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磁降粘電加熱裝置,包括裝置本體,裝置本體中部設有內層鋼管,內層鋼管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出油孔一和進油孔一,內層鋼管同軸設有外層鋼管,外層鋼管上、下兩側分別設有出油孔二和進油孔二,外層鋼管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同軸套接于內層鋼管外表面的端部法蘭和緊固法蘭,緊固法蘭與內層鋼管之間設有引出電極,內層鋼管與外層鋼管之間由內向外順次同軸設有絕緣體、發熱體、超導材料、超導熱復合材料、導熱體和導熱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體積輕巧、結構緊湊、安裝方便、維修簡單;充分提升了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對輸油、輸氣管道的加熱效果,大大降低了環境污染;運行穩定、安全防爆、管理方便、不受氣候條件影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磁降粘電加熱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我國各大油田為了滿足采油工藝的需要,油井地面輸油、輸氣管道用的拌熱裝置均采用水套爐、火管爐、燃煤爐和近幾年興起的電加熱裝置。在大力提倡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今天,就其水套爐、火管爐、燃煤爐而言,不僅浪費了大量的天然氣、燃煤,還污染了環境,同時操作復雜、管理繁瑣,需要頻繁觀察、點火、加水、加煤、維護等繁瑣的工作程序,尤其已不適應安全防爆、現代化井場管理的需要。而現行的電加熱裝置均采用電阻加熱棒直接裝入容器內對石油介質進行加熱,由于電阻加熱棒功率集中,石油易在表面結焦,造成熱效率低下直至燒毀,易產生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同時,現行的電加熱裝置無法對天然氣進行加熱。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磁降粘電加熱裝置,通過采用內循環、重復加熱的管中管防爆結構和超導熱復合材料,利用電阻和電磁渦流加熱的雙重物理特性,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電磁降粘電加熱裝置,包括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中部設有內層鋼管,內層鋼管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出油孔一和進油孔一,內層鋼管同軸設有外層鋼管,外層鋼管上、下兩側分別設有出油孔二和進油孔二,外層鋼管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同軸套接于內層鋼管外表面的端部法蘭和緊固法蘭,緊固法蘭與內層鋼管之間設有引出電極,所述內層鋼管與外層鋼管之間由內向外順次同軸設有發熱體和導熱體。進一步的,所述內層鋼管與發熱體之間同軸設有絕緣體。進一步的,所述內層鋼管與導熱體之間填充有超導材料和超導熱復合材料。進一步的,所述導熱體與外層鋼管之間同軸設有導熱片。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該裝置體積輕巧、結構緊湊、安裝方便、維修簡單;充分提升了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對輸油、輸氣管道的加熱效果,大大降低了環境污染;運行穩定、安全防爆、管理方便、不受氣候條件影響。附圖說明下面根據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電磁降粘電加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裝置本體;2、內層鋼管;3、出油孔一 ;4、進油孔一 ;5、外層鋼管;6、出油孔二 ;7、進油孔二 ;8、端部法蘭;9、緊固法蘭;10、引出電極;11、發熱體;12、導熱體;13、絕緣體;14、超導材料;15、超導熱復合材料;16、導熱片。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電磁降粘電加熱裝置,由外層鋼管5、導熱體12、內層鋼管2、端部法蘭8和緊固法蘭9所組成的管中管封閉防爆結構,能安全、可靠地對原油、氣體等介質進行重復循環加熱,適應于安全防爆、現代化井場管理的需要,且顯示了該裝置結構的獨特性與新穎性。由內層鋼管2和導熱體12所組成的環形空間中,填裝了超導材料14和超導熱復合材料15,能有效地提高電熱元件發熱效率和電能利用率。內層鋼管2與發熱體11之間選用了耐高溫、耐高電壓沖擊的絕緣體13,提高了裝置使用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延長了使用壽命。導熱體12外表面布滿了大量的導熱片16,能把電熱元件所產生的熱量有效的散發出去,以便對原油、氣體等介質更好加熱,以提高裝置整體效率,避免了由于熱量的過分集中而燒損電熱元件。當電熱元件發熱體11通電工作后,產生電阻熱的同時,在導熱體12表面也產生大量的磁渦流效應,從而在產品結構上形成完整的閉合磁路,產生磁熱效應使原油溫度迅速升高,同時又進行了磁化,改變了原油介質的剪切力,促使粘度表面張力下降,使凝固點降低,增加原油的流動性,使該技術裝置的節能效果明顯優于其他現行電加熱裝置。其中,外層鋼管5、導熱體12及內層鋼管2的實際尺寸隨著該技術的設計額定功率的不同而選擇。本技術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并不能以此局限本技術,任何人在本技術的啟示下得出的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電磁降粘電加熱裝置,包括裝置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本體(I)中部設有內層鋼管(2),內層鋼管(2)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出油孔一(3)和進油孔一(4),內層鋼管(2)同軸設有外層鋼管(5),外層鋼管(5)上、下兩側分別設有出油孔二(6)和進油孔二(7),外層鋼管(5)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同軸套接于內層鋼管(2)外表面的端部法蘭(8)和緊固法蘭(9),緊固法蘭(9)與內層鋼管(2)之間設有引出電極(10),所述內層鋼管(2)與外層鋼管(5)之間由內向外順次同軸設有發熱體(11)和導熱體(12)。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電磁降粘電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鋼管(2)與發熱體(11)之間同軸設有絕緣體(13)。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磁降粘電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鋼管(2)與導熱體(12)之間填充有超導材料(14)和超導熱復合材料(15)。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磁降粘電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體(12)與外層鋼管(5)之間同軸設有導熱片(16)。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電磁降粘電加熱裝置,包括裝置本體,裝置本體中部設有內層鋼管,內層鋼管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出油孔一和進油孔一,內層鋼管同軸設有外層鋼管,外層鋼管上、下兩側分別設有出油孔二和進油孔二,外層鋼管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同軸套接于內層鋼管外表面的端部法蘭和緊固法蘭,緊固法蘭與內層鋼管之間設有引出電極,內層鋼管與外層鋼管之間由內向外順次同軸設有絕緣體、發熱體、超導材料、超導熱復合材料、導熱體和導熱片。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體積輕巧、結構緊湊、安裝方便、維修簡單;充分提升了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對輸油、輸氣管道的加熱效果,大大降低了環境污染;運行穩定、安全防爆、管理方便、不受氣候條件影響。文檔編號F17D1/18GK202746948SQ20122033477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1日專利技術者朱長林, 楊基本 申請人:朱長林, 楊基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磁降粘電加熱裝置,包括裝置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本體(1)中部設有內層鋼管(2),內層鋼管(2)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出油孔一(3)和進油孔一(4),內層鋼管(2)同軸設有外層鋼管(5),外層鋼管(5)上、下兩側分別設有出油孔二(6)和進油孔二(7),外層鋼管(5)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同軸套接于內層鋼管(2)外表面的端部法蘭(8)和緊固法蘭(9),緊固法蘭(9)與內層鋼管(2)之間設有引出電極(10),所述內層鋼管(2)與外層鋼管(5)之間由內向外順次同軸設有發熱體(11)和導熱體(1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長林,楊基本,
申請(專利權)人:朱長林,楊基本,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