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配備柔性減震裝置的跑步機,屬于健身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配備柔性減震裝置的跑步機。其包括跑道和底座,特征在于在跑道和底座之間的前部安裝彈性部件,在跑道和底座之間安裝彈性限位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能令跑道在彈性部件的作用下,根據沖擊力的大小上下活動,彈性部件產生較大的變形,從而有效吸收沖擊力,不會將震動反作用于人體,能保護運動中的踝膝關節,避免運動損傷。并且由于沖擊力被充分吸收,機器震動減小,運動噪音也隨之降低,不會影響周圍居住環境,有利于跑步機的家用化普及。在跑道和底座之間安裝彈性限位裝置,能令跑道的運動僅限于上下擺動,不會在受力不均的情況下左右晃動,令使用者失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健身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配備柔性減震裝置的跑步機。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飛速發展,健康生活已經越來越被現代人所重視。在品類繁多的健身器材中,跑步機以其簡單高效的普適型運動方式,一直倍受青睞。電動跑步機通過電機帶動跑道,使人以不同的速度被動地跑步或走動。由于被動地形成跑和走,從動作外形上看,幾乎與普通在地面上跑或走一樣。但從人體用力的角度看,在電動跑步機上跑、走比普通跑、走省去了一個瞪伸動作。正是這一點使每一個在電動跑步機上運動的人感到十分輕松自如,可使人比普通跑步多跑1/3左右的路程,能量消耗也比普通走、跑更多。然而,跑步機從誕生至今,一直都存在減震能力差、噪聲大等問題,這給跑步機從 健身房到普通百姓家庭使用的普及過程帶來困難。有部分傳統跑步機也帶有減震裝置,但僅限于在跑道的夾層中設置小塊的橡膠墊或硬質中空氣囊,這些簡單的裝置受沖擊變形不大,難以有效吸收跑動產生的沖擊力,最終跑道將受力完全反作用于腿部,給使用者的腳踝、膝蓋等關節連接部位帶來震動損傷。并且,由于現有跑步機不能有效減震,運動噪聲極大,尤其體現在樓層住戶的使用過程中,跑動鍛煉會給周圍鄰居帶來極大地困擾。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配備柔性減震裝置的跑步機,能有效減震降噪。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配備柔性減震裝置的跑步機,包括跑道和底座,其特征在于在跑道和底座之間的前部安裝彈性部件,在跑道和底座之間安裝彈性限位裝置。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配備柔性減震裝置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彈性部件包括彈簧、彈力橡膠塊、彈性氣囊或C型彈簧片。彈性限位裝置包括滑塊和滑槽,在底座貼近跑道的兩個內側安裝滑槽,在跑道兩側分別安裝滑塊,滑塊插入滑槽中并能沿滑槽移動。還包括支架,支架呈“匚”形,支架的橫桿鉸接在底座上,支架的兩個支臂分別鉸接跑道底面的兩側;彈性部件安裝在支架和跑道之間。彈性限位裝置為連桿,在連桿的兩端分別開設鉸接孔和滑槽,在支架的支臂上固定滑塊,連桿的一端通過鉸接孔鉸接在跑道底部,連桿的另一端通過滑槽連接滑塊。彈性限位裝置為滑板,滑板中部鉸接在支架的支臂上,在滑板上端開設弧形孔,弧形孔中安裝鉸接螺釘,鉸接螺釘將滑板與跑道鉸接在一起,在滑板末端安裝滾輪;在底座上以前低后高的方式安裝滑道,滾輪設置在滑道上。跑道的后部底面安裝滑輪。彈性部件采用彈簧組件,彈簧組件包括彈簧,彈簧底座和橡膠護套,彈簧的兩端分別套裝圓筒形的橡膠護套,兩個橡膠護套分別嵌入兩個彈簧底座中,一個彈簧底座固定在跑道底部,另一個彈簧底座固定在底座或支架上。套裝在一個彈簧上的兩個橡膠護套,其中一個橡膠護套的內徑大于或等于另一個橡膠護套的外徑,兩個橡膠護套能夠插入扣合在一起。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I、本專利技術在跑道和底座之間的前部安裝彈性部件,能令跑道在彈性部件的變形作用下,根據沖擊力的大小上下活動,彈性部件能產生較大的變形,從而有效吸收沖擊力,不會將震動反作用于人體,達到保護運動中的踝膝關節,避免運動損傷的目的。并且由于沖擊力被充分吸收,機器震動減小,運動噪音也隨之降低,不會影響周圍居住環境,有利于跑步機的家用化普及。2、彈性部件可采用彈簧、彈力橡膠塊、彈性氣囊或C型彈簧片等能夠產生大的彈性形變,且回彈迅速的材料。經申請人的反復試驗,彈性部件以彈簧的使用效果最佳,不但 受力變形大,能迅速吸收沖擊力,而且回彈速度快,即便在步伐較快的跑步運動中,也能保持減震能力恒定不受影響。3、在跑道和底座之間安裝彈性限位裝置,彈性限位裝置包括滑塊和滑槽,在底座貼近跑道的兩個內側安裝滑槽,在跑道兩側分別安裝滑塊,滑塊插入滑槽中并能沿滑槽移動。這樣以來,不但能防止跑道在水平鋪設到豎直放置的過程中,彈性部件脫出;還能令跑道的運動僅限于上下擺動,不會在受力不均的情況下左右晃動,令使用者失衡。4、支架呈“匚”形,支架的橫桿鉸接在底座上,支架的兩個支臂分別鉸接跑道底面的兩側,彈性部件安裝在支架和跑道之間,這種設計能進一步保證跑道不會產生左右晃動。跑道的后部底面安裝滑輪,跑動過程中跑道會產生小距離的前后移動,滑輪能減小跑道后端與地面的摩擦力,并能將部分沖擊力轉化為跑道的前后運動從而將其抵消,起到進一步減震的作用。5、彈性限位裝置采用滑板,滑板中部鉸接在支架的支臂上,在滑板上端開設弧形孔,弧形孔中安裝鉸接螺釘,鉸接螺釘將滑板與跑道鉸接在一起,在滑板末端安裝滾輪;在底座上以前低后高的方式安裝滑道,滾輪設置在滑道上。使用者在跑動時,壓力傳遞到彈簧上,彈簧收縮,鉸接呈“X”形的支架與滑板也受力下壓產生變形,鉸接螺釘在弧形孔中移動,并將部分壓力轉化為滾輪在滑道上的移動,從而將作用力吸收,而不是反彈給人體的下肢,進一步起到了良好的保護作用。滑道以前高后低的方式安裝,能幫助減震裝置迅速回彈,避免卡殼現象。各機構之間的鉸接方式,保證了減震機構能夠有效的防止剛性接觸給人體帶來的不適感。6、彈性部件采用彈簧組件,彈簧組件包括彈簧,彈簧底座和橡膠護套,彈簧的兩端分別套裝圓筒形的橡膠護套,橡膠護套分別嵌入兩個彈簧底座中,一個彈簧底座固定在跑道底部,另一個彈簧底座安裝在底座或支架上。彈簧采用嵌入式,便于拆卸,一旦損壞能及時更換。橡膠護套能減小彈簧與彈簧底座之間的摩擦噪音。套裝在一個彈簧上的兩個橡膠護套能夠插入扣合在一起,不但外形美觀,更起到隔離功能,避免雜物夾入彈簧中造成損壞。并且,橡膠護套緊密貼合彈簧外周,能避免彈簧受力不均時產生的左右抖動。7、本設備結構簡單,制作方便,使用靈活方便,實用性能良好,適宜在業界推廣普及。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 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 圖3是實施例二的剖視 圖4是支架的結構示意 圖5是圖4的A-A向結構示意 圖6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 圖7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四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實施例四中彈性部件的結構示意 圖中1、跑道;2、滑槽;3、滑塊;4、彈簧;5、底座;6、鉸接桿;7、支架;8、連桿;9、滑槽;10、滑塊;11、橫桿;12、支臂;13、鉸接螺釘;14、弧形孔;15、滑板;16、滑道;17、滾輪;18、彈性組件;19、彈簧底座;20、橡膠護套;21、彈簧;22、橡膠護套;23、彈簧底座。具體實施例方式在本專利技術中,以使用者跑步前進的方向定義為前方。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如圖I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在跑道I和底座5之間的前部安裝彈性部件和彈性限位裝置,彈性部件采用彈簧4。彈簧4的一端嵌入跑道I前部下底面的彈簧底座中,彈簧4的另一端嵌入固定在底座5上的彈簧底座中。彈性限位裝置采用滑塊3和滑槽2配合,在底座5貼近跑道I的兩個內側分別安裝兩個滑槽2,在跑道I兩側分別安裝滑塊3,滑塊3插入滑槽2中并能沿滑槽2移動。(滑槽2與滑塊3的安裝位置可以對調,即在跑道I兩側安裝滑槽2,在底座5靠近跑道I的兩內側安裝滑塊3,其效果是相同的) 使用時,奔跑踏步產生的沖擊力被彈簧形變吸收,并且彈簧回彈速度快,能在跑步過程中持續提供緩震能力,有效避免運動損傷。滑塊3插入滑槽2中并能沿滑槽2移動,能保證跑道I的活動軌跡維持在豎直方向上,而不會產生左右晃動,令人體失衡,使健身運動更為安全。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配備柔性減震裝置的跑步機,包括跑道和底座,其特征在于在跑道和底座之間的前部安裝彈性部件,在跑道和底座之間安裝彈性限位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豐光,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眾美健身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