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輸電線路“三線分拉式”防風偏結構,其特征是:在跳線支撐管下方至下層橫擔之間呈倒“八”字設置兩支弛度可調的緊固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原有裝置的基礎上,在跳線支撐管下方至下層橫擔之間呈倒“八”字新增兩支緊固裝置,實現對跳線支撐管的三線分拉有效固定,使之不能發生大幅扭轉擺動。(*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高壓輸電線路中導線防風偏結構,主要用于解決110千伏及220千伏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干”字型耐張桿塔上繞跳式跳線及跳線支撐管在較強風力作用下發生的扭轉擺動問題,降低重要高壓輸電線路的故障率。
技術介紹
隨著氣候變化愈加異常,導線風偏成為威脅架空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因素。導線風偏擺動常常造成線路跳閘、導線電弧燒傷、斷股、短線等設備問題。尤其在大風天氣及風口、堤壩等微地形氣候區,設計過程中若對當地氣候條件了解不夠,或基建施工工·藝不夠到位,就會給輸電線路乃至整個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埋下巨大隱患。為克服導線風偏擺動的技術難題,國內外科研及生產技術人員對該問題進行了大量的基礎研究和產品研發工作。但迄今為止,這些工作主要集中在檔距間的相間導線舞動和超高壓、特高壓分裂導線舞動等課題上,針對“干”字型轉角耐張塔上的繞跳式跳線風偏現象未見相關報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輸電線路“三線分拉式”防風偏結構,利用一整套金具材料間的連接組合改變耐張塔中相繞跳式導線的支撐和固定方式,以期降低跳線支撐管及跳線本身在風力作用下的扭轉偏移幅度,避免帶電導線大幅偏擺發生放電跳閘事故。本技術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輸電線路“三線分拉式”防風偏結構的特點是在跳線支撐管下方至下層橫擔之間呈倒“八”字設置兩支弛度可調的緊固裝置。本技術輸電線路“三線分拉式”防風偏結構的特點也在于所述緊固裝置的結構設置為一夾板抱箍,其使用螺栓固定在距跳線支撐管的近端頭處;一直角掛板,其上端伸入在所述夾板抱箍的兩夾板間,由螺栓和螺母緊固;一球頭掛環,所述直角掛板的下端與球頭掛環的掛環一端連接;一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所述球頭掛環的球頭置入在所述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的上立而桃頭中;一雙連碗頭掛板,其上端碗頭與所述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的下端球頭相連接;下端掛板與調節聯板通過螺栓和螺母相連接;一角鐵抱箍,以抱箍的形式固定設置在下層橫擔上,所述調節聯板的下端固定連接在所述角鐵抱箍上。與已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有益效果體現在本技術在原有裝置的基礎上,在跳線支撐管下方至下層橫擔之間呈倒“八”字新增兩支緊固裝置,實現對跳線支撐管的三線分拉有效固定,使之不能發生大幅扭轉擺動。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中球頭掛環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中調節聯板、角鐵抱箍與下層橫擔的連接示意圖;圖中標號1夾板抱箍;2直角掛板;3球頭掛環;4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5雙連碗頭掛板;6調節聯板;7角鐵抱箍;8跳線支撐管;9下層橫擔。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I、圖2和圖3,本實施例輸電線路“三線分拉式”防風偏結構是在跳線支撐管8的下方至下層橫擔9之間呈倒“八”字設置兩支弛度可調的緊固裝置。具體實施中,緊固裝置的結構設置為夾板抱箍I使用螺栓固定在距跳線支撐管8的近端頭處約600_處;直角掛板2的上端伸入在夾板抱箍I的兩夾板間,由螺栓和螺母緊固;直角掛板2的下端與球頭掛環3的掛環一端連接;球頭掛環3的球頭置入在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4的上端碗頭中;雙連碗頭掛板5的上端碗頭與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4的下端球頭相連接;雙連碗頭掛板5的下端掛板與調節聯板6通過螺栓和螺母相連接;角鐵抱箍7,以抱箍的形式固定設置在下層橫擔9上,調節聯板6的下端固定連接在角鐵抱箍7上。調節聯板6是在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4的長度與上下層橫擔間高差不匹配時,以調節聯板6調整弛度。具體實施中,跳線支撐管8的以上部分保持為已有結構。調節聯板主要起到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4的長度與上下層橫擔高差間的調節作用;調節聯板采用Q235扁鋼,長X寬X厚為IOOOmmX40mmX4mm;在扁鋼上沖孔,孔徑為18mm,孔距為50mm。通過螺栓將不同位置的孔與角鐵抱箍7進行連接,即可實現對整套裝置馳度的調節。角鐵抱植是由長X寬X厚分別為20CtamX55謹X5謹和27CtamX55謹X5謹的Q235扁鋼加工而成,分為內箍與外箍;內箍置于桿塔角鋼的內側,夕卜箍置于桿塔角鋼的外偵牝由內箍和外箍將桿塔角鋼夾住后使用螺栓緊固即可。安裝過程將夾板抱箍I夾板張開,夾住跳線支撐管8和導線,穿入兩顆螺栓并以螺母均勻擰緊;直角掛板2的螺栓孔與夾板抱箍I下端孔對齊穿入螺栓,帶上螺母,穿入R形開口銷;球頭掛環3的掛環伸入在直角掛板2的半圓形開口處,穿入螺栓,帶上螺母,穿入R形開口銷;將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4球窩內的W銷拔出,將球頭掛環3的球頭置入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4的球窩內,重新插入W銷,相同的方式將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4的下端球頭與雙連碗頭掛板5的碗頭進行連接,將調節聯板6的上端伸入雙連碗頭掛板5的兩板之間,螺栓孔對齊穿入螺栓,均勻帶緊;將角鐵抱箍7的內箍與外箍夾住下層橫擔9的主斜材,使用螺栓進行緊固,調整裝置馳度至要求后,將調節聯板6上對應的螺栓孔與角鐵抱箍7上剩余的單孔對齊,并用螺栓螺母進行緊固,即完成一側的安裝工作。以相同的方式完成另外一支緊固裝置的安裝即成。在安裝夾板抱箍I時應在 導線上纏繞鋁包帶,起保護作用;進行球頭與碗頭連接時應仔細檢查,確保W銷到位,避免球頭脫落。權利要求1.輸電線路“三線分拉式”防風偏結構,其特征是在跳線支撐管(8)的下方至下層橫擔(9)之間呈倒“八”字設置兩支弛度可調的緊固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輸電線路“三線分拉式”防風偏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緊固裝置的結構設置為 一夾板抱箍(I),其使用螺栓固定在距跳線支撐管(8)的近端頭處; 一直角掛板(2),其上端伸入在所述夾板抱箍(I)的兩夾板間,由螺栓和螺母緊固; 一球頭掛環(3),所述直角掛板(2)的下端與球頭掛環(3)的掛環一端連接; 一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4),所述球頭掛環(3)的球頭置入在所述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⑷的上端桃頭中; 一雙連碗頭掛板(5),其上端碗頭與所述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4)的下端球頭相連接;下端掛板與調節聯板(6)通過螺栓和螺母相連接; 一角鐵抱箍(7),以抱箍的形式固定設置在下層橫擔(9)上,所述調節聯板¢)的下端固定連接在所述角鐵抱箍(7)上。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輸電線路“三線分拉式”防風偏結構,其特征是在跳線支撐管下方至下層橫擔之間呈倒“八”字設置兩支弛度可調的緊固裝置。本技術在原有裝置的基礎上,在跳線支撐管下方至下層橫擔之間呈倒“八”字新增兩支緊固裝置,實現對跳線支撐管的三線分拉有效固定,使之不能發生大幅扭轉擺動。文檔編號H02G1/04GK202749781SQ20122046703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3日專利技術者孫占民, 王永和, 潘樹武, 馬超, 王以淮, 陳軍, 郭可貴 申請人:安徽省電力公司淮南供電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輸電線路“三線分拉式”防風偏結構,其特征是:在跳線支撐管(8)的下方至下層橫擔(9)之間呈倒“八”字設置兩支弛度可調的緊固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占民,王永和,潘樹武,馬超,王以淮,陳軍,郭可貴,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省電力公司淮南供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