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調壓力和流量的緩沖液壓缸、控制方法及液壓系統,緩沖液壓缸包括缸筒、上缸蓋、下缸蓋、活塞,上缸蓋下方連接缸筒,缸筒內部安裝有活塞,活塞上套有活塞密封,缸筒下部設有下控制油口,上缸蓋左側設有上控制油口,上缸蓋內部還裝置有流量調節組件和壓力調節組件,上控制油口與下控制油口通過換向閥連接液壓系統。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的液壓缸控制方法及液壓系統,運用于鐵路道床吹吸吸污裝置的提升和下降控制,調節單只液壓缸的下壓速度和壓力,并實現四只液壓缸同步運動放下吹吸吸污裝置,保證吸污裝置貼近鋼軌表面移動,并不會壓壞支撐車輪,快速提升時不會產生沖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調壓力和流量的緩沖液壓缸、控制方法及液壓系統,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鐵路道床吹吸吸污裝置提升和下降控制的液壓缸及控制方法與液壓系統,屬于鐵路維護與保養設施
技術介紹
鐵路道表面經常會沉積粉塵、固體碎片、微小石子、煤塊及鋼軌打磨磨屑等污物,列車經過時將污物卷起,影響行車安全。鐵路道床吹掃作業前,需要控制四只液壓缸同步運動將吹吸吸污裝置放下;作業時,需要向四只液壓缸的上腔提供壓力,并可調節,以保證吹吸吸污裝置始終貼近鋼軌表面移動,而又不至于壓壞裝置支撐車輪;作業后,又需要控制四只液壓缸快速運動將吹吸吸污裝置提起,并且不能產生沖擊。 現有的液壓缸一般由缸蓋、缸筒和活塞等組成,只能通過調節系統的供油壓力和流量,來整體調節液壓缸的壓力和流量,不能單獨調節液壓缸一腔的壓力和流量,且緩沖裝置較為復雜,緩沖效果不理想。如專利號為201120365015. X的中國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緩沖液壓缸,該緩沖液壓缸包括缸體、端蓋、活塞、密封圈、進油孔、以及限流金屬圈,活塞桿的近活塞端設置離活塞越遠,其偏離活塞桿軸線的角度越大的導向槽,具有導向槽的部分活塞桿較粗而且無法伸出端蓋,限流金屬圈設置在缸體內壁上并可以轉動,限流金屬圈有一觸桿伸入所述導向槽,限流金屬圈距端蓋的最遠距離等于較粗的部分活塞桿的長度,限流金屬圈上有一小孔,進油口設置在限流金屬圈與缸體的接觸壁上,進油口和小孔的圓心與活塞軸心連線的角度等于導向槽在活塞周向偏移的角度,進油口和小孔在相對位移過程中始終連通,該緩沖液壓缸可以使活塞減少對缸底的沖擊,實現緩沖,但實現過程較復雜。如專利號為200710306527. 7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涉及一種具有緩沖能力的復合液壓缸及方法,能吸收由于外拉伸負載突然消失時產生的沖擊力,保護液壓缸,該液壓缸包括主柱塞缸及操作缸,主柱塞缸的主缸缸蓋和主缸缸體密封連接為一體,主柱塞在主缸缸體內,主柱塞為空腔體,操作缸缸體套接在主柱塞的空腔體內,活塞桿在操作缸缸體內延伸至主缸缸體的C腔內,活塞桿在操作缸缸體內由密封套密封,所述液壓缸結構及控制方法簡單,但多只液壓缸作業難以實現同步性。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可調壓力和流量的緩沖液壓缸、控制方法及液壓系統,在作業過程中,當液壓缸向下伸出時,通過調節壓力和流量,可以實現多只液壓缸驅動同一部件并保持運動的同步性;而當液壓缸快速向上縮回時,又具有緩沖功能,能避免廣生沖擊。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可調壓力和流量的緩沖液壓缸,包括缸筒、上缸蓋、下缸蓋、活塞,所述上缸蓋下方連接缸筒,所述缸筒內部安裝有活塞,所述活塞上套有活塞密封,所述下缸蓋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缸筒下方,所述下缸蓋與所述活塞桿之間由下缸蓋密封實現密封,所述缸筒下部設有下控制油口,所述上缸蓋左側設有上控制油口,所述上缸蓋右側設有L泄油口,所述上缸蓋內部還裝置有流量調節組件和壓力調節組件;所述上控制油口與所述下控制油口通過換向閥連接液壓系統。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上缸蓋的內部還加工設置有流量調節組件出油路和流量調節組件出口旁路。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上缸蓋的下底面通過導向螺柱固定連接有緩沖墊,所述緩沖墊與所述上缸蓋的下底面形成一個緩沖腔。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壓力調節組件包括套筒、穿過套筒左側孔的壓力調節桿、密封圈及支撐。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壓力調節桿與所述支撐之間還安裝有彈簧?!ぴ谏鲜龇桨钢袃炦x的是,所述套筒的右側還連接有閥套。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閥套的內孔安裝有閥芯,所述閥芯與閥套的配合處還設置有閥口。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閥芯內還設有出口。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閥套上還開設有泄油口 L、油口 BI、油口 B2,其分別與所述上缸蓋的L泄油口、流量調節組件出油路、流量調節組件出口旁路對應連接。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流量調節組件包括螺套、固定在螺套內的流量調節桿、密封圈。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螺套的右側還連接有定壓差閥套,所述定壓差閥套具有定壓差閥套A面和定壓差閥套B面。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定壓差閥套的內腔還安裝有調壓彈簧。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定壓差閥套內還套接有閥套。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閥套的內部還固定有閥芯,所述閥芯具有節流口,所述閥芯與所述閥套的內孔還固定有復位彈簧。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流量調節組件還具有油腔A、油口 Al、油口 A2,所述流量調節組件的油口 Al、油口 A2分別與所述上缸蓋的上控制油口、流量調節組件出油路對應連接。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換向閥具有四個油口,分別是油口 P、油口 T、油口 A和油口 B。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換向閥的油口 A、油口 B分別與所述上控制油口、下控制油口相連接,所述換向閥的油口 P和油口 T則分別與液壓系統的高壓油口和回油口相連接。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緩沖液壓缸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上面任一項所述的可調壓力和流量的緩沖液壓缸,以及與所述緩沖液壓缸的上控制油口、下控制油口及換向閥相連接的液壓系統,該控制方法包括當所述緩沖液壓缸的活塞向下運動時,進入液壓缸上腔的油液經過流量調節組件,流量調節組件對油液流量進行調節,壓力調節組件對油液壓力進行調節,使得流到液壓缸活塞上腔油液的流量和壓力達到要求; 當所述緩沖液壓缸的活塞向上運動時,活塞上端在接近上缸蓋下端面時,旁路切斷,活塞上腔的油液只能從緩沖墊上的小孔經緩沖腔流走,使得活塞向上運動速度快速減慢直至停止,實現緩沖功能。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壓力調節組件對油液壓力進行調節油液從壓力調節組件的閥套上的油口 BI流入,經閥口流至出口,從油口 B2流出;油液從油口 B2流出時,從閥芯與閥套的間隙處泄漏的油液流回油箱,閥芯的直徑截面Φ(1上受到油口油壓的作用,其作用力與彈簧的壓縮力使得壓力調節桿旋轉;通過調節彈簧的壓縮量,可調節油口Β2的壓力。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流量調節組件對油液流量進行調節油液從上控制油口進入,按流動方向所示,經油腔A和節流口后流至油口 Α2,通過的油液流量取決于節流口開口的大小及節流口前后的壓差;定壓差閥套在定壓差閥套A面、定壓差閥套B面分別受 到油壓的作用,其作用力等于定壓差閥套前后面的壓差與定壓差閥套B面面積的乘積,也等于調壓彈簧的壓縮力,近似為定值,其作用力與調壓彈簧的壓縮力使得流量調節桿旋轉;通過調節節流口開口的大小,可調節通過節流口的流量。本專利技術又公開了一種緩沖液壓缸控制系統,包括如上面任一項所述的可調壓力和流量的緩沖液壓缸,以及與所述緩沖液壓缸的上控制油口、下控制油口及換向閥相連接的液壓系統,該控制系統還包括電控模塊和同步模塊。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電控模塊與所述緩沖液壓缸、所述液壓系統相連接,控制換向閥及電磁鐵通電,轉換液壓缸供油回路,在活塞向上、向下運動過程中調節油液壓力和流量,進而控制液壓缸的下降速度和沖擊壓力。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同步模塊與所述電控模塊、所述緩沖液壓缸、所述液壓系統相連接,以實現多只液壓缸驅動同一作業部件并保持運動同步。電控模塊驅動電磁鐵通電,當向油口 A供油,油口 B回油,活塞向下運動;進入液壓缸上腔的油液經流量調節組件對油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調壓力和流量的緩沖液壓缸,包括缸筒、上缸蓋、下缸蓋、活塞,所述上缸蓋下方連接缸筒,所述缸筒內部安裝有活塞,所述活塞上套有活塞密封,所述下缸蓋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缸筒下方,所述下缸蓋與所述活塞桿之間由下缸蓋密封實現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下部設有下控制油口,所述上缸蓋左側設有上控制油口,所述上缸蓋右側設有L泄油口,所述上缸蓋內部還裝置有流量調節組件和壓力調節組件;所述上控制油口與所述下控制油口通過換向閥連接液壓系統。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關柱,
申請(專利權)人:昆明中鐵大型養路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