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復合酶制劑及其應用。所述的復合酶制劑包括固態型和液態型,由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纖維素酶、β-葡聚糖酶、植酸酶和輔料配制而成。將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復合酶制劑添加于動物飼料中,能夠有效提高飼料中非淀粉多糖類抗營養因子及植酸的降解效率,消除其抗營養作用,提高飼料的吸收和轉化率,提高飼料中磷利用率,大幅降低無機磷的用量,降低生產成本,為飼料加工企業和養殖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同時能夠大大降低動物排泄物中氮和磷的含量,從而減少環境污染,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飼料用酶制劑,具體涉及一種復合酶制劑及其應用。
技術介紹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對畜產品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畜牧業的迅速發展導致對飼料需求量的銳升,我國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世界的1/2,人口眾多,資源相對缺乏,如何開發各種植物資源服務于畜牧及飼料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來,受國際能源價格飆升的影響,生產玉米乙醇獲利良多,導致玉米價格大幅度上漲。作為飼料主要能量原料,玉米占飼料配方中的比重極大,玉米價格飛漲,使得畜牧業本來就偏緊的玉米供應更是嚴重壓縮,“人車爭糧”已經成為一個現實的社會問題。與此同時,國際大豆近年來價格也是成倍的上漲,飼料中主要蛋白原料豆柏的價格則水漲船高;而隨著磷礦資源的日益減少,磷酸氫鈣及磷酸二氫鈣的價格也是漲幅驚人。以上諸多因素的疊加極大地增加了畜牧業生產成本,使得眾多的飼料廠家開始更多的嘗試使用小麥、米糠及其它工業副產品、棉柏、菜柏及其他雜柏等來代替玉米和豆柏;各種減少配方中無機磷的嘗試也得到高度重視。小麥、工副產品料及雜柏等原料在配方中大量使用的原因是其含有較多的水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及植酸(Phyticacid),是單胃動物主要的抗營養因子,是影響這些物質在飼料配方中大量使用的主要原因。水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主要有阿拉伯木聚糖、β -甘露聚糖、纖維素、葡聚糖等。水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不能被單胃動物所消化利用,而且阻礙其它營養物質吸收、利用,并造成飼料利用率下降、畜禽胃腸疾病等負面影響,主要抗營養作用表現在(I)增加腸道食糜粘度,使食糜流速減慢,降低采食量;阻止消化酶與食糜的結合,降低消化率,與消化酶結合,增加消化酶分泌量。(2)營養屏障作用。SNSP是植物細胞壁的重要組成成份,阻礙內源酶進入細胞內消化其中淀粉、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3)增加有害菌在腸道后段的繁殖,糞便含水量增加,使養殖環境變差,加大疾病發生機會。 植酸是植物性原料中普遍存在的抗營養因子,在玉米、麥麩、米糠、豆柏、棉柏等雜柏的含量中均較高。該物質對單胃動物的營養吸收利用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植酸抗營養作用主要是由其極強鰲合能力造成(I)植酸和磷及其它微量元素(鈣、鋅、錳、鎂、銅、碘、鑰)鰲合成植酸-礦物質復合物,使這些元素不能被動物利用。(2)植酸在低于蛋白質等電點的酸性條件下,與蛋白質直接鰲合成不溶解的植酸-氨基酸鰲合物,從而使蛋白質消化率降低;在高于蛋白質等電點的堿性條件下,植酸先與礦物質元素陽離子鰲合成植酸-礦物質復合物,再與氨基酸鰲合成不溶解的植酸-礦物質-氨基酸三元復合物;這兩類植酸-氨基酸鰲合物都不能被蛋白酶水解,所以同時影響飼料中蛋白質和礦物質的消化率。(3)植酸在酸性至中性條件下鰲合能力最強,而大部分消化道的PH正在這個范圍,植酸與動物體內消化酶結合,降低消化酶的活性,使消化率下降。植酸對單胃動物的營養吸收利用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飼料中添加酶制劑是消除SNSP和植酸等抗營養因子、提高配方中小麥、副料和雜柏用量的有效方法,既可以節省飼料成本,又可以促進消化,減少動物糞尿中氮、磷等礦物質的排放,減輕環境污染發放。目前,市售的非淀粉多糖酶制劑,往往其中某一種酶活性配備很高,其它他酶活性配比極低或只是象征性的有一些,不能夠較全面的消除SNSP的抗營養作用,更不能做到根據酶的底物量和比例來確定酶活及比例,甚至忽視植酸絡合而造成的活性破壞。對飼料抗營養因子含量或種類針對性較差。已有研究表明,植酸酶對植酸的水解不僅取決于植酸酶的活性,還取決于植酸酶與植酸的接觸程度。非淀粉多糖是構成植物細胞壁的重要成分,水溶性非淀粉多糖的粘性會阻礙動物體對植酸酶作用于植酸的產物肌醇和磷酸的吸收,非淀粉多糖酶能加速細胞壁的破裂并降低粘度,可為植酸酶與植酸的接觸提供更多機會,從而加速了植酸從植酸復合物中釋放。與此同時,在動物體內的酸性條件下,飼料中的植酸具有很強的鰲合能力,能鰲合飼料中添加的外源酶和部分動物內源酶,對SNSP酶也不例外,這樣一部分·酶被鰲合,勢必會降低酶的活性,使消除抗營養作用降低。通過植酸酶對植酸的降解,可提高非淀粉多糖酶與非淀粉多糖的接觸效率。因而,兩類酶的組合更能發揮出協同效應,提高整體的降解水平。但兩類酶配合使用時,各自的活性應該如何配比,怎樣才能減少浪費,獲得最佳經濟效M,尚未有研究。基于以上情況,為了更科學的配比酶活以較全面消除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和植酸的抗營養作用,提高飼料的吸收和轉化率,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并減少各單酶的浪費,降低成本,本專利技術申請人經過深入實踐與科學實驗,針對當前飼用酶制劑的不足,專利技術了一種飼料復合酶制劑。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復合酶制劑及其應用,以解決目前大部分酶制劑產品的功能缺陷。本專利技術的復合酶制劑添加于動物飼料中,能夠有效提高飼料中非淀粉多糖類抗營養因子及植酸的降解效率,消除其抗營養作用,提高飼料的吸收和轉化率,提高飼料中磷利用率,大幅降低無機磷的用量,降低生產成本,為飼料加工企業和養殖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同時能夠大大降低動物排泄物中氮和磷的含量,從而減少環境污染,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通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所述的復合酶制劑,為固態型,以重量份數計,由以下組分配制而成木聚糖酶10-15 份酶活 3800U/g 3950U/g ;甘露聚糖酶 10-15 份酶活 1800U/g 1900U/g ;纖維素酶10-15 份酶活 1900U/g 2000U/g ;葡聚糖酶10-15 份酶活 1200U/g 1300U/g ;植酸酶10-15 份酶活 2250U/g 2350U/g ;輔料50-70 份。所述輔料為玉米蛋白。將上述各組分計量混合,充分攪拌混勻,即得本專利技術的固態型復合酶制劑。所述的固態型復合酶制劑按照200_240g/噸的添加量(相對飼料總重)應用于動物飼料中,優選220g/噸,所述動物包括豬、雞、鴨等。所述的復合酶制劑還可以是液態型,以體積份數計,由以下組分配制而成木聚糖酶10-15 份酶活 5060U/ml 5200U/ml ;β -甘露聚糖酶 10-15 份酶活 2400U/nl 2500U/ml ;纖維素酶10-15 份酶活 2550U/ml 2700U/ml ;β -葡聚糖酶10-15 份酶活 1600U/ml 1700U/ml ;植酸酶10-15 份酶活 3000U/ml 3100U/ml ;輔料50-70 份。所述輔料為山梨糖醇。將上述各組分計量混合,充分攪拌混勻,即得本專利技術的液態型復合酶制劑。所述的液態型復合酶制劑按照150_180ml/噸的添加量(相對對飼料總重)應用于動物飼料中,優選160ml/噸,所述動物包括豬、雞、鴨等。由于所有的酶制劑都是具有活性的蛋白質,因而在極端情況下(如高溫、pH等)蛋白質易發生變性,從而失去活性。顆粒料制粒過程中的高溫高壓和濕度可以消滅飼料中的雜菌,同樣可以破壞任何酶制劑。因此如何克服飼料制粒過程種高溫對酶活性的破壞成為飼料廠商亟待解決的難題和限制該行業發展的瓶頸。為解決由于酶制劑在飼料制粒過程中活性破壞嚴重的難題,本專利技術采用飼料復合酶液體制劑加之獨有的制粒后噴技術,從而成功添加于飼料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復合酶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酶制劑為固態型,以重量份數計,由以下組分配制而成:木聚糖酶???????????10?15份????????酶活3800U/g~3950U/g;β?甘露聚糖酶??????10?15份????????酶活1800U/g~1900U/g;纖維素酶???????????10?15份????????酶活1900U/g~2000U/g;β?葡聚糖酶????????10?15份????????酶活1200U/g~1300U/g;植酸酶?????????????10?15份????????酶活2250U/g~2350U/g;輔料???????????????50?70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登高,鐘誠,朱文濤,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國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