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加工旋轉工件的制動旋轉元件精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夾具(12)裝在帶有夾緊螺母的心軸(14)上,它包括: a、一個卡盤(22),該卡盤有一個卡盤孔(23);在卡盤的相對面上形成有數量相同的徑向第一及第二爪槽(31); b、在卡盤的各第一、第二爪槽(31)內滑動連接有第一、第二卡盤爪(30A)、(30B),各卡盤爪具有相應的與各個旋轉工件相連接的爪肩(65); c、第一、第二螺旋盤(32)、(36)可轉動地裝在卡盤中,且卡盤爪可在第一、第二爪槽中徑向推進; d、第一小齒輪(34)可轉動地裝在卡盤中,并與第一螺旋盤(32)相嚙合; e、第二小齒輪(38)可轉動地裝在卡盤中,并與第二螺旋盤(36)相嚙合,相應數量的第一及第二卡盤爪可隨第一及第二小齒輪的旋轉而獨立推進。(*該技術在201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加工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旋轉元件(例如盤式制動器旋轉元件、制動鼓和類似元件)的精加工、平衡,尤其是其磨損表面的修整加工用的制動旋轉元件精加工裝置。
技術介紹
美國專利5,224,303(授予Baldwin)披露了用于修整加工各種結構形狀的制動器旋轉元件及類似元件的先有技術方案,還披露了用于中心定位各種構形旋轉工件、由肩面直徑各異的法蘭構件組成的轉接器。該專利還披露了另一轉接器,該轉接器由徑向夾緊工件定心孔的移動式夾件組成。雖然5,224,303號專利中披露的各種轉接器比先有技術具有諸多優勢,但是,還應進行進一步改進,尤其應使各種構形旋轉元件的設置更加簡單快速,以便縮短修整加工時間。因此,應采用一種新型的旋轉元件修整加工裝置以彌補先有技術的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操作簡單快捷,生產成本低的制動旋轉元件精加工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制動旋轉元件精加工裝置,該裝置包括一個雙面連動夾具,用于在一根心軸上對各種形狀的旋轉工件進行修整加工,該心軸配有夾緊螺母;每一旋轉工件具有一個定心孔和一個旋轉元件安裝面;雙面連動夾具有一個帶孔的卡盤,用于定位于心軸上并繞其旋轉;在卡盤的相對面形成數量相同的徑向第一及第二爪槽,各面的第一及第二卡盤爪可滑動地裝在卡盤的第一及第二爪槽內;各卡盤爪具有相應的爪肩,用于與各個旋轉工件的定心孔連接;第一及第二螺旋件可轉動連接于卡盤中,當卡盤爪與第一及第二爪槽連接時,對相應的第一及第二卡盤爪進行徑向推進;第一小齒輪可轉動連接于卡盤中,與第一螺旋件實現齒輪嚙合并繞其旋轉;第二小齒輪可轉動連接于卡盤中,與第二螺旋件實現齒輪嚙合并繞其旋轉;相應數量的第一及第二卡盤爪可隨第一及第二小齒輪部件的旋轉而獨立推進。第一及第二小齒輪可在各自的小齒輪軸上轉動,小齒輪軸最好向與卡盤孔垂直的共同平面延伸,以便降低卡盤的生產成本。定心孔的直徑至少可部分等于內徑,至少一組卡盤爪的爪肩向外與一個工件的內徑吻合。該制動旋轉元件精加工裝置最好還包括法蘭裝置,以便將各個旋轉工件相對于卡盤相反端進行軸向定位。該法蘭裝置可包括卡盤軸前端形成的一個環形第一夾緊面,第一卡盤爪的爪肩向前突出第一夾緊面,與第一工件的定心孔吻合,該爪肩最好還向后延伸到第一夾緊面之外,第一卡盤爪在夾緊面后面存在間隙,便于第一夾緊面和第一工件之間實現面接觸。該法蘭裝置還可包括卡盤軸后端形成的一個環形第二夾緊面,第二卡盤爪的爪肩向后突出第二夾緊面,與第二工件的定心孔吻合;第二卡盤爪的爪肩最好也向前延伸到第二夾緊面之外,第二夾爪件在第二夾緊面前面存在間隙,便于第二夾緊面和第二工件之間實現面接觸。或者說,該法蘭裝置也可包括各自形成工作面的第一卡盤爪,當第一卡盤爪與第一爪槽連接時,用于限定該平面與卡盤體孔垂直;第一卡盤爪的爪肩從第一工作面向外突出。而且,第二卡盤爪可形成各自的工作面,以便在第二卡盤爪與第二夾槽連接時限定第二工作面與卡盤孔垂直;第二卡盤爪的爪肩從第二平面向外突出。制動旋轉元件精加工裝置最好結合第一和第二法蘭件使用,該第一及第二法蘭件具有各自的法蘭內孔,便于定位于心軸上;還具有與法蘭內孔垂直的法蘭面,當法蘭件朝向卡盤體的相反端軸向夾緊于心軸上、旋轉工件與相應的第一及第二卡盤爪連接時,該法蘭面可將各個旋轉工件軸向夾緊于法蘭裝置上。在本技術的另一實施方案中,制動旋轉元件精加工裝置由以下部分組成一個底座、一根由底座支撐的動力傳動心軸、一個雙面連動夾具及切削裝置,該夾具包括裝在心軸上的卡盤,各第一及第二卡盤爪在傳動比極高時可相對于卡盤相反端徑向移動,將各個第一及第二旋轉工件同心徑向夾緊于心軸上;切削裝置最好包括能相對于各個旋轉工件同時推進的第一及第二加工件,便于同時對工件進行修整加工,當心軸隨工件轉動時,切削裝置對第一及第二旋轉工件進行表面切削加工。修整加工裝置最好包括第一和第二法蘭件,以便將各個旋轉工件軸向夾緊于雙面連動夾具的相反表面。至少某些旋轉工件可為具有相反圓盤表面的圓盤式旋轉件;第一及第二加工件最好各自具有其切刀,便于與相應旋轉工件的圓盤表面吻合;還包括將切刀相對于底座進行軸向移動的裝置,便于對工件的兩組表面進行精加工。第一及第二加工件中至少有一個加工件還應包括對切刀進行軸向間隔調整的裝置。該切削裝置可包括將切刀相對于心軸徑向推進的橫向進刀裝置,該橫向進刀裝置最好能同時將第一及第二加工件進行徑向推進。在本技術的另一實施方案中,制動旋轉元件精加工裝置由以下各個部件組成一個雙面連動夾具,該夾具由裝在心軸上的卡盤組成,各第一及第二卡盤爪在傳動比極高時可相對于卡盤體相反端徑向移動,將各個第一及第二旋轉工件同心徑向夾緊于心軸上;第一及第二法蘭件,將工件軸向夾緊于卡盤的第一及第二平面上。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雙面連動夾具側視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本技術的制動旋轉元件精加工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參閱附圖及以下說明可更加明確地了解本技術的各種特點。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固定待修整加工部件(如車輛制動盤)的雙面連動夾具和一種包括該夾具的制動旋轉元件精加工裝置。如圖1-4所示,在精加工裝置10中,兩件旋轉工件11由雙面連動夾具12固定于修整加工機16的動力傳動心軸14上,使之在承受驅動力時能旋轉。該修整加工機16由以下部件組成一個底座18,該底座用于支撐心軸14,使之位于主軸線15上;一個切削裝置20,該裝置移動式支撐一個或多個加工件21,所述加工件為切削刀具或適用于修整工件11磨損表面的動力傳動砂輪(以下將進一步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雙面連動夾具12每次可方便快捷地固定兩個工件11。根據本技術,雙面連動夾具12包括一個圓柱形卡盤22,該卡盤包括一個在前卡盤24A和后卡盤24B中形成的同心孔23,卡盤24A和24B的外徑為D,它們由多個緊固件26(如圖1及圖2所示)在裝配平面25處軸向固定在一起。雙面連動夾具12配有相應數量的移動式卡盤爪30,該卡盤爪在卡盤22的相反端與相應的爪槽31滑動式連接。前卡盤24A具有三個間隔角度相等的卡盤爪30A,該卡盤爪在傳動比極高時可向前推進,通過第一螺旋盤32徑向夾緊一個工件(第一工件11A),該螺旋盤按所述5,224,303號美國專利(授予Baldwin)所述的方式與第一小齒輪34實現齒輪嚙合。本專利中所指的“徑向”可理解為制動旋轉元件精加工裝置12未支撐于主軸線時部件相對于主軸線15的方向。后卡盤24B具有一組第二卡盤爪30B,該組卡盤爪亦可由與第二小齒輪38齒輪嚙合的第二螺旋盤36推進。第一小齒輪34和第二小齒輪38的軸頸位于前后卡盤24A和24B之間的相應小齒輪軸39上,該小齒輪軸位于裝配平面25中,第一及第二螺旋盤32和36等距離排列于裝配平面25的對面。如圖2所示,通過小齒輪34和38的軸向偏置輪齒與第一及第二螺旋盤32及36的徑向偏置輪齒嚙合,可通過第一小齒輪34和第二小齒輪38分別獨立運行第一卡盤爪30A和第二卡盤爪30B。具體而言,小齒輪34和38分別具有一較大的外露套筒端40,按傳統方式與適合的卡盤鍵銷(未標示)連接。第一小齒輪34的小齒輪齒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南平,
申請(專利權)人:黃南平,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