于該種電纜的技術要求極為嚴苛,具體表現為其一,由于通信電纜需要穿過通常為數十米乃至上百米的長度不等的90°的管道,并且管道直徑略大于通信電纜的直徑,因而要求通信電纜具有優異的強度及回彈性;其二,需確保理想的耐高低溫性能;其三,由于通信電纜在較深的地下環境使用,而地下環境較為潮濕,因此要求其具有極低的吸水率,以避免水分子侵襲內部的數據線對,造成對通信效果產生影響;其四,要求自重量輕且硬度高,但不失可彎曲效果,等等。目前,不論是電線電纜的設計部門還是生產廠商,均在盡可能使管道用通信電纜至少滿足該四個要求而努力。·中國專利ZL201110269520. 9公開了 “管道用通信電纜”,其包括纜芯、第一繞包層和護套層,纜芯包括復數個數據線對,每個數據線對由一對導體和包覆在各導體外的被覆層構成,纜芯還包括第二、第三繞包層、中心加強件和地線,第二繞包層繞包在數據線對外,第三繞包層繞包在第二繞包層外,地線的數量與數據線對的數量相等,并且分別伴隨于每個數據線對,中心加強件位于纜芯的中心,中心加強件由玻璃纖維絲集束構成并且由聚酯繞包帶包覆,所述的復數個數據線對圍繞中心加強件并且與中心加強件絞合。雖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上述四個條件,但效果仍不理想,還存在以下缺點 1、中心加強件位于纜芯的中心,其擠占了纜芯的大量空間,導致空間利用率不高; 2、各數據線對之間以及每個數據線對與中心加強件之間會留有大量縫隙,由于縫隙的存在,會使大量空氣或者水汽進入,從而侵襲內部的數據線對,造成對通信效果產生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管道用通信電纜。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管道用通信電纜,包括纜芯、位于纜芯外的第一繞包層和位于第一繞包層外的護套層,纜芯包括復數個由一對導體構成的數據線對,每個數據線對外依次繞包有第二、第三繞包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纜芯還包括中心加強件,中心加強件的數量與數據線對的數量相等,并且分別伴隨每個數據線對一起被第二、第三繞包層繞包。優選的,復數個數據線對圍繞其中一個數據線對,并且與該數據線對絞合。優選的,所述的纜芯還包括地線,地線的數量與數據線對的數量相等,并且分別伴隨每個數據線對和中心加強件一起被第二、第三繞包層繞包。優選的,所述的纜芯還包括第一填充層,該第一填充層填充在第二繞包層內部的間隙之間。優選的,所述的纜芯還包括第二填充層,該第二填充層填充在纜芯內部的數據線對之間的間隙內。優選的,所述的中心加強件由玻璃纖維絲集束構成并且由聚酯繞包帶包覆。優選的,所述的第一填充層和第二填充層均為石油膏填充層。優選的,每對導體的各導體外包覆有被覆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1、使用分置于數據線對內部的多根中心加強件代替現有的置于纜芯中心的一個中心加強件,不僅大大加強了電纜的硬度,還能將中心加強件所擠占的空間騰出來,而用于放置更多的數據線對; 2、在每個數據線對內設置地線,能避免數據線對在傳輸時的相互干擾; 3、在電纜內填充有第一、第二填充層,可占據各數據線對之間以及每個數據線對內部留有的大量縫隙,進而阻止大量空氣或者水汽進入,防止其侵襲內部的數據線對,對通信效果產生影響。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號說明 I為纜芯、2為第一繞包層、3為護套層、4為中心加強件、11為數據線對、12為第二繞包層、13為第三繞包層、14為聚酯繞包帶、15為地線、111為各導體、112為被覆層、142為第一填充層、141為第一填充層。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I 如圖I所示一種管道用通信電纜,包括纜芯I、位于纜芯I外的第一繞包層2和位于第一繞包層2外的護套層3,第一繞包層2為厚度O. 035 mm的聚酯繞包帶,而護套層3為改性熱塑性彈性體。纜芯I包括復數個由一對導體構成的數據線對11,本實施的數據線對為六個,數據線對11自身的一對導體之間彼此絞合,當各個數據線對11自身絞合后,便在各數據線對11外繞包由鋁箔充任的第二繞包層12,其中鋁箔的厚度為O. 04 _。而后在第二繞包層12外繞包第三繞包層13,第三繞包層13為聚酯繞包帶,厚度為O. 035 mm。纜芯I還包括中心加強件4,中心加強件4的數量與數據線對11的數量相等,并且分別伴隨每個數據線對11 一起被第二、第三繞包層12、13繞包,中心加強件4分置于數據線對11內部,不僅大大加強了電纜的硬度,還能將中心加強件所擠占的空間騰出來,而用于放置更多的數據線對。中心加強件4由玻璃纖維絲集束(集合)并且在其外繞包有厚度優選為O. 015mm的聚酯繞包帶14。六個數據線對11圍繞其中一個數據線對,并且與該數據線對絞合。纜芯I還包括地線15,地線15由單絲直徑為O. 25 mm的鍍錫絞合銅絲充任。地線15的數量與數據線對11的數量相等,并且分別伴隨每個數據線對11和中心加強件4 一起被第二、第三繞包層12、13繞包。地線15的設置可避免數據線對11在傳輸時的互相干擾。纜芯I還包括第一填充層142,該第一填充層142填充在第二繞包層12內部的間隙之間。纜芯I還包括第二填充層141,該第二填充層141填充在纜芯I內部的數據線對11之間的間隙內。第一填充層142和第二填充層141均為石油膏填充層。石油膏填充層可占據各數據線對11之間以及每個數據線對內部留有的大量縫隙,進而阻止大量空氣或者水汽進入,防止其侵襲內部的數據線對,對通信效果產生影響。每對導體的各導體111外包覆有被覆層112。導體111由單絲直徑O. 5 mm的鍍錫絞合銅絲構成,而被覆層112為氟塑料被覆層,即由材質為氟塑料充任被覆層112。實施例2 參見圖1,將數據線對11的數量改為兩對,兩個數據線對相互絞合;將導體111的單絲直徑改為O. 2 mm ;當導體111的單絲直徑為O. 2 mm,第二繞包層鋁箔的厚度不能太厚,太厚將導致整個電纜的體積增大,同時也不能太薄,太薄則不能很好的起到保護作用,因此將鋁箔的厚度改為O. 025mm剛好合適,且該厚度的鋁箔還能最好的屏蔽導體的干擾,防止·相鄰數據線對之間相互干擾;與前同一道理,將充任第三繞包層13的聚酯繞包帶的厚度改為O. 025 mm剛好合適;由于導體111的單絲直徑改為O. 2 mm,為了能很好的避免數據線對11在傳輸時的互相干擾,經多次試驗驗證,將構成地線15的鍍錫絞合銅絲的直徑改為O. 22mm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將繞包在中心加強件4外的聚酯繞包帶14的厚度改為O. 02 mm,這樣不僅能將中心加強件束扎緊,同時采用的厚度也是最低的;將第一繞包層2(聚酯繞包帶)的厚度改為O. 025 mm。其余均同對實施例I的描述。實施例3 參見圖1,將數據線對11的數量改為四對,三個數據線對絞合在位于中心的一個數據線對上;以下尺寸也是最優尺寸,將導體111的單絲直徑改為O. 15 mm ;將鋁箔的厚度改為O.03 mm ;將充任第三繞包層13的聚酯繞包帶的厚度改為O. 020 mm ;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道用通信電纜,包括纜芯、位于纜芯外的第一繞包層和位于第一繞包層外的護套層,纜芯包括復數個由一對導體構成的數據線對,每個數據線對外依次繞包有第二、第三繞包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纜芯還包括中心加強件,中心加強件的數量與數據線對的數量相等,并且分別伴隨每個數據線對一起被第二、第三繞包層繞包。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益,
申請(專利權)人:王益,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