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引流線舞動在線監測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365798 閱讀: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2:16
    本發明專利技術包括外殼、電路板和傳感器,外殼為筒狀,外殼內表面上安裝屏蔽筒,屏蔽筒內表面安裝支撐套,支撐套內安裝電路板,外殼左端安裝左端蓋,外殼右端安裝右端蓋,右端蓋右側安裝天線,外殼外表面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外殼通過固定塊與卡具連接,固定塊位于太陽能電池板外側,固定塊與卡具之間安裝傳感器,卡具由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連接轉軸組成,上固定板與下固定板的左端鉸接,上固定板與下固定板的右端通過連接轉軸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能夠牢固固定在引流線上,需要檢修或更換時容易拆卸,而且拆卸時零件不會掉落,避免了因零件掉落引起的傷人事件和施工人員反復升降,節省時間,減少了維護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架空輸電線路監測裝置,尤其是一種弓I流線舞動在線監測裝置。
    技術介紹
    在現有技術中,架空輸電線路的舞動是引流線產生低頻率、大振幅的自激振動,它的形成主要取決于三方面因素,即覆冰、風的激勵和線路的結構及參數。舞動產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輕者發生閃烙、跳閘,重者發生金具、絕緣子損壞,導致斷股、斷線,桿塔螺栓松動,甚至倒塔,導致重大電網事故,因此,人們制造了架空輸電線路監測裝置,現有的架空輸電線路監測裝置由于用螺栓固定在引流線上,隨引流線裸露在外,因此容易發生損壞,人們在更換或檢修時需要擰開螺栓,但螺栓裸露在外極易生銹或因灰塵堵塞不易拆卸,而且螺栓體積小,拆裝時容易掉落,不僅會砸傷人,還會因為一個螺栓的遺失導致舉升裝置反復升降,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引流線舞動在線監測裝置,使它能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能牢固固定在引流線上并且易拆卸,便于更換和檢修。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外殼、電路板和傳感器,外殼為筒狀,外殼內表面上安裝屏蔽筒,屏蔽筒內表面安裝支撐套,支撐套內安裝電路板,外殼左端安裝左端蓋,外殼右端安裝右端蓋,右端蓋右側安裝天線,外殼外表面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外殼通過固定塊與卡具連接,固定塊位于太陽能電池板外側,固定塊與卡具之間安裝傳感器,卡具由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連接轉軸組成,連接轉軸是自由端與固定端向同側彎折的U形件,連接轉軸的固定端長度大于連接轉軸的自由端長度,上固定板與下固定板的內側分別設置弧形槽,上固定板與下固定板的左端鉸接,上固定板與下固定板的右端通過連接轉軸連接,上固定板右端面設置上限位槽,下固定板右端面從上到下分別設置限位孔和下限位槽,上限位槽與下限位槽內壁上分別對稱開設兩個內槽,每個內槽內安裝一個滾珠,滾珠與內槽內壁之間安裝一個滾珠彈簧,連接轉軸自由端設置在上限位槽內,該端外周設置環形凹槽,環形凹槽與滾珠相配合,連接轉軸的固定端設置在限位孔內,該端端面上安裝擋塊,限位孔內安裝限位塊,限位塊將擋塊限制在限位孔內,擋塊與限位塊之間安裝轉軸彈簧,限位孔的深度大于上限位槽與下限位槽的深度。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所述太陽能電池板外表面兩端分別安裝一個密封圈;所述天線右側設置擋板,擋板安裝在右端蓋上;所述支撐套內側安裝壓板,固定板上設置螺栓,螺栓依次穿過上固定板、傳感器、固定塊、太陽能電池板、外殼、屏蔽筒和支撐套與壓板相連。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能夠牢固固定在引流線上,需要檢修或更換時容易拆卸,而且拆卸時零件不會掉落,避免了因零件掉落引起的傷人事件和施工人員反復升降,節省時間,減少了維護成本。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向放大結構示意圖;圖3是沿圖IB-B的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左端蓋2外殼3密封圈4太陽能電池板5傳感器6屏蔽筒7支撐套8右端蓋9擋板10天線11上固定板12下固定板13壓板14固定塊15螺栓16上限位槽17連接轉軸18限位塊19下限位槽20環形凹槽21擋塊22轉軸彈簧23滾珠24滾珠彈簧25限位孔26電路板27內槽。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包括外殼2、電路板26和傳感器5,如圖I所不,夕卜殼2為筒狀,外殼2內表面上安裝屏蔽筒6,屏蔽筒6內表面安裝支撐套7,支撐套7內安裝電路板26,屏蔽筒6起到屏蔽引流線周圍磁場,保護電路板的作用,外殼2左端安裝左端蓋1,外殼2右端安裝右端蓋8,左端蓋I與右端蓋8為屏蔽材料,可屏蔽引流線的磁場,右端蓋8右側安裝天線10,外殼2外表面安裝太陽能電池板4,外殼2通過固定塊14與卡具連接,固定塊14位于太陽能電池板4外側,固定塊14與卡具之間安裝傳感器5,上述裝置的工作原理與現有的架空輸電線路監測裝置的工作原理相同。如圖2所示,所述卡具由上固定板11、下固定板12和連接轉軸17組成。如圖3所示,連接轉軸17是自由端與固定端向同側彎折的U形件,連接轉軸17的固定端長度大于連接轉軸17的自由端長度,上固定板11與下固定板12的內側分別設置弧形槽,這種結構使本專利技術固定在引流線上不會使引流線受損,上固定板11與下固定板12的左端鉸接,上固定板11與下固定板12的右端通過連接轉軸17連接,上固定板11右端面設置上限位槽16,下固定板12右端面從上到下分別設置限位孔25和下限位槽19,上限位槽16與下限位槽19內壁上分別對稱開設兩個內槽27,每個內槽27內安裝一個滾珠23,滾珠23與內槽27內壁之間安裝一個滾珠彈簧24,連接轉軸17自由端設置在上限位槽16內,該端外周設置環形凹槽20,環形凹槽20與滾珠23相配合,連接轉軸17的固定端設置在限位孔25內,該端端面上安裝擋塊21,限位孔25內安裝限位塊18,限位塊18將擋塊21限制在限位孔25內,擋塊21與限位塊18之間安裝轉軸彈簧22,限位孔25的深度大于上限位槽16與下限位槽19的深度,這種結構在拆卸時將連接轉軸17自由端從上限位槽16內拔出時,連接轉軸17的固定端不會脫離限位孔25,使連接轉軸17不會掉落,還可將連接轉軸17的自由端插入下限位槽19內,方便攜帶;所述太陽能電池板4外表面兩端分別安裝一個密封圈3,密封圈3起到固定太陽能電池板4的作用,還能防止灰塵和雨水進入太陽能電池板4內側;所述天線10右側設置擋板9,擋板9安裝在右端蓋8上,擋板9為非屏蔽材料,擋板9不影響天線信號并可為天線10阻擋風雨,防止天線10受損;所述支撐套7內側安裝壓板13,固定板11上設置螺栓15,螺栓15依次穿過上固定板11、傳感器5、固定塊14、太陽能電池板4、外殼2、屏蔽筒6和支撐套7與壓板13相連,通過螺栓15將殼體與卡具連接,使殼體容易更換,并可調節殼體與引流線的距離。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了說明,但這些說明不能被理解為限制了本專利技術的范圍,本專利技術未詳盡描述的
    技術實現思路
    均為公知技術。權利要求1.一種引流線舞動在線監測裝置,包括外殼(2)、電路板(26)和傳感器(5),外殼(2)為筒狀,外殼(2)內表面上安裝屏蔽筒(6),屏蔽筒(6)內表面安裝支撐套(7),支撐套(7)內安裝電路板(26),外殼(2)左端安裝左端蓋(1),外殼(2)右端安裝右端蓋(8),右端蓋(8)右側安裝天線(10),外殼(2)外表面安裝太陽能電池板(4),外殼(2)通過固定塊(14)與卡具連接,固定塊(14)位于太陽能電池板(4)外側,固定塊(14)與卡具之間安裝傳感器(5),其特征在于卡具由上固定板(11)、下固定板(12)和連接轉軸(17)組成,連接轉軸(17)是自由端與固定端向同側彎折的U形件,連接轉軸(17)的固定端長度大于連接轉軸(17)的自由端長度,上固定板(11)與下固定板(12)的內側分別設置弧形槽,上固定板(11)與下固定板(12)的左端鉸接,上固定板(11)與下固定板(12)的右端通過連接轉軸(17)連接,上固定板(11)右端面設置上限位槽(16),下固定板(12)右端面從上到下分別設置限位孔(25)和下限位槽(19),上限位槽(16)與下限位槽(19)內壁上分別對稱開設兩個內槽(27),每個內槽(27)內安裝一個滾珠(23),滾珠(23)與內槽(27)內壁之間安裝一個滾珠彈簧(24),連接轉軸(17)自由端設置在上限位槽(16)內,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引流線舞動在線監測裝置,包括外殼(2)、電路板(26)和傳感器(5),外殼(2)為筒狀,外殼(2)內表面上安裝屏蔽筒(6),屏蔽筒(6)內表面安裝支撐套(7),支撐套(7)內安裝電路板(26),外殼(2)左端安裝左端蓋(1),外殼(2)右端安裝右端蓋(8),右端蓋(8)右側安裝天線(10),外殼(2)外表面安裝太陽能電池板(4),外殼(2)通過固定塊(14)與卡具連接,固定塊(14)位于太陽能電池板(4)外側,固定塊(14)與卡具之間安裝傳感器(5),其特征在于:卡具由上固定板(11)、下固定板(12)和連接轉軸(17)組成,連接轉軸(17)是自由端與固定端向同側彎折的U形件,連接轉軸(17)的固定端長度大于連接轉軸(17)的自由端長度,上固定板(11)與下固定板(12)的內側分別設置弧形槽,上固定板(11)與下固定板(12)的左端鉸接,上固定板(11)與下固定板(12)的右端通過連接轉軸(17)連接,上固定板(11)右端面設置上限位槽(16),下固定板(12)右端面從上到下分別設置限位孔(25)和下限位槽(19),上限位槽(16)與下限位槽(19)內壁上分別對稱開設兩個內槽(27),每個內槽(27)內安裝一個滾珠(23),滾珠(23)與內槽(27)內壁之間安裝一個滾珠彈簧(24),連接轉軸(17)自由端設置在上限位槽(16)內,該端外周設置環形凹槽(20),環形凹槽(20)與滾珠(23)相配合,連接轉軸(17)的固定端設置在限位孔(25)內,該端端面上安裝擋塊(21),限位孔(25)內安裝限位塊(18),限位塊(18)將擋塊(21)限制在限位孔(25)內,擋塊(21)與限位塊(18)之間安裝轉軸彈簧(22),限位孔(25)的深度大于上限位槽(16)與下限位槽(19)的深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煥兵李艷萍張民王進馮迎春畢宬徐元超王玉華付以賢盛禎李永明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檢修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加勒比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专区AAAAAA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 | 成年男人裸j照无遮挡无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无码|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人妻少妇无码视频在线| 曰韩无码无遮挡A级毛片|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无码| 成年男人裸j照无遮挡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亚洲中文无码卡通动漫野外|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