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閥門
,特別是一種手輪與閥桿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石油、化工及供水管道用閘閥包括閥體、閥蓋、閥桿、閘板、手輪等部件,傳統(tǒng)的閥門手輪與閥桿或閥桿螺母連接方式有錐形方孔、螺紋孔、具有外圓柱、鍵槽,即T型槽連接,這連接方式使得手輪與閥桿或閥桿螺母之間容易產(chǎn)生咬合不緊,松動的問題,導致手輪操作失靈。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手輪與閥桿連接結構簡單、咬合緊密且手輪不易松動的閥桿與手輪連接結構。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一種手輪與閥桿連接結構,其包括閥桿、手輪以及鎖緊螺母,其中,所述的閥桿的一端上設置有上、下螺紋,所述的上螺紋與鎖緊螺母配合,下螺紋與手輪呈螺紋配合。其中,所述的上、下螺紋的螺紋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的上螺紋為順時針螺紋,下螺紋為逆時針螺紋。其中,所述上螺紋的通徑小于下螺紋,所述的下螺紋通徑小于閥桿通徑。與現(xiàn)有暗桿閘閥相比,本技術采用有閥桿與手輪螺紋配合,再經(jīng)過鎖緊螺母鎖緊,使得閥桿與手輪之間不易松動,尤其采用兩個不同方向的螺紋使得閥桿與手輪之間的連接更加緊固,且手輪安裝操作簡單的優(yōu)點。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閥桿與手輪連接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一種手輪與閥桿連接結構,包括手輪1,閥桿2,鎖緊螺母3 ;閥桿2與手輪I連接端設置有兩個螺紋分別為上螺紋21和下螺紋22,其中上螺紋21為順時針螺紋,下螺紋22為逆時針螺紋,上螺紋21通徑小于下螺紋22 ;下螺紋22通徑小于閥桿2通徑;下螺紋22與手輪I螺紋孔旋合;上螺紋21與鎖緊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手輪與閥桿連接結構,其包括閥桿、手輪以及鎖緊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桿的一端上設置有上、下螺紋,所述的上螺紋與鎖緊螺母配合,下螺紋與手輪呈螺紋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陳美武,陳庚,胡一龍,蹇林,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漢威閥門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