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適應調整屏幕觸控輸入范圍的移動終端。該移動終端包括:區域劃分模塊,與顯示面板相連,用于將顯示面板的屏幕區域劃分為M×N個格子區域,M和N都是正整數;懸浮觸控檢測模塊,與顯示面板相連,用于檢測用戶手指的懸浮移動,確定當前手指投影所屬的格子區域;顯示面板,與區域劃分模塊、懸浮觸控檢測模塊、觸屏操作檢測模塊相連,用于以懸浮觸控檢測模塊或觸屏操作檢測模塊確定的格子區域的中心點為錨點,生成虛擬鍵盤或虛擬屏幕實時預覽;觸屏操作檢測單元,與顯示面板相連,用于檢測用戶手指觸屏操作,確定用戶手指觸屏時所在的格子區域,確定使用以該格子區域的中心點為錨點生成的虛擬鍵盤或虛擬屏幕,以供用戶輸入。通過該移動終端,用戶可以自適應的調整屏幕觸控輸入范圍,可以根據用戶的手型以及當時的具體握持情況動態調整虛擬鍵盤或虛擬屏幕的位置和大小,從而提高了用戶的用戶體驗。(*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個人通信技術,尤其是一種自適應調整屏幕觸控輸入范圍的移動終端。
技術介紹
自從2007年iphone發布以來,大屏幕的智能移動終端因為其能方便的滿足用戶上網、游戲的各種需求而成為移動終端的主流。而電容觸摸屏因為支持多點觸摸的人機交互方式,成為大部分移動終端采用的屏幕材質。大屏幕的智能移動終端帶來了用戶在上網瀏覽或玩游戲時的良好體驗,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在一些需要單手操作或雙手快捷操作的情況中,大屏幕的智能移動終端會有一些弊端。下面列舉兩種常見的情況用戶操作屏幕較大的智能手機,比如三星的galaxy note,一般是單手操作。用戶會發現,在單手握持智能手機時往往很難觸控到屏幕的所有區域。虛擬鍵盤往往是橫跨屏幕的兩端,如圖I所示。單手操作輸入電話號碼或者發短信很難點擊虛擬鍵盤,很不方便。而在一些情況下,必須單手操作,比如用戶在開車時,或者在公交車、地鐵上,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完成電話號碼輸入或者信息的輸入,甚至會發生智能手機在操作過程中掉落地面的情形,這就給用戶帶來了較差的用戶體驗。用戶操作平板電腦時,由于屏幕較大,用戶雙手握持平板電腦時,其拇指覆蓋不了全部的屏幕區域。因此用戶在操作覆蓋區域較大的虛擬鍵盤輸入時,也很不方便。這就造成了用戶只能被動的接受由所用移動設備的屏幕大小來決定虛擬鍵盤的位置及大小,帶來了較差的觸控輸入體驗,而不是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習慣的輸入位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自適應調整屏幕觸控輸入范圍的移動終端,以達到真正的移動終端來適應用戶的需求,而不是用戶來適應移動終端的要求。并且,通過這種方法達成的人機交互界面是自適應的,可以根據用戶的手型以及當時的具體握持情況動態調整的,并且是實時顯示的以達到所見即所得效果的。本技術中所述的移動終端是指可以在移動中使用的計算機設備,包括現在人們廣泛使用的所有移動手持設備,包括智能手機、MID、平板電腦、PGS導航儀、電力抄表、物流手持記錄機、車載電腦。并且本專利技術中的移動終端都帶有觸摸屏。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自適應調整屏幕觸控輸入范圍的移動終端,該移動終端包括區域劃分模塊,與顯示面板相連,用于將顯示面板的屏幕區域劃分為MXN個格子區域,M和N都是正整數;懸浮觸控檢測模塊,與顯示面板相連,用于檢測用戶手指的懸浮移動,確定當前手指投影所屬的格子區域;顯示面板,與區域劃分模塊、懸浮觸控檢測模塊、觸屏操作檢測模塊相連,用于以懸浮觸控檢測模塊或觸屏操作檢測模塊確定的格子區域的中心點為錨點,生成虛擬鍵盤或虛擬屏幕實時預覽。;觸屏操作檢測單元,與顯示面板相連,用于檢測用戶手指觸屏操作,確定用戶手指觸屏時所在的格子區域,確定使用以該格子區域的中心點為錨點生成的虛擬鍵盤或虛擬屏幕,以供用戶輸入。進一步的,所述顯示面板中,還包括自適應動態調整模塊,用于當移動終端以當前手指投影所屬的格子區域的中心點為錨點展開顯示虛擬鍵盤或虛擬屏幕時,自適應的調整虛擬鍵盤或虛擬屏幕的大小。進一步的,所述的MXN個格子區域可以是2X2,3X3,3X2,3X4個格子區域。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自適應調整屏幕觸控輸入范圍的移動終端,該移動終端包括區域劃分模塊,與顯示面板相連,用于將顯示面板的屏幕區域劃分為MXN個格子區域,M和N都是正整數;移動檢測模塊,與顯示面板相連,用于檢測用戶手指在屏幕上的移動,給出用戶手指在屏幕上的觸摸點所屬的格子區域;顯示面板,與區域劃分模塊、移動檢測模塊、離屏檢測模塊相連,用于以移動檢測模塊或離屏檢測模塊確定的格子區域的中心點為錨點(參考點,原點),生成虛擬鍵盤或虛擬屏幕實時預覽;離屏檢測模塊,與顯示面板相連,用于檢測手指離開屏幕操作,確定用戶手指離開屏幕時所在的格子區域,確定使用以該格子區域的中心點為錨點生成的虛擬鍵盤或虛擬屏幕,以供用戶輸入。進一步的,所述的MxN個格子區域可以是2X2,3X3,3X2,3X4個格子區域。進一步的,所述顯示面板中,還包括自適應動態調整模塊,用于當移動終端以當前手指投影所屬的格子區域的中心點為錨點展開顯示虛擬鍵盤或虛擬屏幕時,自適應的調整虛擬鍵盤或虛擬屏幕的大小。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技術中移動終端的虛擬鍵盤的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中第一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結構圖。圖3為采用了本技術的移動終端虛擬鍵盤的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中第二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現在移動終端所采用的電容觸控屏,是通過檢測手指在觸摸屏幕時,由于人體電場,手指與導體層間會形成一個耦合電容,四邊電極發出的電流會流向觸點,而電流強弱與手指到電極的距離成正比,位于觸摸屏幕后的控制器便會計算電流的比例及強弱,準確算出觸摸點的位置??偟膩碚f,是通過探測手指與屏幕的接觸,從而確定觸摸點的位置。懸浮觸控技術,是觸屏移動終端的一種全新的技術模式。懸浮觸控技術可以讓用戶使用移動終端的時候無需碰觸屏幕就可以完成移動終端操作,手指與屏幕保證約15mm的距離就可以在移動終端上獲得類似鼠標的操作。懸浮觸控其實是預觸摸,當手指懸停在觸控屏幕上方,一定距離內時,人體電場,手指與導體層間也會形成一個耦合電容,雖然比較微弱,但通過懸浮觸控技術可以計算出手指的投影區域以及位置。懸浮觸控類似于鼠標移動到按鈕或字上,如果可操作,就通過變色等方式提示。在現有技術中,用戶在觸摸屏的移動終端上輸入電話號碼或者信息時,是通過虛擬鍵盤來完成,虛擬鍵盤往往是橫跨屏幕的兩端,如圖I所示。用戶在單手握持智能移動終端時往往很難觸控到虛擬鍵盤的所有區域,單手操作輸入電話號碼或者發短信很不方便。而在一些情況下,必須單手操作,比如用戶在開車時,或者在公交車、地鐵上,在這種情況下很難通過現有的虛擬鍵盤完成電話號碼輸入或者信息的輸入,這就給用戶帶來了較差的用戶體驗。本技術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自適應調整屏幕觸控輸入范圍的移動終端,以達到真正的移動終端來適應用戶的需求,而不是用戶來適應移動終端的要求。并且,通過這種方法達成的人機交互界面是自適應的,可以根據用戶的手型以及當時的具體握持情況動態調整的,并且是實時顯示的以達到所見即所得效果的。本技術中所述的移動終端是指可以在移動中使用的計算機設備,包括現在人們廣泛使用的所有移動手持設備,包括智能手機、MID、平板電腦、PGS導航儀、電力抄表、物流手持記錄機、車載電腦。并且本技術中的移動終端都帶有觸摸屏。如圖2所示,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自適應調整屏幕觸控輸入范圍的第一實施例的移動終端,該移動終端支持懸浮觸控技術。移動終端包括區域劃分模塊,與顯示面板相連,用于將顯示面板的屏幕區域劃分為MXN個格子區域,M和N都是正整數。常用的劃分方式包括2X2,3X3,3X2,3X4等。懸浮觸控檢測模塊,與顯示面板相連,用于檢測用戶手指的懸浮移動,確定當前手指投影所屬的格子區域。顯示面板,與區域劃分模塊、懸浮觸控檢測模塊、觸屏操作檢測模塊相連,用于以懸浮觸控檢測模塊或觸屏操作檢測模塊確定的格子區域的中心點為錨點(參考點,原點),生成虛擬鍵盤或虛擬屏幕實時預覽。顯示面板中,還包括自適應動態調整模塊,用于當移動終端以當前手指投影所屬的格子區域的中心點為錨點展開顯示虛擬鍵盤或虛擬屏幕時,自適應的調整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適應調整屏幕觸控輸入范圍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移動終端包括:區域劃分模塊,與顯示面板相連,用于將顯示面板的屏幕區域劃分為M×N個格子區域,M和N都是正整數;懸浮觸控檢測模塊,與顯示面板相連,用于檢測用戶手指的懸浮移動,確定當前手指投影所屬的格子區域;顯示面板,與區域劃分模塊、懸浮觸控檢測模塊、觸屏操作檢測模塊相連,用于以懸浮觸控檢測模塊或觸屏操作檢測模塊確定的格子區域的中心點為錨點,生成虛擬鍵盤或虛擬屏幕實時預覽;觸屏操作檢測單元,與顯示面板相連,用于檢測用戶手指觸屏操作,確定用戶手指觸屏時所在的格子區域,確定使用以該格子區域的中心點為錨點生成的虛擬鍵盤或虛擬屏幕,以供用戶輸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曉雷,
申請(專利權)人:潘曉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