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一種背部保健電熱墊,包括有相互配合連接的主體加熱部和控制部,其中,主體加熱部包括有加熱圈及在加熱圈上下兩側分別依次套裝的內里層、保溫層及外部裝飾層,加熱圈末端設有加熱圈接頭,控制部包括有依次連接的控制線接頭、控制線、智能溫度控制器、電源線及插頭,加熱圈接頭與控制線接頭相互配合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有效地貼合背腰部進行取暖和保健,并且解決了電熱墊加熱強度和加熱時間無法控制的問題,而且保溫效果好,使用舒適度高,操作簡單明了。(*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家用電器
,尤其涉及一種電熱墊,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背部保健電熱墊。
技術介紹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保健越來越重視。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生腰、背的肌肉扭傷、運動傷害、神經(jīng)痛以及因受風寒而造成的疼痛,尤其在冬季更為明顯。在這種情況下,特別需要一種能夠附于人體背腰部位的加溫裝置,增加腰背部血流量,改善腰背功能,緩解疼痛,加速康復過程。目前已有的相同作用的治療儀為硬質殼體,不能包覆在身體的背腰部;而現(xiàn)有的電熱毯還存在發(fā)熱不均勻、加熱時間和強度無法精細控制的缺點。·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之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背部保健電熱墊,能緊貼背腰部進行加溫,而且有效地對電熱墊的加熱強度及時間進行控制。同時本技術具有工作原理和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明了,制造成本低,有利于推廣應用的優(yōu)點。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背部保健電熱墊,包括有相互配合連接的主體加熱部和控制部,其中,主體加熱部包括有加熱圈及在加熱圈上下兩側分別依次套裝的內里層、保溫層及外部裝飾層,加熱圈末端設有加熱圈接頭,控制部包括有依次連接的控制線接頭、控制線、智能溫度控制器、電源線及插頭,加熱圈接頭與控制線接頭相互配合連接。為優(yōu)化上述技術方案,采取的具體措施還包括上述的智能溫度控制器包括有控制鍵盤、IXD燈罩、智能溫度控制器上蓋、IXD集成控制板、智能溫度控制器下蓋及固定螺絲。上述的智能溫度控制器上蓋與智能溫度控制器下蓋通過固定螺絲相互配合將IXD集成控制板固定在智能溫度控制器上蓋與智能溫度控制器下蓋之間,LCD燈罩固定于智能溫度控制器上蓋上,控制鍵盤嵌裝于智能溫度控制器上蓋。上述的控制鍵盤包括有主開關按鈕、時間調節(jié)按鈕及熱度調節(jié)按鈕,主開關按鈕、時間調節(jié)按鈕及熱度調節(jié)按鈕與LCD集成控制板配合連接。上述的控制鍵盤為硅橡膠鍵盤,主開關按鈕、時間調節(jié)按鈕及熱度調節(jié)按鈕上均印有相應的提示標識。上述的加熱圈下側外部裝飾層貼有標簽。上述的內里層為無紡布層,保溫層為純棉層,外部裝飾層為聚酯纖維層。上述的內里層、保溫層及外部裝飾層前后兩側均形成有圓滑內凹,內里層、保溫層及外部裝飾層左右兩側均形成有圓弧凸起,內里層、保溫層及外部裝飾層的邊緣轉角均為C角。上述的外部裝飾層外側帶有微絨毛。上述的加熱圈為鎳鉻電阻絲。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一種背部保健電熱墊,包括有相互配合連接的主體加熱部和控制部,其中,主體加熱部包括有加熱圈及在加熱圈上下兩側分別依次套裝的內里層、保溫層及外部裝飾層,加熱圈末端設有加熱圈接頭,控制部包括有依次連接的控制線接頭、控制線、智能溫度控制器、電源線及插頭,加熱圈接頭與控制線接頭相互配合連接。本技術的智能溫度控制器采用微電腦控制,可根據(jù)控制鍵盤所輸入指令調節(jié)加熱強度和加熱時間,同時,LCD顯示屏可對應顯示當前的加熱強度等級和剩余加熱時間。主體加熱部前后兩側有一定弧度的凹陷,且左右兩側略微凸起,轉角有圓弧過渡。這種設計能有效貼合背腰部,使加溫更加直接有效。加熱圈外依次設有無紡布材料的內里層、純棉材質的保溫層及最外部的外部裝飾層,在充分保持加熱元件所產(chǎn)生熱量的同時,也增加了使用電熱墊的舒適度。加熱圈接頭與控制線接頭相互配合形成一個可分離的連接,能讓使用者在使用 時將主體加熱部與控制部分離,更加方便使用。外部裝飾層表面形成有微絨毛,手感舒適。本技術可有效地貼合背腰部,使加溫效果明顯,并且解決了電熱墊加熱強度和加熱時間無法控制的問題,而且保溫效果好,使用舒適度高,操作簡單明了,同時又具有工作原理和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有利于推廣應用的優(yōu)點。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爆炸圖;圖3是智能溫度控制器的爆炸圖;圖4是控制鍵盤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圖I至圖4所示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的圖I至圖4中的附圖標記為主體加熱部I、控制部2、加熱圈3、加熱圈接頭4、標簽5、控制線接頭6、控制線7、智能溫度控制器8、控制鍵盤8-1、主開關按鈕8-la、時間調節(jié)按鈕8-lb、熱度調節(jié)按鈕8-lc、IXD燈罩8-2、智能溫度控制器上蓋8_3、IXD集成控制板8-4、智能溫度控制器下蓋8-5、固定螺絲8-6、電源線9、插頭10、內里層11、保溫層12、外部裝飾層13、圓滑內凹14、圓弧凸起15。本技術的一種背部保健電熱墊,包括有相互配合連接的主體加熱部I和控制部2,其中,主體加熱部I包括有加熱圈3及在加熱圈3上下兩側分別依次套裝的內里層11、保溫層12及外部裝飾層13,加熱圈3末端設有加熱圈接頭4,控制部2包括有依次連接的控制線接頭6、控制線7、智能溫度控制器8、電源線9及插頭10,加熱圈接頭4與控制線接頭6相互配合連接。實施例中,智能溫度控制器8包括有控制鍵盤8-l、IXD燈罩8_2、智能溫度控制器上蓋8-3、IXD集成控制板8-4、智能溫度控制器下蓋8-5及固定螺絲8_6。實施例中,智能溫度控制器上蓋8-3與智能溫度控制器下蓋8-5通過固定螺絲8_6相互配合將IXD集成控制板8-4固定在智能溫度控制器上蓋8-3與智能溫度控制器下蓋8-5之間,IXD燈罩8-2固定于智能溫度控制器上蓋8-3上,控制鍵盤8_1嵌裝于智能溫度控制器上蓋8-3。 實施例中,控制鍵盤8-1包括有主開關按鈕8-la、時間調節(jié)按鈕8_lb及熱度調節(jié)按鈕8-lc,主開關按鈕8-la、時間調節(jié)按鈕8-lb及熱度調節(jié)按鈕8_lc與IXD集成控制板8-4配合連接。實施例中,控制鍵盤8-1為硅橡膠鍵盤,主開關按鈕8-la、時間調節(jié)按鈕8_lb及熱度調節(jié)按鈕8-lc上均印有相應的提示標識。實施例中,加熱圈3下側外部裝飾層13貼有標簽5。實施例中,內里層11為無紡布層,保溫層12為純棉層,外部裝飾層13為聚酯纖維層。實施例中,內里層11、保溫層12及外部裝飾層13前后兩側均形成有圓滑內凹14,內里層11、保溫層12及外部裝飾層13左右兩側均形成有圓弧凸起15,內里層11、保溫層12及外部裝飾層13的邊緣轉角均為C角。實施例中,外部裝飾層13外側帶有微絨毛。實施例中,加熱圈3為鎳鉻電阻絲。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一種背部保健電熱墊,包括有相互配合連接的主體加熱部I和控制部2,其中,主體加熱部I包括有加熱圈3及在加熱圈3上下兩側分別依次套裝的內里層11、保溫層12及外部裝飾層13,加熱圈3末端設有加熱圈接頭4,控制部2包括有依次連接的控制線接頭6、控制線7、智能溫度控制器8、電源線9及插頭10,加熱圈接頭4與控制線接頭6相互配合連接。本技術的智能溫度控制器8采用微電腦控制,可根據(jù)控制鍵盤8-1所輸入指令調節(jié)加熱強度和加熱時間。在熱度調節(jié)按鈕8-lc上按“ + ”鍵位,檔位依序L-2-3-4-5-6-7-H檔增高,按檔位依序遞減。在時間調節(jié)按鈕8_lb上,按“ + ”鍵位,定時依序O. 5-1-2-3-4-stay on遞增,按檔位依序遞減。同時,IXD顯示屏可對應顯示當前的加熱強度等級和剩余加熱時間。主體加熱部I前后兩側有一定弧度的凹陷,且左右兩側略微凸起,轉角有圓弧過渡。這種設計能有效貼合背腰部,使加溫更加直接有效。加熱圈3外依次設有無紡布材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背部保健電熱墊,包括有相互配合連接的主體加熱部(1)和控制部(2),其特征是:所述的主體加熱部(1)包括有加熱圈(3)及在加熱圈(3)上下兩側分別依次套裝的內里層(11)、保溫層(12)及外部裝飾層(13),所述的加熱圈(3)末端設有加熱圈接頭(4),所述的控制部(2)包括有依次連接的控制線接頭(6)、控制線(7)、智能溫度控制器(8)、電源線(9)及插頭(10),所述的加熱圈接頭(4)與控制線接頭(6)相互配合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施軍達,唐方勇,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錦春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