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高壓電器電磁輻射發射型式試驗系統,包括主控機、大電流變換裝置,以及雙層轉臺,其中,所述雙層轉臺包括上層轉臺和下層轉臺,所述上層和下層轉臺之間通過支撐件支撐,在所述支撐件內部嵌有電纜通道,所述上層轉臺上放置試品(EUT),所述下層轉臺上放置所述大電流變換裝置,所述主控機控制上層轉臺的轉動;所述主控機的輸入端連接有EMI接收機,所述EMI接收機的輸入端連接有接收天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高壓電器電磁兼容試驗
,特別涉及一種高壓電器電磁輻射發射型式試驗方法及系統。
技術介紹
傳統的高壓電器設備對電磁兼容性的考慮主要側重于傳導抗擾度,比如浪涌抗擾度、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振蕩波抗擾度、電壓暫降跌落和短時中斷抗擾度等,幾乎不考慮設備對外界的干擾,無論是傳導干擾還是輻射干擾,因此電磁兼容型式試驗中都沒有對此提出明確的要求。隨著智能電網的提出,許多傳統的高壓電器設備都融入了匯集多種功能的電子部件,這些功能包括測量、控制、通信和在線數據處理等,形成了強弱電共存的新型高壓電 器。與此相應,對這種新型高壓電器電磁兼容型式試驗的要求也提高了,在原有試驗項目基礎上,增加了許多新的項目,其中在試驗方法上最引高壓電器行業關注的是輻射發射(簡稱RE)試驗項目,需要檢驗EUT通過空間對外產生的輻射騷擾電場強度(V/m或者dB μ V/m)。要完成該項目,國內現有電磁兼容試驗方法和系統難以勝任,針對這種現狀,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新型的高壓電器RE型式試驗方法及系統,用于滿足這種工程上的迫切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高壓電器電磁輻射發射型式試驗系統,形成一套滿足高壓電器RE型式試驗的新系統并在工程中推廣應用。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高壓電器電磁輻射發射型式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機、大電流變換裝置,以及雙層轉臺,其中,所述雙層轉臺包括上層轉臺和下層轉臺,所述上層和下層轉臺之間通過支撐件支撐,在所述支撐件內部嵌有電纜通道,所述上層轉臺上放置ETU,所述下層轉臺上放置所述大電流變換裝置,所述主控機控制上層轉臺的轉動;所述主控機的輸入端連接有EMI接收機,所述EMI接收機的輸入端連接有接收天線。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例,所述大電流變換裝置包括三臺變壓器、三臺多磁路柜、一臺控制柜,以對輸入的交流實現整流、降壓和升流變換,輸出為滿足EUT需要的直流大電流;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例,所述轉臺室壁上安裝有電源濾波器,防止大電流轉換裝置與配電室之間的諧波串擾;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例,所述試驗系統進一步包括有雙層屏蔽暗室,該雙層屏蔽暗室包括暗室、控制室、功放室、傳導室和轉臺室,所述雙層轉臺設直在轉臺室內;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例,所述暗室除地面外敷設有吸波材料,形成低電磁反射室;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例,所述暗室、控制室、功放室及傳導室位于同一個水平面,所述轉臺室位于暗室正下方,低于暗室;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例,所述雙層轉臺的上臺面與暗室地面平齊,下層轉臺安裝于轉臺室的地面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至少具有以下優點本專利技術通過大電流變換裝置為EUT提供高達15KA的大電流,EUT與大電流變換裝置隨轉臺同步轉動,整個試驗過程由主控機完全控制,不需要試驗人員手動設置。附圖說明圖I專用雙層轉臺結構原理圖。圖2雙層屏蔽暗室結構示意圖。圖3是雙層屏蔽暗室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圖4大電流濾波及轉換裝置原理圖。圖5高壓電器RE試驗系統原理圖。圖中1、主控機;3、轉臺控制光纖;4、驅動及控制器;5、上層轉臺(直徑7米,可定制);6、支撐件;7、下層轉臺(直徑6米,可定制);8、屏蔽門(供試驗人員進出);9、控制室;10、功放室;11、傳導室;12、吸波材料;13、暗室;14、轉臺室;15、屏蔽門(供EUT進出);16、電源濾波器(IkA/相);17、配電室;18、輸入電源線,包括IkA/相和20A/相兩種,前者輸出到變壓器,后者輸入到控制柜;19、大電流變換裝置的控制柜專用光纖;20、電源濾波器(20A/相);21、大電流變換裝置;22、大電流接線端子;29、EMI接收機;30、50歐姆同軸電纜;31、墻面轉接板(包括N型、BNC型或SMA型);32、接收天線(包括雙錐天線、對數周期天線);33、EUT。具體實施方案本專利技術包括以下幾個內容I、提出新型高壓電器RE試驗方法高壓電器輻RE型式試驗中,需要為EUT提供必需的大電流(約15kA左右),并且需在試驗過程中旋轉EUT到任意角度以搜尋最大干干擾方位。當前,為了達到這個試驗目的,需將接收天線繞EUT旋轉一周,試驗周期很長,而且試驗中需要試驗人員頻繁介入(挪移天線),十分不方便,且容易引入隨機誤差,比如天線位置放置不精確引入的誤差等。本專利技術提出的新型試驗方法是①試驗中給EUT供給高達15kA的大電流 ’②EUT與大電流轉換裝置可隨轉臺同步轉動;③通過主控機控制大電流轉換裝置,不需試驗人員手動設置。2、研制專用硬件裝置要實現上述試驗方法,需要研制三套關鍵硬件裝置專用雙層轉臺、雙層屏蔽暗室以及大電流濾波及轉換裝置,分別闡述如下(I)專用雙層轉臺研制雙層轉臺的目的在于①既可以支撐EUT,也須支撐大電流轉換裝置 ’②EUT和大電流轉換裝置能保持同步轉動 ’③為EUT轉動中提供大電流。傳統上,用于RE試驗的轉臺只具有單層結構,用以支撐EUT,但不能同時支撐大電流轉換裝置,當然也不能實現上述②③。為了達到上述目的,研制了專用的雙層轉臺,如圖I所示。上層轉臺5支撐EUT,最大承重為8噸(可定制);下層轉臺7支撐大電流變換裝置21,最大承重為7噸(可定制);上下層之間通過鋼構件連接為一體,以實現同步轉動;大電流變換裝置21對輸入的交流電壓(三相、50Hz、380V、IkA/相)進行整流、降壓和升流后,輸出直流大電流(24 48V,15kA)供給EUT。另外,為便于計算機控制,該配置了計算機控制接口,通過專用光纖與計算機通信。(2)雙層屏蔽暗室為了保證高壓電器RE型式試驗結果具有良好的復現性,試驗需要在具有良好電磁環境電平的條件下進行,一般要求低于對應限值10dB,最多放寬至低于對應限值6dB,因此需要建立屏蔽暗室。另外,建立的屏蔽暗室還需要對研制的雙層轉臺提供合理的安裝空間。能實現上述兩個目的的專用屏蔽暗室如圖2所示。暗室13、控制室9、功放室10及傳導室11位于同一個水平面上,轉臺室14位于暗室13正下方,低于暗室水平面3. 6米(gp·轉臺室高為3. 6米)。上述五室都是用鍍鋅鋼板拼接而成的屏蔽室,屏蔽效能達到國家標準的最高要求(C級)。雙層轉臺安裝于暗室13和轉臺室14內,雙層轉臺的上層轉臺5與暗室地面平齊,用于放置EUT,下層轉臺7安裝于轉臺室的地面上,大電流轉換裝置放置在下層轉臺臺面上。( 3 )大電流濾波及轉換裝置配電室提供的交流電源不能滿足EUT對直流大電流的需要,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整流、降壓和升流處理;另外,為了避免電網諧波對EUT試驗的影響,同時也為了避免大電流轉換裝置工作中產生的諧波通過配電室反饋到電網,應該在配電室與大電流轉換裝置之間進行電氣隔離。為了達到上述兩個目的,研制了專用的大電流濾波及轉換裝置,如圖3所示。大電流轉換裝置包括三臺變壓器、三臺多磁路柜(含調壓器)、一臺控制柜,可對輸入的交流實現整流、降壓和升流變換,輸出為滿足EUT需要的直流大電流(24 48V,15kA);為了防止大電流轉換裝置與配電室之間的諧波串擾,在轉臺室壁上安裝了專用的電源濾波器16、20,其中供給變壓器的電流為IkA/相,供給控制柜的較小,為20A/相。3、集成新型高壓電器RE試驗系統將上述研制的專用硬件裝置按照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壓電器電磁輻射發射型式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機(1)、大電流變換裝置(21),以及雙層轉臺(5),其中,所述雙層轉臺包括上層轉臺(5)和下層轉臺(7),所述上層和下層轉臺之間通過支撐件(6)支撐,在所述支撐件內部嵌有電纜通道,所述上層轉臺上放置EUT,所述下層轉臺上放置所述大電流變換裝置(21),所述主控機控制上層轉臺的轉動;所述主控機的輸入端連接有EMI接收機(29),所述EMI接收機的輸入端連接有接收天線(3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易勇,任穩柱,姜楠,吳玲,姜寧,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西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