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通訊終端的密碼輸入方法,所述智能通訊終端包括用于顯示密碼輸入框的顯示裝置及用于輸入密碼的物理鍵盤/虛擬鍵盤,所述方法的步驟包括:接收用戶在密碼輸入框上輸入的密碼字符,記錄所述密碼字符及每一密碼字符的輸入時間;接受用戶的刪除密碼字符操作,記錄刪除時間;系統后臺計算所接受的該密碼字符的輸入操作至刪除操作之間的時間間隔并與預設的有效時間間隔進行比較,當判斷所述時間間隔小于有效時間間隔時,顯示該密碼字符的提示信息。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在用戶需要刪除所輸入的密碼字符的時候顯示密碼字符的提示信息,為用戶的操作提供了便利;通過設置有效時間間隔,可以有效地保障密碼安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密碼安全
,尤其涉及。
技術介紹
在網絡環境中,各種計算資源(如數據庫、服務平臺)需要認證機制的保護,以確保這些資源能被有權使用的人使用。用戶在使用電腦或者手機等智能通訊終端進入網上購物、瀏覽加密網頁或其他通訊平臺(如微博,qq)等應用時需要用戶輸入各應用所對應的賬號和密碼,只有在賬戶名和密碼被確認之后才有權限使用該應用提供的服務。而用戶在使用電腦或者手機輸入各種密碼的時候,無可避免地有時會不小心出現輸錯一位或多位符號的失誤,這時,由于往往無法確認從哪一位符號開始出錯,因而大部分用戶的操作是把之前已經輸入的所有密碼全部刪除然后重新輸入完整的密碼。這種操作在一定程度上給用戶帶 來困擾,尤其是用戶需要頻繁地輸入密碼時,這項操作就顯得尤為繁瑣,顯然不符合現代人對于通訊終端越來越高的智能化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所指的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專利技術提供,從而為用戶的更正密碼字符操作提供便利,且能有效地保障密碼安全。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所述智能通訊終端包括用于顯示密碼輸入框的顯示裝置及用于輸入密碼的物理鍵盤/虛擬鍵盤,所述方法的步驟包括 a、接收用戶在密碼輸入框上輸入的密碼字符,記錄所述密碼字符及每一密碼字符的輸入時間; b、接受用戶的刪除密碼字符操作,記錄刪除時間; C、系統后臺計算所接受的該密碼字符的輸入操作至刪除操作之間的時間間隔并與預設的有效時間間隔進行比較,當判斷所述時間間隔小于有效時間間隔時,顯示該密碼字符的提示信息。進一步地,所述密碼字符的提示信息包括當前刪除的密碼字符明文及此刪除的密碼字符的輸入次序。所述步驟c當系統后臺判斷計算所得的時間間隔小于有效時間間隔時,則顯示該當前刪除的密碼字符的提示信息,并等待用戶的下一輸入/刪除操作;當系統后臺判斷計算所得的時間間隔大于或等于有效時間間隔時,不顯示所述密碼字符的提示信息。所述預設的有效時間間隔的設置范圍為5秒-60秒。進一步地,本專利技術所述系統后臺是指智能通訊終端的操作系統后臺。所述智能通訊終端包括智能手機和個人計算機。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通過在用戶需要刪除所輸入的密碼字符的時候顯示密碼字符的提示信息,用戶可以根據提示信息更正輸入錯誤的該位字符,然后接著輸入剩余的密碼字符,而不需要將所有的密碼內容都重新輸入,為用戶的操作提供了便利。另外,通過設置輸入操作至刪除操作之間的有效時間間隔,可以防止不法用戶利用本方法獲取智能通訊終端中緩存的密碼字符,從而有效地保障密碼安全。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智能通訊終端的密碼輸入方法的實現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所述智能通訊終端包括用于顯示密碼輸入框的顯示裝置及用于輸入密碼的物理鍵盤/虛擬鍵盤,所述方法的步驟包括 a、接收用戶在密碼輸入框上輸入的密碼字符,記錄所述密碼字符及每一密碼字符的輸入時間;· b、接受用戶通過物理鍵盤/虛擬鍵盤實施的刪除密碼字符操作,記錄刪除時間; C、系統后臺計算所接受的該密碼字符的輸入操作至刪除操作之間的時間間隔并與預設的有效時間間隔進行比較,當判斷所述時間間隔小于有效時間間隔時,顯示該密碼字符的提不 目息; 進一步地,所述密碼字符的提示信息包括當前刪除的密碼字符明文及此刪除的密碼字符的輸入次序,即此刪除的密碼字符在輸入操作中的輸入次序。所述密碼字符包括英文字母、漢字、數字及其他符號。所述步驟c當系統后臺判斷計算所得的時間間隔小于有效時間間隔時,則顯示該當前刪除的密碼字符的提示信息,并等待用戶的下一輸入/刪除操作;當系統后臺判斷計算所得的時間間隔大于或等于有效時間間隔時,不顯示所述密碼字符的提示信息,等待用戶的下一輸入/刪除操作。所述預設的有效時間間隔的設置范圍為5秒-60秒。進一步地,所述智能通訊終端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等終端設備。本專利技術所述系統后臺是指智能通訊終端的操作系統后臺,對于智能手機,所述操作系統包括Android、Symbian、iOS等;對于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所述操作系統包括 Windows、Mac OS 等。具體地,如附圖I所示,以觸摸屏的智能手機為例,本說明書提供了一個實施例的智能通訊終端的密碼輸入方法的實現流程,其步驟如下 001、用戶在密碼輸入框上輸入密碼字符; 002、系統后臺記錄所述密碼字符及每一密碼字符的輸入時間; 003、用戶通過虛擬鍵盤刪除一位密碼字符; 004、系統后臺記錄刪除時間; 005、系統后臺計算該密碼字符的刪除時間與輸入時間之差,即時間間隔; 006、判斷計算所得的時間間隔是否小于預設的有效時間間隔30秒,若是,執行步驟007,否則,跳轉至步驟008 ; 007、顯示該密碼字符的提示信息;008、等待用戶的下一輸入/刪除操作。利用本專利技術,若用戶輸入密碼的過程中不小心按錯了一位或者兩位或者多位,對已經輸入的密碼字符進行逐個刪除時,系統后臺會自行判斷用戶刪除的字符是否在最近一段時間(比如30秒內)輸入,若是,系統將會通過彈出標注文本的形式提示當前刪除的密碼字符明文,以及該密碼字符在已經輸入的所有密碼字符中排第幾位。用戶在逐一刪除密碼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提示信息判斷是從哪一位開始輸入錯誤,更正后接著輸入其他密碼字符,而不必將密碼全部刪除后重新輸入。在本專利技術中,所述有效時間間隔的設置是為了防止不法用戶利用本方法獲取智能通訊終端中緩存的密碼字符,從而有效地保障密碼安全。由于現有的智能通訊終端對于用戶在某些數據庫或服務平臺輸入的賬號和密碼,往往具有將賬號和密碼保存在緩存中的功能,以便利用戶的登錄。如果本專利技術取消所述有效時間間隔的限制,當用戶選擇保存密碼時,第三方用戶使用該智能通訊終端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刪除操作獲取用戶輸入并保存的密碼,即使密碼是通過加密后保存的,仍然可以通過刪除查看到用戶以前輸入的密碼明文,造成密碼安全漏洞。因此,需要設置輸入操作至刪除操作之間的有效時間間隔,保證輸入操作 至刪除操作的時間差不超過符合普通用戶的操作習慣的有效時間間隔時,才顯示密碼字符提示信息,防止密碼的泄漏。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方式對本專利技術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應認定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以上說明。對于本
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均應視為由本專利技術所提交的權利要求確定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所述智能通訊終端包括用于顯示密碼輸入框的顯示裝置及用于輸入密碼的物理鍵盤/虛擬鍵盤,所述方法的步驟包括 a、接收用戶在密碼輸入框上輸入的密碼字符,記錄所述密碼字符及每一密碼字符的輸入時間; b、接受用戶的刪除密碼字符操作,記錄刪除時間; C、系統后臺計算所接受的該密碼字符的輸入操作至刪除操作之間的時間間隔并與預設的有效時間間隔進行比較,當判斷所述時間間隔小于有效時間間隔時,顯示該密碼字符的提示信息。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通訊終端的密碼輸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碼字符的提示信息包括當前刪除的密碼字符明文及此刪除的密碼字符的輸入次序。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通訊終端的密碼輸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當系統后臺判斷計算所得的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通訊終端的密碼輸入方法,所述智能通訊終端包括用于顯示密碼輸入框的顯示裝置及用于輸入密碼的物理鍵盤/虛擬鍵盤,所述方法的步驟包括:a、接收用戶在密碼輸入框上輸入的密碼字符,記錄所述密碼字符及每一密碼字符的輸入時間;b、接受用戶的刪除密碼字符操作,記錄刪除時間;c、系統后臺計算所接受的該密碼字符的輸入操作至刪除操作之間的時間間隔并與預設的有效時間間隔進行比較,當判斷所述時間間隔小于有效時間間隔時,顯示該密碼字符的提示信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元清,張海鵬,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