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防爆熒光燈,其技術方案要點是,所述透明罩和底座為鉸接連接,所述反光板置于安裝腔內且與底座鉸接連接。透明罩和底座鉸接連接、反光板與底座鉸接連接,啟閉透明罩和底座、安裝拆卸內部部件,只需翻轉打開透明罩、翻轉打開反光板就可以,使用方便,結構簡單。(*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 技術涉及一種燈具,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防爆熒光燈。
技術介紹
防爆熒光燈也稱作防爆熒光燈具、防爆照明燈,是指用于可燃性氣體和粉塵存在的危險場所,能防止燈內部可能產生的電弧、火花和高溫引燃周圍環境里的可燃性氣體和粉塵,從而達到防爆要求的燈具。防爆熒光燈包括外殼,外殼包括可密封配合的透明罩和底座,所述透明罩設有透明罩凹腔,所述底座設有底座凹腔,透明罩凹腔和底座凹腔構成外殼的安裝腔,所述安裝腔內設有反光板、熒光燈和鎮流器,所述反光板置于底座凹腔內,且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熒光燈置于反光板對應透明罩的一側,所述鎮流器置于底座內。為達到防爆要求,底座和透明罩之間需要緊密配合。傳統的配合方式是,底座和透明罩分體設置,在需要密封時通過卡合或者緊固件使二者配合,底座和透明罩的鎖緊方式通常為在底座外壁設置一凸塊,在透明罩外表面設置一可翻轉的扣件,扣件和凸塊鎖扣構成底座和透明罩的鎖緊配合。在對底座和透明罩進行啟閉或對安裝腔內部件進行拆裝時,需要將透明罩拆卸下來,然后再將反光板拆卸下來,極其不方便;鎖緊方式并不能保證底座和透明罩之間的緊密配合,密封性不夠,灰塵或水等雜質還是容易進入外殼內部。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啟閉底座和透明罩、使安裝腔內的部件拆裝方便的防爆熒光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爆熒光燈,包括外殼,外殼包括可密封配合的透明罩和底座,所述透明罩設有透明罩凹腔,所述底座設有底座凹腔,透明罩凹腔和底座凹腔構成外殼的安裝腔,所述安裝腔內設有反光板、熒光燈和鎮流器,所述熒光燈置于反光板對應透明罩的一側,所述鎮流器置于底座內,所述透明罩和底座為鉸接連接,所述反光板置于安裝腔內且與底座鉸接連接。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透明罩和底座鉸接連接、反光板與底座鉸接連接,啟閉透明罩和底座、安裝拆卸內部部件,只需翻轉打開透明罩、翻轉打開反光板就可以,使用方便,結構簡單。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座設有翻邊,所述翻邊背離底座凹腔且與底座一體設置,翻邊設有密封圈,所述透明罩設有與底座密封配合時用于容納密封圈的透明罩凹槽。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底座和透明罩相配合時,所述密封圈置于透明罩凹槽內,使得底座和透明罩之間得到有效密封,能夠防止水或灰塵等雜質進入外殼內部。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翻邊相對底座凹腔的另一側固設有朝向透明罩的防護邊,翻邊和防護邊均與底座凹腔的形狀相適配,所述密封圈與翻邊形狀大小均相適配,底座和透明罩相配合時,透明罩的外壁與防護邊的內壁抵觸連接。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翻邊相對底座的另一邊緣設有防護邊,底座和透明罩相配合時,透明罩的外壁與防護邊的內壁相抵接,使得底座和透明罩的配合更加緊密,灰塵或水等雜質不易從底座和透明罩之間的縫隙進入外殼內部,密封性進一步加強。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外殼連接有使透明罩和底座配合緊湊的鎖緊機構,所述鎖緊機構包括固設于透明罩內壁的透明罩凸塊、與底座內壁滑移配合的鎖片及控制鎖片滑移的操控組件,鎖片設有用于與透明 罩凸塊鎖緊的鉤頭,操控組件包括與鎖片聯動連接的撥頭,撥頭聯動連接有轉軸,轉軸聯動連接有操控件,所述撥頭和轉軸均置于安裝腔內,操控件露置于殼體外。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鎖緊機構置于外殼內部,在將底座和透明罩扣合后再進行鎖緊,能夠防止鎖緊機構松動,有效防止底座和透明罩鎖緊失效。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防爆熒光燈實施例的局部示意圖;圖2為圖I的A部放大圖;圖3為本技術防爆熒光燈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I至圖3對本技術防爆熒光燈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種防爆突光燈,包括外殼,夕卜殼包括可密封配合的透明罩2和底座I,所述透明罩2設有透明罩凹腔21,所述底座I設有底座凹腔11,透明罩凹腔21和底座凹腔11構成外殼的安裝腔,所述安裝腔內設有反光板3、熒光燈4和鎮流器5,所述熒光燈4置于反光板3對應透明罩2的一側,所述鎮流器5置于反光板3對應底座I的一側,所述透明罩2和底座I為鉸接連接,所述反光板3置于安裝腔內且與底座I鉸接連接。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透明罩2和底座I鉸接連接、反光板3與底座I鉸接連接,啟閉透明罩2和底座I、安裝拆卸內部部件,只需翻轉打開透明罩2、翻轉打開反光板3就可以,使用方便,結構簡單。所述底座I設有翻邊12,所述翻邊12背離底座凹腔11且與底座I 一體設置,翻邊12設有密封圈6,所述透明罩2設有與底座I密封配合時用于容納密封圈6的透明罩凹槽2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底座I和透明罩2相配合時,所述密封圈6置于透明罩凹槽22內,使得底座I和透明罩2之間得到有效密封,能夠防止水或灰塵等雜質進入外殼內部。所述翻邊12相對底座凹腔11的另一側固設有朝向透明罩2的防護邊13,翻邊12和防護邊13均與底座凹腔11的形狀相適配,所述密封圈6與翻邊12形狀大小均相適配(此處需說明的是,所述的密封圈6可以只在翻邊12上某一段處做設置,為使底座I和透明罩2之間的連接處得到全方位密封,本實例優選的,所述的翻邊12和防護邊13均與底座凹腔11的開口形狀相適配,所述密封圈6與翻邊12形狀大小均相適配),底座I和透明罩2相配合時,透明罩2的外壁與防護邊13的內壁抵觸連接。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翻邊12相對底座I的另一邊緣設有防護邊13,底座I和透明罩2相配合時,透明罩2的外壁與防護邊13的內壁相抵接,使得底座I和透明罩2的配合更加緊密,灰塵或水等雜質不易從底座I和透明罩2之間的縫隙進入外殼內部,密封性進一步加強。所述外殼連接有使透明罩2和底座I配合緊湊的鎖緊機構,所述鎖緊機構包括固設于透明罩2內壁的透明罩凸塊22、與底座I內壁滑移配合的鎖片7及控制鎖片7滑移的操控組件,鎖片7設有用于與透明罩凸塊22鎖緊的鉤頭71,操控組件包括與鎖片7聯動連接的撥頭81,撥頭81聯動連接有轉軸82,轉軸82聯動連接有操控件83,所述撥頭81和轉軸82均置于安裝腔內,操控件83露置于殼體外。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鎖緊機構置于外殼內部,在將底座I和透明罩2扣合后再進行鎖緊,能夠防止鎖緊機構松動,有效防止底座I和透明罩2鎖緊失效。權利要求1.一種防爆突光燈,包括外殼,外殼包括可密封配合的透明罩和底座,所述透明罩設有透明罩凹腔,所述底座設有底座凹腔,透明罩凹腔和底座凹腔構成外殼的安裝腔,所述安裝腔內設有反光板、熒光燈和鎮流器,所述熒光燈置于反光板對應透明罩的一側,所述鎮流器置于底座內,其特征是所述透明罩和底座為鉸接連接,所述反光板置于安裝腔內且與底座鉸接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爆熒光燈,其特征是所述底座設有翻邊,所述翻邊背離底座凹腔且與底座一體設置,翻邊設有密封圈,所述透明罩設有與底座密封配合時用于容納密封圈的透明罩凹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熒光燈,其特征是所述翻邊相對底座凹腔的另一側固設有朝向透明罩的防護邊,翻邊和防護邊均與底座凹腔的形狀相適配,所述密封圈與翻邊形狀大小均相適配,底座和透明罩相配合時,透明罩的外壁與防護邊的內壁抵觸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防爆熒光燈,其特征是:所述外殼連接有使透明罩和底座配合緊湊的鎖緊機構,所述鎖緊機構包括固設于透明罩內壁的透明罩凸塊、與底座內壁滑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爆熒光燈,包括外殼,外殼包括可密封配合的透明罩和底座,所述透明罩設有透明罩凹腔,所述底座設有底座凹腔,透明罩凹腔和底座凹腔構成外殼的安裝腔,所述安裝腔內設有反光板、熒光燈和鎮流器,所述熒光燈置于反光板對應透明罩的一側,所述鎮流器置于底座內,其特征是:所述透明罩和底座為鉸接連接,所述反光板置于安裝腔內且與底座鉸接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振曉,林贊用,張昌勇,付良燦,劉東偉,
申請(專利權)人:新黎明防爆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