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電能表用的卡扣式表殼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366248 閱讀: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3:38
    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單向智能電能表表殼裝置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電能表用的卡扣式表殼,第一彈簧固定安裝到編程按鍵上,編程按鍵固定安裝到電能表上殼的編程按鍵孔內,第二彈簧固定安裝到輪顯按鍵上,輪顯按鍵固定安裝在電能表上殼的輪顯按鍵孔內,編程按鍵和輪顯按鍵的上表面保持與電能表上殼平齊;電能表上殼固定安裝到原有電能表底座的組件上,第一輕觸開關和第二輕觸開關固定在線路板上,第一和第二輕觸開關分別與編程按鍵和輪顯按鍵之間有0.5mm間隙;在電能表表殼批量生產時,顯著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組裝配件數量,減少工序人員,降低操作風險,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節約成本,生產環境友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單向智能電能表表殼裝置
    ,涉及一種批量生產裝配,用于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品質和精度,降低產品成本的電能表外殼保護裝置,特別是一種電能表用的卡扣式表殼
    技術介紹
    目前,在日常用電場合普遍使用的電能表表殼一般采用卡圈固定按鍵的方式使上下蓋體相互閉合,這種卡圈式結構在生產裝配中工藝復雜,生產環節多,生產效率低,上下蓋體裝配后精度不高,安全性不強,特別是在大功率場合下,,表內溫度升高,容易出現安全隱患;現有技術涉及的電能表表殼結構的缺點一是按照每天2萬件的產能,要在表殼生產流水線上增加3-4個人安裝卡圈;二是安裝卡圈比較困難,操作者首先需要拿起卡圈用 拇指將其安裝到按鍵底部,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將卡圈推到按鍵的卡槽內,每天上萬只的生產量使得操作者經常有手指被磨破現象;三是如果操作者未將卡圈推到按鍵卡槽內,會導致使用過程中按鍵掉落現象;四是因為卡圈是固定在按鍵上,且卡圈是軟PE材料,有一定彈性,所以每次操作后按鍵復位的尺寸都會有一定的高度誤差;五是卡圈現在是每個成本O.017元,每套表殼用2個卡圈,成本較高,特別是材料成本更高;所以,尋找一種結構新穎,裝配簡便,成本低的電能表表殼結構很有應用前景。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卡圈固定按鍵方式裝配的電能表表殼存在的缺點,尋求設計一種全新的卡扣式固定安裝結構的電能表表殼,其裝配靈便,結構原理可靠,精度良好,成本低,生產效率高,在大功率用電場合可避免多種用電安全隱患。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硬連接方式代替軟連接結構,能夠精確控制按鍵返回高度;主體結構包括電能表上殼、編程按鍵、輪顯按鍵、第一彈簧、第二彈簧、第一輕觸開關、線路板和第二輕觸開關;第一彈簧固定安裝到編程按鍵上,編程按鍵固定安裝到電能表上殼的編程按鍵孔內,用手指下壓編程按鍵2-5mm深度時,編程按鍵頭部Φ 4mm段形狀與電能表上殼卡扣0 3. 4mm段形狀接觸,編程按鍵與電能表上殼上的卡扣過盈配合;在外力作用下編程按鍵利用頭部斜度及直徑使電能表上殼的卡扣發生彈性變形,單邊變形角度^9°,直徑由C 3. 4_變成>04_,電能表上殼的卡扣與編程按鍵過度配合;當編程按鍵壓入超過6mm時,編程按鍵上0 3mm段形狀到達電能表上殼的卡扣0 3. 4mm位置,電能表上殼的卡扣與編程按鍵間隙配合,電能表上殼的卡扣承受外力消失,電能表上殼的卡扣小端直徑回復0 3. 4_尺寸,安裝完成;第二彈簧固定安裝到輪顯按鍵上,輪顯按鍵固定安裝在電能表上殼的輪顯按鍵孔內,用手指下壓輪顯按鍵3-5_深度時,輪顯按鍵頭部4mm段形狀與電能表上殼卡扣0 3. 4mm段形狀接觸,輪顯按鍵與電能表上殼上的卡扣過盈配合;在外力作用下輪顯按鍵利用頭部斜度及直徑使電能表上殼的卡扣發生彈性變形,單邊變形角度<9°,直徑由0 3. 4_變成彡0 4_,電能表上殼的卡扣與輪顯按鍵過度配合;當輪顯按鍵壓入超過6mm時,輪顯按鍵上C 3mm段形狀到達電能表上殼的卡扣C 3. 4mm位置,電能表上殼的卡扣與輪顯按鍵間隙配合,電能表上殼的卡扣承受外力消失,電能表上殼的卡扣小端直徑回復0 3. 4mm尺寸,安裝完成;編程按鍵和輪顯按鍵的上表面保持與電能表上殼平齊;電能表上殼固定安裝到原有電能表底座的組件上,第一輕觸開關和第二輕觸開關固定在線路板上,第一和第二輕觸開關分別與編程按鍵和輪顯按鍵之間有O. 5mm間隙;下壓編程按鍵或輪顯按鍵超過Imm距離,第一輕 觸開關或第二輕觸開關連通,線路板電連通并顯示或編輯電能表的相關功能;不下壓編程按鍵或輪顯按鍵,編程按鍵或輪顯按鍵在第一彈簧或第二彈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動1mm,編程按鍵或輪顯按鍵與電能表上殼實現卡扣式接觸,停止移動,復位完成。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在電能表表殼批量生產時,顯著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組裝配件數量,減少工序人員,降低操作風險,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節約成本,生產環境友好。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主體結構原理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涉及的電能表上殼的卡扣尺寸結構原理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輪顯按鍵與電能表上殼的卡扣配合結構原理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編程按鍵與電能表上殼的卡扣配合結構原理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上殼卡扣變形尺寸結構原理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本實施例的主體結構包括電能表上殼I、編程按鍵2、輪顯按鍵3、第一彈簧4、第二彈簧5、第一輕觸開關6、線路板7和第二輕觸開關8 ;第一彈簧4固定安裝到編程按鍵2上,編程按鍵2固定安裝到電能表上殼I的編程按鍵孔內,用手指下壓編程按鍵2-5mm深度時,編程按鍵2頭部0 4mm段形狀與電能表上殼I卡扣0 3. 4mm段形狀接觸,編程按鍵2與電能表上殼I上的卡扣過盈配合;在外力作用下編程按鍵2利用頭部斜度及直徑使電能表上殼I的卡扣發生彈性變形,單邊變形角度<9°,直徑由0 3. 4mm變成彡0 4mm,電能表上殼I的卡扣與編程按鍵2過度配合;當編程按鍵2壓入超過6_時,編程按鍵2上0 3_段形狀到達電能表上殼I的卡扣C 3. 4mm位置,電能表上殼I的卡扣與編程按鍵2間隙配合,電能表上殼I的卡扣承受外力消失,電能表上殼I的卡扣小端直徑回復C 3. 4mm尺寸,安裝完成;第二彈簧5固定安裝到輪顯按鍵3上,輪顯按鍵3固定安裝在電能表上殼I的輪顯按鍵孔內,用手指下壓輪顯按鍵3-5mm深度時,輪顯按鍵3頭部C 4mm段形狀與電能表上殼I卡扣Φ 3. 4mm段形狀接觸,輪顯按鍵3與電能表上殼I上的卡扣過盈配合;在外力作用下輪顯按鍵3利用頭部斜度及直徑使電能表上殼I的卡扣發生彈性變形,單邊變形角度< 9°,直徑由0 3.4_變成彡0 4_,電能表上殼I的卡扣與輪顯按鍵3過度配合;當輪顯按鍵3壓入超過6mm時,輪顯按鍵3上0 3mm段形狀到達電能表上殼I的卡扣C 3. 4mm位置,電能表上殼I的卡扣與輪顯按鍵3間隙配合,電能表上殼I的卡扣承受外力消失,電能表上殼I的卡扣小端直徑回復0 3. 4_尺寸,安裝完成;編程按鍵2和輪顯按鍵3的上表面保持與電能表上殼I平齊;電能表上殼I固定安裝到原有電能表底座的組件上,第一輕觸開關6和第二輕觸開關8固定在線路板7上,第一和第二輕觸開關6和8分別與編程按鍵2和輪顯按鍵3之間有O. 5mm間隙;下壓編程按鍵2或輪顯按鍵3超過Imm距離,第一輕觸開關6或第二輕觸開關8連通,線路板7電連通并顯示或編輯電能表的相關功能;不下壓編程按鍵2或輪 顯按鍵3,編程按鍵2或輪顯按鍵3在第一彈簧4或第二彈簧5的作用下向上移動1_,編程按鍵2或輪顯按鍵3與電能表上殼I實現卡扣式接觸,停止移動,復位完成。權利要求1.一種電能表用的卡扣式表殼,其特征在于主體結構包括電能表上殼、編程按鍵、輪顯按鍵、第一彈簧、第二彈簧、第一輕觸開關、線路板和第二輕觸開關;第一彈簧固定安裝到編程按鍵上,編程按鍵固定安裝到電能表上殼的編程按鍵孔內,用手指下壓編程按鍵2-5mm深度時,編程按鍵頭部0 4mm段形狀與電能表上殼卡扣0 3. 4mm段形狀接觸,編程按鍵與電能表上殼上的卡扣過盈配合;在外力作用下編程按鍵利用頭部斜度及直徑使電能表上殼的卡扣發生彈性變形,單邊變形角度<9°,直徑由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能表用的卡扣式表殼,其特征在于主體結構包括電能表上殼、編程按鍵、輪顯按鍵、第一彈簧、第二彈簧、第一輕觸開關、線路板和第二輕觸開關;第一彈簧固定安裝到編程按鍵上,編程按鍵固定安裝到電能表上殼的編程按鍵孔內,用手指下壓編程按鍵2?5mm深度時,編程按鍵頭部¢4mm段形狀與電能表上殼卡扣¢3.4mm段形狀接觸,編程按鍵與電能表上殼上的卡扣過盈配合;在外力作用下編程按鍵利用頭部斜度及直徑使電能表上殼的卡扣發生彈性變形,單邊變形角度≤9°,直徑由¢3.4mm變成≥¢4mm,電能表上殼的卡扣與編程按鍵過度配合;當編程按鍵壓入超過6mm時,編程按鍵上¢3mm段形狀到達電能表上殼的卡扣¢3.4mm位置,電能表上殼的卡扣與編程按鍵間隙配合,電能表上殼的卡扣承受外力消失,電能表上殼的卡扣小端直徑回復¢3.4mm尺寸,安裝完成;第二彈簧固定安裝到輪顯按鍵上,輪顯按鍵固定安裝在電能表上殼的輪顯按鍵孔內,用手指下壓輪顯按鍵3?5mm深度時,輪顯按鍵頭部¢4mm段形狀與電能表上殼卡扣¢3.4mm段形狀接觸,輪顯按鍵與電能表上殼上的卡扣過盈配合;在外力作用下輪顯按鍵利用頭部斜度及直徑使電能表上殼的卡扣發生彈性變形,單邊變形角度≤9°,直徑由¢3.4mm變成≥¢4mm,電能表上殼的卡扣與輪顯按鍵過度配合;當輪顯按鍵壓入超過6mm時,輪顯按鍵上¢3mm段形狀到達電能表上殼的卡扣¢3.4mm位置,電能表上殼的卡扣與輪顯按鍵間隙配合,電能表上殼的卡扣承受外力消失,電能表上殼的卡扣小端直徑回復¢3.4mm尺寸,安裝完成;編程按鍵和輪顯按鍵的上表面保持與電能表上殼平齊;電能表上殼固定安裝到原有電能表底座的組件上,第一輕觸開關和第二輕觸開關固定在線路板上,第一和第二輕觸開關分別與編程按鍵和輪顯按鍵之間有0.5mm間隙;下壓編程按鍵或輪顯按鍵超過1mm距離,第一輕觸開關或第二輕觸開關連通,線路板電連通并顯示或編輯電能表的相關功能;不下壓編程按鍵或輪顯按鍵,編程按鍵或輪顯按鍵在第一彈簧或第二彈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動1mm,編程按鍵或輪顯按鍵與電能表上殼實現卡扣式接觸,停止移動,復位完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文杰孫娟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乾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 无码AV岛国片在线播放|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院|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97性无码区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网站|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本道天堂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永久免费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97 |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92午夜少妇极品福利无码电影 |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无码免费看|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蜜桃AV无码免费看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