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汽車、拖拉機及動力機械行業中內燃機連桿及缸套等零件鏜孔加工用的精密鏜頭,其特征在于采用多列空心圓柱滾子軸承來代替傳統結構中的徑向止推球軸承,且軸承外圈與鏜頭體軸承孔、軸承內圈與主軸軸頸成過盈配合,各軸承的外圈滾道直徑及內圈滾道直徑,全部空心圓柱滾子分別具有相同的名義尺寸和公差值等。因此該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鏜頭使加工表面具有高的質量和圓度,比一般鏜頭提高一個等級,主軸軸承精度壽命提高約10倍。(*該技術在200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技術為一種汽車、拖拉機及動力機械行業中內燃機連桿及缸套等零件鏜孔加工用的精密鏜頭,特別適用于諸如T7140A,T740K等單面及雙面金剛鏜床?,F有的精密鏜頭是裝在箱體內,由前后各一對36000或46000徑向止推球軸承支承主軸,主軸一端裝有皮帶輪以傳輸動力,主軸另一端裝有鏜刀盤。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對鏜孔要求越來越高,而現有設備的鏜頭鏜孔精度及粗糙度都難以滿足像140汽車連桿銅套孔的加工要求,例如孔的粗糙度要求為Ra0.5μm,圓度為2.5μm而現有設備只能達到粗糙度為Ra0.65~0.80μm,圓度為3~4μm。雖然機床制造廠采取了提高軸承精度等級(例由D級提高到C級或D級),提高鏜頭體軸承孔與主軸的精度、增加主軸的直徑以及在皮帶輪上增加卸荷裝置等措施,但仍然沒有達到應有的要求。為了保證零件鏜孔精度,有些制造廠采取了每周更換一次主軸軸承的方法,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此法既不經濟也沒有徹底解決問題,鏜孔的粗糙度僅能穩定在0.65μm左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之不足,并提供一種新型的精密鏜頭主軸支承結構,使鏜頭主軸徑向振擺由3μm降至0.5~1μm,進而改善和提高加工表面質量,加工孔的圓度,經實踐證明兩者均可提高一個等級。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1、在傳統的金剛鏜床及其它鏜床的鏜頭主軸結構中以多列空心圓柱滾子軸承(專利號88200708)取代徑向止推軸承作為精密鏜頭支承。同時,為了簡化工藝提高孔的同軸度,鏜頭軸承孔可制成無臺階的通孔形式。軸承內外圈的軸向靠套筒來定位。2、采用88200708中介紹的外圈無擋邊內圈有擋邊(無中擋邊)結構的多列空心圓柱滾子軸承也可采用88216590專利中的內圈帶錐度的空心圓柱滾子軸承,作為主軸的前后徑向支承,并在后軸承處用兩個止推球軸承作為主軸軸向支承。前支承采用肆列(或兩個雙列)三列,雙列空心圓柱滾子軸承,后支承采用雙列空心圓柱滾子軸承。3、軸承外圈與鏜頭本體軸承孔,軸承內圈與主軸的配合為過盈配合,4、前后支承所有空心圓柱滾子軸承外圈滾道用研磨方法使其達到具有相同的名義尺寸和實際尺寸,前后支承所有空心圓柱滾子軸承內圈滾道用同軸研磨使其達到相同的名義尺寸和最小的公差值。各軸承的空心圓柱滾子具有同一名義尺寸及公差值。本技術的效果由于采用多列空心圓柱滾子軸承代替徑向止推球軸承,軸承剛度提高4倍主軸振擺由3μm降至0.5~1μm,而且由于軸承外圈與軸承孔,內圈與主軸為過盈配合,顯著地提高了接觸剛度,在加工各空心滾子軸承外圈滾道采用研磨方法提高了其尺寸一致性而使鏜頭主軸的加工質量和不圓度等均有提高(約提高一個等級)。此外新結構軸承精度的壽命經試驗約提高10倍左右。因此極大地改善和提高了精密鏜頭精度的保持性。本技術的實施例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來對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傳統的金剛鏜床鏜頭剖面圖。圖2為本技術所采用的鏜頭結構剖面圖。在鏜頭體1上有一精加工的通孔,無擋邊的四列圓柱滾子軸承外圈3a及雙列空心圓柱滾子軸承外圈2a過盈裝在鏜頭體的前后端,中間用套筒5作軸向走位。無中擋邊四列空心滾子軸承內圈3c及雙列空心滾子軸承內圈2c分別過盈裝在主軸6上,中間用套筒4作軸向定位。主軸的軸向支承為一對止推球軸承7。它們靠主軸6的軸肩和螺母8及一組彈簧9壓緊在套10上,驅動主軸的皮帶輪13用鍵12及螺母11固定在主軸上,軸承采用循環油潤滑。圖中2b,3b為空心圓柱滾子。權利要求1.一種精密鏜頭由鏜頭體、主軸、徑向止推球軸承、止推球軸承、套筒及皮帶輪等組成,其特征在于主軸前后支承采用外圈無擋邊,內圈無中擋邊的多列空心圓柱滾子軸承代替徑向止推球軸承,且軸承外圈與軸承孔、軸承內圈與主軸軸頸的配套為過盈配合,各軸承的外圈滾道直徑具有相同的名義尺寸和實際尺寸,各軸承的內圈滾道直徑具有相同的名義尺寸和最小的公差值全部空心圓柱滾子具有同一名義尺寸及公差值。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鏜頭其特征在于主軸前后支承也可采用內圈帶錐度的空心圓柱滾子軸承。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鏜頭其特征在于主軸前支承的多列空心圓柱滾子軸承滾子列數為雙列、三列及四列(或兩個雙列),而主軸后支承的多列空心圓柱滾子軸承為雙列。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鏜頭其特征在于,鏜頭體軸承孔可以制成通孔形式,軸承外圈靠套筒作軸向定位。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汽車、拖拉機及動力機械行業中內燃機連桿及缸套等零件鏜孔加工用的精密鏜頭,其特征在于采用多列空心圓柱滾子軸承來代替傳統結構中的徑向止推球軸承,且軸承外圈與鏜頭體軸承孔、軸承內圈與主軸軸頸成過盈配合,各軸承的外圈滾道直徑及內圈滾道直徑,全部空心圓柱滾子分別具有相同的名義尺寸和公差值等。因此該技術的鏜頭使加工表面具有高的質量和圓度,比一般鏜頭提高一個等級,主軸軸承精度壽命提高約10倍。文檔編號B23B29/00GK2068870SQ90209930公開日1991年1月9日 申請日期1990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1990年7月13日專利技術者劉玉峰, 劉爾膺, 春京 申請人:北京軸承研究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精密鏜頭由鏜頭體、主軸、徑向止推球軸承、止推球軸承、套筒及皮帶輪等組成,其特征在于主軸前后支承采用外圈無擋邊,內圈無中擋邊的多列空心圓柱滾子軸承代替徑向止推球軸承,且軸承外圈與軸承孔、軸承內圈與主軸軸頸的配套為過盈配合,各軸承的外圈滾道直徑具有相同的名義尺寸和實際尺寸,各軸承的內圈滾道直徑具有相同的名義尺寸和最小的公差值全部空心圓柱滾子具有同一名義尺寸及公差值。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玉峰,劉爾膺,春京,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軸承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1[中國|北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