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復合保溫調濕板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如下:a、按質量份數取0.1份羧甲基纖維素鈉加入到5份水中配制成凝膠狀,放置備用;b、將蛭石加熱到300℃進行焙燒、碾碎;c、按質量份數取0.3份氯化鈉,2.7份碳酸鉀,1.25份吡咯烷酮羧酸鈉和0.4份硅藻土加入到100份水中配制成溶液;d、按質量份數取0.5-0.75份步驟b得到的蛭石加入到步驟c所得溶液中;然后向該溶液中加入4-4.5份的生活用紙,攪拌,打漿;最后加入步驟a所得凝膠狀物質,并打漿4-5次至漿液混合均勻;e、將步驟d所得紙漿平鋪,在80-90℃下烘制,即可得到復合保溫調濕板;它具有溫濕度響應快,濕度維持時間長,重復性高,效果好;無毒無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主要適用于文物保存環境的濕度調節。
技術介紹
我國地域廣闊,各地的溫濕度相差極大。潮濕地區年平均相對濕度在70% 80%,有時高達95% 100%,北方干燥時期的相對濕度甚至可以達到10%以下。這些地區的建筑要達到室內環境的熱舒適要求,就需要采取高效的方法解決相對濕度帶來的室內環境質量問題。研究表明,如果在密閉系統中沒有任何吸附與解析水份的物質的話,當短時間內溫度由10_40°C變化時,會使系統內相對濕度降低到原來的1/6的。如果外界溫度升高或氣候干燥,導致室內相對濕度下降,許多對濕度敏感的物質,如油漆、涂料、竹木、家具等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脫層、變形、甚至龜裂,人們在室內會感到皮膚干燥。反之,如果室外溫度下降或多雨,氣候潮濕,不僅使有機質地的物品如皮革、竹木、紙張、紡織品或食品、藥品等極易發生霉爛蟲蛀,而且由于濕度過高,更加速微生物繁殖,使人們極易感染疾病。專利號為200910101489.0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調溫調濕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缺點在于所用原料種類繁多,導致成本較高,工藝較為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要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效果好的復合保溫調濕板的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a、按質量份數取O. I份羧甲基纖維素鈉加入到5份水中配制成凝膠狀,放置備用;b、將蛭石加熱到300°C進行焙燒、碾碎;C、按質量份數取O. 3份氯化鈉,2. 7份碳酸鉀,I. 25份吡咯烷酮羧酸鈉和O. 4份硅藻土加入到100份水中配制成溶液;d、按質量份數取O. 5-0. 75份步驟b得到的蛭石加入到步驟c所得溶液中;然后向該溶液中加入4-4. 5份的生活用紙,攪拌,打漿;最后加入步驟a所得凝膠狀物質,并打漿4-5次至衆液混合均勻;e、將步驟d所得紙漿平鋪,在80_90°C下烘制,即可得到復合保溫調濕板。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省去了部分原料,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簡化了生產工藝。2、制備得到的調濕板能夠自動快速的調節周圍環境濕度。蛭石是一種保溫材料,加入蛭石能維持微環境的溫度恒定;溫濕度響應快,濕度維持時間長,重復性高,效果好;無毒無害,無需接觸,在使用過程中能很好的保護物品。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I :,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a、按質量份數取O. I份羧甲基纖維素鈉加入到5份水中配制成凝膠狀,放置備用;b、將蛭石加熱到300°C進行焙燒、碾碎;C、按質量份數取O. 3份氯化鈉,2. 7份碳酸鉀,I. 25份吡咯烷酮羧酸鈉和O. 4份硅藻土加入到100份水中配制成溶液; 液中加入4份的生活用紙,攪拌,打漿;最后加入步驟a所得凝膠狀物質,并打漿4次至漿液混合均勻;e、將步驟d所得紙漿平鋪,在80°C下烘制,即可得到復合保溫調濕板。實施例2 :—種復合保溫調濕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a、按質量份數取O. I份羧甲基纖維素鈉加入到5份水中配制成凝膠狀,放置備用;b、將蛭石加熱到300°C進行焙燒、碾碎;C、按質量份數取O. 3份氯化鈉,2. 7份碳酸鉀,I. 25份吡咯烷酮羧酸鈉和O. 4份硅藻土加入到100份水中配制成溶液;d、按質量份數取O. 6份步驟b得到的蛭石加入到步驟c所得溶液中;然后向該溶液中加入4. 25份的紙,攪拌,打漿;最后加入步驟a所得凝膠狀物質,并打漿5次;e、將步驟d所得紙漿平鋪,在85°C下烘制,即可得到復合保溫調濕板。實施例3 :—種復合保溫調濕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a、按質量份數取O. I份羧甲基纖維素鈉加入到5份水中配制成凝膠狀,放置備用;b、將蛭石加熱到300°C進行焙燒、碾碎;C、按質量份數取O. 3份氯化鈉,2. 7份碳酸鉀,I. 25份吡咯烷酮羧酸鈉和O. 4份硅藻土加入到100份水中配制成溶液;d、按質量份數取O. 75份步驟b得到的蛭石加入到步驟c所得溶液中;然后向該溶液中加入4. 5份的生活用紙,攪拌,打漿;最后加入步驟a所得凝膠狀物質,并打漿5次至漿液混合均勻;e、將步驟d所得紙漿平鋪,在90°C下烘制,即可得到復合保溫調濕板。上述各實施例中原料均按質量份數稱取。權利要求1 ,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a、按質量份數取O.I份羧甲基纖維素鈉加入到5份水中配制成凝膠狀,放置備用; b、將蛭石加熱到300°C進行焙燒、碾碎; C、按質量份數取O. 3份氯化鈉,2. 7份碳酸鉀,I. 25份吡咯烷酮羧酸鈉和O. 4份硅藻土加入到100份水中配制成溶液; d、按質量份數取O.5-0. 75份步驟b得到的蛭石加入到步驟c所得溶液中;然后向該溶液中加入4-4. 5份的生活用紙,攪拌,打漿;最后加入步驟a所得凝膠狀物質,并打漿4-5次至漿液混合均勻; e、將步驟d所得紙漿平鋪,在80-90°C下烘制,即可得到復合保溫調濕板。全文摘要,其步驟如下a、按質量份數取0.1份羧甲基纖維素鈉加入到5份水中配制成凝膠狀,放置備用;b、將蛭石加熱到300℃進行焙燒、碾碎;c、按質量份數取0.3份氯化鈉,2.7份碳酸鉀,1.25份吡咯烷酮羧酸鈉和0.4份硅藻土加入到100份水中配制成溶液;d、按質量份數取0.5-0.75份步驟b得到的蛭石加入到步驟c所得溶液中;然后向該溶液中加入4-4.5份的生活用紙,攪拌,打漿;最后加入步驟a所得凝膠狀物質,并打漿4-5次至漿液混合均勻;e、將步驟d所得紙漿平鋪,在80-90℃下烘制,即可得到復合保溫調濕板;它具有溫濕度響應快,濕度維持時間長,重復性高,效果好;無毒無害。文檔編號C04B26/28GK102942337SQ20121047203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9日專利技術者曹麗芬, 王秉, 胡智文 申請人:浙江理工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復合保溫調濕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a、按質量份數取0.1份羧甲基纖維素鈉加入到5份水中配制成凝膠狀,放置備用;b、將蛭石加熱到300℃進行焙燒、碾碎;c、按質量份數取0.3份氯化鈉,2.7份碳酸鉀,1.25份吡咯烷酮羧酸鈉和0.4份硅藻土加入到100份水中配制成溶液;d、按質量份數取0.5?0.75份步驟b得到的蛭石加入到步驟c所得溶液中;然后向該溶液中加入4?4.5份的生活用紙,攪拌,打漿;最后加入步驟a所得凝膠狀物質,并打漿4?5次至漿液混合均勻;e、將步驟d所得紙漿平鋪,在80?90℃下烘制,即可得到復合保溫調濕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麗芬,王秉,胡智文,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