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立式復合多級破碎機。為了解決現有的破碎機對于大體積礦料或建筑料一次破碎比不高的問題;所述立式復合多級破碎機包括底座,該底座上裝有豎向布置的外筒體,在該外筒體的頂部設有加料桶;所述外筒體內裝有由驅動裝置驅動旋轉的輸入轉軸;所述輸入轉軸頂端具有一連接板,該連接板下端固定連接一位于輸入轉軸外側的轉子;在所述轉子與輸入轉軸之間設有轉子支架;所述轉子頂部裝有銑削破碎機構,在該銑削破碎機構下側設有反擊破碎機構和撞擊破碎機構中的至少一種。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平面破碎和多級破碎相結合,實現對大體積礦料或建筑料的一次性破碎,破碎比達到數萬級甚至數十萬級,破碎后的粉料可達到毫米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破碎裝置領域,具體為一種立式復合多級破碎機。
技術介紹
在礦山、化工、建筑行業領域中,大體積的物料破碎處理一般是通過破碎機逐級破碎。常見的破碎機有顎式破碎機、立式破碎機、圓錐破碎機、反擊破碎機、錘擊破碎機、輥壓破碎機等,由于現有破碎機單機的破碎比不高,因此要實現大體積物料一次性破碎,往往需要采用多臺破碎機分級處理來實現,而多臺破碎機之間采用運輸皮帶傳輸物料,生產 線長,占地空間大、能耗高、設備零件磨損大,增加了設備投資成本和運行維護成本。 中國專利CN200920141428. 2公開了一種圓錐立式破碎機,如圖4所示,其包括底座,轉子架5,裝在轉子架8上的多級錘頭13。轉子架5轉動時,帶動錘頭13旋轉打擊從加料斗21上落入的礦料,達到粉碎的目的。上述這種圓錐立式破碎機對于易碎礦料或建筑料而言,在破碎時表現出了高破碎比的優勢,破碎效率高。但對于大體積的礦料或建筑料,如上百公斤級甚至噸級的物料表現的無能為力,一般需要預處理,將物料預先破碎至十公斤級后再由圓錐立式破碎機處理,無疑需要增加預處理設備,增加投資成本,而且該破碎機的錘頭13都是通過螺栓裝在轉子架8上的,當遇到大體積的礦料或建筑料,錘頭會相對螺栓轉動,從而甚至無法實現對大體積的礦料或建筑料破碎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的破碎機對于大體積礦料或建筑料一次破碎比不高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立式復合多級破碎機,該多級破碎機通過復合破碎,實現對大體積礦料或建筑料的一次性破碎,一次破碎比高,破碎后的物料可達到毫米級。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立式復合多級破碎機,包括底座,該底座上裝有豎向布置的外筒體,在該外筒體的頂部設有加料桶;所述外筒體內裝有由驅動裝置驅動旋轉的輸入轉軸;其結構特點是,所述輸入轉軸頂端具有一連接板,該連接板下端固定連接一位于輸入轉軸外側的筒狀轉子;在所述轉子與輸入轉軸之間設有一裝在機座上用于支撐所述轉子的轉子支架;所述轉子頂部裝有銑削破碎機構,在該銑削破碎機構下側設有反擊破碎機構和撞擊破碎機構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統削破碎機構包括至少一級與所述轉子固定相連的錘頭;所述反擊破碎機構包括至少一級位于加料桶內且與所述轉子固定相連的錘頭,在該反擊破碎機構的錘頭的外側設有裝在所述外筒體內壁上的擋板;所述撞擊破碎機構包括至少一級位于加料桶內且與所述轉子鉸接相連的錘頭,在該撞擊破碎機構的錘頭的外側設有裝在所述外筒體內壁上的擋板;當銑削破碎機構下側同時設有反擊破碎機構和撞擊破碎機構時,撞擊破碎機構位于反擊破碎機構下側。具體而言,其中,轉子支架通過軸承支撐所述轉子,支撐架為中空結構,所述輸入轉軸穿過所述支撐架。由此,待大體積待破碎物料進入加料桶后,先由固定連接在轉子頂部的銑削破碎機構對待破碎物料進行高速銑削破碎,銑削呈小體積的物料進入反擊破碎機構內進行高速反擊破碎和/或進入撞擊破碎機構內進行高速撞擊破碎,經過復合多級破碎,從而實現大體積待破碎物料微?;哪康摹?所述銑削破碎是指大體積物料進入加料桶后,由銑削破碎機構的錘頭對大體積物料進行銑削,由于錘頭旋轉速度快,在物料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不停地被錘頭銑削致中小體積的物料,然后進入下一級。所述反擊破碎是指物料進入外筒體后,由反擊破碎機構的錘頭對其進行破碎,由于錘頭旋轉速度快,物料從加料桶進入反擊破碎機構的錘頭工作區域后,被錘頭反擊至外筒體內壁的擋板上,進行二次破碎,破碎后的物料進入下一級。所述撞擊破碎機構是指物料進入撞擊破碎機構的錘頭工作區域后,被錘頭撞擊至外筒體內壁的擋板上,進行二次破碎,此時,物料基本上已經呈沙粒狀,由于撞擊破碎機構的錘頭活動連接在轉子上,當遇到鋼筋等不可破碎的物料時,錘頭可以進行被動避讓,從而防止設備卡死,而在銑削破碎機構和反擊破碎機構工作區域時,由于錘頭外端與外筒體內壁的距離較大,鋼筋等物料會通過錘頭與外筒體內壁之間的間隙落下,不會卡死設備。以下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的技術方案 每一級錘頭都包括有多個均布在轉子外周的錘頭,每一級錘頭是指裝在轉子上同一水平面上的錘頭。作為輸入轉軸和轉子的一種具體的固定方式,所述輸入轉軸頂端具有一連接板,該連接板與所述轉子固定相連;在所述轉子與輸入轉軸之間設有一裝在機座上用于支撐所述轉子的轉子支架。作為一種驅動形式,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至少一臺電機,該電機通過帶輪和皮帶驅動所述輸入轉軸旋轉。當然,本專利技術的驅動方式也可以是齒輪驅動或鏈輪傳動。為了提高待破碎物料的破碎效果,所述擋板有齒型面,所述齒型面朝向錘頭旋轉圓的切線方向且與該切線垂直,這樣,待破碎物料被高速旋轉的錘頭撞擊時,擊打在擋板的齒型面上,實現二次破碎的目的,本專利技術所述擋板更優選為鋸齒形擋板。作為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所述銑削破碎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所述轉子上的第一級錘頭,該第一級錘頭位于加料桶內;所述反擊破碎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所述轉子上的第二級錘頭;所述撞擊破碎機構包括自上而下鉸接在所述轉子上的第三級錘頭、第四級錘頭和第五級錘頭;所述第二級錘頭、第三級錘頭、第四級錘頭和第五級錘頭均位于外筒體內。更進一步地,所述轉子外側裝有錘頭銷軸,所述第三級錘頭、第四級錘頭和第五級錘頭均活動連接在該錘頭銷軸上。當遇到硬度極高的鋼筋等不能破碎的物料時,鉸接第三級錘頭、第四級錘頭和第五級錘頭會進行被動避讓,從而不會造成機器卡死等情況的發生。為了實現多級錘頭逐級破碎,所述銑削破碎機構、反擊破碎機構和撞擊破碎機構的各級錘頭中,位于下側的錘頭外端距離轉子軸心線之間的距離大于與之相鄰的上側的錘頭外端距離轉子軸心線之間的距離,整體呈寶塔狀。由此,下側的錘頭在隨轉子高速旋轉時,由于其外端距離轉子軸心線之間的距離大些,因此,下側的錘頭外端處的線速度會更大些,當落下的物料撞擊到下側的錘頭時,動量(質量與速度之積)會更大些,同樣物料撞擊外筒體內壁或擋板時的速度會更大一些,由此會進一步提高破碎效果。為了防止連接板及輸入轉軸過快磨損,所述連接板上裝有保護罩,為了防止該保護罩將大體積物料頂起而無法進行破碎,該保護罩的頂部高度低于位于加料桶內的最上側的錘頭的頂部高度。所述多級錘頭中的每一級錘頭都包括有多個均布在轉子支架外周的錘頭。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復合了銑削破碎、反擊破碎和撞擊破碎的優勢,實現了大體積待破碎物料的單機一次性致沙,破碎比高達數萬級甚至數十萬級,大大降低了破碎設備的投資成本,通過銑削破碎機構、反擊破碎機構和撞擊破碎機構的合理布置及逐級破碎,大大降低了破碎過程中的能耗,且設備零件磨損小,運行和維護成本低,使用壽命長;試驗檢測證明,破碎后的沙礫粒徑達到了毫米級,且結構簡單,尤其適用于對大體積礦料或建筑料的破碎。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闡述。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原理 圖2是圖I的帶局部剖視的結構原理 圖3是圖I中外筒體及錘頭的俯視 圖4是現有圓錐立式破碎機的結構示意圖。在圖中 I-機座; 2-外筒體;3-第一電機;4-加料桶;5-轉子; 6-輸入轉軸; 7-轉子支架;8-錘頭銷軸;9-保護罩; 10-鋸齒形擋板;11-一級錘頭; 12-二級錘頭;13-三級錘頭; 14-四級錘頭;15-五級錘頭; 16-大帶輪; 17-第一小帶輪;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立式復合多級破碎機,包括底座(1),該底座(1)上裝有豎向布置的外筒體(2),在該外筒體(2)的頂部設有加料桶(4);所述外筒體(2)內裝有由驅動裝置驅動旋轉的輸入轉軸(6);其特征是,所述輸入轉軸(6)頂端具有一連接板(23),該連接板(23)下端固定連接一位于輸入轉軸(6)外側的筒狀轉子(5);在所述轉子(5)與輸入轉軸(6)之間設有一裝在機座(1)上用于支撐所述轉子(5)的轉子支架(7);所述轉子(5)頂部裝有銑削破碎機構,在該銑削破碎機構下側設有反擊破碎機構和撞擊破碎機構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銑削破碎機構包括至少一級與所述轉子(5)固定相連的錘頭;所述反擊破碎機構包括至少一級位于加料桶(4)內且與所述轉子(5)固定相連的錘頭,在該反擊破碎機構的錘頭的外側設有裝在所述外筒體(2)內壁上的擋板(10);所述撞擊破碎機構包括至少一級位于加料桶(4)內且與所述轉子(5)鉸接相連的錘頭,在該撞擊破碎機構的錘頭的外側設有裝在所述外筒體(2)內壁上的擋板(10);當銑削破碎機構下側同時設有反擊破碎機構和撞擊破碎機構時,撞擊破碎機構位于反擊破碎機構下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海清,王正平,
申請(專利權)人:王海清,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