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鍵盤的設計與輸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按照現有計算機鍵盤布局設置功能鍵區等;(2)在主鍵盤區設置左指點桿與右指點桿,所述左指點桿設置于R、D、F鍵之間的間隙中,所述右指點桿設置于I、J、K鍵之間的間隙中;(3)在主鍵盤區設置左空格鍵與右空格鍵,所述左空格鍵與右空格鍵并排的對稱設置于兩個Alt鍵之間;(4)在狀態指示區設置一狀態指示燈;(5)將所述左指點桿、右指點桿、左空格鍵及右空格鍵組合使用,實現多種對應輸入功能。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鍵盤。本發明專利技術可在無鼠標的情況下方便快捷的操作電腦,可省略觸摸板及左右鍵的設置,使得鍵盤更迷你化,符合現有的筆記本電腦更小、更薄、使用更方便的需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計算機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具有新增的拖動上下滾動條功能、實現當前操作頁面的縮放功能的多功能鍵盤的設計與輸入方法,及實施該方法的多功能鍵盤。
技術介紹
在現有技術中,對于計算機等信息處理機器、設備的輸入操作一般均是依賴于鍵盤、鼠標、指點桿、軌跡球、以及后來的觸摸板等等。由于指點桿在鍵盤上的布局位置的不合理以及后來的觸摸板技術的出現使得指點桿已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現在除了聯想的ThinkPad筆記本電腦以及少量HP筆記本電腦外,其余品牌筆記本電腦已很少采用,臺式計算機鍵盤上更是很少有人采用,即使有指點桿,由于其操作不方便,功能性較差的原因,致使買了筆記本電腦的人一般都還要買一個外接鼠標。 請參見圖1,現有鍵盤上的指點桿設置在G、H、B字符鍵之間并同時在空格鍵下方設置有三個鍵左鍵、右鍵和中鍵,操控時與空格鍵會有一定的干涉,而產生誤操作,而且,操作時手要離開鍵盤正常操作位置,造成操控指點桿和右鍵會十分的別扭和吃力,且功能性較少,靈敏性也較差,基于這些種種原因致使指點桿技術越來越被人們拋棄。而對于觸摸板,雖然操控方便,但靈敏性較差,況且操控觸摸板時,手更是要遠離鍵盤正常操作位置單獨操控鼠標功能,操控效率十分低下,且占據筆記本電腦的一定的空間位置,隨著計算機控制技術以及筆記本的制造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筆記本電腦提出了更小、更快、更薄的要求的時候,觸摸板將會阻礙計算機的發展。同時,對于工控機等一些特殊的計算機設備,由于其工作環境較差、空間較小,不適合外接鼠標或者無線鼠標等進行操作,而現有技術的鍵盤布局及功能,又不能較好的支持無鼠標時的各種軌跡的輸入操作。針對現有的計算機鍵盤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就是提供了一種解決上述兩種技術缺陷的綜合性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重新對指點桿進行布局,將空格鍵設置為左空格鍵和右空格鍵,省略掉觸摸板以及指點桿的鼠標左右鍵的設置,同時,指點桿與空格鍵組合使用可達到多種輸入功能的多功能鍵盤的設計與輸入方法,以實現無鼠標情況下的軌跡輸入等操作。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還在于公開了一種實施上述方法的多功能鍵盤。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多功能鍵盤的設計與輸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I).按照現有計算機鍵盤布局設置功能鍵區、光標控制鍵區、狀態指示區和主鍵盤區,并保持各鍵盤區的原有位置;(2).在所述主鍵盤區設置指點桿,所述指點桿包括一左指點桿和一右指點桿,所述左指點桿設置于R、D、F鍵之間的間隙中,所述右指點桿設置于I、J、K鍵之間的間隙中,所述左指點桿與右指點桿為單獨使用或與其他按鍵組合使用;(3).將所述主鍵盤區的空格鍵分拆為左空格鍵與右空格鍵,所述左空格鍵與右空格鍵并排對稱的設置于兩個Alt鍵之間;(4).在所述狀態指示區設置一用來顯示左空格鍵與右空格鍵當前狀態信息的狀態指示燈;(5).將所述左指點桿、右指點桿、左空格鍵及右空格鍵進行二種以上組合使用,實現三種以上的對應輸入功能;所述步驟(2)、(3)、(4)無先后順序。所述的步驟(5),還包括如下步驟(51)當移動左指點桿時,所述狀態指示燈亮,所述左空格鍵自動切換為左指點桿的鼠標右鍵,所述右空格鍵自動轉換為左指點桿的鼠標左鍵;當按住左空格鍵時,移動左指點桿,實現上下滾動條的拖動或翻頁。 (52)當移動右指點桿時,所述狀態指示燈亮,所述左空格鍵自動切換為右指點桿的鼠標左鍵,所述右空格鍵自動轉換為右指點桿的鼠標右鍵;當按住右空格鍵時,移動右指點桿,實現上下滾動條的拖動或翻頁。(53)當同時移動左指點桿與右指點桿時,實現當前操作頁面的縮放。(54)所述狀態指示燈亮時,雙擊左空格鍵或者單擊一英文字母鍵或者數字鍵,所述狀態指示燈熄滅,所述左空格鍵與右空格鍵自動轉換為空格鍵。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其還可包括如下步驟(6).在所述左空格鍵與右空格鍵之間設置一手動切換鍵;(7).所述狀態指示燈亮時,單擊手動切換鍵,所述狀態指示燈熄滅,所述左空格鍵與右空格鍵自動轉換為空格鍵。一種實施上述方法的多功能鍵盤,其由功能鍵區、光標控制鍵區、狀態指示區和主鍵盤區組成,所述主鍵盤區的空格鍵設置為左空格鍵與右空格鍵,所述左空格鍵與右空格鍵并排對稱的設置于兩個Alt鍵之間;所述主鍵盤區設有指點桿,所述指點桿包括一左指點桿和一右指點桿,所述左指點桿設置于R、D、F鍵之間的間隙中,所述右指點桿設置于I、J、K鍵之間的間隙中,所述左指點桿與右指點桿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所述狀態指不區設有一用來顯不左空格鍵與右空格鍵當如狀態/[目息的狀態指不燈。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左空格鍵與右空格鍵之間設置一手動切換鍵。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對于帶有指點桿的傳統筆記本電腦鍵盤采用本專利技術不僅操控性能大大提高,使用舒適性與工作效率也有很大提升。并且可以減少指點桿附帶的三個按鍵,同時可以放棄觸摸板設計,這樣可以減低筆記本電腦的制造復雜度,節約制造成本。對于臺式計算機鍵盤采用本專利技術可以放棄傳統鼠標的使用,這樣可以節約成本,減少工作使用面積。由于手不需離開鍵盤原有正常操作位置就可以操控鼠標功能,工作效率自然大大提高。工控計算機鍵盤采用本專利技術因不用外接鼠標,減少了操作空間受限的困擾。如果大量采用本專利技術生產鍵盤,將大大減少傳統鼠標的使用,不僅能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還將產生節約資源的社會效益。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技術中的計算機鍵盤主鍵盤區布局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計算機鍵盤主鍵盤區布局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改進方案的計算機鍵盤主鍵盤區布局示意圖;I.左指點桿 2.右指點桿 3.左空格鍵4.右空格鍵 6.指點桿左鍵 7.指點桿右鍵8.指點桿中鍵 9.手動切換鍵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 :參見圖2 圖3,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多功能鍵盤的設計與輸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I).按照現有計算機鍵盤布局設置功能鍵區、光標控制鍵區、狀態指示區和主鍵盤區,并保持各鍵盤區的原有位置;(2).在所述主鍵盤區設置指點桿,所述指點桿包括一左指點桿I和一右指點桿2,所述左指點桿I設置于R、D、F鍵之間的間隙中,所述右指點桿2設置于I、J、K鍵之間的間隙中,所述左指點桿I與右指點桿2為單獨使用或與二者組合使用;(3).將所述主鍵盤區的空格鍵分拆為左空格鍵3與右空格鍵4,所述左空格鍵3與右空格鍵4并排對稱的設置于兩個Alt鍵之間;(4).在所述狀態指示區設置一用來顯示左空格鍵3與右空格鍵4當前狀態信息的狀態指示燈;(5).將所述左指點桿I、右指點桿2、左空格鍵3及右空格鍵4進行三種以上組合使用,實現三種以上的對應輸入功能;其中所述步驟(2)、(3)、(4)無先后順序。所述的步驟(5),還包括如下步驟(51)當移動左指點桿I時,所述狀態指不燈売,所述左空格鍵3自動切換為左指點桿I的鼠標右鍵,所述右空格鍵4自動轉換為左指點桿I的鼠標左鍵;當按住左空格鍵3時,移動左指點桿1,實現上下滾動條的拖動或翻頁。(52)當移動右指點桿2時,所述狀態指示燈亮,所述左空格鍵3自動切換為右指點桿2的鼠標左鍵,所述右空格鍵4自動轉換為右指點桿2的鼠標右鍵;當按住右空格鍵4時,移動右指點桿2,實現上下滾動條的拖動或翻頁。(53)當同時移動左指點桿I與右指點桿2時,實現當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鍵盤的設計與輸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1).按照現有計算機鍵盤布局設置功能鍵區、光標控制鍵區、狀態指示區和主鍵盤區,并保持各鍵盤區的原有位置;(2).在所述主鍵盤區設置指點桿,所述指點桿包括一左指點桿和一右指點桿,所述左指點桿設置于R、D、F鍵之間的間隙中,所述右指點桿設置于I、J、K鍵之間的間隙中,所述左指點桿與右指點桿為單獨使用或與二者組合使用;(3).將所述主鍵盤區的空格鍵分拆為左空格鍵與右空格鍵,所述左空格鍵與右空格鍵并排對稱的設置于兩個Alt鍵之間;(4).在所述狀態指示區設置一用來顯示左空格鍵與右空格鍵當前狀態信息的狀態指示燈;(5).將所述左指點桿、右指點桿、左空格鍵及右空格鍵進行三種以上組合使用,實現三種以上的對應輸入功能;所述步驟(2)、(3)、(4)無先后順序。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炎良,
申請(專利權)人:余炎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