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水塔內加裝有熱管的強制通風裝置。屬于工業用冷水塔的一種提高冷卻效率的裝置。首先要在冷水塔內裝入有熱管的并帶有噴風孔的風筒,它連接著送風管道或供水管道。噴出之風或水使冷水塔內潮濕空氣,快速冷卻,從而降低循環水溫度4℃到7℃。舊塔可在塔外加裝高空施工平臺,或在冷水塔高度加上風筒的二者高度之和的上方,加裝高空吊車,再將風筒從冷水塔出口裝入,或者動用各種飛機,將風筒吊入到冷水塔出口并放入進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在冷水塔內加裝有熱管的強制通風裝置本專利技術屬于工業用冷水塔的一種提高冷卻效率的裝置。本專利技術以前的
技術介紹
在電廠、化工廠等工業所用的冷水塔,冷卻循環水時,或冷卻污水或冷卻自用水時,都是借助冷水塔自身高度所產生的自拔通風力,將水冷卻,水珠落下,匯入冷水塔底部循環水池,再利用。缺點是冷卻速度緩慢,仍有一部分帶有水份的熱氣,從冷水塔出口排入大氣。導致補充水量較大,一般一臺600MW凝汽式發電機組循環冷卻水在65000t/h左右,一臺300MW機組在30000t/h左右,循環冷卻水的損失率按2. 5%計,補充水量分別在1625t/h和750t/h,均占火電廠耗水量的80%左右。顯見,由于在冷水塔內沒有一種能夠加速冷卻它們的裝置,制約了在冷水塔內進一步快速冷卻,冷卻效率無法再提聞一步。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在冷水塔的內外加裝有熱管的多種強制通風裝置及其安裝方法。 本專利技術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本專利技術以前,冷水塔內的循環水冷卻是靠冷水塔本身高度所形成的自然通風力,來完成循環水的冷卻,冷水塔建成一投入運行,幾十年也無法再進一步降低循環水溫度,進一步冷卻受到限制。而本專利技術提出在冷水塔內裝入有熱管的并帶有多個噴風孔的風筒,并能向四面八方噴出空氣,為此還必須在送風管道的入口端裝上風機,所說的風筒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以便噴出的空氣向四面八方去接觸潮濕空氣,所說的風筒有雙曲線冷水塔式,多種變型的曲線式,有三角式,還有多面體式。或熱管還可以裝在冷水塔內外,也可以直接伸出冷水塔的出口的外邊。從噴風孔中噴出的冷卻風,使循環水的霧氣、水氣,增加增多增速了凝結機會,水滴落入循環水池。增加了循環水量,從而使循環水溫度下降4°C到7°C,故顯著的提高了冷水塔的冷卻效率。加裝有熱管的風筒中的風是通過送風管道由送風機送來的,從噴風孔噴出,完成任務后,從冷水塔出口排向大氣。為了再進一步提高冷水塔的冷卻效率,能夠盡量降低風筒中風的溫度是關鍵所在,但又受春夏秋冬大氣溫度的不同而不同,要想再降低風溫,必須在風筒上裝上熱管換熱器,具體的說南方也可以在地下2米,越深越好,裝上熱管換熱器,而北方凍土層為3米左右,則在凍土層3米左右以下的土壤中,裝上熱管換熱器,這樣就可以把地表層以下6°C至13°C的土壤溫度,通過熱管所固有的特性,傳導到冷水塔內的風筒中,與此同時還可以傳導到冷水塔圓周入口各處去見圖I、圖8,風機啟動后,就會通過送風管道,使風的溫度降低,并送入風筒中,應根據冷水塔容量決定熱管換熱器容量。有四種方法一是將大氣中的空氣送入有熱管的風筒中,二是將冷水塔出口上方的偏低溫度的風用引風機抽來,經由冷水塔內熱管加熱段傳遞到熱管冷凝段后使風溫提高,也就是經由冷水塔出口的空調箱提高后,大氣的風溫得到提升,再由引風機送往有此溫度的風溫的用戶,而冷水塔內腔體的濕蒸汽溫度被降低,其水珠落入復水池,使復水溫度再次降低。三是將冷水塔基礎下方土壤中低溫度物質的低溫用地下室靠熱管轉換到地下室內,地下室內的空氣就是低溫的,它由送風機吹來的風,經由送風閥門再經由入口管道送到有熱管換熱器的風筒中,從而降低了冷水塔內腔體的濕蒸汽溫度,加速了其中的水氣凝結成水珠水滴落入復水中,最終是降低了復水溫度。四是在地下室中用水泵將水打入,進一步降低水溫后,再通過上升水管將低溫水送往熱管換熱器的風筒中或送入網狀的或其它形狀的淋水裝置中,目的仍然是進一步降低凝結水溫度。本申請提出了冷水塔在運行狀態下,在白天或漆黑夜晚的施工方法I、正常情況下,可搭建施工平臺,或一層比一層高,再將都裝完有熱管的風筒,平移到冷水塔出口,再吊入到冷水塔內腔體。2、動用直升飛機,利用繩索或鋼絲繩將風筒,吊運到施工地點,再吊入冷水塔內腔體中。3、利用氫氣球、熱氣球將風筒起吊到冷水塔內腔體中。 4、利用轟炸機、戰斗機、直升飛機、運輸機將風筒吊到冷水塔的內腔體中,由于它們速度太快,甚至是超低空飛機,為此駕駛員可要有高超的飛行技術,飛到冷水塔正上方,要改變方向,為垂直向上飛,也就是反地球引力飛行。將吊索放下,依靠地面指揮或空軍施工指揮部指揮,將風筒準確投入到冷水塔中。當然也可以在冷水塔內安裝聲納發射器,而飛機上有聲納接收器,或依靠先進科技儀器的幫助將風筒準確的投入到冷水塔的內腔體中,當然可以不設置它們。另一種方法是為防止繩索或鋼絲繩上的上吊鉤與風筒上的下吊鉤,沒有自動脫開,飛機又正在向上飛,在此千鈞一發之際可引爆繩索或鋼絲繩上的炸彈,強令失去控制的風筒自由落下。為防止砸壞復水池,可在復水池內或冷水塔內壁上事先安裝好有彈性保護的安全氣囊,也可以將安全氣囊裝在風筒的底平面上,當然也可以不設置安全氣囊。—架飛機不行,可同時使用多架飛機或多個氫氣球、熱氣球,不管正反方向飛行,還是吊住風筒后,到冷水塔出口正上方,同時多架飛機向四面八方飛行,再慢放風筒,或其中一架飛機準確的反引力飛行,都能準確的將風筒放入冷水塔的內腔體中。放開上吊鉤、下吊鉤或引暴炸彈后,剩余繩索或鋼絲繩均可不要,棄之。其余工作是連接上送風管或供水管,進行實驗后,無誤后,就可以正式投入運行。在當前飛機飛行
,飛機在空中停留30分鐘已不成問題,故應用飛機吊裝風筒是可以的。在漆黑一片的夜晚也能施工,其方法是如想將幾十噸重的風筒裝入冷水塔內腔體,首先可以在冷水塔周圍的地面上,或冷水塔出口的邊沿上設置燈光方向標或聲納發射器,其次要使用大馬力的或載重量達幾百噸的飛機,將風筒吊運到冷水塔出口上方,基本上對準冷水塔出口中心投入,落入復水池上方指定地點,飛機就可以飛走。第三,施工隊工作人員連接好風筒的相關管道,并固定住風筒,就是風筒在夜間安裝完畢。圖I示出在冷水塔I內有將熱管38裝在有多變形狀的風筒9上的示意圖。圖2為圖I的另一種設計,熱管38為水平放置。圖3為將有導風導向板16的風筒9直接裝在冷水塔I內的全剖視示意圖。圖4為圖3的導風導向板16部位的橫斷面半剖視示意圖。圖5為在冷水塔出口 21裝上熱管38或再配裝上空調箱20的冷水塔I全剖面示意圖。圖6示出在冷水塔I地平面下的土壤52中遇有地下水51或地下巖石洞62時,裝上出風管8或冷風入口 53的地下剖面示意圖。圖7示出用直升飛機44、氫氣球46聯合將風筒9裝入冷水塔I內的示意圖。圖8示出在風筒9的接口 10處裝上有噴風孔24的堵頭72的剖示圖。圖9示出送風管7上的死封頭73頂在堵頭72上的局部剖視圖。附圖說明圖10示出送風管7不加死封頭73時的局部剖視圖。圖11示出送風管7端頭與堵頭72為緊密配合裝配的局部剖視圖。圖12示出在冷水塔I內或在風筒9的內腔或內園內空間裝有噴淋裝置19時的全剖面示意圖。圖13示出在漆黑之夜用轟炸機或戰斗機40或直升飛機44將風筒9裝入冷水塔 I內的全剖面示意圖。圖14為在漆黑之夜在冷水塔I正上方所見的出口為三角形的冷水塔I的三角形黑洞66的俯視圖。圖15為在漆黑之夜在地面上用探照燈65照射冷水塔I時所形成的全景圖。圖16為在漆黑之夜在飛機上觀察到的冷水塔出21是黑洞66的俯視圖。圖17為用吊車75起吊與安裝有熱管38的風筒9的施工現場圖。附圖標記I、冷水塔 2、復水池 3、噴液、液滴 4、噴液孔 5、地下室、水箱 6、送風機7、入口管道8、出口管道9、風筒 10、接口 11、支撐梁 12、冷水塔入口 1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在冷水塔內加裝有熱管的強制通風裝置,有冷水塔[1]坐落在復水池[2]上,其特征是在冷水塔[1]內裝有風筒[9],它既可以掛靠在冷水塔[1]的內壁上,也可以用大橫梁[15]搭在冷水塔出口[21]上,也可以直接落入復水池[2]里,風筒[9]上裝有熱管[38],風筒[9]的下端裝有入口管道[7],入口管道[7]與冷水塔[1]外面的送風機[6]相連接,冷空氣可經由出口管道[8]送到風筒[9]里,風筒[9]上還有無數個噴風孔[24],或者用給水泵[32]將冷水經由供水管[31]打入風筒[9]或高位水箱[3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信光,
申請(專利權)人:高信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